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林家坤教授运用阴火理论辨证施治慢性肾衰竭的思路与经验用药,提出阴火的关键病机脾胃虚弱、元气损伤(脾肾虚损)是慢性肾衰竭的重要病机,健脾胃、益元气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重要治法,阐明了李东垣阴火理论中阴火的成因、实质及治法,为临床开拓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总结赵进喜对慢性肾衰竭病机、理法方药的独到见解。认为诊治慢性肾衰竭应重视分期综合干预,基于"微型癥瘕"形成病机学说,强调化瘀散结与和胃泄浊解毒治法,重视标本兼治与调畅气机的升降出入,提出"三维护肾"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梳理慢性肾衰竭古籍文献的证治方药,同时对古籍研究方法进行初步探索。方法:通过初定中医病名,对条文进行分类,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与慢性肾衰竭相关度较高的条文进行归纳总结,对慢性肾衰竭证治方药进行梳理。结果:慢性肾衰竭古代治则以补益肾元,调治五脏;辨阴阳气血虚实为主。治法主要有通腑泄浊法,泄肺生水,燥脾升精,温膀胱化气或滋膀胱泄热法和苦寒复咸寒法。治疗方药中通腑泄浊方药和滋肾类方药较多。结论:慢性肾衰竭古代方药仍有大部分未在临床应用或研究,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优势有待进一步挖掘,古籍研究的方法仍需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林家坤教授运用命门学说辨证慢性肾衰竭的思路与经验用药,提出命门虚衰是慢性肾衰竭的重要病机,温补命门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重要治法,阐明了命门学说是比肾阴肾阳理论更高深一层的理论,同时也为临床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北京中医药》2020,(2):154-156
慢性肾衰竭常发生于慢性肾脏疾病晚期,病机复杂,治疗困难,预后较差。其证候特点常为寒热错杂,虚实并见。赵进喜教授从事慢性肾病学术研究多年,学验俱丰,疗效显著。其临床治疗慢性肾衰竭常应用寒温并用治法,包括解表清里、辛开苦降、清上温下、和解少阳、滋阴助阳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李顺民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辨治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7年3月间李顺民教授诊治的慢性肾衰竭门诊病例资料,通过一维及二维的数据分析和Cytoscape软件分层可视化网络图,总结出用药规律及特点。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上检索和下载慢性肾衰竭相关文献,通过筛选出名医经验类型文献,然后清洗、降噪处理后,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出慢性肾衰竭病因、症状、证候、治法、中药规律,并用Cytoscape软件将结果可视化,比较并分析李顺民教授用药特点。结果:李顺民教授在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上,多选用黄芪、山药、炙甘草、大黄、酒苁蓉、丹参、紫苏叶、芡实、白术、地黄等,并喜用甘、苦、辛药及温、平、寒药为主。文本挖掘的结果则提示,病因当以湿浊、瘀血、湿热、水湿、正虚、饮食因素等为主,症状则以水肿、乏力、恶心呕吐最常见,证候以脾肾两虚为主,治法以活血化瘀、补益脾肾为最常见的治法,中药常用大黄、黄芪、当归、茯苓、地黄、丹参、白术、半夏、黄连、全蝎等。结论:本研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李顺民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进行用药规律分析,并以文献收集慢性肾衰竭名医经验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客观的反映出李顺民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注重补脾、健脾、益气、补肾助阳,兼攻下、活血化瘀、解表、固精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吕笑  王琛 《吉林中医药》2023,(12):1404-1407
裂纹舌可在临床中指导慢性肾脏病的诊疗。王琛教授围绕慢性肾衰竭阳虚证,对其出现裂纹舌的病理机制、常见病因以及常用治法等3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将该舌象称为“阳虚裂”,并且在大量临证中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最终逐步形成了对“阳虚裂”的独特学术见解。该文重点从慢性肾脏病中期和末期两阶段阐述“阳虚裂”,结合慢性肾衰竭病机演变,以期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慢性肾衰竭是由于多种慢性疾病造成的肾单位严重损害,一经出现即不可逆转且逐渐发展,缠绵难愈.应用中医药非透析疗法延缓慢性肾衰竭,已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我们对活血化瘀法治疗或延缓慢性肾衰竭略有心得,并从瘀血角度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功能衰竭辨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序庚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1):646-647
通过对中医文献关于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的研讨 ,探析慢性肾衰竭的诊治思路。指出脾肾阳衰、浊邪瘀滞、壅塞三焦是慢性肾衰竭的基本病机 ;温补脾肾、化浊活血、清热熄风是慢性肾衰竭的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10.
张丽芬 《环球中医药》2023,(7):1402-1406
本文应用训诂、象思维和异病同治方法,阐释《内经·素问》血枯,详析血枯诸症。笔者认为血枯是以肾为主多脏腑、多器官病变和气、血、水升降运行失调的一组综合征。血枯与慢性肾衰竭症状、病机和治法有一致性。血枯、干血、血痹、恶血都属于瘀血范畴。将血枯理法方药引入慢性肾衰竭研究,提出慢性肾衰竭“肾虚络枯”病机和“通补肾络”治法;四乌贼骨一藘茹丸治病求本、丸以缓图,有补肾精、生气血、通血络、利水道的功用。原方中雀卵和鲍鱼汁不易得,雀卵补益气血,以黄芪、当归替代;鲍鱼汁即咸鱼汁,清热解毒、利水泄浊,以茯苓、白术、土茯苓替代。慢性肾衰竭病程长,变症多,配伍加减中需顾护和重视后天脾胃的滋养作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血枯治法方药治疗慢性肾衰竭可行,间断服用或小剂量维持给药仍有疗效。  相似文献   

11.
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病因病机、临床症候复杂,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预后不良,历代医家对此认识及治法颇多。将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治法归纳为:清热祛湿、活血化瘀、扶正补虚,并认为在治疗本病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扶正补虚。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近年来诊治慢性肾衰竭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法,以及临床上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专病专方,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远方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丰富,提出"正虚毒蕴"理论,采用补益、降浊、化湿、活血方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并总结出临床常用有效药对。如补益药对:黄芪-山药,地黄-山萸肉;降浊药对:大黄-牡蛎;化湿药对:砂仁-豆蔻,莲子-芡实;活血药对:丹参-当归,泽兰-益母草。该文总结远方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思路及常用药对。  相似文献   

14.
心肾综合征是指当心脏和肾脏其中某一器官发生急、慢性功能异常从而导致另一器官急、慢性功能异常的综合征,常兼有心力衰竭症状与肾衰竭症状。中心病位在心、肾,但与肺、脾、肝等多脏有关,常表现为本虚标实。临床诊治应分清缓急,明确原发病,分清临床分型,重视标本同治,其治疗重点是保护心脏与肾脏,减少并发症。中医治疗方面以益气为主,或益气温阳,或益气养阴,兼以活血利水、泄浊解毒、调畅气机等治法。现代医学常用强心利尿、改善贫血、透析等治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疗效突出,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1年10月收治的6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3.75%,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显著,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为慢性肾衰竭的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治疗的10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肾功能等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UA、BUN及SCr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慢性肾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肾功能。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单味药和中成药治疗、中药外治法几个方面对近些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研究概况进行总结,认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有可靠疗效,临床能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临床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但现代医学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中医中药在缓解症状、保护残余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本文从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内治法、外治法等方面对近年来的中医药治疗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固本活血泄毒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固本活血泄毒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固本活血泄毒汤,对照组30例单以西医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77.8%,明显优于对照组43.3%(P<0.05).结论:固本活血泄毒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医对症治疗,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单味药、中药外治法几个方面对近些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研究概况进行总结,认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有可靠疗效,临床能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临床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