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铜绿假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致病性很强的条件致病菌,对大部分抗生素具有天然的、或者获得的多重耐药性,增加临床治疗的难度,甚至导致治疗失败。目前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尤其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的探索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合近年来文献对铜绿假单胞菌耐氟喹诺酮类药物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极为复杂 ,主要包括产β 内酰胺酶、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酶的修饰钝化作用、外膜通透性降低、主动泵出作用等 ,而且它对不同抗生素有着不同的耐药机制 ,其中对β 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本文就近几年来有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铜绿假单胞菌(PA)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现已成为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常见菌。由铜绿假单胞菌所造成的感染中形成生物被膜(BF)是极为常见的现象,BF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增加并难以被彻底清除,由此造成的慢性反复感染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的难题,所以研究铜绿假单胞菌BF的耐药机制,对于临床治疗BF导致的慢性反复感染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特点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09年该院分离的109株铜绿假单胞菌科室和标本分布,以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噻肟、阿莫西林/棒酸的耐药率均大于50.0;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菌药物尚有很高的敏感率。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加强对其耐药性监测,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产生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栾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8):4423-4424
随着临床广谱抗菌药物、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以及各类侵袭性诊断和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感染中所占比率越来越大,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因此,及时准确的掌握细菌耐药动态,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我院2008年监测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6.
现将我院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a,PA)的分布及耐药分析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俗称绿脓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它是人体内的正常菌群,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医院环境,是临床上常见的院内感染致病菌。近年来,PA对人体的致病作用明显增加,成为一系列  相似文献   

8.
张亚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4):3381-3381
本文对我院2005—01~2005—09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的分布,耐药,多重耐药性进行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2005—01~2005—09从痰,分泌物,咽拭子,脓,尿,粪便,血,皮屑等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158株。  相似文献   

9.
绿脓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调查我院2003-2005年临床分离多重耐药绿脓假单胞菌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和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存在状况;并研究整合子参与绿脓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的机制。方法纸片扩散法测定绿脓假单胞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并筛选出14株多重耐药菌株;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和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整合子5’保守区的整合酶基因和3’保守区的qacE△1-sulI基因。对整合酶基因的阳性扩增产物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进行整合子分类,整合子可变区扩增并测序。结果14株绿脓假单胞菌对14种抗菌药(哌拉西林等)的耐药率为14.3%-100.0%;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nt(2”)-Ⅰ、aac(3)-Ⅱ、aac(6’)-Ⅱ、aac(6’)-Ⅰ、ant(3”)-Ⅰ和aac(3)-Ⅰ检出率分别为78.6%、57.1%、57.1%、14.3%、7.1%、0;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TEM和IMP的检出率分别为92.9%和42.9%,未检出VIM、OXA、PER、GES和SHV基因,1株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缺失;整合酶基因及qacE△1-sulI基因检出率分别为85.7%和78.6%,整合子可变区扩增有3种片段:1000、1300和1700,测序证实分别为aadA2、aadA6.odD和dfrⅫ-orfF-aadA2,其中aadA2是首次在绿脓假单胞菌的整合子中检出,aadA6-odD是一种新型的整合子可变区基因盒组合形式。Genbank号分别为DQ091178和DQ091179。结论我院多重耐药绿脓假单胞菌对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主要与TEM和IMP型耐药基因有关,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主要与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nt(2”)-Ⅰ、8aC(3)-Ⅱ和aac(6’)-Ⅱ有关;整合子参与了绿脓假单胞菌的耐药和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10.
赵苏瑛  李岷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12):1181-1182,1185
产金属酶(MBL)是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MBL基因可位于细菌质粒或染色体上,并以基因盒的形式由整合子携带,从而导致耐药性在细菌间水平或垂直传播,给临床抗菌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现对MBL的演变、分类、分子生物学特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   总被引:67,自引:4,他引:67  
铜绿假单胞菌 (PA)为条件致病菌 ,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多种感染。近年来 ,PA对人的致病作用明显增加 ,成为一系列严重的化脓性感染 ,尤其是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囊性肺纤维化等基础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致病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 ,细菌耐药性越来越严重 ,而且有明显上升趋势 ,给临床治疗造成极大困难[1] 。本文对PA耐药机制作一综述。一、PA的外膜通透性有研究证明PA的外膜通透性低于大肠埃希菌 ,仅为大肠埃希菌的 1%~ 8% ,这一特点也反映在外膜对抗菌药物的通透性上。PA具有较低的外膜通透性 ,是由于PA的外膜由微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分离于镇江地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13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明确Ⅰ类整合子基因盒结构及其在耐药基因播散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K-B纸片法检测71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煮沸法提取71株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DNA;PCR扩增Ⅰ类整合子基因,并通过测序分析其所携带耐药基因盒.结果 7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的1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在18.3%~77.5%不等;Ⅰ类整合子检出率为38%,包括aadB、aac(6')-Ⅱ、PSE-Ⅰ、dfrA17和aadA5 5种基因盒,其中最常见者为dfrA17和aadA5.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整合子阴性菌株.结论 不同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对13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各不相同,整合子阳性菌株耐药率明显高于整合子阴性菌株,提示Ⅰ类整合子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分离自烧伤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菌(Pa)整合子携带情况及其与多药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对50株Pa采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简并引物扩增法扩增整合子,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确定整合子类型.结果 50株Pa对2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90%以上;49株(98%)携带Ⅰ类整合子,未检出Ⅱ、Ⅲ类整合子.结论 该院Pa临床菌株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多药耐药性可能与Ⅰ类整合子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院引起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病原菌,用K-B法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9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12.9%)、头孢哌酮-舒巴坦(26.9%)、头孢吡肟(27.9%)、头孢他啶(24.7%)的耐药率比较低,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89.8%)的耐药率比较高。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其耐药机制复杂,有多重耐药的特性,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临床科室中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观察,加强对院内感染监测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198株铜绿假单胞菌标本采用 Waue away-40,DADE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并用K-B纸片扩散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在临床上主要发生于外科(52.5%)、内科(23.2%)以及烧伤科(9.1%).在各类标本中检出率以痰液(60.6%)、脓液(16.2%)及创面分泌物(13.1%)较高.10种常见抗生素呈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8.2%、20.2%、26.3%和28.3%.而复方新诺明、头孢噻腭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高,分别达93.9%、70.2%和58.6%.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内感染中主要对其多种抗生素均耐药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在临床上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20株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的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收集20例院内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用K-B法测定PA对13种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PA对13种常用抗菌药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其中头孢曲松钠耐药率最高(75%),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10%).结论 PA耐药情况严重,院内肺部感染患者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减少耐药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临床科室中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观察,加强对院内感染监测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198株铜绿假单胞菌标本采用 Waue away-40,DADE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并用K-B纸片扩散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在临床上主要发生于外科(52.5%)、内科(23.2%)以及烧伤科(9.1%).在各类标本中检出率以痰液(60.6%)、脓液(16.2%)及创面分泌物(13.1%)较高.10种常见抗生素呈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8.2%、20.2%、26.3%和28.3%.而复方新诺明、头孢噻腭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高,分别达93.9%、70.2%和58.6%.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内感染中主要对其多种抗生素均耐药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在临床上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我院分离到的177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性调查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1.1调查对象2005—01/2007—12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临床送检的标本。从各种标本中分离出菌株的情况:痰液i36株,脓性分泌物21株,尿液6株,积液4株,其他8株,以呼吸内科和外科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沧州市人民医院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临床分布情况及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数据统计采用WHONET 5.4统计软件处理.结果 13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来源于痰液标本113株(占85.6%),伤口分泌物标本7株(占5.3%),尿液标本6株(占4.5%).科室分布主要见于神经外科34株(占25.8%),呼吸内科28株(占21.2%),重症医学科25株(占18.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耐药率最高,达75.8%;对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为13.6%;对氨曲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5.2%和16.7%;对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奈替米星和诺氟沙星耐药率均在40%以上.13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发现2株泛耐药菌株,占1.5%.结论 本院临床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以神经外科、呼吸内科和重症医学科等科室为主,耐药性严重,存在泛耐药株,在预防医院感染和临床抗感染工作中需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德灵公司的Microscan Walkaway/96Plus微生物鉴定仪对分离的288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来源分布、药物敏感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88株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标本中以痰液为主,占82.3%,感染主要发生在脑外监为32.7%,内监21.6%,其次为神经外科14.9%,对铜绿假单胞菌保持较高活性且耐药率小于30%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妥布霉素、美罗培南。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其耐药机制复杂,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避免产生β-内酰胺酶而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