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完全性右柬支传导阻滞(CRBBB)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近5年收住我院的AMI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2例,为新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270例,为同期收住院的无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两组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心肌梗死部位、心肌酶水平、心功能情况、并发症、临床经过及住院病死率比较。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经过及住院病死率比较,观察组中的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预示病情严重、并发症发生多,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董留琴  邵晓鸿 《宁夏医学杂志》2008,30(12):1118-11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近12年来收治的AMI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临床资料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为有新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AMI患者;对照组(90例)为同期收治的无束支传导阻滞的AMI患者,进行肌酸磷酸激酶(CPK)峰值、kil-lip分级、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比较。结果观察组CPK峰值、killip分级、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AMI患者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提示病情重,并发症多,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伴随急性心肌梗死出现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方法 :比较有新出现持续性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 2 5例 (观察组 )与无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 5 0例 (对照组 )的CK峰值、killip分级、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新出现的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为一恶性预兆 ,提示临床病情危险 ,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王彬  王晓君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7):1733-1734
目的:探究伴随急性心肌梗死出现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有新出现持续性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25例(观察组)与无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50例(对照组)的CK峰值、killip分级、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新出现的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为一恶性预兆,提示临床病情危险,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伴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意义.方法 观察急性心梗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与同期急性心梗无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在CK峰值、心功能方面(Killp分级)、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Killp级别、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提示临床病情危险且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将我院1990~1999年收治的伴有新出现的持续性RBBB的AMI患者15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无束支传导阻滞的AMI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心肌梗死范围(MIS),严重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的MIS大,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心功能受损严重,住院病死率高(P<0.05).结论:伴随AMI新出现的持续性RBBB是临床经过凶险和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将我院1990-1999年收治的伴有新出现的持续性RBBB的AMI患者15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无束支传导阻滞的AMI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心肌梗死范围(MIS),严重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的MIS大,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心功能受损严重,住院病死率高(P<0.05)。结论:伴随AMI新出现的持续性RBBB是临床经过凶险和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伴随急性心肌梗死出现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住院患者 2 1例 (观察组 ) ;无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194例 (对照组 )的CK峰值、心功能Killip分级、严重心率失常发生率、LVEF和住院病死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CK峰值 15 30± 10 6 9u/L及CK—MB峰值 2 39± 16 5u/L明显高于对照组 95 6± 713u/L及 117 1±6 0 6u/L ,P <0 0 1;观察组Killip平均级别 2 5 5± 0 95明显高于对照组 1 71± 0 82 ,P <0 0 1;观察组恶性室性心率失常发生率 19 0 % ,明显高于对照组 4 1% ,P <0 0 1;观察组的住院病死率 2 8 6 % ,显著高于对照组 6 7% ,P <0 0 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提示临床病情危险且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徐戈  李醒三 《医学文选》2001,20(3):267-269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将我院1990-1999年收治的伴新出现的持续性RBBB的AMI患者共15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无束支传导阻滞的AMI患者共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心肌梗塞范围(MIS),严重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的MIS大,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心功能受损严重,住院病死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伴随AMI新出现的持续性RBBB是临床经过凶险和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对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40例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与30例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不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梗死后心绞痛、复杂室性早搏、泵功能障碍发生率与病死率。结果:两组泵功能障碍发生率与病死率有明显差异。结论: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伴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将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AMI患者共240例分为AMI伴RBBB组和不伴RBBB组。根据RBBB发生的时间、持续间期以及是否合并左束支分支阻滞将前者分为新发生RBBB、陈旧性RBBB、持续性RBBB、短暂性RBBB、双束支阻滞和单纯性RBBB 6个亚组,观察各组的临床经过和住院病死率。结果240例AMI伴发RBBB 26例,占10.8% ,与不伴RBBB比较,其磷酸肌酸激酶(CK)峰值、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均显著增高(P < 0.01)。RBBB组高发的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并非源自陈旧性RBBB和单纯性RBBB,而是来源于新发生RBBB和双束支阻滞。新发生的持续性RBBB住院病死率最高,为50%, 短暂性RBBB为11.1% , 而持续性RBBB的再灌注治疗率较短暂性RBBB明显降低(25% vs 88.9%, P < 0.05)。结论AMI患者伴发RBBB提示预后不良。再灌注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意义。方法 :观察了我院 1995年 1月至 2 0 0 0年 7月 339例住院AMI患者的心电图、血清磷酸肌酸激酶 (CK)及其同工酶 (CK MB)的峰值水平、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 :5 4例AMI并发RBBB患者 (占 15 .93% )预后明显差于无并发RBBB者 ,表现为血清CK及CK MB浓度更高 ,严重心脏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增高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AMI患者并发RBBB通常是心肌大面积梗死的表现 ,RBBB是一个独立的可判断预后的指标 ,冠脉的再灌注可影响传导的可逆性 ,可预防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或限制其持续时间 ,积极的心脏介入性治疗及血管重建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脏传导阻滞与心肌梗死部位的关系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中合并心脏传导阻滞的57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心脏传导阻滞在AMI中的总发生率为38%;与前壁心梗比较,下壁AMI以房室阻滞(AVB)为主;相对于下壁、前壁以束支传导阻滞多见;有心脏传导阻滞者,其住院死亡率、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心脏传导阻滞的患者。结论 心脏传导阻滞的类型与心肌梗死的部位有关.心脏传导阻滞是影响AMI患者近期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2005年1月到2007年5月住院的AMI患者130例,根据入院时有无合并新发RBBB分为AMI不伴发RBBB组及伴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组。观察两组的临床情况与心血管事件,并随访平均20.8±7.37月,观察各组患者随访期间的预后。结果:AMI伴新发RBBB多见于前壁心肌梗死。AMI而伴新发RBBB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1.88%,不伴新发RBBB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9.18%。在AMI新发BBB患者中QRS波宽度<160ms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7.86%,QRS波宽度≥160ms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5.56%,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随访期间的临床心血管事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住院期间,AMI伴新发RBBB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发RBBB,QRS的宽度又会增加其临床心血管事件。因此,AMI伴新发RBBB的患者可从早期再灌注治疗中获益最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不典型心电图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32例心电图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资料。结果 AMI不典型心电图常见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0例)、心肌梗死早期(4例)、同部位多次心肌梗死(2例)、心肌梗死合并束支阻滞(6例)、合并后壁心肌梗死(2例)、小面积心肌梗死(6例)、记录导联不正确及U波倒置之患者(2例)。不典型心电图改变包括:显著而持续性ST段压低及T波倒置、T波高耸、R波递增不良或逆递增、束支传导阻滞掩盖心梗图形、及U波倒置等。结论对心电图不典型的心肌梗死患者应不断动态观察心电图及心肌酶改变,及时明确诊断,避免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16.
张美兰 《中国病案》2009,10(8):48-48,F0003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梗患者临床指标的观察,评价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96例急性心梗患者依发病前24小时内有无心绞痛分为缺血预适应组(IP组)和无缺血预适应组(NIP组)。观察两组间ST段抬高程度、心肌酶峰值、心电图积分、左室射血分数(EF)、室壁瘤、右束支阻滞、休克、心衰的差异。结果IP组ST段抬高的程度(P〈0.05)、心肌酶峰值(P〈0.05)、心电图积分(P=0.01)、室壁瘤(P(0.05)、右束支阻滞(P〈0.05)、休克(P(0.05)、心衰(P=0.01)的发生机会均低于NIP组。EF(P=0.02)则高于NIP组。结论IP现象可明显改善急性心梗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各种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观察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临床心电图表现。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多样。结论胸痛患者如果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时,要高度警惕AMI,详细询问病史,观查ECG动态演变,监测心肌坏死标志物CTnI,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8.
肺心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简称肺心病 )伴发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特征 ,对肺心病伴发AMI患者 2 0例 (观察组 )和同期单纯冠心病AIM患者 1 68例 (对照组 ) ,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分别为 75.0 %与 4 5.0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2 0 .8%与 2 0 .8% (均P <0 .0 1 ) ;观察组均伴有较重的肺部感染 ;心前区疼痛的发生率观察组为 35.0 %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83.3% (P <0 .0 1 ) ;观察组的病死率为 4 0 .0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1 2 .5% (P <0 .0 1 )。结果提示 :感染是肺心病伴发AMI的重要诱因 ;肺心病伴发的AMI多为无痛性 ,往往以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为首发症状 ,病死率高 ,预后不良 ,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