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产前诊断水平的逐步提高.头位脐绕颈产前诊断率达8%~93%。据我院近年来剖宫产指征统计,“脐绕颈”为手术指证占第四位。为了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困产儿死亡及不良分娩结局本文回顾分析444例头位脐绕颈病例.认为产前、产时应用多种方法监护综合分析、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可以减少围产期母婴并发症,降低剖宫产率。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我院1997年1月至1998年6月住院分娩总数周2178例;其中头位脐绕须444例,脐绕颈发生率占分娩总数20.3%.阴道分娩299例,剖宫分娩145例。初产400例,经产44例,胎儿体重<4000克435例.>4000克9例…  相似文献   

2.
脐带异常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elationshipbetweenabnormalcondsandperinataloutcomes脐带异常是胎儿窘迫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时可引起围产儿死亡[1]。本文对我院1996年2月~1998年2月收治的经阴道分娩的脐带异常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脐带异常对围产儿的影响,寻找适当的处理方法。1临床资料经阴道分娩的脐带异常产妇(均经产后证实)256例,分为5组:Ⅰ组:脐绕颈1周;Ⅱ组:脐绕颈2周;Ⅲ组:脐绕颈3周;Ⅳ组:脐带打结;Ⅴ组脐带过短。同时选择同期无脐带异常的50例产妇为对照组。各组产妇年龄23~32岁,平均23.6岁,孕周38~42Wk。研究对象除外以下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1992-01~1996-12间202例脐带绕颈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产前诊断问题加以讨论。1临术资料1.1发病率此期间分娩总数为1902例,其中脐带绕须者为202例,发生率为10.62%。其中绕颈1周者186例,占90.08%,绕颈2周者10例,占4.95%,绕颈3周者5例,占0.47%,绕颈5周者1例。202例中初产妇83例,经产妇119例。1.2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的关系2O2例脐带统须合并脐带过长者35例(脐带长度>7Ocm),其中脐带绕颈5周的1例,脐带长度为108cm。1.3脐带绕须对胎儿的影响2O2例中发生宫内窘迫者54例,占2624%,其中脐带绕颈1周发生宫内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探讨持续性枕后的发病原因、分娩方式和临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0年10月71例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病原因按顺序排列依次为骨盆狭窄、脐绕颈、宫缩乏力、脐带过短、巨大胎儿、复合先露和前置胎盘。剖宫产48例,占67.6%,低位产钳16例,占22.5%,顺娩7例,占9.9%。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4例,有1例新生儿死亡。结论 以枕后位衔接者多数能转成枕前位分 娩,但如合并骨盆狭窄和脐绕颈,以剖宫产结束分娩为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胎儿脐带统颈的误诊原因。方法:彩超常规检查足月妊娠孕妇胎儿各器官发育及胎儿方位、胎盘、羊水等情况,同时观察是否有脐带绕颈及绕颈周数。结果:彩超诊断脐带绕颈412例,胎儿分娩证实396例,诊断符合率96.4%,误诊率3.6%,彩超诊断脐带绕颈行剖宫产者母婴均安全,经阴道分娩者1例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1例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6.
脐带异常是分娩期并发症之一,本文对163例脐带异常的病例做回顾性分析,以揭示其危害并探讨处理方法。临床资料1.1992年1月至1993年8月我院分娩总数为1363例,脐带异常163例,发病率12%,年龄20-36岁,均为初产妇,头位151例,臀位11例,双胎l例。孕周34-35周2例,37-41周159例,>42周2例。2.脐带异常组构成情况见表1脐带缠绕组中139例绕颈,1周114例,2周22例,3周2例。脐带过长均合并脐带缠绕,列为缠绕组。脐带脱垂组中2例隐性脱垂,l例显性脱垂。结果1.脐带异常与胎儿窘迫关系见表2。发生胎儿窘迫57例,窘迫率35%,高于同期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脐带异常的分类,产时胎儿宫内窘迫的原因,临床表现紧急处理的时机和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5年本院收治1500例,因脐带异常致胎儿宫内窘迫或死亡的原因临床表现。结果脐带绕颈1~2周1030例;脐带绕颈2周以上或者同时绕体绕肢300例;脐绕颈2周同时脐带打真结2例;脐带位置的改变168例。结论脐绕颈1~2周的分娩经过正常,绕颈2周以上或同时绕体、绕肢,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胎儿官内窘迫。脐打真结,产时可发生突然性的胎儿心音消失,致胎儿死亡,脐带位置的改变,脐带先露,隐性脐带脱垂,脐带脱垂。通过临产时的产科检查,产时的临床表现,可诊断脐带位置异常,从而监护以决定分娩时机和方式。  相似文献   

8.
惠颖 《当代医学》2010,16(9):59-60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胎儿脐带动脉的血流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检测,对胎儿脐带绕颈进行分型,为临床医生选择分娩方式提供参考。方法足月妊娠待产孕妇,在产前1~3天内检测223例胎儿脐带动脉血流,其中125例有脐绕颈,100例无脐绕颈的胎儿脐带动脉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最小血流速度比值(S/D),阻力指数(RI)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对脐带松绕与脐带紧绕进行分型,并与随访结果对照。结果SI、RI在脐紧绕颈型组与脐松绕颈型组、无脐绕颈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脐松绕颈型组与无脐绕颈组的S/D、RI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脐绕颈在产程中致使胎儿发生宫内窘迫者在98例松绕颈型组有12例,在25例紧绕颈型组有14例。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脐带动脉血流参数进行脐绕颈分型,以此作为临床对产妇的安全监护和临床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的参考依据,避免不必要的剖宫产,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胎儿脐带绕颈的产前检查,产程特点及分娩方式。方法:对胎儿脐带绕颈468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儿脐带绕颈占同期分娩胎儿总数的20.8%,产前B超检出符合率为96.8%,脐带绕颈周数检出符合率为80.1%,胎儿监护变异减速仅占9.1%,产程中胎儿窘迫占19.3%,且与绕颈周数相关。剖宫产分娩占52.9%,阴道分娩占47.1%,两种分娩方式中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4.1%和4.3%。两者无差异。结论:脐带绕颈是常见的脐带异常,产前检出率高,严密观察产程,及时处理产程中出现的问题,对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脐带异常是胎儿宫内窘迫的重要原因,与新生儿预后有一定关系。在脐带因素中,脐绕颈最多见,而对脐带过短造成胎儿宫内窘迫及难产的讨论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自1984~1987年来因脐带偏短、过短而导致难产,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情况。一、临床资料我院1984~1986年3年内分娩总人数534例(包括剖宫产),其中脐带偏短、过短者5例,占同期分娩人数的0.94%。  相似文献   

11.
脐带是胎儿向母体吸取营养以及进行氧气交换的唯一通道 ,各种因素导致的脐带血流受阻都可能引起胎儿宫内窒息甚至死亡。 1996年至 1997年来我院分娩 1876例孕产妇 ,B超发现脐绕颈 2 57例 ,B型超声波诊断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B超诊断 2 57例 ,时间均在分娩前 1~2周。随机抽取无脐绕颈者 2 2 0例作为对照组。1 2 检查时孕妇仰卧位 ,将探头沿胎儿后颈部作纵向探查 ,显示颈椎与颈部皮肤线 ,左右移动探头 ,如颈周羊水中显示脐带的“等号”征或“短线”征 ,且胎儿颈部皮肤呈“U”形切迹 ,则为绕颈 1周 ,呈“W…  相似文献   

12.
柳红 《广州医药》1999,30(3):57-58
脐带绕颈是产程中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时可以引起新生儿窒息甚至围产儿死亡。以下对我院1350例脐带绕颈病例的临床处理及新生儿结局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资料来源:1997年1月~1998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资料完整的5870例产妇中,脐带绕颈1350例,发生率为22%。脐绕颈1周者698例,占517%,绕颈2周者465例,占344%,绕颈3周及以上者187例,占1385%。最多一例脐绕颈5周。1350例患者中,初产妇810例,经产妇540例。12 脐带绕颈与脐带长…  相似文献   

13.
惠颖  赵春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8):3852-3853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胎儿脐带动脉的血流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检测,对胎儿颈部"U"或"W"型压迹进行分型,为临床医生选择分娩方式提供参考,对保护围产期婴儿健康有重要意义,从而降低临床剖宫产率。方法:使用东芝SSA-700A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对足月妊娠待产孕妇,在产前1-3天内检测产前223例的胎儿脐带动脉血流,其中123例有脐绕颈,100例无脐绕颈的胎儿脐带动脉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最小血流速度比值(S/D),阻力指数(RI)二者进行对比分析,观察脐带在颈部有无交叉、缠绕、压迹,且对脐带松绕与脐带紧绕进行分型,并于随访结果对照。结果:足月妊娠者,脐绕颈患者脐带在颈部缠绕和交叉的阳性率高,且S/D、RI在脐紧绕颈型组与脐松绕颈型组、无脐绕颈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脐松绕颈型组与无脐绕颈组的S/D、RI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脐绕颈在产程中致使胎儿发生宫内窘迫者在98例松绕颈型组有12例,在25例紧绕颈型组有14例。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脐带动脉血流参数进行脐绕颈分型,以此作为临床对产妇的安全监护和临床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的参考依据,避免不必要的剖宫产,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临产前1d~3d足月产妇连续检测出为紧绕型脐绕颈,可作为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脐血流多普勒超声联合B超对产前诊断脐绕颈的价值。方法:对我院1994年10月~1996年10月住院分娩的340例正常足月妊娠妇女进行了B超及脐血流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B超产前诊断脐绕颈率为56.75%,B超联合脐血流多普勒超声使脐绕颈的检出率提高到73.87%,二者联合对脐绕颈阴性的预测率为87.11%。根据产后情况分正常组(229例)和脐绕颈组(111例),比较两组间脐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与舒张期血流速度峰值的比值(S/D)、脐动脉搏动指数(PI)、脐动脉阻力数(RI),发现两组间S/D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与脐带长度有关,脐绕颈组中,脐带长度≤50cm组分别与正常组和脐长70cm以上的脐绕颈组比较,S/D、RI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脐绕颈时,产前已有脐带轻度受压。脐绕颈及绕颈后脐带相对过短均为脐带受压的主要原因。脐血流多普勒超声与B超结合,既可提高脐绕颈的产前检出率,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估计胎儿宫内安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研究胎儿脐绕颈分娩相关因素的处理。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10月-2007年12月收治的326例胎儿脐绕分颈娩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26例脐带绕颈中,妊娠期胎儿宫内死亡4例,其中1例致胎盘早剥。死产及新生儿死亡8例,围生儿死亡率为2.9%,其中,剖宫产死亡1例,阴道分娩死亡7例。结论:加强产前、产时监测,提高产前诊断率,正确选择分娩方式,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及时机,适时行剖宫产,可使新生儿重度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率极大地降低。  相似文献   

16.
杨婕  孙雅琴 《实用新医学》2006,7(12):1099-1100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缠绕的临床价值及其影响超声诊断准确性的有关因素。方法对本组105例晚期妊娠孕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观察胎儿颈后部、躯干部、肢体部位皮肤和软组织有无脐带压迹,并与分娩证实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经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脐带缠绕28例,占分娩总数26.6%;脐带绕颈25例,占23.8%;绕躯干2例,占1.9%;绕肢体1例,占0.95%。28例脐带缠绕者中,绕1周者25例,占缠绕总数的89.28%;绕2周者2例,占7.1%,绕3周以上者1例,占3.5%。临床分娩证实有脐带缠绕26例,超声诊断与分娩结果的符合率92.8%。结论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缠绕具有非损伤性、可重复操作、方便快捷、准确性高的特点,但同时应考虑到影响超声诊断准确性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17.
杨婕  孙雅琴 《实用新医学》2007,8(4):349-350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缠绕的临床价值及其影响超声诊断准确性的有关因素。方法对本组105例晚期妊娠孕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观察胎儿颈后部、躯干部、肢体部位皮肤和软组织有无脐带压迹,并与分娩证实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经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脐带缠绕28例,占分娩总数26.6%;脐带绕颈25例,占23.8%;绕躯干2例,占1.9%;绕肢体1例,占0.95%。28例脐带缠绕者中,绕1周者25例,占缠绕总数的89.28%;绕2周者2例,占7.1%,绕3周以上者1例,占3.5%。临床分娩证实有脐带缠绕26例,超声诊断与分娩结果的符合率92.8%。结论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缠绕具有非损伤性、可重复操作、方便快捷、准确性高的特点,但同时应考虑到影响超声诊断准确性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18.
脐带绕颈在产妇分娩中较多见 ,易对胎儿、新生儿形成威胁。我院自 1995年 7月~ 1997年 6月 ,分娩的产妇计 3153例 ,发生脐带绕颈有 4 56例 (占 14.4 6 % )。本文结合产前观察、诊断及临床处理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4 56例中 ,脐带绕颈一周 348例 ,占 76 .32 % ;绕二周 90例 ,占 19.74 % ;绕三周 18例 ,占 3.94 % ,可见绕颈一周最为常见 ,脐带最长 85cm ,最短 4 0cm。正常产妇从胎盘附着处到阴道口脐带长 30~35cm ,绕颈一周需占用 16~ 2 2cm ,故脐带绕颈相对使脐带变短 ,容易造成胎头高浮、临产后胎头下降困难且脐带受压引起胎儿…  相似文献   

19.
我院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共收住足月妊娠 6 10例 ,其中 140例经B超检查诊断为脐带绕颈 ,并经自行分娩或剖宫产观察证实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10例均为足月待产孕妇 ,单胎 ,年龄2 2~ 36岁。其中初产妇 45 3例 ,经产妇 15 7例。入院自行分娩 392例 ,剖宫产 2 18例。超声诊断脐绕颈 140例 ,其中脐绕颈 1周 12 2例 ,2周 15例 ,3周 3例。1.2 超声检查 二维超声图像 :脐带缠绕处的表皮有明显的压迹 ,脐绕颈 1周 :胎儿颈背面皮肤压迹呈U形 ,上方有一小圆形包块 ,内含小短光条 ;脐绕颈 2周 :胎儿颈背面…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胎儿脐带绕颈的产前检查,产程特点及分娩方式。方法 对在临沂人民医院1998年7月至1998年12月分娩的胎儿脐带绕颈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胎儿脐带绕颈占同期分娩胎儿总数的21.3%,产前B超检出答合率为93.1%,脐带绕绒周数检出符合率为64.2%,电子胎心监护变异减速又占7.4%,产程中胎儿宫内窘迫占20.6%,且与绕颈周数有关。剖宫产分娩者48.7%,自然分娩者占4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