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术后早期低氧血症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尤其在胸部手术后更易出现^[1],术后早期低氧血症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年龄、手术方式、麻醉时间等。文献报道拉^[2-3],30%~50%患者常于术后6~72h出现,本文报道肺切除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为42.7%,与文献报道相似^[2]。虽然低氧血症在短时间内,对大多数患者影响不明显,但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同时合并心脑或其它系统疾病,就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尚无统一的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诊断标准^[4-5],  相似文献   

2.
移植肾动脉狭窄是肾移植术后的常见外科并发症之一^[1],是影响肾移植病人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发病率为1%~3%,平均10%左右^[2],我院521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中发现移植肾动脉狭窄10例,占1.9%,其中6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禁用的剧毒鼠药引起重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国家明令禁止的剧毒鼠药包括毒鼠强、氟乙酰胺、氟乙酸钠等^[1,2],而鼓励使用抗凝血灭鼠药,包括杀鼠迷、杀鼠灵、溴敌隆、大隆等,该类鼠药作用缓慢,可蓄积中毒,中毒动物终因出血衰竭死亡^[3]。  相似文献   

4.
教育联手监测。促进行为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数已经达到9240万人^[1],糖尿病防治形势极其严峻。糖尿病教育对于糖尿病的防治起关键作用,但只有引起行为的改变健康教育才是行之有效的^[2]。我国糖尿病教育起步较晚,尚缺乏公认有效的教育模式^[3]。  相似文献   

5.
邓燕 《内科》2012,7(4):397-399
左心房通过存储器功能、管道功能和助力泵功能有效做功对维持左心室充盈具有重要的意义^[1],左心房容积增大与功能降低是房颤、心衰、栓塞、死亡等心血管高危因素重要预测指标^[2]。早期准确评价左心房容积与功能信息对临床选择治疗手段、治疗效果随访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的胆管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群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量增加,导致胆囊结石、胆道结石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发病率在15%-30%。近年来内镜技术已由一种诊断方法转变成为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胰胆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2]。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可诱发胆道逆行感染、胃肠道及胆胰管损伤,严重者还可出现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3]。本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住院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开始采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联合柱状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80例,并发症明显减少,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心跳骤停复苏后综合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技术的提高,心搏骤停后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率达40%~60%,但最终出院率仅10%^[1],复苏后综合征(post—resuscitation syndrome or post—resuscitation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PR-MODS)是影响其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2]。有研究证实^[3]PR—MODS具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改变,以循环中高水平的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为特征,  相似文献   

8.
曹传伟 《内科》2012,7(4):399-401
1864年Hghlings Gackson报道了脑血栓形成后部分中老年患者会出现癫痫发作以来,脑卒中后癫痫开始受到医学界的关注。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及实践已经证明,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癫痫的最常见病因之一^[1],脑卒中患者中3%-5%会发生癫痫发作^[2],尤其是年龄〉65岁以上的新发癫痫患者。癫痫发作可以作为卒中的首发症状出现,也可以是卒中的合并症。脑卒中后癫痫发作不仅影响患者的病程进展,而且影响预后,因此,在防治脑卒中的临床工作中,应对卒中后癫痫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9.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是引发缺血性卒中常见的病因。有研究显示,亚洲人以颅内动脉狭窄为多见^[1],我国大概每年有40-50万新发作的卒中与颅内动脉狭窄有关^[2]。尽管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或抗凝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导致缺血性卒中的年发生率仍高达10%-24%^[3]。因此,  相似文献   

10.
汪莉  马红英 《内科》2012,7(4):424-426
脑血管病居我国城乡居民死因的第一位^[1],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现存脑血管病患者700余万人,每年有150万-200万新发的病例,其中约70%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是一项新兴的诊疗技术,已成为治疗脑血管病的重要手段,有效降低了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2]。由于在脑血管介入治疗中可出现各种并发症^[3],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是介入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手术的成功和保证患者顺利恢复有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引起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找出可干预的环节,在介入治疗整个过程中积极做好预防护理,可以改善并发症,减少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康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及护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护理模式的应用及心理干预也在近年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本文拟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研究进行综述,以促进临床对患者进行专业护理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高芳 《山东医药》2014,(3):101-103
先天性巨结肠(Hirsehsprung's disease,HD)又称先天性无神经节细胞症,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之一^[1],发病率约为20/10万^[2],男性患儿稍高于女性,且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HD病因复杂,有关HD的确切病因仍不十分清楚,其诊断主要依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和相关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较多。现就HD的发病原因与诊治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流式细胞仪检测1型糖尿病(T1DM)患者外周血CD4^+CD25^+与CD8^+CD28^-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发现其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水平[(2.02±0.43)%]显著低于2型糖尿病(T2DM)组[(6.79±1.75)%]和健康对照(NC)组[(7.84±1.45)%],而CD8^+CD28^-调节性T细胞水平三组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13.
林芳  马筠 《传染病信息》2011,24(3):147-150
目的研究供者肝移植物内的单个核细胞(intrahepatic mononuclear cell,HMC)的表型分析和产生的细胞因子,及其对移植物急性细胞排斥反应(acute cellular reiection.ACR)的影响。方法采集2006年4月-2010年8月伦敦国王学院医院行原位肝移植的60例供者的HMC,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其表面免疫分子标志物和细胞因子,将其与上述移植物受者ACR的发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MC内CD4^+/CD8^+比值(均值0.5)明显低于健康者外周血比例(均值1.4),证实细胞标本的肝源性。23.33%的患者在随访期发生了ACR。发生反应患者HMC内的自然杀伤(naturekiller,NK)细胞频率[(24.65±4.83)%]明显低于无排斥反应患者[(39.46_+2.93)%],P=0.020,呈负相关(r=-0.321)。发生ACR患者HMC内产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20.55±2.29)%]明显高于无排斥反应患者[(14.95±1.29)%],P=0.048;产IL-4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6.5±0.84)%]高于无排斥反应患者[(3.85±0.41)%],P=0.006;产IL-17的CD8+T淋巴细胞水平[(5.39±1.17)%]高于无排斥反应患者[(2.25±0.31)%],P=-0.025;产IL-4的CD8^+T淋巴细胞[(7.05±0.73)%]高于无排斥反应患者[(4.51±0.56)%],P=0.041;产IL-23的CD8^+T淋巴细胞[(3.0±0.64)%]高于无排斥反应患者[(1.74±0.24)%],P=0.031。结论供肝内的NK细胞、产IL-2、IL-4的CD4^+T淋巴细胞、产IL-17、IL-4和IL-23的CD8^+T淋巴细胞与肝移植患者发生ACR相关,上述细胞可能参与AC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与IgG4淋巴细胞密切相关的慢性系统性疾病[1],发病机制不明,好发于老年男性[2],可累及多个器官或组织,最常见受累器官为胰腺,其次为胆管、胆囊、唾液腺、泪腺、腹膜后、肾、肺和前列腺、淋巴结等[3]。受累器官或组织似肿瘤样增生[4],临床上可表现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硬化性胆管炎、硬化性胆囊炎、硬化性涎腺炎、米库利次病、腹膜后纤维化、小管间质性肾炎、间质性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康复程序(讨论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国内、外研究证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 I)后的患者是适合心脏康复的对象[1,2];PC I后患者经心脏康复医疗(教育、运动、)较对照组可显著增加运动贮量[3~5,11,12],降低血脂水平[5,11,12],显著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肌耗氧量[7,8],显著减少再狭窄[9,11],减少并发症[11,12]。康复运动有效的机制可能是运动可显著减少血内皮素水平,提高血一氧化氮、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10],提高纤溶酶的活性,降低血小板的活性,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从而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运动贮量,减少冠脉血栓形成,减轻或逆转动脉硬化病变[2]。目前国内、外尚未见PC I后康复…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研究证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患者是适合心脏康复的对象[1,2];PCI后患者经心脏康复医疗(教育、运动、)较对照组可显著增加运动贮量[3~5,11,12],降低血脂水平[5,11,12],显著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肌耗氧量[7,8],显著减少再狭窄[9,11] ,减少并发症[11,12].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小儿结核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临床表现极不典型,易误诊误治^[1],尤其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若不能及时正确诊治,将预后不佳^[2]。特对我院1994年6月~1999年6月收治的58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赵英艺  姜喜  何文真  黄有敏 《内科》2012,7(5):557-559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导致多种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可损害这些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功能衰竭,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是人类疾病死亡,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及日本,脑出血占卒中患者的20%~30%;而在欧美脑出血占卒中患者的5%~15%^[1-2]。其中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占出血患者的70%~80%^[3],是卒中中预后最差的疾病,  相似文献   

20.
近年研究发现,纤溶系统活性降低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增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关,并促进患者血栓形成和延展^[2]。本研究旨在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PAI-1的变化,并与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