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卓廉士 《中国针灸》2012,32(12):1135-1138
检索古代医学典籍,发掘有关经脉的论述,用以对照“循经感传实验”的方法、思路和假说.结果发现,经脉的基本特征是动脉搏动,而不是“循经感传”,因而“感传”不能体现经络的整体;假说者将“循经感传实验”的结果等同于经络是滥用推理所致;实验方法难以施于经脉中那些由感受、体验所获得的部分.寻找“经络实质”的实验需要重新选择立足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阐明经络实质。方法:用是否有经络脉气运行循经感传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结果:经脉与络脉的脉气是组织液气,十二经脉是纵向肌肉之间等器官间隙的液气通道,十五络脉是横向肌肉之间等器官间隙的液气通道。结论:广义的经络是卫气营血的气血通道,狭义的经络是循经感传的卫气通道,实质的经络是液气运行的间隙气道。  相似文献   

3.
张爱军 《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2):899-900
众所周知,针刺临床疗效的取得主要依赖于针至病所与气至病所,气至病所是根据经脉-腧穴、气血运行、脏腑经脉相关理论,取远道穴位,通过调气针法,使针感直达患处而实现.《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言,若风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标幽赋》亦云:"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气至病所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必要条件.气至病所的有效性偏长于治疗激发十二经经气循行的以显性感传的形式为主(包括隐性感传),以治疗循经疾病以及与之相关的经脉与脏腑气机疾病为基础[1].如针刺十二皮部、络脉、十二经筋等,临床多以隐性感传或者疼痛方式发挥作用,本文仅讨论气至病所中的显性感传.  相似文献   

4.
1976年我们提出了循经感传的八个规律,既普遍性、潜在性、趋病性、效应性、可激性、可控性、循经性、变异性。循经性是循经感传的基本规律之一。感传的循经是指循《灵枢·经脉》篇所描述的经脉循行路线。为了进一步验证感传的循经性以及循经性的临床意义。我们应用声电鍉针对33例病人,524条经进行了循经感传气至病所的观察。结果表明十四经感传线具有循经性,感传线循经长者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经气运行方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娴  张卫华 《陕西中医》2006,27(7):862-863
目的:探讨经络之气运行的方向。方法:通过对经络内外相通、脏腑表里络属、首尾经和交会经以及一经多脏腑联系、同性质经脉间的沟通、针刺产生的经气感应、全国经络感传现象的研究、病邪传变及古医籍有关论述的分析和论证。结论:经气运行的方向呈双向性。  相似文献   

6.
天灸通脉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舒通经脉往往是治疗疼痛疾病的关键。在针灸治疗过程中也有“气至则有效,气迟至则不治”的说法,也就是说在针刺过程中针下得气后如果产生“循经感传”现象,针刺的疗效就会显著提高,但正常人群,出现循经感传现象的比例不足一半。促使循经感传现象的出现就成了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经气及其运行规律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王鸿谟 《中国针灸》2004,24(5):323-326
目的:探讨经气的概念、内涵及其双向运行规律.方法:从分析经气的概念入手,通过对经气的内涵,经络的功能,历代经典医籍的记载,2000余年临床实践以及全国经络感传现象研究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理论实践两相验证.结论:经气是一身之气运行于经络的部分,包括营气、卫气、宗气、元气.经气运行规律呈双向性.  相似文献   

8.
循经感传是最常见的一种经络现象,系指使用针刺、艾灸或其它方法刺激穴位时产生的“得气“感从受刺激的穴位开始沿中医古典经脉路线传导的现象,循经感传的出现与经络实质有关.……  相似文献   

9.
唐卫华 《光明中医》2006,21(12):6-10
本文通过对人体经气(营气和卫气)的特点及其循行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营气和卫气的循行分布均存在着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它们都是以大脑和心脏为中心来进行循环运动,从而周流不息.因此,笔者根据中医基础理论来进行推导.结论:卫气运行的原始动力是先天之精气,而直接动力则是依靠大脑的思维活动以及大脑所拥有的卫气,营气运行的原始动力也是先天之精气,直接动力则是依靠心脏所拥有的卫气;大脑和心脏是人体十二经脉中经气的指挥调控中枢,其中,大脑是人体手足六阳经脉经气的指挥调控中枢,心脏是人体手足六阴经脉经气的指挥调控中枢.  相似文献   

10.
针刺“审察卫气”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Zhuo LS 《中国针灸》2010,30(9):763-767
检索、摘录古代文献中关于卫气的功能、循行、分布、特性等内容,用以分析、体会《内经》中针刺"审察卫气"的理论,结果发现针刺"得气"与卫气有关,卫气运行动静有时,刺法则应动静结合。卫气的聚散和分布情况与针刺治疗的效能范围有关。卫气的循行受天地阳气变化的影响,四季不同,不宜以"按时取穴"的方法机械对待。卫气既可与脉并行,亦可"不循其道",因此"循经感传"的实验是否"循经"尚有待于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中医之经气与氧代谢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忠  黄波  陈军 《中国针灸》2012,32(2):183-186
运用中医理论、生物医学理论及实验医学方法探讨现代生理学氧代谢与中医经气的相关性,为逐步揭示经气与经络实质奠定基础。通过理论分析及一系列实验研究结果论证并验证笔者提出的中医经气与现代生物医学氧代谢相关性的假说观点。根据对氧代谢的认识及中医经气经络理论,中医"经气"与氧都是具有物质、功能及信息特性的"质",两者在生理作用和病理反应上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实验结果也表明:中医经气与氧代谢关系十分密切。据此笔者认为:①中医经气的实质与氧及其代谢相关物质密切相关;②与氧代谢相关物质的特异分布及其功能可能是经络及经气的实质内容之一;③氧及携氧蛋白可能是中医经络之"气血"实质的主要内容;④针灸调节经气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整体及局部氧代谢状态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伤寒论》桂枝汤主治证及其禁忌。方法:引《伤寒论》第53条、第54条有关桂枝汤主治证的条文,分析治表治里的原则。结果:①桂枝汤既可治疗六经中风,又可治疗其他众多病证,所以桂枝汤证不能等同于太阳中风证;②六经皆有中风,不唯太阳可有中风;③六经的经络分布既有皮表,也有肌里,还络属脏腑,所以既有经证,也有腑证;经证既有经表证,还有经里证;④阳明中风与太阳中风症状类似,且重是因为太阳主肌表,而阳明主肌肉的缘故;太阴中风是表里同病,既有太阴经经气的失常,也有太阴脾、肺的功能失常;⑤桂枝汤治疗杂病卫气不和的自汗出和发热汗出,其病机失常的表现方式并不相同,虽同是卫外不谐,但分别是卫气浮散和卫气聚集所致。结论:《伤寒论》桂枝汤主治证及其禁忌证的研究,对临床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曹志群教授将脏腑理论、经络理论、奇经理论相融合,形成脏腑经络奇经理论,并提出"脏腑气血升降在经(气)-入络(血)-深入奇经(肾)"的辨证模式.他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演变过程为脾虚湿蕴-肠络瘀阻-奇经受损,病机特点是脾虚湿阻为本,络脉瘀阻、痰瘀互结为标.治以理脾化湿、化瘀通络,或兼以清化、调和、温通,自拟方"芪仙苡酱汤...  相似文献   

14.
李全耀  姚斐 《河南中医》2021,(2):188-191
五经隶属于五脏,是通灌五脏的经脉,是五脏功能的具体表现;"五经穴"是五指经络,是五经应用时的具体表现形式,也为五脏特定穴,通过"推五经",可以达到治疗五脏疾病的目的。《幼科推拿秘书》通过五指的经络、穴位与五脏建立联系,创立"五指经穴通连理论",故"五经穴"可用于治疗小儿五脏疾病,诊治疾病时,辨证取穴,归经施治,符合"推经治脏"的理论。《易经》的八卦理论、阴阳理论、经络腧穴理论、全息学说、解剖结构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推五经"治疗小儿五脏病提供理论依据,指导临床施治。小儿脏腑未全,形体未盛,经络不全,小儿推拿特定穴可补益气血,气血足,则脏腑实,故"五经穴"治疗五脏病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峦  李沛霖  王建玲  李洁 《天津中医药》2016,33(12):710-712
绝经前后诸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的一系列不适证候。韩冰教授善用奇经八脉理论,在补益肾气,滋阴扶阳的基础上重视维脉作用,阳维病者重视调和营卫,燮理阳维,阴维病者重视通养心肾,通维和络。  相似文献   

16.
浅谈杨继洲“通关交经”针法的操作和临证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针灸大成》中"通关交经"针法在理论上的反复研习,又经临床中不断实际操作验证,认为仅依从《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通关交经法"中描述的方法操作不容易出现通关过节、飞经走气的效果,若能将"通关交经法"与"运气法""提气法"三者综合运用,则可明显提高在四肢远端穴位做向心性传导时通关过节、气至病所的几率.临床据此"通关交经"针法操作,气至病所,一穴即可取得较佳之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Liu B  Zhao JS 《中国针灸》2011,31(6):526-528
基于初始经脉模式与脏腑-经脉模式的构建,梳理、分析经脉表里关系的真正内涵与核心要义,认为两种经脉模式下的经脉表里关系各具不同的特点与意义,主要体现在:①初始经脉模式下,<灵柩·经别>六合理论是其经脉表里关系的核心;络脉(络穴)对经脉表里关系具有重要的沟通作用.②脏腑-经脉模式下,脏腑相合促进了具有表里关系的经脉的匹配与沟通;气血的环周运行对经脉表里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十二经脉气血多少与经筋的关系,丰富经络学说的理论内容。方法:通过整理十二经脉气血多少与经筋理论的相关经典文献,结合临床,分析十二经脉气血多少与经筋的关系,探讨十二经脉气血多少对经筋病的指导作用。结果:十二经气血濡润、营养着经筋,而经筋也反过来影响着十二经脉气血的盛衰。结论:引入十二经气血多少理论,完善了经筋病的针灸治疗,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气血多少”理论及其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军 《中国针灸》1995,15(3):43-44
本文认为,"气血多少"理论是《内经》对脏腑经脉的功能活动状态的高度概括,是一种病理模型。因此,它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常"量,而是随脏腑经脉的功能活动的变化而变化的一个"变"量。各经"气血多少"可根据经脉所过部位的毛发生长情况,皮肉的色泽、温度及所属脏腑的功能状态来确定。该理论可用以指导针灸临床的补泻、选穴和判断针刺的得气状态。  相似文献   

20.
系统阐述人迎脉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因病机与证治。卫气失常,火热灼脉,损伤脉络,以致痰瘀结滞于人迎脉,终成斑块,名曰人迎脉积。饮食失节、吸烟饮酒、运动不足、情志失调、烦劳无度、久病损伤血脉,痰浊瘀血遁入血脉,日久成积,为主要病因病机。年老体虚,阳明脉衰,脏腑渐损,气化衰减,卫外不固,营虚瘀积,血脉易损,是人迎脉积发病基础。营卫失常是人迎脉积发病的基本病机,痰瘀遁脉,痹阻人迎脉是发病的核心环节。根据其结块性质,硬斑名癥积,软斑曰痈积。本病发病隐匿,全身正虚为本,局部邪结为标;危害多端,防治皆难。立足整体,着眼局部,干预脉积,预防中风是防治本病的原则与目的。治分标本,治标当祛邪散结,用清火、化痰、活血、散结、消积法;治本需补虚扶正,调和营卫,固护腠理。列举火热灼脉、痰热壅滞、阴虚火灼、瘀阻阳明、卫郁营滞、气虚血瘀、厥阴阴虚证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