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病症之一,好发于中老年人,首选治疗方法是钻孔引流术[1];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CSDH患者93例,经钻孔引流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93例,其中男63例,女30例,年龄32~76岁,平均56.8岁,有明确外伤史73例,否认外伤史17  相似文献   

2.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1一般资料本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4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4例;年龄52~84岁,平均65岁。9例为双侧,5例为单侧;均有外伤史。  相似文献   

3.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及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5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钻孔引流治疗及并发症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 5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均行钻孔引流术。结果治愈48例(92.3%),无死亡病例,颅内积气较多4例(含1例张力性气颅),脑内血肿1例,血肿复发2例,癫发作1例及脑脊液漏1例。结论了解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的原因,积极采取措施对症处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硬膜下脓肿极为罕见,治疗方式多为再次置管引流,而选择开颅治疗极少,本文将对其开颅治疗进行讨论。方法回顾报道开颅手术治疗的两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硬膜下脓肿的病例。结果两例病人预后均较好,未残留明显的神经系统受损体征。结论硬膜下脓肿术前的影像学评估十分重要,手术方式是选择再次钻孔引流还是开颅手术需依据术前影像学特征来合理选择,静脉应用敏感抗生素一定要足量、全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对90例纳入2009年版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例病人中88例顺利完成临床路径,2例因钻孔引流术后继发急性颅内出血行开颅手术而退出临床路径;所有病例随访至少3个月,89例恢复良好,无神经功能障碍;1例昏迷、偏瘫;无复发病例。结论 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后易于管理、疗效满意、适合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01—2011-12神经外科行钻孔引流术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subduralhematoma,CSDH)为神经外科常见病,颅骨钻孔引流术(burr—holeirrigationanddrainage,BHID)是治疗CSDH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但术后并发症却不少见。现将我院1998年1月至2008年4月行BHID术后17例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常见疾病.好发于老年人,其起病隐袭,症状无明显特异性.但随着CT及MRI检查的逐步普及及应用,目前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并不困难.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尿激酶应用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3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患者行钻孔引流术及术后向血肿腔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果经钻孔引流术后第2天复查头颅CT,12例(37.5%)血肿基本清除;20例(62.5%)的血肿仍有较多残留,给予注入尿激酶后8例患者血肿明显缩小或消失,12例患者硬膜下残留少量积液,随访3月无复发。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残留量及复发率较高,经向血肿腔注入尿激酶辅助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引流效果,减少复发机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钻孔引流术(BHID)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采用高位单孔钻颅,扩大硬脑膜切口,硅胶管前端置入血肿腔后极低处,然后注水使水流由低处向高处涌泉式冲洗,术后利用虹吸作用从后极低处进行引流。将80例CSDH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分别采用传统和改良方法钻孔引流治疗。对两组病人术后并 发症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 传统组血肿复发8例,继发颅内血肿5例,颅内积气18例,张力性气颅6例,死亡1例;改良组血肿复发1例,继发颅内血肿1例,颅内积气3例(P<0.05),张力性气颅为0,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这种改良钻孔引流术,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是对传统钻孔引流术的有益改进。  相似文献   

11.
微创钻孔密闭引流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观察微创钻孔密闭引流技术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入选标准及课题研究方案选取124例CSDH患者,随机分为A组(单孔钻孔引流)和B组(双孔钻孔密闭引流),分别统计分析两组手术、拔管、留院时间,气颅、血肿复发率、神经康复等指标。结果⑴与B组相比,A组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相比明显少(P0.01);⑵与B组相比,A组的患者气颅发生率较少(P0.05),两组在血肿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⑶与B组相比,A组患者神经康复指标BI和GOS较低(P0.01)。结论⑴微创钻孔密闭引流术(单、双孔)是治疗CSDH的行之有效的方法,⑵单孔密闭引流术在手术及留院时间、气颅发生率方面具有优势,而在3个月神经康复方面双孔引流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后引流不畅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一2013年7月我院1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后出现引流不畅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包括患者症状、CT表现、引流不畅的原因、处理的措施及愈合等。结果因纤维分隔物、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堵塞引起引流不畅4例;引流管"打折"、侧孔被血肿包膜包绕4例;血凝块堵塞2例;颅内压下降过快1例。本组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灌注尿激酶、调整引流管角度和深度、适当补液、调整患者头位等处理措施可以提高引流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外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8,8~2012,7共采用微创穿刺外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5例,并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总结治疗效果.结果 35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出院前27例血肿腔消失,占77%,8例存在少量硬膜下积液,占23%.出院定期复查头颅CT,随访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微创穿刺外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较单孔钻孔冲洗+闭式引流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适用面广.  相似文献   

15.
16.
年轻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治疗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慢性硬膜下血肿因其多发于老年患者 ,较多学者推测该症的发生与生理性脑萎缩相关。本文报告近年我院收治的 8例年轻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 ,探讨其发生机制及恰当的手术方法。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 8例 ,男性 6例 ,女性 2例 ,年龄 14~ 35岁 ,平均年龄 2 4 .6岁 ,8例患者均为单侧血肿。 6例有轻微头部外伤史。受伤初期行头颅CT检查 2例 ,未见颅内出血。从受伤至确诊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时间为 4~ 5个月。 2例患者无头部外伤史。2 .临床表现 :主要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 ,2例入院时有轻度意识障碍 ,2例有高热史 ,1例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2年3月钻孔引流术治疗的188例CSDH的临床资料。术后6个月随访判断复发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6个月,17例复发,复发率为9.04%;171例未复发。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肿厚度>25 mm、双侧血肿、高密度血肿是CSDH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SDH钻孔引流术后具有一定的复发率。如果存在血肿厚度>25 mm、双侧血肿、高密度血肿等情况,CSDH病人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风险明显增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复发,并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钻孔引流术治疗的16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160例患者中,术后复发14例(8.75%),复发时间15天~12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49)、血肿体积(P=0.004)、术前中线移位(P=0.019)及血肿厚度(P=0.024)与术后复发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血肿体积(P=0.008)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复发因素有许多,血肿体积可作为评估复发因素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9.
Intrauterine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discuss a newborn delivered by elective cesarean section who had macrocephaly with severe anemia. The anemia was corrected by exchange transfusion, and the infant, at first, appeared stable but manifested poor feeding and seizures. Transillumination of the skull was negative, although the anterior fontanel was tense.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demonstrated mild hydrocephalus and suggested subdural fluid. Bilateral subdural taps yielded fluid typical for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To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documented case of intrauterine subdural hematoma developing in the absence of trauma. An analogy is made to the pathogenesis of subdural hematoma after rapid decompression of the ventricular system by shunting procedures for obstructive hydrocephal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