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雨龙  司廷林 《中医学报》2022,37(4):723-727
奔豚气病位在肾,气之源头为肾间动气,任冲二脉为气之通路,其根本病机为肾阳虚损,水饮作为关键病理因素贯穿疾病始终.阴证奔豚即肾积奔豚,因肾中寒水留积,致动气沿任脉上冲形成,此属虚寒证;阳证奔豚因寒水郁遏相火,相火妄动,则动气经冲脉上逆,致奔豚气发作,实为虚热证.《金匮要略》以三方治疗奔豚气,侧重不同:桂枝加桂汤温肾、苓桂...  相似文献   

2.
奔豚一词首见于《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次见于《伤寒杂病论》,又名贲豚、奔豚气。自古迄今,医家对奔豚病的病因及其治疗用药争议较多。余无言认为惊恐、"针处被寒"仅是奔豚病因之一,其本质是体内正气与寒邪相争所致;桂枝加桂汤即桂枝汤原方加肉桂,并证之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奔豚气一证,在伤寒论中早有记载:“治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豚,古代称之为猪,奔豚即奔跑的小猪。用此来形容腹痛的症状似有一小猪在腹内奔跑,从少腹而发,直冲心胸。疼痛非常剧烈,甚至出现疼痛性休克,常以急证来诊。运用解痉止痛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应用中药治疗后,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古今奔豚气病脉证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及汉之前“奔豚”发端主要有4种,即沉厥奔豚、奔豚疝气、肾积奔豚和奔豚气病,这4种“奔豚”既可以是器质性疾病,又可以是功能性疾病.其病因病机包括肾虚、气滞血瘀、阳虚、水饮内动、肝气郁结等数种.治疗方面未有涉及.汉之后“奔豚”在先贤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临床表现方面强调与情志相关,病因病机方面提出“奔豚”可涉及五脏六腑及经络各端,治疗方面则以疏肝解郁、化痰瘀及温阳最为多见.近现代“奔豚”虽分类趋于简化,但辨证分型及用药却愈趋复杂,几乎各类中药、各种方剂(剂型)均可治疗奔豚.并且,随着现代医学的普及,临床上奔豚可广泛见于各类现代医学疾病.  相似文献   

5.
奔豚,最早见于《灵枢》,此后《难经》亦有记载,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定义为:“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临床上奔豚病并不少见,症状典型者居多,多为肾脏寒气上冲,或肝脏气火上逆,方用奔豚汤、桂枝加桂汤等[1],而小柴胡汤治疗奔豚病临床上较少见,且本案病例特点与常见的奔豚病有所差别,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桂枝加桂汤治愈奔豚二例青海水泥厂职工医院周正明笔者应用《伤寒论》桂枝加桂汤治疗奔豚气,取得理想疗效,现报道如下:案一:患者,男,23岁。初诊,1994年3月10日,主诉胃脘疼痛,呕吐清水,全身麻木抽搐,少食则吐,已三日未进饮食。刻诊,患者全身肌肉抽搐...  相似文献   

7.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旋覆花汤 原文治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者.  相似文献   

8.
观之临床 ,奔豚气殊不少见。究其病因病机 ,虽然多与情志变化有关 ,而病位有在肝、在心、在肾和属实、属热、属虚的不同 ,笔者辨证论治数例皆取得了满意疗效。1 肝气郁结化热 ,气火冲逆顾某 ,女 ,31岁 ,教师 ,1 996年 3月 5日初诊。因似有一物自下腹部上冲至心脘半年余 ,经多处中、西医治疗无效而来诊。患者自诉半年前因邻里纠纷而致忧思不解 ,数日后觉有一块物自下腹区上冲至心脘 ,痛苦难忍 ,休止时如常人 ,经常发作。诊见 :除上述症状外 ,口苦、舌质红、舌苔薄黄、右脉和缓 ,左脉略弦。患者平素性情急躁 ,多忧郁 ,此为郁极肝火冲动所致。…  相似文献   

9.
奔豚气是一种发作性疾病,在发作时先从少腹气撑作痛,继而自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咽喉,此时病人极端痛苦,后则冲气渐平,病亦渐轻,终至平复如常.所以说:"发作欲死,复还止".  相似文献   

10.
雷某 ,女 ,4 9岁 ,初诊于 1 998年 8月 2 0日。诉近半月来自觉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如火窜灼 ,剧烈欲死 ,纳食不香 ,咽中作痛 ,伴周身灼热 ,眩晕欲扑 ,舌质红 ,脉沉细。笔者先拟镇逆下气、引火归元之法。处方 :肉桂 1 .2g,紫石英 1 5g(先煎 ) ,煅龙骨 1 5g,煅牡蛎 30 g ,旋覆花1 0 g,代赭石 1 0 g ,降香 2 g ,生白芍 1 2g,炙甘草 6g。 2剂。二诊 :服上药后 ,已觉舒畅 ,矢气频频 ,尚未再发。仍觉纳食不香 ,脘中痛闷 ,嗳气不息 ,胸腹尚有热感 ,舌红、脉沉细。镇逆尚顺调胃 ,引火再参养阴。处方 :柴石英 1 5g(先煎 ) ,沉香 1 .5g,煅龙骨…  相似文献   

11.
吉益南涯先生基于"气血水学说"对《伤寒杂病论》中因1味中药之差而创立的4张处方进行辨析,更加彰显了张仲景组方简洁、严密的特色。本文结合吉益南涯先生所论,通过对"苓桂枣甘汤"、"苓桂术甘汤"、"苓桂味甘汤"、"茯苓甘草汤"的组成及各个处方所治病证的分析,说明以"气血水学说"分辨疾病,可以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相似文献   

12.
奔豚气辨治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奔豚气一病,临证常遇,然今之《实用中医内科学》未作专病论述,故对此病的诊断治疗无规可循。笔者重温历代医家著述,结合临床体会,将其临床辨证分型简述如下。1 肝气郁结 挟热上冲型 主证: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腹或心下疼痛,往来寒热,时发时止,病后如常入,可伴胸胁胀满,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  相似文献   

13.
1 越婢加术汤 原文 治里水,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者。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白术四两 大枣十五枚  相似文献   

14.
15.
奔豚汤是汉代张仲景治疗肝郁挟热而致的奔豚气病方,药物组成有:葛根、当归、芍药、川芎、黄芩、半夏、甘草、生姜、甘李根白皮。  相似文献   

16.
徐某 ,男 ,83岁。 1 985年 1 2月 7日诊。腹痛 3月余 ,痛时欲死 ,中西并诊 ,多方罔效 ,自认已近天年。  其二子邀笔者赴家诊之。刻诊 :掀起患者所盖之被褥视之 ,热气腾腾之毛巾敷于其小腹上 ,问其道理 ,其长子云 :“3个多月来我们兄弟 3人带上家中孩子 ,不分昼夜地轮流侍候在父亲身边 ,烧水烫毛巾敷腹部 ,一刻也断不得 ,否则腹痛发作”。当时令其揭去毛巾 ,腹部已多处烫成水泡 ,经触腹部 ,皮下即骨 ,其瘦如柴 ,唯脐下有一弯曲索状物 ,长约寸许 ,瞬间此物渐鼓起成包块 ,病人呼叫 :“腹内长虫开始仰头向上窜 ,肚子痛了”。病邪横犯两胁 ,上…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古代经典中关于“奔豚气病”及“胸痹心痛病”的论述为理论基础,结合后世医家对二者的论述,对奔豚气病的病因病机及治法进行阐述,并与胸痹心痛病二者的异同进行分析,总结胸痹心痛病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8.
《金匮》奔豚气病纵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疏理古今有关(金匮要略)奔豚气病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的脉络,认为《金匮》奔豚气病名源于《灵枢》《难经》,然病机不同,其说以“气“的病变为主,与心、肝、肾、冲脉关系密切,治疗上以“气火上冲““阳虚““水寒上凌“为辩证要领。后世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灸治、辩证选方、针灸汤药并施等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1桂枝茯苓丸 原文治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症痼害.……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支故也,当下其症.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分)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相似文献   

20.
仲景方临证治验附院中医科(046000)苏晋梅,陈晓峰中医学教研室原培稼1苓挂术首汤治耳聋林某,女,45岁,农民。1995年8月10日初诊,主诉20天前下地收麦子,气候炎热汗出较多,口渴不已,过饮冷水以解渴,回家后自觉头晕头重如裹,耳鸣鼻塞。第二日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