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水平的变化和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46例进行研究.分析其GCS评分、病死率与血糖水平的关系。结果Ⅰ组(GCS评分≤6分)即时血糖水平为(12.32+3.60)mmol/L,Ⅱ组(GCS评分6~8分)为(6.82±2.45)mmol/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24h后血糖水平为(14.50±3.44)mmol/L.Ⅱ组为(6.20±2.25)mmol/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组死亡34例,病死率为70.83%;非高血糖组死亡25例.病死率为25.5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糖水平能够作为判定病人伤情及预后的一个指标,伤者越重,血糖水平越高,其预后愈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AECOPD患者236例,根据血糖水平将病人分为血糖升高组和血糖正常组。血糖升高的标准:2次空腹血糖均36.1mmoL/L或1次随机血糖≥11.1mmol/L。结果本组病人中血糖升高的发生率为48.7%(115/236),其中血糖36.1~〈7.0mmol/L者占20%(23例),37.0~〈11.1mmol/L者占67.8%(78例),≥11.1mmol/L者占12.1%(14例)。血糖升高组AECOPD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FVC)、FEV,占预计值百分比(FEV。%)与PaO:明显低于血糖正常组。血糖升高组痰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7.2%(32/86),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19.1%,14/73)。血糖升高组住院天数(14.6±3.1)d明显长于血糖正常组[(8.4±2.3)d,P〈0.01]。血糖升高组住院病死率(15.6%),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3.3%,P〈0.01)。结论高血糖与AECOPD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改善社区糖尿病控制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150例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的社区糖尿病管理方法管理,观察组进行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两组均干预1年,干预前后空腹抽血检测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水平,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6.32±1.02)mmol/L比(9.43±2.42)mmol/L、(9.03±2.78)mmol/L比(12.93±5.48)mmol/L、(6.02±0.66)%比(8.39±1.62)%、(1.86±1.52)mmol/L比(3.21±1.61)mmol/L、(1.67±0.36)mmol/L比(1.28±0.4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干预前明显改善[(6.89±1.57)mmol/L比(9.34士3.04)mmol/L、(7.83±1.12)%比(8.31±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G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73.33%(55/75)、32.00%(2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能够更加系统、规范地防治糖尿病,有效改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水平,尤其利于TG、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下降,有助于稳定病情,降低并发症,值得在诊治社区糖尿病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周薛英 《现代保健》2011,(34):117-1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性与CRP的关系。方法用速率比浊法测定慢性持续性高血糖组、慢性波动性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CRP水平。结果慢性持续性高血糖组、慢性波动性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CRP水平分别为(6.5±2.1)mg/L、(8.6±2.5)mg/L、(3.2+±1.5)mg/L,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着血糖波动性的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CRP水平升高,检测糖尿病患者CPR水平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勇 《现代保健》2011,(30):39-40
目的观察果糖氯化钠注射液在急危重病救治中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开放静脉通道的第一瓶液体分别使用果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1及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输液速度均为10ml/min。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钾、血钠、血氯、血糖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血钾、血钠、血氯、血糖水平变化绝对值分别为(0.26±0.25)mmol/L、(1.7±1.7)mmol/L、(1.5±1.3)mmol/L和(0.7±0.5)mmol/L,对照组分别为(0.32±0.40)mmoL/L、(2.7±3.1)mmol/L、(2.4±2.8)mmol/L和(0.7±0.5)mmol/L,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钠、血氯水平变化绝对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钾、血糖水平变化绝对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果糖氯化钠注射液可以保持血钾及血糖水平稳定,且血钠、血氯变化值小于0.9%氯化钠注射液,可为急危重病患者提供能量而不引起血糖、血钾升高,是一种安全、合适的注射液。  相似文献   

6.
赵琳 《现代保健》2012,(21):130-131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入院即刻化验血糖,根据血糖水平分为正常组(〈6.1mmol/L)、轻中度升高组(6.1~11.0mmol/L)、高度升高组(〉11.0mmol/L),三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第7、30d时的全因性死亡、心源性休克、再梗死,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轻中度血糖升高组与正常组7、30d死亡、心源性休克、再梗死,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组与正常组7、30d死亡、心源性休克、再梗死/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血糖升高组及高血糖组7、30d联合终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血糖水平越高,不良b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7.
邵坤银 《现代保健》2011,(2):122-123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及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9~2010年9月门诊及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其中单纯糖尿病组78例,糖尿病伴并发症组42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检测空腹血糖及血红蛋白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伴并发症组的空腹血糖分别为(4.60±0.97)mmol/L、(8.45±3.36)mmol/L、(11.26±4.38)mmol/L,血红蛋白含量分别为(5.38±0.49)%、(9.65±2.12)%、(10.67±2.15)%.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随着血糖含量变化而变化,两者呈正相关。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随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而升高。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是监测糖尿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良好指标,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对急危重症高血糖患者的降糖疗效。方法选择35例内科急危重症高血糖患者,先采用连续静脉输注甘精胰岛素控制血糖48h,然后分为两组:不能进食患者胰岛素采用基础-校正治疗方案,可进食患者采用基础-餐前追加-校正治疗方案。血糖控制在5.0-8.0mmol/L。结果使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前患者的24h平均血糖为(12.8±5.3)mmol/L,使用上述胰岛素治疗方案治疗后患者的24h平均血糖为(7.2±0.5)mmol/L(P〈0.01)。结论以甘精胰岛素为基础胰岛素的治疗方案能有效控制急危重症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高血糖及降血糖治疗对非糖尿病患者脑出血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028例脑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后24h内空腹血糖(FBS)分为正常血糖组(FBS〈6.1mmol/L)和高血糖组(FBS〉6.1mmol/L);分析高血糖与病情轻重、并发症和近期预后之间的关系并分析降血糖治疗对非糖尿病患者脑出血近期预后的影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本特征的比较,性别、肪卒中史、冠心病、入院血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出血量、意识障碍、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2例高血糖患者有216例得到了治疗,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糖影响脑出血的近期预后(OR=2.168,95%CI 1.186—3.966);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后高血糖仍是影响脑出血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4.424,95%CI 2.117—8.987),降血糖治疗可降低病死率(P〈0.05)。结论高血糖是非糖尿病患者脑出血近期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抗高血糖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EN)乳剂对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至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血糖患者参加本研究,按随机表分别进入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两组患者在受伤后48h内分别给予相同热量的EN,研究组用含缓释淀粉的EN乳剂,对照组用普通EN乳剂,每天入量分6次用注射器推注,共使用15d。分别于EN前、EN后第7天和第15天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结果研究组营养支持前2hPG水平为(12.26±2.36)mmol/L,EN第7天、第15天的2hPG水平分别为(9.76±2.90)mmol/L和(9.78±1.86)mmol/L,明显低于营养支持前(P〈0.05);研究组营养支持前后FBG和HbA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EN第7天、第15天的2hPG水平分别为(11.70±2.80)mmol/L和(11.39±2.44)mmol/L,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2hPG水平明显下降(P=0.033,P=0.020)。两组间FBG和HbA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缓释淀粉的EN乳剂能促进颅脑损伤并发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改善患者的餐后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血管重构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7—10月在泰安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82例,根据血压水平分组,A组:糖尿病合并正常高值血压组96例,B组:糖尿病合并理想血压组86例,所有研究对象均禁饮食12 h后清晨空腹静脉采血5 ml,测定空腹血糖、TC、TG、HDL-C及LDL-C水平,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BMP-7)。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指标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收缩压[(124.62±10.51)mmHg(1mmHg=0.133kPa)]及舒张压[(86.04±3.62)mmHg]明显高于B组[(108.45±8.52)、(74.54±4.74)mmHg];A组TG[(2.49±1.19)mmol/L]、LDL-C[(2.90±0.17)mmol/L]、TGF-β1[(279.58±98.76)ng/L]水平明显高于B组[(2.07±0.97)、(2.82±0.14)mmol/L、(207.72±48.65)ng/L],HDL-C[(0.97±0.40)mmol/L]、BMP-7[(185.46±112.48)ng/L]水平明显低于B组[(1.09±0.33)mmol/L、(358.19±187.67)n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血清TGF-β1水平与收缩压及空腹血糖、血脂间存在相关性,血清TGF-β1及BMP-7与空腹血糖、血脂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正常高值血压患者存在导致血管重构的危险因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正常高值血压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早期干预可能有助于延缓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的方法在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糖尿病门诊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60例接受健康教育,对照组60例不接受健康教育,两组均接受原有的药物治疗。分别在干预实施前后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TG、TC、HDL-C、LDL-C)水平。[结果]干预实施前后,干预组FPG、2hPG、HbA1c水平分别为(8.0±1.4)mmol/L、(12.2±2.9)mmol/L、(7.5±1.5)%和(6.5±1.1)mmol/L、(8.3±2.2)mmol/L、(6.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TC、HDL-C水平分别为(2.05±0.99)mmol/L、(5.44±1.04)mmol/L、(1.42±0.36)mmol/L和(1.39±0.63)mmol/L、(4.04±0.78)mmol/L、(1.94±1.01)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门诊健康教育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而且可以降低患者的TC和TG水平,提高HDL-C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5月在某院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00例,其中糖尿病患者50例(A组),非糖尿病患者50例(B组),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病程常迁延,平均住院时间为(18.52±4.32)d,较B组(12.64±4.18)d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2,P<0.01);A组患者肝功能多受损: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为(52.26±15.18)U/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为(48.44±10.25) U/L,显著高于B组的ALT、AST[分别为(40.39±15.42)U/L、(35.70±9.98)U/L](P<0.05);A组患者肾功能减退,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分别为(8.02±2.12)mmol/L、(128.05±21.25)μmol/L,显著高于B组的BUN和SCr[分别为(5.35±1.99) mmol/L、(98.20±20.93)μmol/L](P<0.05)。A组混合感染发生率为26.00%,显著高于B组的10.00%;代谢综合征和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00%、36.00%,明显高于B组的12.00%、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发展为重症肺炎的比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2.00%(6例)、6.00%(3例),B组分别为4.00%(2例)、2.00%(1例)。A组痰培养阳性41例(82.00%, 41/50),B组痰培养阳性44例(88.00%,44/50),两组检出病原体均以肺炎链球菌(A组16株,B组17株)、肺炎克雷伯菌(A组4株,B组5株)较多。结论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病程长,病情重,合并症多;控制血糖是治疗的基础,抗感染是关键,改善营养和器官功能状态是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社区一医院一体化管理模式。方法对中华、厦港两个社区医疗中心所管辖的701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通过社区一医院的双向转诊,让患者得到“无缝化”的医疗服务。比较管理前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生活方式变化情况。结果701例糖尿病患者建档时空腹血糖平均为(7.6±2.3)mmol/L,餐后2h血糖平均为(9.9±2.5)mmol/L,管理2年后空腹血糖降至(6.9±1.7)mmol/L,餐后2h血糖降至(9.0±2.0)mmol/L,随着管理时间的延长,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呈下降趋势(P〈0.05);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限盐、运动、饮酒控制、体质量控制)有明显改善,与管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医院一体化糖尿病规范化治疗和管理服务模式中双向转诊是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是提供无缝式管理和连续性服务的重要手段,“院办院管”能有效消除医院与社区间双向转诊、技术支持和信息共享等一体化协作的阻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老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的治疗现状,并评价对其实施一体化管理的效果,为促进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完善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老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88例,按患者意愿,纳入传统的自我管理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纳入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的42例患者作为一体化组.随访1年,所有患者随访前后均评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A-DQOL),进行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测定,并计算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相关医疗费用.结果 两组管理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体化组管理后1年FPG、2hPG、HbA1c、月均低血糖次数、TC、TG、LDL-C、DBP、住院费用、直接医疗费用、HAMA评分、A-DQOL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7.36±1.21) mmol/L比(9.11±1.82) mmol/L、(9.01±2.14)mmol/L比(14.22±3.23)mmol/L、(7.26±1.19)%比(8.84±1.80)%、(0.84±1.08)次/月比(3.13±2.58)次/月、(4.37±0.48)mmol/L比(4.96±0.52) mmol/L、(1.44±0.29) mmol/L比(1.75±0.27) mmol/L、(2.38±0.38) mmol/L比(2.90±0.60) mmol/L、(80.37±10.42) mmHg(1 mmHg=0.133 kPa)比(89.23±14.76) mmHg、(478.70±544.65)元比(977.85±585.35)元、(1 681.92±623.62)元比(1 950.43±563.36)元、(14.50±3.55)分比(17.23±4.28)分、(96.29±15.67)分比(107.90±15.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BP、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130.66±12.52) mmHg比(138.87±16.41) mmHg、(18.55±4.16)分比(21.10±4.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均血糖监测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30.55±16.98)次/月比(8.65±7.47)次/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策略的一体化管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减少住院费用,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在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诊断为NAFLD的男性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碳水化合物组(L组,n=31)与中碳水化合物组(M组,n=27),其他处理相同.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腰围、体重、血浆葡萄糖浓度、胰岛素分泌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变化情况.结果 L组与M组分别有2例与4例剔除.给予饮食干预后6周,L组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分泌量显著低于M组[(4.3±1.4)mol/L比(5.0±0.9) mol/L,P=0.004; (6.1±1.5) U/ml比(8.9±1.4) U/ml,P=0.001],L组ALT与AST水平均显著低于M组[(30.23±3.34) U/L比(42.33±4.46) U/L,P=0.003; (31.19±4.13) U/L比(45.21±3.73) U/L,P=0.001],L组LDL和TG水平也显著低于M组[(1.13±0.22)mmol/L比(2.71±0.67) mmol/L,P =0.001;(0.99±0.74) mmol/L比(1.42±1.06) mmol/L,P=0.001].结论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改善NAFLD患者的血糖、胰岛素分泌量、肝功能指标及部分脂质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18.
郭晋平  王博  支海君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846-2848
目的比较血液净化[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和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F)]及常规治疗在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1年1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例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液净化组11例,分别为CVVH模式6例,CVVHDF模式5例,常规治疗组7例,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乳酸、血pH值、肌酐、尿素氮的变化,患者的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血乳酸、肌酐、尿素氮下降,血pH值上升的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乳酸(mmol/L):CVVH(3.0±1.7)、CVVHDF(3.4±2.1)、常规治疗(7.0±2.8);血肌酐(μmol/L):CVVH(45±12)、CVVHDF(43±8)、常规治疗(82±28);尿素氮(mmol/L):CVVH(4.5±0.9)、CVVHDF(4.2±0.8)、常规治疗(8.4±2.9);pH:CVVH(7.45±0.05)、CVVHDF(7.43±0.02)、常规治疗(7.29±0.06)。血液净化组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治疗能有效地清除糖尿病患者体内乳酸,纠正酸中毒,维持内环境稳定,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根据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结果,选择波动性高血糖患者30例,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糖波动变化.结果 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血糖水平(MBG)、平均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分别由治疗前的8.29%±0.73%和(10.06±2.48)、(2.36±0.53)、(5.64±1.22)和(1.72±0.60)mmol/L下降至治疗后的7.37%±0.47%和(8.04±2.25)、( 1.52±0.35)、(4.40±1.02)、( 1.26±0.49)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波动幅度,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入院时收缩压水平与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四组:A组(37例,收缩压≤100mmHg,1mmHg=0.133kPa),B组(73例,收缩压101-140mmHg),C组(56例,收缩压141—180mmHg),D组(38例,收缩压〉180mmHg)。测定四组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胸比、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酐等指标。1年后根据有无心源性死亡事件分为死亡组(53例)和存活组(151例),并比较各指标。结果C、D组合并高血压的比例明显高于A、B组[82.1%(46/56),89.5%(34/38)比35.1%(13J37)、37.O%(27,73)],C、D组合并缺血性心脏病及心功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Ⅳ级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69.6%(39/56)、73.7%(28,38)比29.7%(11/37),53.6%(30/56)、57.9%(22/38)比21.6%(8/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四组lgNT-proBNP、心胸比、LVEF、LVED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分别为3.95±0.34、0.73±0.05、(36.60±5.21)%、(125.36±44.38)ml,B组分另0为3.65±0.29、0.66±0.07、(41.34±6.19)%、(110.72±50.39)ml,C组分别为3.32±0.25、0.60±0.05、(48.25±5.68)%、(90.47±33.64)ml,D组分别为3.07±0.26、0.52±0.04、(56.47±7.12)%、(72.49±38.36)ml,P〈0.05]。A组患者心源性死亡事件导致的病死率为56.8%(21/37),明显高于B组[23.3%(17/73)]、C组[17.9%(10/56)]及D组[13.2%(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吸烟史、心功能NYHA分级Ⅳ级患者比例、三酰甘油(TG)、尿酸、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酐、IgNT—proBNP、心胸比、LVEDV均明显高于存活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VEF及收缩压明显低于存活组[(0.85±0.29)mm01]L比(1.12±0.36)mmol/L、(40.28±5.62)%比(51.75±8.96)%、(124.38±22.67)mmHg比(141.57±24.39)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与lgNT.proBNP、心胸比、LVEDV呈负相关(r=-0.379、-0.498、-0.413,P〈0.05),与LVEF呈正相关(r=0.625,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VEF、肌酐、收缩压(OR=0.942、0.829、1.033)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预后关系密切。结论收缩压水平是反映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心功能受损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