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硫化氢中毒病人心电图异常表现的特点及对心肌损害的预后判断。方法入院时对465例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进行标准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 465例病人中心电图异常325例,占69.89%,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中毒病人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31.40%、88.75%和96.99%。中度和重度中毒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中毒患者(P0.01),ST-T异常在中度和重度中毒病人中发生率分别为42.50%和48.87%,明显高于轻度中毒病人(P0.01),重度中毒病人ST段抬高及心律失常发生率与轻度和中度中毒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中度和重度硫化氢中毒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心肌缺血缺氧为心电图异常表现的主要特点,重度中毒者的心肌损伤心电图表现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CK)值与急性CO中毒(Acop)程度的关系。方法按国家标准对196例Acop患者进行诊断并分别测血清CK值。结果血清CK值随Acop严重程度而升高,即重度Acop组血清CK值明显高于中度Acop血清CK值(P<0.01);中度Acop组血清CK值明显高于轻度Acop血清CK值(P<0.01)。结论血清CK值与Acop程度呈正相关,故血清CK值可作为Acop的诊断分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心肌损伤患者血清中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的表达及血清中NT-proBNP浓度与肌钙蛋白I(cTnI)浓度、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力的相关性.方法 46例急性CO中毒患者分为急性CO中毒心肌损伤组(n=26)和无心肌损伤组(n=20).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血清中NT-proBNP浓度,化学发光法测定cTnI浓度,国际临床生化联盟(IFCC)法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K-MB浓度.结果 急性CO中毒心肌损伤组血清中NT-proBNP浓度[(445.12±190.63)pg/m]高于无心肌损伤组患者[(185.47±42.1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CO中毒心肌损伤患者血清中NT-proBNP浓度与血清中cTnI和CK-MB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01和0.909,均P<0.01).结论 血清中NT-proBNP浓度在急性CO中毒心肌损伤患者中明显升高,可作为早期急性CO中毒心肌损伤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杀虫双中毒(ABP)程度与心、肝、肾损伤的关系。方法 67例ABP患者分为轻、中度中毒组(32例)和重度中毒组(35例)。所有患者于入院后第3、7、24、48、72小时进行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于入院后第3、24、48小时进行肝、肾功能检测。轻、中度中毒组每8h,重度中毒组每4h检查1次心电图,共3d。结果与3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检测指标以及心电图进行比较,ABP患者中毒后3~72h各时点的血清CTnI以及CK-M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重度中毒组各时点的CTnI以及CK-MB值明显高于轻、中度中毒组(P<0.01)。第72小时时点CTnI值略有下降[(0.14±0.04)μg/L],而CK-MB值明显下降[(35.43±10.44)U/L]。重度中毒组心电图异常率(28.57%)明显高于轻、中度中毒组(9.38%)(P<0.01),轻、中度中毒组心电图异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中毒组肝、肾功能异常率明显高于轻、中度中毒组和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ABP可损伤心肌细胞以及肝、肾功能,且中毒程度越深损伤越重。ABP患者CTnI和CK-MB检测、心电图检查对心肌损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CTnI的诊断价值可能优于CK-MB。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杀虫脒中毒(ACP)与心、肝、肾损伤的关系.方法 对66例ACP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肝、肾功能进行动态检测,且动态观察心电图;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检测指标、心电图比较.结果 ACP患者中毒后3~72 h各时点血清CTn Ⅰ、CK-M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重度中毒组各时点CTn Ⅰ、CK-MB值明显高于轻、中度中毒组(P<0.001);72 h时点CTn Ⅰ略有下降[(1.90±0.50)μg/L],而CK-MB明显下降[(89.43±2A.47) U/L].重度中毒组心电图异常率(91.67%)明显高于轻、中度中毒组(46.67%,P<0.001),轻、中度中毒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3.33%,P<0.01).重度中毒组肝、肾功能异常率明显高于轻、中度中毒组和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ACP可损伤心肌细胞和肝、肾功能,且中毒程度越深损伤越严重.ACP患者CTn Ⅰ和CK-MB检测、心电图检查对心肌损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CTn Ⅰ的诊断价值可能优于CK-MB.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将55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病例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检测病例组血清NSE水平,并与2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各中毒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不同程度中毒患者的NS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第1天、第3天血清NSE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治疗时间增加浓度逐渐降低.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NSE水平与一氧化碳中毒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评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急性期神经元受损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慢性磷中毒患者血清酶学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慢性磷中毒患者血清酶学的含量变化,探讨其在慢性磷中毒发病中的作用。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慢性磷中毒患者血清中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B(CK-MB)、亮氨酸氨基肽酶(LAP)、α1-抗胰蛋白酶(α1-AT)和前白蛋白(PA)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磷中毒组与对照组比较,除PA明显下降外(P<0.01),其他各指标均明显升高(P<0.01)。分层分析,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慢性磷中毒患者的血清酶测定,可以了解磷对肝脏的损伤程度和范围,对慢性磷中毒的防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氟乙酰胺中毒患者心肌酶和尿氟含量变化。方法利用全自动生化仪器及氟离子电极法对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从住院第1至10天进行血清心肌酶(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羟丁酸脱氢酶-HBDH)以及尿液总氟动态测定。结果中毒患者入院第1天至第8天5种酶测定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 01),在第3天和第4天出现酶谱峰值,含量达到对照组的2 ~30倍不等,其中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升高最明显,出现最早、维持时间长;中毒患者尿氟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 01),与心肌酶水平的升高度相关(r=0 66、0 65、0 88、0 96、0 49);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中毒患者之间心肌酶、尿氟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 01)。结论氟乙酰胺中毒患者心肌酶水平显著增高,这种增高与中毒程度和病程发展密切相关,提示氟乙酰胺中毒越严重,它的“滞留毒性”越强,对心肌损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心肌损伤患者血清中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的表达及血清中NT-proBNP浓度与肌钙蛋白I(cTnI)浓度、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力的相关性.方法 46例急性CO中毒患者分为急性CO中毒心肌损伤组(n=26)和无心肌损伤组(n=20).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血清中NT-proBNP浓度,化学发光法测定cTnI浓度,国际临床生化联盟(IFCC)法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K-MB浓度.结果 急性CO中毒心肌损伤组血清中NT-proBNP浓度[(445.12±190.63)pg/m]高于无心肌损伤组患者[(185.47±42.1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CO中毒心肌损伤患者血清中NT-proBNP浓度与血清中cTnI和CK-MB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01和0.909,均P<0.01).结论 血清中NT-proBNP浓度在急性CO中毒心肌损伤患者中明显升高,可作为早期急性CO中毒心肌损伤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心肌损伤患者血清中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的表达及血清中NT-proBNP浓度与肌钙蛋白I(cTnI)浓度、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力的相关性.方法 46例急性CO中毒患者分为急性CO中毒心肌损伤组(n=26)和无心肌损伤组(n=20).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血清中NT-proBNP浓度,化学发光法测定cTnI浓度,国际临床生化联盟(IFCC)法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K-MB浓度.结果 急性CO中毒心肌损伤组血清中NT-proBNP浓度[(445.12±190.63)pg/m]高于无心肌损伤组患者[(185.47±42.1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CO中毒心肌损伤患者血清中NT-proBNP浓度与血清中cTnI和CK-MB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01和0.909,均P<0.01).结论 血清中NT-proBNP浓度在急性CO中毒心肌损伤患者中明显升高,可作为早期急性CO中毒心肌损伤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检测133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入院时血清尿酸水平。根据本实验室尿酸的参考范围,将不同性别的患者根据尿酸水平进一步分组分析。结果高尿酸组白细胞、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和肌酐水平明显高于低尿酸组(P0.05),而血液酸碱度和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后者(P0.01)。血清尿酸水平与百草枯口服剂量及就诊时间密切相关。百草枯中毒死亡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幸存组(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高尿酸组患者28天生存率明显低于低尿酸组(P0.01)。结论血清尿酸水平对于判断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有一定的价值,且其活性升高跟不良预后有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12.
蔡杰  胡俊妍 《中国校医》2011,25(9):705-706
目的探讨治疗性血浆置换术(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TPE)在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中的作用。方法对常规治疗中毒症状缓解不明显的11例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TPE治疗,观察患者TPE前后患者部分生化指标变化,患者神志开始恢复时间及完全恢复时间。结果患者TPE治疗后ChE、CK、CK-MB、LDH指标均较TPE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ALT、AST、BUN、ALB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用TPE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疗效显著,能及时、有效去除毒素,补充有活力的胆碱脂酶及血浆有效成分,改善病人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的动态变化,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将55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病例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检测病例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并与2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各中毒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不同程度中毒患者的S-100β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毒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第1天、第3天血清S-100β蛋白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治疗时间增加浓度逐渐降低.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与一氧化碳中毒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评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脑组织受损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硫丹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活力变化的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34例急性硫丹中毒患者为中毒组,30例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中毒组均于入院当日及第3、5、9、14天,采空腹静脉血3ml,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活力,同时做心电图(ECG)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除轻度组的CK-MB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中毒组血清中各种心肌酶活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中、重度中毒组患者血清心肌酶活力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中毒组患者于中毒第1天cK-MB活力最高为(89.30±12.57)U/L、其余各种心肌酶活力于中毒后3 d达高峰后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4例中毒患者的ECG异常率为47.06%(16/34).ECG异常组的心肌酶活力异常率明显高于ECG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硫丹中毒可致血清心肌酶活力升高,其升高程度与中毒程度有关,动态观测血清心肌酶活力,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的影响.方法 入选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重症组15例与轻症组17例.同期入选19例胰腺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于入院即刻、24 h、72 h、5 d、10 d测定血清IL-1β水平.结果 轻症组入院即刻血清IL-1 β[(62.17±11.29)ng/L]明显高于对照组[(16.53±3.98)ng/L](P<0.01),并于入院24h、72 h、5 d内呈进行性下降,除入院第5天外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重症组入院即刻血清IL-1β[(78.87±11.25)ng/L]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同期轻症组(P<0.01或<0.05),并于入院24 h、72h、5d、10d内呈进行性下降,除入院第10天[(20.32±10.12)ng/L]外均高于同期轻症组(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1β水平明显增高,且重症急性胰腺炎高于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1β水平的动态变化可能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monoxide poisoning,DEACMP)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8、IL-10水平的动态变化,为进一步研究DEACMP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方法 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常识-记忆-注意测验(IMCT)、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动态检查DEACMP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动态测定其血清中IL-1β、IL-8、IL-10水平,并与2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未发生迟发性脑病患者、23例其他原因痴呆患者和26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DEACMP患者发病初期血清中lL-1β、IL-8、IL-10水平明显高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组、其他原因痴呆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患者恢复期血清中IL-1β、IL-8、IL-10水平明显低于发病初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EACMP的发生机制与神经免疫损伤有关,细胞因子参与了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程度与脂肪细胞因子瘦素、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2~6岁单纯性肥胖儿童110例(肥胖组),其中轻度肥胖组40例,中度肥胖组40例,重度肥胖组30例,另选取正常体重健康儿童40例为对照组,检测空腹血清瘦素、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比较脂肪因子的差异.结果 肥胖组血清瘦素、抵抗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中度肥胖组血清瘦素、抵抗素水平明显高于轻度肥胖组[分别为(14.3±1.9)μg/L比(7.8±1.5)μg/L与(14.6±2.2)μg/L比(13.1±3.0)μg/L](P<0.01),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轻度肥胖组[(6.7±3.0)mg/L比(9.1±3.5)mg/L](P<0.01);重度肥胖组血清瘦素、抵抗素水平[分别为(20.4±4.7)、(18.3±3.2)μg/L]明显高于中度肥胖组(P<0.01),脂联素水平[(5.1±1.2)mg/L]明显低于中度肥胖组(P<0.01).结论 儿童脂肪细胞因子水平与肥胖程度密切相关,内脏脂肪堆积可能是造成脂肪因子改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C反应蛋白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R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2组患者分别在就诊或收住院当日抽取静脉血3m l,提取血清送检,CRP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并进行组间及加重期组内CRP水平的分析。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P<0.01),而在AECOPD患者中死亡组血清CRP水平又显著高于存活组(P<0.001)。结论CRP升高不仅可以提示COPD的急性加重,极度升高又提示COPD患者病情严重并且可能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血清叶酸(FA)与维生素B12(VitB12)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检测315例肝病患者及84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FA和VitB12含量,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肝炎组血清F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VitB1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肝炎轻度组血清FA、VitB12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中度组血清FA、VitB12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重度组、肝炎后肝硬化组、原发性肝癌组的F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VitB12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清FA、VitB12含量变化与肝细胞病损程度密切相关,其检测结果对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可溶性Fas、FasL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33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sFas、sFasL水平进行测定,并以20例健康体检者作正常对照。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的sFas、sFas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无关(P>0.05),仅sFas与肿瘤临床分期有关(P<0.01)。化学治疗后有效者sFas和sFasL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sFas和sFasL可作为新的肿瘤标记检测,对探讨肿瘤的发生发展、病情判断及指导化疗有一定价值,并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