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韩秀霞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1,14(11):2520-2520
取穴方法:取穴时,按照张氏法先在第二掌骨侧取穴。取穴原则;通常对应用于疚病部位的穴位正好是非常敏感的压痛点,这样的压痛点正好是需要进行按摩的穴位。但临床中也要依据祖国医学理论结合全息理论选取穴位;也可根据疾病的不同性质选取不同的全息穴位.如:肺热引起的大便于结可取肺穴:又可依据中医脏腑功能辨证的原理选穴:如头疼取头穴。胃炎取胃穴。通经取下腹穴.坐骨神经痛取腰穴.胆囊炎取肝胆穴.操作;先按上述取穴方法,找到对应疾病部位压痛反应最强烈的点用拇指按摩.时间5~20分钟.频率每分130-150次. 相似文献
4.
“以痛为腧”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针刺时间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以痛为腧"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3种针刺时间之临床疗效差异。方法:与皮肤表面呈平行方向按压扳机点(条索状硬结),病患最感疼痛的方向定义为痛点方向。将90例确诊为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5min组、针刺15min组与针刺25min组等3组,每一组有30例患者。远离痛点方向平刺(15°),并进行疗效比较。按压力量值之测定:采用指针式拉压力计规范所有之按压力量,每一次试验前后,试验者使用指针式拉压力计之按压方式,包括按压位置、方向、力量等,必须严格规定其一致性。本试验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之数字量表评订疼痛缓解的临床疗效。结果:针刺5min组、针刺15min组与针刺25min组等3组针刺时间对肌筋膜疼痛之治疗前后疼痛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后留针时间越久完全缓解率增加。针刺5min组、针刺15min组与针刺25min组等3组针刺时间之总有效率均相同,可达100%。针刺后留针时间越久平均减分率仅略为增加。3种针刺时间比较,疼痛缓解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得宜,针刺5min即有很好的疼痛缓解效果;针刺时间延长,疼痛再缓解有限。 相似文献
5.
6.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一个缓慢进展的疾病,主要是因髓核组织长期挤压纤维环并导致其变薄,在外力的作用下,髓核组织从其最薄弱处膨出、突出乃至脱出,压迫刺激到相邻脊神经根,从而产生腰痛,下肢麻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临床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常采用药物或手术等方式来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卡压,往往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远期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以痛为腧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3种针刺角度之临床疗效差异。方法:与皮肤表面呈平行方向按压扳机点(条索状硬结),病患最感疼痛的方向定义为痛点方向。将90位确诊为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平刺(15°)组、斜刺(45°)组与直刺(90°)组等3组,每一组有30位患者。针刺时间均为5 min,并进行疗效比较。按压力量值之测定:采用指针式拉压力计规范所有按压力量,每一次实验前后,实验者使用指针式拉压力计之按压方式,包括按压位置、方向、力量等,必须严格规定其一致性。本实验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之数字量表评定疼痛缓解的临床疗效。结果:平刺(15°)组针刺前后疼痛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1),斜刺(45°)之针刺前后疼痛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刺(90°)组针刺前后疼痛改善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刺组平均减分率(73.9%)、完全缓解率(43.3%)、显愈率(60.0%)均明显优于斜刺组(54.2%,13.4%,36.7%)与直刺组(37.8%,3.3%,16.7%)。总有效率平刺组(96.7%)与斜刺组(86.7%)均明显优于直刺组(60%)。3种针刺角度互相比较,疼痛缓解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平刺组较斜刺组与直刺组更能有效缓解肌筋膜疼痛。 相似文献
8.
从肢体继发性淋巴水肿的病因病机入手,认为本病病性“标实本虚”。标实者,金刃外邪损害经络,经络不通,血不利则为水;本虚者,水湿瘀血久留,久病伤正致虚。针灸具有疏通经络、祛邪扶正的作用,“以痛为腧”是临床针灸的重要指导理论和取穴原则。局部针刺治疗肢体继发性淋巴水肿符合本病本虚标实的病机,本病病位在局部,痛之所在,邪之所存,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局部针刺治疗本病就近逐之,疏通经络。与中药口服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同,局部针刺可以针对病灶、直接作用于病位,发挥更为直接的“疏通经络、驱邪扶正”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9.
手背“隐性痛点”是依据循经取穴和以痛为腧相结合的取穴原则在手背部选穴,并两两比较所得到的最痛点。其主治范围较广,对身体阳面痛证如颈肩痛等均有较好的疗效,并能够较好的体现阿是穴的取穴原则,对临床治疗经筋病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治疗58例急性腰扭伤,先在局部阿是穴点刺放血、拔罐,再于委中放血。结果:痊愈55例,好转2例,无效1例。结论:穴位放血疗法对无腰椎及其他病变的急性腰扭伤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以痛为腧"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三种粗细针之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0位确诊为腰部肌筋膜疼痛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28号针组、32号针组与36号针组3组,每组各30例。与皮肤表面呈平行方向按压扳机点(条索状硬结),病患最感疼痛的方向定义为痛点方向。各组远离痛点方向平刺(与皮肤呈15°角),将针尖通过扳机点,进针深度约为3.5 cm,提插滞针后留针5 min。针刺前后使用指针式拉压力计规范统一按压位置、方向、力量等,必须严格规定其一致性。对比各组疗效、针刺前后疼痛量表积分及平均减分率。结果:28号针组与32号针组疗效均明显优于36号针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28号针组及32号针组针刺前后疼痛量表积分对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二组针刺后与36号针组针刺后疼痛量表积分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8号针组与32号针组之平均减分率均明显优于36号针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痛为腧"针刺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明显,且疗效随着毫针的增粗而增强,在一定程度内二者呈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痛为腧,是针灸临床的一个常用法则.而由其本义引伸开来,把患者病理状态下肌肉组织的一些疼痛、麻木、寒凉,甚至紧张、僵硬、挛缩等,统统理解为"痛",并以之为"腧",作为临床按摩的一个法则,亦常能获得满意的疗效.近年来,笔者在传统循经取穴的同时,对一些"痛"症表现较为明显的患者,运用"以痛为腧"法则于临床按摩,收效显著.现举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针刺“养老”穴治疗痹证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证是指气血为病邪阻闭而引起的疾病。凡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邪侵袭后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和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统称为痹证。《素问·痹论篇》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指出了风寒湿之邪为本病的病因;《灵枢·周痹篇》曰“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其痛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指出了周痹的病因是风寒湿邪及其疼痛的特点。本组病例均为风寒偏胜之 相似文献
14.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经筋病一般表现为经筋循行处筋肉、关节的疾患,以疼痛、运动障碍为主。经筋病的治疗"以痛为腧"为基本的治疗方法,强调局部取穴的重要性。同时,配合以灶为腧、整体观念取穴,通过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近治与远治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经筋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辨证针刺与止痛药治疗腹部手术后伤口疼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针刺组采用辨证定经、循经取穴的方法进行治疗,取穴以伤口附近的阿是穴为主,及与脏腑联系密切的阳陵泉、太冲、足三里等穴;药物组给予强痛定肌肉注射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0min、治疗后4h和术后24h评估疼痛强度。结果:针刺组显效率为60.0%(30/50),明显优于药物组的28.0%(14/50)(P0.01);两组治疗后各观察时点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均起到了良好的止痛效果;治疗后30min、治疗后4h,针刺组较药物组VAS评分降低更明显(P0.01,P0.05)。结论:针刺治疗腹部术后伤口疼痛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长、疗效显著的优势,优于强痛定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以痛为腧”治疗颈肩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颈肩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以痛为腧”选取风池、颈部穴、肩井及天宗、外关、后溪,择“痛”而针灸;对照组以超短波、红外线局部治疗,以治疗前后颈项酸痛、肩背酸痛、压痛、颈椎活动情况积分变化来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愈显率为76.1%,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的愈显率为41.3%,总有效率为80.4%,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痛为腧”针灸治疗颈肩肌劳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