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自1982年5月至1998年5月协和医院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缩窄性心包炎患者37例,男26例,女11例,平均年龄(31.8±16.4)岁。术前大多有水肿、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X线检查有22例钙化,钙化率59.5%。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7例),Ⅲ级(21例),Ⅳ级(9例),术前中心静脉压为(0.22±0.06)kPa。其中21例行全心包切除术,16例行部分心包切除术。36例术后心功能均明显改善,1例术后早期死于低心排,死亡率2.7%。术后随访,2例行部分心包切除术患者分别于术后第3年和第5年死于心力衰竭。还就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手术意外和围手术期处理进行了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分析36例结核所致缩窄性心包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36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的结核所致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正中开胸入路行心包剥脱术.结果 该组1例死于术后顽固性低心输出量综合征,余者术后症状改善明显,中心静脉压全部降至14 cmH2O以下,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射血分数正常,为(0.55±0.10);心功能多恢复至Ⅰ、Ⅱ级.心包病理结果示61.1%(22/36)具有结核病特征,38.9%(14/36)心包病理检查无典型结核改变.结论 结核所致缩窄性心包炎病变发展较快,诊断明确后应及早手术,及时的心包剥除加术后强化抗结核治疗,可能对预后更加有益.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8):59-61
目的回顾性分析42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外科治疗的近期疗效,总结缩窄性心包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总结2011年6月~2018年12月外科治疗的42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11例。心功能分级:Ⅱ级5例、Ⅲ级26例、Ⅳ级11例。对比患者手术前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中心静脉压和射血分数,术后6个月心功能并与术前比较。结果 42例患者成功剥离心包,围手术期死亡1例,死亡率为2.38%,其余41例临床痊愈出院。统计学发现术后舒张压较术前下降(P0.05),术后脉压差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中心静脉压较术前下降(P0.05),术后LVEF较术前改善明显(P0.05),术后收缩压较术前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缩窄性心包炎的有效方法,可根据中心静脉压、左心室射血分数、脉压差及心功能来评价手术疗效及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缩窄性心包炎外科手术治疗经验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2月-2010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收住的外科治疗缩窄性心包炎110例的临床资料,男性75例,女性35例。术前心功能Ⅰ级3例,Ⅱ级15例,Ⅲ级54例,Ⅳ级38例。手术采用左前外侧切口60例,胸骨正中切口50例。其中35例行心包切除,75例行心包部分切除。结果术后中心静脉压平均降至(12.2±4.4)cmH2O;12例出现低心排综合征,2例死亡,死亡率1.8%;术后复查心功能Ⅰ级42例,Ⅱ级63例,Ⅲ级5例;术后病理诊断示结核42例,非特异性病变68例。结论恰当的手术时机、手术径路的选择、合理的心包切除范围及围术期处理是缩窄性心包炎外科手术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凌生林  廖斌  于风旭  熊琪   《四川医学》2021,42(8):829-831
目的观察40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包剥除术后疗效。方法收集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行部分心包剥除术的40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心包切除手术后,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术后中心静脉压由术前(20.8±4.7)mmHg明显下降至术后(11.1±2.4)mmHg(P <0.05),左室射血分数由术前(57.7±8.0)%升至术后(65.0±6.5)%(P <0.05),随访1年后患者NY心功能分级明显提高(P <0.05),患者心功能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部分心包剥除术可以降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中心静脉压和心率,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也明显改善,心功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黄耀联 《广西医学》2010,32(10):1240-1242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缩窄性心包炎的经验。方法缩窄性心包炎患者68例,均行胸前正中切口劈骨入路心包剥离术,观察术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手术治疗缩窄性心包炎68例,存活67例,术后死亡1例,病死率为1.5%,死于严重低心排综合征。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11例和心力衰竭9例;术后中心静脉压下降(10.7±2.8)cmH2O。心功能恢复至Ⅰ级52例,Ⅱ级15例。随访期间无缩窄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胸前正中切口劈骨入路心包剥离术治疗缩窄性心包炎临床效果好,可作为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缩窄性心包炎的经验。方法对72例缩窄性心包炎病人的外科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72例术后1个月心功能Ⅰ级(59例)、Ⅱ级(11例)。1例术中死于急性心肌膨胀,1例术后死于低心排综合征。结论心包切除程度、手术时机、手术方法是此类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海军 《中外医疗》2010,30(17):7-7,9
目的探讨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外科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科在2004~2008年期间对80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而进行心包剥脱术的患者,并对术前术后的心功能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80例均成功剥离心包,中心静脉压明显下降,手术成功康复出院。患者术前术后的心功能评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包剥术是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充足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监测是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分析缩窄性心包炎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3年 1月~ 2 0 0 4年 2月我科收治的 5 3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心包切除术 ,其中男 37例 ,女 16例。年龄 7~ 78岁 ,平均 37 0 9± 19 2 7岁。心功能Ⅱ级 7例 ,Ⅲ级 36例 ,Ⅳ级 10例。经术前准备后行心包切除术。结果 :术后低心排 6例 ,出现心律紊乱 17例 ,死于低心排、肾功能衰竭 1例 ,死亡率 1 9% ,2 9例治愈 ,术后 4 8例 (占 91% )患者被随访 2~ 36个月无缩窄复发。结论 :把握手术时机、充分的术前准备及适当的术中、术后处理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6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术前心功能Ⅱ级5例、Ⅲ级17例、Ⅳ级4例,采用全麻下心包剥脱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前死亡1例,25例在全麻下行心包剥脱术均治愈出院;随访19例,失访6例,术后心功能Ⅰ~Ⅱ级15例,Ⅲ级4例.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有效方法,准确把握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12.
13.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4.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5.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 Immage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心脏病组患者进行了m-Alb测定,同时与健康组结果作对比。结果m-Alb检测糖尿病组为3.7±5.26mg/dl,高血压组为7.5±8.18mg/dl,心脏病组为7.8±3.76mg/dl,健康组为0.66±0.48mg/dl,各试验组m-Alb增高百分率为糖尿病组48.9%,高血压组37.5%,心脏病组26.9%。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m-Alb检测,可以监测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1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9.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