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质疏松症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较高且治疗费用昂贵。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特征为骨组织纤维结构退变、骨量减低。该病病因较为复杂,老年、各种慢性疾病及女性围绝经期等均为该病的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该病已成为重要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骨质疏松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及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2.
警惕药源性骨质疏松症郑自敏,裴的善311719 浙江省淳安县第二人民医院药源性骨质疏松症是指因长期应用若干药物引起体内矿物质代谢紊乱,导致的骨质疏松甚至骨折致残。老年、绝经期妇女或儿童均可发生,特别是前二者,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及长期卧床的病人更易发生...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生理条件下 ,紧密联系的骨形成和骨吸收两过程相互作用而使骨量得以维持 ;疾病状态下 ,如在绝经期雌激素水平的降低明显地引起了卵巢功能的下降 ,使这一平衡被打破 ,骨吸收大于骨形成而引起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 ,OP)。当前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吸收疗法 (antiresorptivetherapy)和合成代谢疗法 (Anabolictherapy) ,钙和维生素D为基础用药。抗吸收疗法主要是基于对抗骨动态平衡中的再吸收作用 ,包括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和二磷酸盐等。合成代谢疗法主…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之一。由于社会文明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变化,特别是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和地区,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在迅速增高。据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中患此症的比例高达60%~80%。骨质疏松症引起的并发症及合并症后果极其严重,不但影响了人们的健康质量,同时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因此,骨质疏松症防治工作十分重要,现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旨在探讨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是与衰老紧密相关的老年病[1],中医认为绝经与肾气衰退有明显的关系。我院根据中医“肾主骨”理论,采用朱丹溪的牛膝丸化裁而成“肾虚骨痛胶囊”治疗绝经期妇女的骨质疏松症,并应用CT骨密度测量(QCT)观察治疗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笔者共搜集绝经期妇女有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者50例,年龄50~78岁、平均65岁,绝经期为1~30年。其中伴有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者15例,股骨颈骨折者5例,colles骨折者3例。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服用“肾虚骨痛胶…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简称POP)是指年龄老化或妇女绝经期后所发生的骨质疏松。它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表现为单位体积骨量降低.骨质有机成分生成不足,继发钙盐沉着减少。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它与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一样严重地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所以对POP的防治与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口老年化现象日趋严重,骨质疏松症发病率越来越高。骨质疏松症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骨骼变形、骨折及呼吸功能下降,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有明确病因引起以骨量减少,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变薄为特征,以致骨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全身性骨病。  相似文献   

8.
通常所说的骨质疏松症主要指的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主要与钙代谢失衡有关。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常见病包括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多种疾病。本文选其中主要疾病予以介绍,以助了解在治疗原发性疾病时要考虑其并发病骨质疏松,注意标本兼治。1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由糖尿病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可高达50%,而二者在发病中互为因果。糖尿病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1 胰岛素降低 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影响细胞膜的通…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伴随而来的中老年疾病,特别是女性绝经期以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资料显示,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其严重性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0.
1中医学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所致疼痛的认识中医学中并未提及“骨质疏松症”一词,但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归属于“虚劳”、“骨痿”、“骨枯”等证。《素问·痿论篇》认为骨痿的病因有“远行劳倦”,“大热而渴”等。晋代王叔和《脉经》将骨枯的病因归于“足少阴气绝”。明代张景岳认为痿证的发病与脏腑热证关系密切。肾虚、脾虚、肝郁、血瘀等均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病因病机。目前认为与年老体衰、外伤制动、营养不良、脏腑失调及风邪侵袭等有关。原发性骨质疏松所致疼痛症亦常为肾气虚型的腰膝酸软而痛或绵绵作痛,肾阳虚型的畏寒冷痛…  相似文献   

11.
李静 《中国疗养医学》2013,(11):984-986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病因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老人和多种慢性病病人,对骨质疏松症引起的一系列严重后果是医学界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目前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临床上主要有骨矿化物药物、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新型药物及中医中药治疗,对此本人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常见于绝经期妇女及老年人,可分为Ⅰ型和Ⅱ型。通常认为其发病与营养、活动及内分泌改变等多种因素有关,是一缓慢发展的疾病,临床上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我们自1995年起开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现将40例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指发生在绝经期后妇女以及老年的一种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疾病,其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身材缩短、脊柱变形以及骨折,常引起患者脊柱、四肢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并最终产生并发症。近年来,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导致各种症状的出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防止老年性骨质疏松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要问题。论文就近年来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手段等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并评价跟骨定量超声测量(QUS)筛查体检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研究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体检中心收入的450例健康体检的绝经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双能X线吸收仪(DXA)检测和QUS检测,以DX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评价QUS筛查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价值,同时观察不同年龄段(≤59岁226例、60~69岁142例、≥70岁82例)妇女的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 DXA诊断骨质疏松症共81例,QUS诊断骨质疏松症共69例,以DX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QUS诊断正确67例,其诊断正确率为97. 1%(67/69)。同时,QUS诊断骨质疏松症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9. 5%、82. 7%、97. 1%、96. 3%;≤59岁组、60~69岁组、≥70岁组的刚度(SI)、超声振幅衰减(BUA)、超声传导速度(SOS)参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59岁组、60~69岁组、≥70岁组患骨质疏松症的比率分别为9. 3%、15. 5%、31. 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 365,P 0. 01)。结论 QUS筛查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正确率较高,诊断特异度及灵敏度均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随着年龄的增加,绝经期妇女患骨质疏松症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症的物理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关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文献报道较多,但对骨质疏松的物理治疗却少见报道,而以临床实践看,物理治疗对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麻木、骨折等症确有一定疗效,故本文对物理疗法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适应范围、应用分类、临床应用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6.
《临床荟萃》2006,21(18):1355-1355
叙利亚医生Mohammad Alhalabi对帕金森病患者骨密度的研究发现,女性帕金森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是51%,而无帕金森病的女性则为25%;男性帕金森病患者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是29%,而无帕金森病的男性则为7%左右。帕金森病患者易患骨质减少症,很容易发展成骨丢失,引起骨质疏松症。帕金森病患者中,45%的女性有骨质减少症,男性的比例也不低(48%)。帕金森病患者往往有步态障碍,而研究发现有步态障碍的患者一般都有骨质疏松症。所以.存在步态障碍时,一方面要加强锻炼,一方面也要考虑治疗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7.
<正>中医称"围绝经期综合征"为"绝经前后诸症""经断前后诸症",但古代医籍对"围绝经期睡眠障碍"并无专篇记载,散见于各个医籍中,《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难经》中称为"不寐",《金匮要略》则多见于"脏躁""百合病"等病症中。围绝经期睡眠障碍与肝郁证《素问》中提到"七七,任脉虚",围绝经期的妇女在生理上肾气渐衰,冲任亏损,精血不足,肾阴亏损,水无以涵木,以致肝郁阳亢,肝失调达,心神不宁,容易引发  相似文献   

18.
运动对不同人群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运动对不同人群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了近10年来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研究情况,进行概括分析。结果 骨质疏松症与内分泌紊乱、营养素的摄取减少及体育运动缺乏等因素有关。体育运动人群骨密度均高于非体育运动人群。体育运动在青少年可促进成骨细胞活性,有利于身高的增长,而老年人和绝经期妇女进行适量的运动对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是十分有效的。结论 各种人群进行体育运动均可增强成骨细胞活性,使骨密度增加。  相似文献   

19.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被公认为是不可抗拒的退行性骨病变,是各种原因所致骨质变化和骨量减少的总称。主要合并症是骨折,许多人在骨折之前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骨质疏松症,那么,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及防止骨折和降低致残率?近年来科学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预防此症可以概括6个字即运动、营养、光照。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动养身,促进血液循环的加强,以增强肌肉对骨骼的拉力,促进血钙向骨内输送和破骨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变,有利于形成骨质。经常作载重式的运动,如行走、慢跑、骑自行车、越野步行及划…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人类年龄趋向老化,以及对绝经后妇女生理、病理改变的关注,人们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越来越引起重视,因此就诊的此类病人增多,在临床上发现PMOP的发病率比同年龄男性高达6倍[1]。我国的老龄人数量居世界之首,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约为美国的2倍,加之亚洲人体型较小、膳食中钙含量低等附加因素的影响,其有效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2]。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最常见的是PMOP。PMOP是由于雌激素的缺乏而致骨吸收,特别是小梁骨的骨吸收加速造成的。其临床表现主要有骨痛、驼背和骨折[3]。古代中医并无对骨质疏松症的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