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8年全国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当前艾滋病网络直报工作存在的问题,以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提高艾滋病疫情报告的质量,并为拟制定的管理指标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09年1月1日下载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中2008年报告HIV/AIDS的定时数据库及相关工作表,对艾滋病网络直报个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8年主要报告单位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占67.5%)和医院(占25.0%).身份证号、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和填卡医生等非必填项则有一定比例空白项.2008年"传播途径"填写率达100%,但途径不详占16.9%.2008年流调率为90.2%,诊断后15 d内报告者占85.0%.结论 2008年艾滋病报告及时率、流调率等较2006年、2007年进一步得到提高,针对存在的问题,在今后工作中针对性地加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HIV感染者/AIDS病人管理模式。[方法]通过三级卫生网络对2007~2008年存活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开展医学随访和管理。[结果]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流调(首次随访)率从21.13%上升到91.90%;随访率从28.99%上升到52.23%;CD4+检测率从26.19%上升到40.64%。[结论]运用三级卫生网络可以有效管理艾滋病的传染源,减少新发感染和发生二代病例。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4县(市)HIV/AIDS并发结核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肺结核病的感染情况。方法随访已确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为HIV/AIDS者拍摄X线胸片和痰抗酸杆菌染色涂片检查。结果2007年1—10月,共筛查HIV/AIDS病例397例,确诊肺结核病人10例,TB/HIV双重感染检出率为2.5%。结论应建立结核病与艾滋病防治机构间的合作机制,在结核病人和HIV/AIDS中开展结核病与艾滋病双重感染双向监测,提高TB/HIV双重感染病人发现率,防止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传染源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从1985年叩开国门后,至今全国各省都报告了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与艾滋病(AIDS)病人。虽然我国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艾滋病仍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疫情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面对艾滋病流行的严峻形势,有必要反思既往政策的正确性与防治策略的科学性,笔者拟从传染病的角度探讨艾滋病传染源的管理。1 HIV感染者/AIDS患者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大量传染源未被发现我国2005年11月艾滋病估计人数为65万人,发现的只有141 241例,报告发现率大约20%。也就是说,80%的传染源没有被发现。1.1.1检测艾滋病病毒的人少,检测比例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描述芜湖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疫情报告及随访管理状况。方法使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截至2010年12月底芜湖市病例报告卡数据库和截至2011年3月底的随访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8-2010年芜湖市累计共报告HIV/AIDS142例,死亡19例。男性89例,占62.7%;20~39岁年龄组占77.5%;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及同性传播为主,分别占31.7%和26.1%;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病例占47.8%;2010年累计报告存活的HIV/AIDS病例的随访率为98.8%,CD4检测率为87.2%。结论芜湖市艾滋病总体仍处于低流行,HIV以性途径传播为主,近年疫情呈上升趋势,应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大监测力度,加强HIV/AIDS管理,控制HIV的进一步传播和流行,并减少HIV/AIDS病例死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在HIV/AIDS转诊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结核病筛查的工作现状、问题并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为相关政策制定与修订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定性研究,对艾滋病高流行地区3县区的领导和技术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在HIV/AIDS病人中进行结核病筛查主要问题有,第一,HIV/AIDS病人中筛查结核病筛查率难以保证;第二,HIV/AIDS病人中筛查结核病时在诊断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第三,在HIV/AIDS病人中筛查结核病时可能存在交叉感染,大部分防治机构未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交叉感染。结论:通过随访责任人加强HIV/AIDS随访率,提高HIV/AIDS中结核病诊断水平,加强结核病感染控制等加强HIV/AIDS中结核病的识别和诊断。  相似文献   

7.
胡跃强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1953-1953,1968
目的:通过对1997~2004年HIV/AIDS流行趋势分析,摸索我市性病、艾滋病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为加强性病、艾滋病管理提供更好的方式。方法:对1997~2004年HIV/AIDS个案调查表按性别、年度、地区分布、传染方式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统计,探索我市HIV/AIDS流行趋势。结果:1997~2004年我市HIV/AIDS流行趋势分析发现,我市的HIV感染者人数逐年增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通过对HIV/AIDS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的分析,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HIV/AIDS感染和流行,刻不容缓。结论:我市已进入HIV/AIDS感染和流行快速增长期,主要的传播方式及感染人群构成比率发生了变化,HIV/AIDS预防和控制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2011年凉山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完成流调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完成流调率提出针对性策略.方法 利用艾滋病专报网2011年的定时数据库,采用EXCEL2003和SPSS18.0对《传染病报告卡》和《附卡》中可能影响完成流调率的内容进行统计,对其结果逐一分析.结果 按报告地统计2011年共报告病例4 558例,按国家的指标要求应流调病例4558例.病例的身份证号、电话、现住址、户籍地等项内容填报详实和不详,完成流调率不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份证号、电话、现住址、户籍地等项内容填报详实的,完成流调率较高,分别为93.55%、89.46%、92.42%和92.40%.不同职业、疾病状态、婚姻、文化程度、报告类型、传播途径和样本来源的完成流调率不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AIDS病例信息填报不同,完成流调率有差别.在日常的工作中应坚持首诊负责制和信息收集关口前移,从源头加强HIV/AIDS在初次报告时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避免因为信息填报因素导致的完成流调率差异,为疾控专业人员提供重要的流行病学信息,提高完成流调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03—2020年兰溪市晚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简称HIV/AIDS)病例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从而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方法:从艾滋病防治信息系统中,收集兰溪市2003—2020年新报告的HIV/AIDS病例基本信息、样本来源以及感染途径等资料,计算兰溪市HIV/AIDS病例晚发现率,采用logisitic回归模型分析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果:2003—2020年兰溪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249例,晚发现127例,晚发现率为51.00%,不同年份晚发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8)。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50岁年龄组晚发现风险较高,大约是≤24岁年龄组的3.786 (1.423~10.076)倍;医务人员主动提供HIV检测咨询和自愿检测咨询(PITC/VCT)组晚发现风险较低,大约是其他检测组的0.451(0.254~0.802)倍。结论:兰溪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晚发现率较高,年龄、样本来源是影响HIV/AIDS病例晚发现的主要原因,应继续加强≥50岁老年人群的HIV检测力度,同时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积极推进PITC和VCT。  相似文献   

10.
玉溪市于1990年在吸毒哨点开展艾滋病病毒(HIV)监测工作,并于1995年在吸毒人群中首次发现HIV感染者。近年来监测结果表明,该市HIV的传播逐渐从高危人群向脆弱人群及一般人群扩散,流行态势日趋严峻。及时掌握艾滋病(AIDS)流行动态,完善艾滋病监测网络,是AIDS防治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现将玉溪市2003年对各类人群的HIV/AIDS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5.
16.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