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大爷今年64岁,平常身体很好。然而,最近4个月以来,他莫名其妙地出现了多食、多饮、多尿、消瘦、乏力等症状。在儿女的陪同下,刘大爷去医院进行检查。医生通过化验发现,刘大爷的空腹血糖为9.6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为14毫摩尔/升,因此刘大爷被诊断患有糖尿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餐后2h血糖(2hPBG)较空腹血糖(FBS)在体检中筛查糖尿病(DM)的价值。方法对2011年1~1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同时进行FBS和2hPBG检查的6468名学校工作人员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468名体检者的2hPBG有5448人(84.2%)正常,743人(11.5%)为糖耐量异常(IGT),277人(4.3%)DM可疑。6468人的空腹血糖受损(IFG)中有6060人(93.7%)正常,218人(3.4%)是IFG,190人(2.9%)DM可疑。分别用FBS和2hPBG来判断DM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值191.4882,P〈0.01);2hPBG达到DM诊断标准的277人中,只有134人(48.4%)FBS同时达诊断DM的标准。190名FBS达到DM诊断标准中有134人(70.5%)的2hPBG达到诊断DM,有41人(21.6%)是IGT,余15人(7.9%)2hPBG正常。结论在体检中,2hPBG检查较FBS检查能筛查出更多的DM及DM过渡状态(指IFG和威IGT),前者体检价值更大,值得临床和保健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具有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双重病理机制。根据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和餐后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PBG)水平可分为三种不同状态:单纯FBG升高(isolated fastinghyperglycemia,IFH),即FBG≥7.0 mmol/l,且2hPBG<11.1mmol/l;单纯餐后血糖升高(isolated postprandial hyper-glycemia,IPH),即FBG<7.0mmol/l,且2hPBG≥11.1mmol/l;FBG和PBG同时升高(combined hyperglycemia,CH),即FBG≥7.0mmol/l,且2hPBG≥11.1mmol/l。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多年来,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治疗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测的血糖值,多以空腹血糖为主。近年来,餐后高血糖在糖尿病的诊断、糖尿病治疗目标以及慢性并发症发病机制上的重要性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以往临床上往往忽略了这类人群,有的甚至出现了慢性并发症时才被发现,延误了治疗时机。本文将对餐后血糖测定的意义及餐后高血糖治疗进展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5.
《西部医学》2010,(2):378-378
血糖的检测指标有两个,即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人血糖浓度相对稳定,餐后血糖可暂时升高,但应不超过10mmol/L(180mg/dl)。正常空腹血糖为3.9~6.1mmol/L(70-110mg/d1),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为7.8mmol/L(140mg/d1)以下。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或餐后血糖大于11.1mmol/L即达到诊断糖尿病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7.
许多患者经常只测空腹血糖而不太注意餐后血糖的监测,这是不正确的。空腹血糖控制好不能说明餐后血糖控制好,如果不经常测餐后血糖,很难发现治疗是否到位,药物选择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8.
以往大多数的医生和病人只把空腹血糖作为诊断和疗效监测的惟一指标。实际上 ,餐后 2小时血糖是诊断的金标准 ,是评估疗效的真正尺度。回顾我院诊治的 10 6例患者 ,研究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取 10 6例全部空腹血糖≤ 14 0mg/dl的Ⅱ型糖尿病患者 :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 2小时血糖诊为糖尿病者 3 2例 ;空腹血糖控制良好者 74例。其中男 4 7例 ,女 5 9例 ;年龄 4 1~ 80岁 ;病程最长者 3 0多年 ;有并发症者 4 6例。研究方法 :空腹血糖控制良好的 74例患者酌情测餐后 2小时血糖 3~ 5次 ,取平均值 ,再按病程划分 5个阶段。结果 :见表表  1 0…  相似文献   

9.
空腹血糖≥7.8毫摩/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升,称为高血糖状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旦发现自己的血糖升高了,首先想到的是可能患了糖尿病,然而非糖尿病性高血糖也很常见。  相似文献   

10.
赵惠琴  郭志新  徐国君  吴志明 《医学综述》2008,14(24):3749-3751
多年来,广大的医务人员和患者比较重视对空腹血糖的控制,而对餐后高血糖的危害性缺乏正确认识。本文简要介绍了餐后血糖的重要性及其发生机制,重点从饮食、运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和胰岛素等不同方面探讨餐后血糖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通过对460例老人体检者的空腹。餐后二小时血糖浓度的测定分析。提高对糖尿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460例空腹和餐后二小时血糖的浓度.结果餐后二小时血糖测定值在糖尿病诊断上明显高于空腹血糖.结论在糖尿病的诊断上应对患者进行空腹和餐后二小时血糖同时监测,以免在糖尿病的诊断上出现漏诊。  相似文献   

13.
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燕妮 《吉林医学》2011,32(15):2997-2997
目的:探讨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观察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异常(IGT)及糖尿病(DM)三组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分析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IGT、DM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IFG组(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性指标呈正相关。结论: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应重视控制餐后高血糖,降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  相似文献   

14.
甘连军  陈斌 《甘肃医药》2022,41(1):54-55,60
目的:探讨既往无糖尿病且空腹血糖正常体检人群餐后血糖异常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来我院体检的既往无糖尿病者536例,均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尿酸等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空腹血糖正常人群餐后血糖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受检者餐后血糖异常率为...  相似文献   

15.
林楠 《大家健康》2009,(4):48-48
一般来说,人的餐后血糖比空腹血糖要高一些,但不能高出太多。正常人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7.8毫摩尔/升,如果糖尿病患者的餐后2小时血糖经常高于11.1毫摩尔/升,将会出现许多并发症,如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心脑血管病变、四肢麻木等。因此,糖尿病患者不仅要控制好空腹血糖,  相似文献   

16.
邹春霞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6):135-136
目的探讨餐后2h血糖水平对于诊断糖尿病的意义。方法选择1047例糖尿病疑似患者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结果分别以餐后2h血糖及空腹血糖水平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进行比较。以餐后血糖为诊断标准仅为以空腹为诊断标准漏诊率的1/8。结论2hPG做为诊断标准更有利于患者及早发现、控制糖尿病,也更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3年前,李老师查出有糖尿病.打那以后,他一直坚持用药,其间多次化验空腹血糖均大致正常,偶尔查过两次餐后血糖结果都偏高,他自认为与吃得多有关,没引起太多重视.最近半年多来,他老觉着手脚麻木,看东西模糊,尿蛋白化验呈阳性,通过翻阅有关书籍,才知道这些都属于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李老师很疑惑自己的空腹血糖控制的不错,为什么还会...  相似文献   

18.
目前观点,糖代谢在糖调节受损和糖尿病阶段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性[1]。单纯空腹高血糖型糖尿病(IFH)和单纯餐后高血糖型糖尿病(IPH)可能分别是单纯糖耐量受损(IGT)和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病情进一步加重的结果,因此IFH和IPH可能存在不同的病理机制和发病基础。本文比较了我院近  相似文献   

19.
空腹血糖正常者餐后血糖与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发现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postchallenge plasma glucose,PPG)水平更能反映其疗效及预后,但是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完全正常者,PPG水平对血脂的代谢有影响,本文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观察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正常的Ⅱ型糖尿病(Ⅱ DM)患者空腹、餐后血糖(postcha Uengeplasma ducose PPG)与血脂的关系,了解Ⅱ DM患者血脂代谢的特点,以及血糖控制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对全部分析对象进行空腹血糖、血脂,餐后2h血糖、血脂测定。结果: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异常者,血脂代谢开始紊乱,餐后血脂TG、LDL-C、apoB差异最为显著;Ⅱ DM患者合并有明显的血脂代谢异常,血糖控制仅能使少部分患者异常的血脂代谢完全恢复正常。结论:应重视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2h血糖异常人群的血脂分析,Ⅱ DM的治疗不仅仅是控制血糖,而应全面纠正异常的代谢状况,及早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