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苗苗今年5岁了,半年前因为听不清幼儿园老师讲课,妈妈带她到医院去检查,医生发现她的外耳道被耵聍堵死了,就替她“掏耳朵”,掏着掏着,她的手脚就开始出现抖动并一抽一抽的,而且还咧着嘴。当时医生认为苗苗的抽动是因为耵聍积得太多,掏起来较痛所造成的。 有了上次的教训以后,妈妈就不定时给苗苗掏耳朵,可是不管耵聍是多还是少,每次给她掏耳朵时,苗苗都会出现类似的抽  相似文献   

2.
李幼穗 《家庭育儿》2010,(11):52-53
个案:小区的绿地旁,亮亮和妈妈一起在玩传球。球从妈妈的手里传过来,亮亮一下子没接住,跑着去捡。就在这时,他看见了正在摆弄玩具推土机的苗苗.顿时就忘记了捡球.上前一把夺过了苗苗的推土机。苗苗正玩在兴头上,被这突如其来的“抢劫”吓了一跳,她生气地对亮亮说:“这是我的,给我!”这时站在一旁的亮亮妈捡球回来.对苗苗说:“亮亮是弟弟,你是小姐姐,姐姐应该让着小弟弟是吗?亮亮玩一会儿,就把你的车还给你。要不这样.你先玩他的球,好不好?”  相似文献   

3.
“强迫症”大比拼 小妮妈妈吐槽:不知道小妮什么时候看到我某天饭后收拾碗筷的顺序,就记下来了,从此,我收拾碗筷可算是有人“把关”了.如果我把大碗摞在小碗上头,小妮就会坚持让我换过来;如果一根筷子的头尾放反了,她也会提醒我. 月月妈妈吐槽:因为月月小,我们买了一个儿童椅,专门给她坐.她倒好,趁机给一家人安排了“专门座椅”,这个是妈妈坐的,那个是爷爷坐的……谁要是坐错了,月月就会大叫一声,让他/她坐到“正确位置”上去.如果大人们嫌麻烦拒绝,她就不高兴,甚至不依不饶.  相似文献   

4.
把女儿从学校接回来,我让她快去做作业,谁知半小时之后我再去看她,却发现她居然还悠闲地在客厅里看着电视。见此情景,我开始板起脸向她吆喝,我说:“关掉电视,快去做作业。”女儿悻悻然地向我撇嘴:“哼,等哪一天我做了妈妈……”我好奇地问:“你做了妈妈预备怎么办?”  相似文献   

5.
l7岁的苗苗,一直是妈妈疼爱的女儿,从小就很听话懂事。因为家境窘困,为了让女儿受到更好的教育,妈妈将苗苗从内蒙古农村送到在大城市当教师的三妹那儿去读书。可到了小学毕业,妈妈接她回家后,女儿却不再像以前那样乖巧,不仅动辄骂妈妈,最近还动手打了妈妈。尽管母女二人都发自内心地爱着对方,但她们之间却有了一堵无形的墙……  相似文献   

6.
妈妈去年退休了,虽然我早上和她一起去公园晨练,傍晚又陪她去广场散步,可她仍然觉得很寂寞,我跟老公商量后给妈妈买了一台电脑,想让她用电脑打发时间。我一步一步地教妈妈怎样开机、关机,怎样用鼠标、看菜单和窗口,妈妈慢慢地就能用“一指禅”进行基本操作了。没多久,她就习惯上网了。妈妈说:“在电脑上玩游戏、上网,不仅可活动手指,还能加强记忆力,预防老年性痴呆,对身体健康有益。”  相似文献   

7.
4岁的莎拉哭着跑进了厨房,她把她的新积木丢失了几块,搭不成房子了。“宝贝,不要担心,”妈妈安慰她说,“我再给你买一副。” 10岁的戴维担任了送晨报的工作,3星期后,他抱怨送报太累了。于是,妈妈每天早晨5点就起床为他投送报纸。 23岁的约翰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到一个“适合”他的工作。于是,他就住在家里,坐吃闲饭。 这些孩子很少理解钱的价值和工作责任感,他们也代表了一种新现象:娇生惯养的孩子们在  相似文献   

8.
晓露是个5岁男孩,爸爸、妈妈都是职场中人,因为工作特点还经常出差,平时去幼儿园大多是爷爷、奶奶接送。去年寒假里,晓露和爷爷、奶奶呆在家里,看电视自然成了“主要活动”。即便是爸爸、妈妈偶尔在家里,大部分时间也是电视陪伴晓露。晓露越看越痴迷,时常会在电视机前一坐就是半天,  相似文献   

9.
李静 《家庭育儿》2011,(10):65-65
暑假期间。爸爸妈妈为了让苗苗开心一下。就带着苗苗从国外到国内旅游了两三次,临了又趁周末到野三坡来个三日游。可是,刚刚回来没几天,妈妈忽然发现苗苗的小手出现了许多小疙瘩,而且逐渐增多,苗苗没事就抓。刚放松没几天的苗苗妈腾地一下,神经又紧紧地绷了起来:“不会是手足口病吧!”吓得苗苗妈第二天赶紧带苗苗去医院求救。  相似文献   

10.
朋友的儿子明明3岁多了,活泼乖巧。那天去他家做客,明明主动去拿了一个洗好的苹果给我,我边接边赞赏说:“真是个好孩子,谢谢。”明明又去拿了一个递给爷爷,爷爷却推让,“不用、不用,你吃吧,爷爷自个拿。”明明转身将苹果递给了奶奶,奶奶竟也拒绝,“乖宝宝自己吃吧。”明明犹豫一下,又跑进厨房递给正在炒菜的爸爸,爸爸谢过之后,也没将这个苹果接过。明明不甘心,把“希望”寄托在了妈妈身上,谁知妈妈也如此,只赞赏不接苹果。一会儿,明明从厨房里出来,脸上露出了不快。见状,我赶紧说:“明明刚才给叔叔的苹果好甜。再拿一个给叔叔吧。”听我这么说,他就把手中那个“送”不出去的苹果递给了我。我边吃边赞赏,明明脸上的不快才慢慢消失。吃午饭时,明明又勤快地去给大家拿碗、端饭,爷爷则马上制止,并拿来一小凳子让明明坐下,明明极不情愿。对此,我颇有感慨,想起了另一个孩子的长辈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爷爷,人应该以善报恶,对吗?”小孙子狡黠地问. “对,我的孙子.”爷爷边看电视边回答. “那你给我点儿钱买冰激凌吧.”小孙子伸出一只小手. “为什么?”爷爷疑惑地转过头. “我把你的眼镜打碎了.”小孙子坦白. “爸爸,为什么我们家什么都是妈妈指挥?”儿子问爸爸. “因为家对男人来说是后方,对女人来说是前线.”爸爸如此解释. 一个女人向闺密诉苦:“我对我丈夫说:‘我跟你过够啦,我现在就去起诉离婚!’我刚一出门就听见屋里‘砰’的一声.” “怎么,你丈夫自杀了?”闺密惊恐地问. “没有,他开了一瓶香槟.” 丈夫晚归,妻子追问何故.  相似文献   

12.
晓露是个5岁男孩,爸爸、妈妈都是职场中人,因为工作性质经常出差,平时去幼儿园大多是爷爷、奶奶接送。去年暑假,看电视成了晓露的“主要活动”,而且越看越痴迷,时常会在电视机前一坐就是半天,小手攥着遥控器,小眼睛盯着荧光屏。投入看电视后,对其他什么都不感兴趣,连吃饭都没有热情。不管是什么台,不管是什么节目,  相似文献   

13.
笔者曾在幼儿园里听过一个小男孩羡慕地对他爷爷说:“爷爷,我也想像您一样退休.这样就可以天天在家看电视了!”真是童言无忌啊!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不少“爷爷、奶奶”们也和这孩子一样,以为老年人再没有了年轻时工作的羁绊.可以自由、轻松地安度晚年了,而没想到,他们仍然会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如何规划没有工作.没有领导地位甚至在家庭也失去主导优势的生活,重新建立新的生活规律和目标.寻找和创造人生的乐趣?如何应对自身健康日渐衰退、故旧亲朋的离去以及子女事业家庭方面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医药与保健》2011,(6):49-49
在台湾,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妈妈,每天都给女儿打电话。她听到的总是语音信箱的留言:"对不起,我现在很忙,有事请留言哦!"那轻俏活泼的声音,让妈妈禁不住笑容满面。明知女儿不在电话那头,她仍会慈爱地回答:“好,你去忙,妈妈明天再给你打!”  相似文献   

15.
很多宝宝都会有“磨蹭”的时候,比如睡觉、起床、吃饭、诜漱……有时候上幼儿园的时间都到了,宝宝还在那里磨磨蹭蹭。很多妈妈就急躁地,催促,可是催促大多时候都不管甩,只会诱发亲子战争。当宝宝“磨蹭”时,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更有效的办法来代替催促呢? 磨蹭事件——1 不愿睡觉 彤彤是个貌似精力非常充沛的小姑娘,每天晚上让她上床睡觉都难上加难,因为还在中班,爸爸妈妈希望她每天夜里能睡9-10个小时。一般不到9点就催她上床了。可是小家伙一点也不买账,心情不好的时候,直接拒绝跟妈妈进卧室,理由是“我还没玩够呢!”。有时候也会很乖地跟妈妈上床,可是到了床上就开始变着法儿跟妈妈拖延睡觉的时问,“我想让你给我讲故事嘛!”、“我有点饿了,想再吃点东西嘛!”……理由层出不穷,经常是最后一个节目“表演”完。时针就指到10点多了!  相似文献   

16.
小丽过一周岁生日那天,不知为什么突然又哭又闹,还发起烧来。妈妈一摸她的脑门,热得烫手,急忙把她送到医院看急诊。医生检查时发现右侧的外耳朵里有很多脓性分泌物,把脓液清除后用耳镜一看,发现鼓膜穿孔了。原来,小丽自生下来就是一个“小塌鼻梁”,爷爷、奶奶为了让她的鼻子能长高,就经常捏她的小鼻子,有时候还捏小丽的鼻子逗孩子笑。小丽的中耳炎就是这样捏鼻子给“捏”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在我眼里,爸爸妈妈这一辈子总是不停地拌嘴、抬杠、找碴子,没完没了。 小时候,我以为自己生活在一个缺少阳光的黑暗家庭里,爸爸妈妈拌嘴、找碴子就是不幸福的表现。记得那时爸爸特别爱看书,一有空就往床上一躺,双手举本书看起来,对外界便不闻不问,而妈妈有事无事总去骚扰一阵:“你想考大学?”接着用手拍拍床板。爸爸连白眼都懒得给她一个,妈妈把声音提高八度:“就你那样,连个专收破烂的学校都考不进。”爸爸来气  相似文献   

18.
《青春期健康》2013,(10):63-63
小明妈妈最近特别烦恼,因为她发现,七岁的儿予竟然说起“粗话”来。前几天,小明回家时,嘴里嘟嘟囔囔地反复说着什么,妈妈仔细一听,竟然是“三个字”的粗话。妈妈大吃一惊,劈头就给儿子一顿打,骂他说流氓话,不学好。  相似文献   

19.
何红 《家庭育儿》2016,(3):50-51
“手机妈妈”——造就冷淡宝宝 案例回放: 前几天,在我的心理咨询室接待了一位年轻的妈妈.她一落座就焦急地向我讲述她的女儿妞妞.妞妞今年两岁半了,虽然能说话,但是她特别不爱说,有时一天也说不了几句.经常一个人静静地呆着,不哭也不闹的.妈妈一边流着泪一边十分懊悔地对我说:“我性格本身就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加上我比较喜欢上网看微信,玩手机,孩子要是跑过来烦我,我就数落她,让她自己去一边玩儿.一开始看孩子很安静,我还夸她听话,可慢慢地我发现她的话越来越少,也不爱出门,见到人就表现出很害怕的样子,是我把孩子给毁了……”  相似文献   

20.
<正>户外活动时,苗苗坐在一旁“专心致志”地挖鼻孔,而一旁的小伙伴被她的举动吸引了……正值秋冬季节,班里流鼻涕的幼儿可远不止苗苗一个,不少幼儿的鼻子下面都挂着“水晶”鼻涕……鼻涕知识,我了解1.我们的鼻涕不一样苗苗挖鼻孔的动作引发了大家关于鼻涕形态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