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类型,约占NHL的30%~40%[1-3].以利妥昔单抗(R)联合CHO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及泼尼松)为基础的免疫化疗作为一线治疗可明显改善DLBCL患者的预后[4-6].  相似文献   

2.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发病最多的亚型,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1].为进一步确定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因素及不同化疗方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43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组具有生物学异质性的B细胞恶性肿瘤.CD20单克隆抗体(如利妥昔单抗)的应用使得DLBCL患者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应用联合利妥昔单抗的化疗方案后疗效不佳.因此,根据DLBCL的不同亚型及细胞起源,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成为目前DLBCL治疗关注的重点.本文就DLBCL的亚型及细胞起源等方面,总结DLBCL治疗方法及其预后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全球范围内,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在临床表现、生物学特征及临床预后方面具有高度异质性[1-2]。利妥昔单抗联合经典的CHO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组成的R-CHOP方案较单独化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仍有30%的DLBCL经R-CHOP方案治疗后表现原发或继发耐药而导致疾病复发进展,因此,识别不良预后人群并据此调整治疗方案是临床上的重大挑战[3-4]。国内外已有多项研究表明,DA-EPOCH-R方案(环磷酰胺+表阿霉素+依托泊苷+长春新碱+泼尼松+利妥昔单抗)在一线治疗DLBCL尤其是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DLBCL中显示出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惰性淋巴瘤患者常发生组织学上的转化,且预后极差,其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PET-CT及病理活检,其中病理活检为诊断的金标准。目前尚不明确初始治疗是否会影响淋巴瘤发生组织学转化的风险。对于未接受化疗或未接受R-CHOP方案治疗的转化型淋巴瘤患者首选R-CHOP方案化疗,而对于接受过R-CHOP方案化疗的患者推荐使用DLBCL二线治疗方案,而对于年轻合适的患者可考虑给予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此外,放射免疫治疗、新药治疗可能在未来转化型淋巴瘤治疗中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6.
2019年我国新增霍奇金淋巴瘤(HL)9 468例, 新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91 954例。HL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0.57/10万和0.15/10万, 而NHL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更是达到4.99/10万和2.32/10万[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淋巴瘤亚型, 占所有淋巴瘤的35.8%[2]。随着规范化治疗的推广和新药的不断研发, DLBCL患者的生存获得了很大的改善。中国DLBCL患者的5年总生存(OS)率达到38.4%[3], 其中一线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含蒽环类药物化疗方案患者5年、10年OS率分别为69%、55.6%, 接近欧美国家水平[4]。约60%的DLBCL初治患者可通过R-CHOP免疫化疗方案治愈。然而复发/难治性DLBCL(R/R DLBCL)患者接受现有的挽救化疗方案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巩固治疗仅有10%的治愈率[5], 不适合行ASCT或ASCT后复发患者的预后更差, 中位生存期仅6~12个月左右[6-7]。近年来, 虽然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的出现使部分R/R DLBCL患者获得持久缓解与长期生存, 但是C...  相似文献   

7.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成人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并且是一组在临床表现和预后等多方面具有很大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31% ~34%,在亚洲国家一般>40%[1-2].既往,DLBCL的治疗以化疗为主,患者在接受包含蒽环类药物的联合化疗后,约1/3患者可获得5年生存率[3-4].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使DLBCL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明显提高[5-8].而PET-CT引入疾病评估体系后,能更精确地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8.
2019年我国新增霍奇金淋巴瘤(HL)9468例,新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91954例。HL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0.57/10万和0.15/10万,而NHL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更是达到4.99/10万和2.32/10万[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淋巴瘤亚型,占所有淋巴瘤的35.8%[2]。随着规范化治疗的推广和新药的不断研发,DLBCL患者的生存获得了很大的改善。中国DLBCL患者的5年总生存(OS)率达到38.4%[3],其中一线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含蒽环类药物化疗方案患者5年、10年OS率分别为69%、55.6%,接近欧美国家水平[4]。约60%的DLBCL初治患者可通过R-CHOP免疫化疗方案治愈。然而复发/难治性DLBCL(R/R DLBCL)患者接受现有的挽救化疗方案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巩固治疗仅有10%的治愈率[5],不适合行ASCT或ASCT后复发患者的预后更差,中位生存期仅6~12个月左右[6-7]。近年来,虽然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的出现使部分R/R DLBCL患者获得持久缓解与长期生存,但是CAR-T细胞治疗高昂的费用、较长的制备周期、特殊的不良反应等诸多因素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单克隆抗体和双特异性抗体等抗体类新药的研发与应用为R/R DLBCL的治疗打开了新局面。本文对这些抗体类新药或治疗方案在R/R DLBCL治疗领域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1例初治滤泡型淋巴瘤患者循证制定治疗方案。方法计算机检索ACP Journal Club(1991~2007.11)、Cochrane图书馆(2007年第4期)和PubMed,收集美罗华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比较治疗滤泡型淋巴瘤的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并对所获证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对初治滤泡型淋巴瘤患者,美罗华联合化疗优于单纯化疗。据此,笔者为患者制定了美罗华联合CVP方案,治疗4个周期后患者病情完全缓解。结论对初治滤泡型淋巴瘤患者可以选择美罗华联合化疗方案治疗。  相似文献   

10.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临床上常见的中度恶性淋巴瘤.虽然CHO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阿霉素)方案一直被认为是标准的一线方案,但是对于lPI评分>3分的患者远期疗效较差,复发率高[1].近年来有研究报道DICE(地塞米松、异环磷酰胺、顺铂、足叶乙甙)方案对于中、高度恶性淋巴瘤有较好的疗效[2],2001年7月至2004年3月我们采用CHOP序贯DICE方案治疗IPI评分>3的DLBCL患者,并同标准的CHOP方案进行比较,以期找到对晚期高危DLBCL赢者可为右特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一种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通过联合化疗后有近半数以上的患者可长期存活,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淋巴瘤进展而死亡.如何进一步评估DLBCL患者的预后,以及采用生物学分型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抗CD20单克隆性抗体-利妥昔单抗(rituximab R)的应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疗效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步,患者整体长期缓解率提高30%以上.针对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几项国际多中心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的开展,确立了DLBCL依据危险度、年龄等因素进行分层治疗的策略,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基于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治疗策略中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如利妥昔单抗的最佳疗程数和最佳联合方案的确立,放疗在DLBCL治疗中的地位,年轻高危DLBCL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等.我们就DLBCL的治疗现状及下一步研究方向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甲泼尼龙)显著提高DLBCL患者的总生存率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1-2]。但仍有患者疾病进展或复发。研究表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吉西他滨及顺铂在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明显长于吉西他滨或顺铂单药治疗组[3-4]。本研究中,我们探讨PD-1抑制剂与DLBCL二线化疗方案中顺铂、卡铂、奥沙利铂、吉西他滨、异环磷酰胺、米托蒽醌、依托泊苷、阿糖胞苷和地塞米松各单药的联合作用,观察其对Raji细胞株杀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减低剂量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R-CHOP)方案与减低剂量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治疗老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老年DLBCL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且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造血及淋巴组织肿瘤分类(2008年版)》中关于DLBCL的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DLBCL.本研究纳入标准:①符合DLBCL的诊断标准;②年龄>60岁;③Ann Arbor临床分期为Ⅱ~Ⅳ期.排除标准:①患者入院前已接受其他药物或手术治疗;②患者在本次入院前已合并严重的肝、肾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严重系统性疾病;③患者对本次治疗应用的药物有变态反应史.采用简单随机法将66例老年DLBCL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减低剂量R-CHOP方案化疗组(n=27)与减低剂量CHOP方案化疗组(n=39).66例初治老年DLBCL患者66例应用减低剂量CHOP或R-CHOP方案进行化疗,每例患者治疗至少3个周期评估疗效,能够耐受减低剂量R-CHOP或CHOP方案的老年DLBCL患者,行化疗4~6个周期,即1个疗程.对老年DLBCL患者进行近期治疗反应的评估,并随访观察总生存(O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及无事件生存(EFS)率.并观察老年DLBCL患者接受减低剂量CHOP或R-CHOP方案进行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①减低剂量R-CHOP方案化疗组27例老年DLBCL患者中,1例患者因合并症而终止化疗,其余26例患者化疗后的完全缓解(CR)率为69.2%(18/26),部分缓解(PR)率为19.2%(5/26),总缓解(OR)率为88.5%(23/26).减低剂量CHOP方案化疗组39例老年DLBCL患者中,1例患者化疗1个周期后猝死,1例化疗后因合并症而终止化疗,其余37例患者化疗后的CR率为43.2%(16/37),PR率为21.6%(8/37),OR率为64.7%(24/37).减低剂量R-CHOP方案化疗组CR率、OR率均高于减低剂量CHOP化疗方案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4.49,P<0.05);但两组患者PR率相比,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x2=0.05;P>0.05).②本组中位随访时间为42个月,随访率为95.5%.减低剂量R-CHOP方案化疗组可评估的26例老年DLBCL患者的3年PFS率为53.8%(14/26),3年EFS率为57.7%(15/26),3年OS率为80.8%(21/26).减低剂量CHOP方案化疗组可评估的37例老年DLBCL患者的3年PFS率为51.4%(19/37),3年EFS率为51.4%(19/37),3年OS率为56.8%(21/37).减低剂量R-CHOP方案化疗组老年DLBCL患者3年OS率高于减低剂量CHOP方案化疗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P<0.05);两组患者3年PFS率、3年EFS率相比,差异却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4、0.25,P>0.05).③两组老年DLBCL患者接受减低剂量CHOP或R-CHOP方案进行化疗后常见化疗相关不良反应为粒细胞计数减低、血小板计数减低、贫血、合并感染、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心脏不良反应.减低剂量R-CHOP方案组与减低剂量CHOP方案化疗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8.5%(10/26)与40.5%(15/37),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减低剂量CHOP化疗方案相比,减低剂量R-CHOP化疗方案可以提高老年DLBCL患者的OR率、CR率、并提高OS率,可作为初治老年DLBCL患者的化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以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为基础的CHOP联合方案治疗初治高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本中心血液科收治的初治DLBCL患者31例,中位年龄为83(71-95)岁,均为Ⅲ-Ⅳ期患者,国际预后指数≥3分患者为17例。治疗方案采用以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为主的R-CHOP及CHOP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31例患者共进行219个化疗周期,中位周期7个,总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0.7%(25/31)和61.3%(19/31),疾病稳定2例(6.5%),疾病进展4例(12.9%)。主要毒副反应为: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为29%(9/31); 2例(6.5%)患者出现Ⅰ-Ⅱ度心脏事件,表现为新发的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未出现需要紧急治疗和中止化疗的心脏事件。1、2、3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3.9%、77.4%和61.3%,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7.4%、64.5%和61.3%。结论:对于高龄DLBCL患者,以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为主的化疗方案疗效较好,患者心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的疗效疗效.方法 将解放军总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DLBCL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CHPO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利妥昔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40.0%,P<0.05.其在发热方面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DLBCL近期疗效较好,全身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7.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30%~40%,其中国际预后指数(IPI)≥3或有大肿块的预后不良患者占DLBCL的比例高达30%~50%[1-4].尽管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类化疗方案极大地提高了DLBCL患者的疗效[5-9],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复发或治疗失败[5,7],而一旦复发或失败,挽救性治疗效果较差.根据IPI及是否有大肿块决定是否对DLBCL患者维持治疗的研究目前很少,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Maintenance Rituximab,MR)对获得完全缓解(CR)的DLBCL患者能否提高生存率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18.
T细胞淋巴瘤(TCL)是来源于T淋巴细胞的一类恶性淋巴肿瘤,目前尚无统一的最佳治疗方法。虽近年有新的治疗药物,但都只基于少量的病例或小规模的Ⅱ期临床试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对于非皮肤型外周TCL的原则为一线治疗方案首选临床试验。且一线巩固方案除低危患者外,应考虑行大剂量化学治疗(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另外由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基因阳性的间变大细胞淋巴瘤预后较好,对处于完全缓解期者无需行干细胞移植。二线治疗方案中,对于耐受大剂量化疗的患者首选临床试验。对于不能耐受大剂量化疗的患者首先考虑参加临床试验,其次使用新药(如阿仑单抗、硼替佐米、地尼白介索、吉西他滨等)及放射治疗,或根据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进行治疗。现就其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110例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 W  Wang J  Jing HM  Wang JJ  Liu Y  Zhao W  Chen YP  Ke XY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32(10):652-655
目的 探讨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PGI-NHL)的病理分型、预后因素和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10例PGI-NH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预后相关因子及各种治疗方式的疗效.结果 110例患者男女比例1.56∶1,中位发病年龄58.5岁.发病部位以胃为主,其次为小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是主要类型.可追踪病例75例.5年累积生存率62%,中位生存期36个月.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胃与肠道的NHL预后相似(P>0.05),MALT型预后好于DLBCL型(P=0.003).PGI-DLBCL中生发中心(GC)与non-GC的比例为1∶2.82.3种主要的治疗方式中手术联合化疗与单纯手术、单纯化疗相比病死率最低.疾病进展死亡占总病死率的51.7%.结论 本组PGI-DLBCL患者中non-GC比例升高,5年总体生存率较DLBCL总体生存率低;治疗应首选联合化疗,手术仅用于局部并发症的治疗及对巨块型病变的控制;系统性治疗后的患者仍需巩固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R±BEACOP方案(CHOP联合依托泊苷/替尼泊苷和/或博来霉素,有或无美罗华)治疗中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间进行2个疗程以上R±BEACOP方案进行化疗的19例初治中高危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疗效及毒副作用进行评价。结果:19例患者中5例(26.3%)达完全缓解,13例(68.4%)达部分缓解,1例疾病稳定,治疗总有效率为94.7%(18例),14例出现Ⅲ-Ⅳ度血液学毒性(73.7%),10例出现消化道反应(52.6%),4例肺部感染(21.1%)、3例药物性肺损伤(15.8%)、1例肝功能损害(5.3%)及1例带状疱疹(5.3%),无治疗相关死亡发生。结论:R±BEACOP方案对于初治的中、高危、预后不良的DLBCL患者是一个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值得进一步行大规模的临床后续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