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消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肝纤维化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肝纤维化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32例CHB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氮基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水平,32例患者均进行肝组织活硷,分析TGF-β1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期和炎症活动度分级的关系以及与HA、LN、pⅢNP、CⅣ四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CHB患者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1),TGF-β1变化趋势与HA、LN、pⅢNP、CⅣ均呈正相关(P<0.01).(2)按炎症活动度(G)分组,TGF-β1在G1~G4组水平明显高于G0组(P<0.01),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TGF-β1表达水平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不受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影响,在早期肝纤维化的敏感性高于HA、LN、PⅢNp、CⅣ.可作为早期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新合成产物乙酰半胱氨酸镁盐-甘草酸环状样二聚体(acetylcysteine magnesiumglycyrrhizin fine antipode dimers,GFA-NAC·Mg)治疗大鼠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25%四氯化碳(CC1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GFA-NAC·Mg按25、50、100mg/kg剂量每日分别腹腔注射进行肝纤维化治疗,给药8周后处死大鼠,用肝纤维化网格染色观察肝纤维化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羟脯氨酸(Hyp)和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结果:大鼠肝组织病理结果显示其肝纤维化处于Ⅲ-Ⅳ期;与模型组比较,GFA-NAC· Mg治疗后血清Hyp明显降低;肝组织抗氧化指标SOD显著升高,MDA明显下降;肝纤维化指标TGF-β1、PDGF在组织含量下降;GFA-NAC·Mg各组网格染色显示肝纤维化好转.结论:GFA-NAC·Mg对肝纤维化大鼠有较好实验治疗作用,可能通过抑制PDGF和TGF-β1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型肝炎(CHB)尚无特效治疗,临床往往以抗病毒、保肝护肝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措施,而忽视抗肝纤维化治疗。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必经的病理过程,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激活因子(PAF)等在其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CHB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苦参素注射液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细胞因子TGF-β1,PAF及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纤维化的机制。1资料和方法1.1病例的选择我院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住院的CHB患者68例。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复方注射液(CGII)对猪血清所致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PDGF-B)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猪血清诱导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成功后,药物治疗6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PDGF-B和TGF-β1 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在猪血清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CGII(5.4,10.8 mg.kg-1,im)能明显降低肝组织PDGF-B及TGF-β1 mRNA的表达;CGII(2.7,5.4,10.8 mg.kg-1,im)能明显降低肝组织PDGF-B及TGF-β1蛋白的表达。结论:CGII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肝组织PDGF-B和TGF-β1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TGF-β1,Co-Ⅳ表达与CHB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31例CHB首、末2次肝活检样本作TGF-β1,Co-Ⅳ免疫组化染色,部分样本进行了TGF-β1mRNA原位杂交测定.结果:TGF-B1,Co-IV表达变化、分布范围与肝组织炎症、血管增生及纤维化有关(P<0.01);肝组织炎症坏死修复较快,肝纤维化降解延迟(P<0.01),肝血管增生显著者易向肝硬变转变,少数则发展为HCC.结论:TGF-βl,Co-Ⅳ参与了CHB肝血管增生、肝纤维化的形成及逆转.  相似文献   

6.
苦参碱体内外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英文)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4  
目的:研究体外苦参碱对HSC-T6大鼠储脂细胞和NIH3T3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以及体内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分别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和[~3H]脯氨酸掺入法。肝纤维化评价以血清透明质酸和肝中羟脯氨酸含量为指标。结果:苦参碱(1~2mmol·L~(-1))显著减少血清刺激的HSC-T6细胞以及NIH3T3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苦参碱(0.25~2mmol·L~(-1))浓度依赖地抑制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促HSC-T6细胞增殖以及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促胶原合成的作用。体内苦参碱(50,100mg·kg~(-1))均能显著降低血清透明质酸和肝脏羟脯氨酸水平。结论:苦参碱阻断PDG和TGF-β_1的作用,抑制储脂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96例CH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GSH组),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玻璃酸(HA)、Ⅳ型胶原(C-Ⅳ)、层黏连蛋白(LN)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氡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另设3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结果:CHB患者血清ALT、AST、HA、C-Ⅳ、LN和TGF-β1、TNF-α水平较健康组显著升高(P<0.01)。采用GSH治疗8周后ALT、AST、HA、C-Ⅳ、LN和TGF-β1、TNF-α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GSH能够降低CHB患者血清TGF-β1、TNF-α水平,具有抗炎及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钙对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四氯化碳(CCl4)致肝纤维化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低分子量肝素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同时进一步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观察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动物的血清TGF-β1含量、肝组织原位TGF-β1蛋白表达及mRNA转录水平变化。结果低分子量肝素钙能显著降低CCl4所致实验型肝纤维化大鼠肝纤维化分期(P<0.05);显著降低血清TGF-β1水平、肝组织TGF-β1转录、表达水平(P<0.05)。结论低分子量肝素钙对CCl4所致的实验大鼠模型有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与抑制TGF-β1转录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_1、IL-18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TGF-β1、IL-18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9例CHB患者及30例健康成人血清TGF-β1、IL-18水平,并同时检测各项肝功能指标。结果CHB患者血清TGF-β1、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CHB的严重程度增高而升高:血清TGF-β1、IL-18水平与血清各项肝功能指标呈正相关(P<0.01);HBeAg阴性组血清中TGF-β1水平较HBeAg阳性组明显低(P<0.01),HBeAg阳性组血清中IL-18水平较HBeAg阴性组明显低(P<0.01)。结论CHB患者血清TGF-β1、IL-18水平与肝细胞损伤指标呈正相关,这对于了解肝组织炎症活动及肝细胞损伤程度具有重要意义,联合检测TGF-β1及IL-18水平有助于肝脏炎症病变的诊断和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瘦素(Leptin)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逆转恢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CCl4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逆转恢复0、2、4、6、8周处死大鼠,取血清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Leptin和TGF-β1含量;取肝组织进行Masson染色,羟脯氨酸(Hyp)含量检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Leptin、TGF-β1、瘦素功能型受体(OB-Rb)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型受体(TGF-βRⅠ)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 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在停止注射后发生逆转恢复;血清ALT、AST、HA、CⅣ、Leptin和TGF-β1含量以及肝组织Hyp含量在逆转恢复过程中逐渐降低;同时肝组织Leptin、TGF-β1、OB-Rb和TGF-βRⅠmRNA以及NF-κb蛋白表达亦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血清Leptin及TGF-β1水平与HA、CⅣ、Hyp变化呈正相关(P<0.01)。结论 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的逆转恢复与Leptin及TGF-β1下降关系密切;可能通过受体表达下调降低促纤维化因子作用,进而影响肝纤维化逆转恢复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钙对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四氯化碳(CCl4)致肝纤维化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低分子量肝素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同时进一步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观察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动物的血清TGF-β1含量、肝组织原位TGF-β1蛋白表达及mRNA转录水平变化。结果低分子量肝素钙能显著降低CCl4所致实验型肝纤维化大鼠肝纤维化分期(P<0.05);显著降低血清TGF-β1水平、肝组织TGF-β1转录、表达水平(P<0.05)。结论低分子量肝素钙对CCl4所致的实验大鼠模型有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与抑制TGF-β1转录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傅长信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663-1665
目的 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100例慢乙肝患者(慢乙肝组)的血清TGF-β1和BMP-7水平,并与30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对照,分析TGF-β1和BMP-7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S1期、S2期、S3期和S4期)的相关性.结果 慢乙肝患者肝纤维化S1期、S2期、S3期、S4期血清TGF-β1水平分别为(20.96 ±2.15) ng/ml、(28.27±2.51) ng/ml、(39.61±3.27)ng/ml和(54.73±4.60) ng/m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8.85±1.31) ng/ml(均P<0.05),并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肝纤维化S1期、S2期、S3期、S4期血清BMP-7水平分别为(41.16±3.78) ng/ml、(30.87±2.71) ng/ml、(21.15±1.96) ng/ml和(10.36±1.54) ng/ml,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45.72±4.26) ng/ml(均P<0.05),并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降低,与TGF-β1呈反相变化.TGF-β1水平在阴性组为(16.48±1.93) ng/ml;在HBV-DNA阳性低拷贝组、中拷贝组和高拷贝组的水平分别为(24.15±2.50) ng/ml、(35.21±2.73) ng/ml、(49.73±3.84) ng /ml,均显著高于阴性组(均P <0.05),且随HBV-DNA载量增高,TGF-β1水平也逐渐增高,血清BMP-7水平刚好相反;血清TGF-β1和BMP-7表达呈高度负相关.结论 检测慢乙肝患者血清TGF-β1和BMP-7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肝纤维化情况,可为临床对肝纤维化的早期发现提供非创伤性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苦参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TGF-β1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观察苦参素(OM)对肝纤维化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于实验的第12周末采血,检测ALT、AST、Ⅰ型胶原和TGF-β1。肝脏病理学检测HE染色后观察肝组织改变,Masson胶原纤维染色,每组样本随机观察8个视野的肝纤维化程度,RT-PCR检测TGF-β1mRNA表达。结果苦参素组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Ⅰ型胶原和TGF-β1水平,同时病理组织学显示苦参素能明显改善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肝组织结构和肝纤维化;TGF-β1基因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结论苦参素可明显降低实验大鼠胶原沉积,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对TGF-β1表达的影响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主要脏器的慢性纤维化导致功能的进行性下降甚至致患者死亡,是医学领域的主要难题之一。近年来,各种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 (IL-1)等在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相似文献   

15.
李学全 《河北医药》2012,34(3):376-377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患者用拉米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口服,对照组患者采用拉米夫定口服,疗程均12个月.治疗前后常规检测肝功能、HBV-DNA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 PCⅢ)、Ⅳ型胶原(ⅣC),应用酶联合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1(IL-1)、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A、LN、PCⅢ、ⅣC、IL-1、TGF-β1、TNF-α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具有显著的抗纤维化及抗细胞因子作用,明显改善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童巧霞  吴艳艳 《医药导报》2006,25(10):0991-0994
目的探讨泰脂安胶囊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的方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治疗组大鼠在造模成功后灌胃给予0.1 g·mL 1泰脂安混悬液1 g·kg 1·d 1治疗8周。测定血清和肝脏匀浆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VG染色检测肝脏组织中胶原纤维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 1)的表达。结果泰脂安能减轻肝纤维化的组织病理改变,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胶原纤维和TIMP 1的表达。肝纤维化中,血清和肝脏匀浆MDA、NO含量和NOS的表达增加,肝脏组织TGF β1、PDGF的表达增加,使用泰脂安可显著降低MDA、NO含量,抑制NOS、TGF β1和PDGF的表达 (P<0.01)。结论泰脂安对肝纤维化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MDA、NO含量及NOS、TGF β1和 PDGF的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豹皮樟总黄酮(TFLC)调控瘦素(leptin)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肝纤维化大鼠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TFLC灌胃给药第12周末,检测ALT、AST及HA、LN、PⅢNP、CⅣ含量;检测Ⅰ型胶原(CollagenⅠ)、瘦素、TGF-β1的含量;检测Hyp及组织病理变化;检测瘦素受体(OB-Rb)、TGFβ1Ⅰ型受体(TGFβR1)、Smad3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TFLC(200、400 g.L-1)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纤维化指标及血清Ⅰ型胶原、瘦素、TGF-β1水平;降低Ob-Rb、TGFβR1、Smad3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 TFLC能有效预防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可能与下调肝内瘦素及其受体,抑制TGF-β1/Smad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及MVD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中TGF-β1及MVD的表达.结果 随着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形成,TGF-β1表达逐渐增强(P<0.01),MVD在肝纤维化组织中表达高于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组织.结论 肝脏中TGF-β1及MVD的表达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形成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治疗肝纤维化的重要指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ETV)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血清TGF-β1、肝纤维化指标及肝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3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治疗前、治疗48周后血清TGF-β1的水平;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肽(PⅢP)、层粘连蛋白(LN)采用放射免疫法;并对32例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肝脏穿刺活检常规病理染色.结果 治疗48周后,血清TGF-β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CⅣ、PⅢP、LN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肝组织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可通过下调血清细胞因子TGF-β1的表达水平,从而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20.
水飞蓟素对肝纤维化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水飞蓟素抗CCl4和酒精所致肝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小鼠皮下注射CCl4并饮用酒精制造肝纤维化模型,治疗组以低、中、高3种不同浓度(50、100、200mg.kg-1)的水飞蓟素灌胃进行干预,正常组小鼠皮下注射等量植物油并用生理盐水灌胃。通过检测血清AST、ALT水平、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肝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肌动蛋白(α-SMA)及Ⅰ型胶原(collagen-Ⅰ)mRNA表达水平观察水飞蓟素的疗效。结果成功建立肝纤维化模型,模型组小鼠血清AST、ALT,肝脏组织TGF-β1、α-SMA及collagen-ⅠmR-NA表达水平增高,水飞蓟素可降低血清AST、ALT水平,降低肝组织TGF-β1、α-SMA及collagen-ⅠmRNA的表达,减轻肝纤维化程度,中剂量(100mg.kg-1)疗效最好。结论水飞蓟素对酒精和CCl4所致的肝脏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GF-β1mRNA的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