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排便次数增加 ,粪质含水量及便容量增加 ,呈稀便或含有较多脂肪、粘液、脓血称为腹泻。通常把每日排便超过 3次 ,排便量超过 2 0 0g/d ,粪便内含水量超过 85 % ,称为腹泻。在正常成人中有 6 0 %每天排成形便 1次 ,但也有部分人每天排便 2~ 3次 ,还有部分人每 2~ 3天排便 1次。因此在诊断腹泻时 ,要考虑正常的排便习惯。根据腹泻的病程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既往病程超过 2个月为慢性腹泻 ,第五版内科学教材规定病程超过 3周即为慢性腹泻。根据腹泻的病因把腹泻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多为急性腹泻 ,但由于治疗不当可…  相似文献   

2.
非感染性腹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病程在2个月以下为急性,2个月以上为慢性。急性者较易痊愈,而慢性者病情缠绵。本病包括胃源性腹泻、肠源性腹泻、内分泌性腹泻和功能性腹泻及化疗相关腹泻,属中医“泄泻”范畴。笔者从寒湿论治本病,每获良效,临证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腹泻病是我国传染病中发病数量最多,流行面最广的一种疾病。药物诱发的腹泻可分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急性腹泻发病急、严重时可累及全身健康,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们通过文献检索,旨在研究药物诱发腹泻的发生特点及其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本区小儿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情况并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 回顾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的452例小儿感染性腹泻患者进行的病原学检测情况,并结合临床、发病年龄、季节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452例中粪便检出病原体者279例,轮状病毒感染者占159例,细菌感染占120例,其中志贺菌属占100例,鼠伤寒沙门菌占8例,真菌占3例,致病性大肠杆菌占5例,其他条件致病菌4例。讨论 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主要为细菌及病毒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细菌感染以志贺菌属为主,病毒感染以轮状病毒为主,以6个月-2岁小儿多发。近年来由于卫生条件改善,轮状病毒疫苗的普及,急性感染性腹泻发病人数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5.
小儿感染性腹泻452例临床和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区小儿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情况并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回顾我院2002年1月 ̄2005年12月的452例小儿感染性腹泻患者进行的病原学检测情况,并结合临床、发病年龄、季节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452例中粪便检出病原体者279例,轮状病毒感染者占159例,细菌感染占120例,其中志贺菌属占100例,鼠伤寒沙门菌占8例,真菌占3例,致病性大肠杆菌占5例,其他条件致病菌4例。讨论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主要为细菌及病毒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细菌感染以志贺菌属为主,病毒感染以轮状病毒为主,以6个月 ̄2岁小儿多发。近年来由于卫生条件改善,轮状病毒疫苗的普及,急性感染性腹泻发病人数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6.
慢性腹泻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疾患,尤多见于50岁左右的中年患者,慢性腹泻的症状不同于急性腹泻,多症见大便稀溏,日大便次数增加,病程较长为主要特点,多无急性腹泻的里急后重症状,小腹坠痛感亦不明显。实验室检验:镜下观察无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慢性腹泻多不影响患者的正常饮食,并偶见食欲亢进的现象,这一点明显不同于急性胃肠炎导致的腹泻患者,对此类慢性腹泻,西药的抗生素治疗多无明显效果,长期应用抗生素类药物,诱发的肠道菌群失调,还会加重患者的腹泻症状,笔者利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腹泻取得了明显效果,按照中医理论,现将慢性腹泻分型论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各种非感染性腹泻的状况,探讨各种非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理和临床特点.方法 对165例非感染性腹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5例非感染性腹泻患者中,急性非感染性腹泻142例,慢性非感染性腹泻23例,非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理是多方面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这类患者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发病.  相似文献   

8.
病例简介 患者,男,60岁,外籍,以“腹泻1天”为主诉来诊。患者发病前1天食入一些中餐和蛋糕后,开始排不成形稀便4次。来诊当日晨开始排水样便共3次,便中无脓、血或黏液,无里急后重感。患者自发病来恶心、呕吐胃内容物3次。现患者腹部不适,无心悸气短或意识障碍,仍感到恶心,自觉低热、乏力。患者未就诊或用药,为进一步诊治来诊。  相似文献   

9.
慢性腹泻主要表现为有肠腔排空过速的现象。由于慢性腹泻的原因比较复杂,在临床诊断中极易引起误诊。笔者从1990年以来收集了慢性爆泻误诊12例,现就误诊的部分病例分析如下。典型病例:例1:男,43岁,因腹泻粘液血便3月入院。3月前突起发病,社泻粘液血便,每日十余次,伴有下田隐痛及里急后重。院外诊断“急性苗痢”,经用庆大霉素、土霉素等治疗后大便次数减少,但病情迁延不愈。入院前2天,腹泻加重,仍为粘液血便,下田隐痛。大便镜检红细胞(+++),脓细胞0~3,未发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仍以慢性菌痢收住入院。入院后两次大便…  相似文献   

10.
急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其发病原因有多种。其中因饮食不洁而致肠道感染引起的急性腹泻最为多见。在临床上针对感染性腹泻一般是采用抗生素加止泻剂治疗为原则,思密达与异蒙停都为常用止泻药。笔者通过对30例的观察统计,发现它们的功效有显著性差异。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30例住院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16~65岁。所有患者均以急性腹泻腹痛入院,大多伴有恶心呕吐;发病多在1~3天以内,大便为黄色水样,每24小时10次以上。其中4例男性患者有轻度脱水征。这些患者中大多有明…  相似文献   

11.
急性腹泻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分析致病原58%为轮状病毒、344为大肠杆菌,5%为志贺氏和沙门氏菌属。几乎33%的病例为轮状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临床表现为大使次数多、大便呈稀水样、伴脱水、电介质紊乱、精神欠佳、发热等。对象与方法1对象:选我院住院急性腹泻患者94例,病程在2天以内,大便次数多、大便呈稀水样、伴脱水、电介质紊乱、精神欠佳、发热等。男54例、女40例,年龄最小为46天、最大6岁。2方法:思密达每袋3.og,剂量为1岁以下每体1/3袋。1岁~3岁每次1/2袋、3岁以上每次1袋,每日2次,连服4天。3疗效标准:显效…  相似文献   

12.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天排便量超过200 g,粪便可伴有黏液、脓血,或含不消化食物。腹泻常伴有腹部不适和排便急迫感,或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1]。1腹泻的分类和病因1.1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两大类:前者发病急,病程一般在2周~3周以内,很少超过6周~8周;后者的病  相似文献   

13.
细菌性肠炎是婴幼儿常见病 ,其病原菌除老贺氏菌属、沙门氏菌属等以外 ,机会致病菌所致的婴儿腹泻亦趋多见。 1999年 5月~ 1999年 10月间 ,我院从婴幼儿急性腹泻粪便中检出的 31例肺炎克雷伯菌病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2 5例 ,女 6例。最小出生 15天 ,最大 2岁半 ,其中~ 3月 7例 ( 2 2 6% ) ,~ 6月 10例( 32 3% )、~ 1岁 11例 ( 35 5% )、~ 2岁 2例 ( 6 5% )、2 5岁 1例 ( 3 2 % )。城市 2 3例、农村 8例。均以腹泻为原发病入院。入院前腹泻天数最短发病 10h、最长 3周 ,平均 4 4天。1.2 主要临床表现 :体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462例小儿肺炎临床资料。结果:Logistic结果提示3个危害因素,即病情轻重、发病年龄及住院时间长短。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对重症、婴幼儿患者根据病情加强综合治疗以缩短住院时间,是减少继发腹泻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心肌梗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时常以胸痛症状加重不能缓解为主诉或有时以上腹痛等为主诉就诊。但单以腹泻主诉就诊者却不多见。自1996~2000年,我科收治了3例以腹泻为主诉的急性心梗患者,报告如下。病例摘要例1 患者男,68岁,汉族,腹泻1天,无上腹部不适,大便稀糊状,8次/天,每次量不多.无口渴及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成人夏季腹泻385例.以急性发病、无慢性腹泻史、并排除其它疾病所致的腹泻为对象.分外地人群(198例)与当地人群(187例)两组.7、8、9三个月是青岛地区气温最高的季节,此期间腹泻病人的发病率增加,8月为发病高峰,占总发病人数的46%.发病年龄以21~40岁  相似文献   

17.
宋丽雅 《中原医刊》2003,30(15):34-35
慢性功能性腹泻 (CFD)是内科门诊的一种常见病 ,以婴儿发病居多 (肠道菌群紊乱所致 )。但近年来 ,老年人发病也呈上升趋势 (精神因素所致 ) ,继发于饮食不当、消化不良、抗生素药物滥用造成的腹泻在临床上也经常遇到。将常见的几种慢性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总结如下。1 临床特点1 1 精神因素所致慢性功能性腹泻 :此类型中青年男性较女性多见。随着目前人类生存压力的增加 ,此类CFD发病呈上升趋势。2例男性患者 ,平均年龄 3 6岁 ,工程师。曾因食牛奶、海鲜出现恶心、腹痛、腹泻伴低热 ,大便 6~ 8次 /日 ,呈水样便 ,静脉给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一种婴幼儿腹泻的治疗新方法。方法 采用中药经皮导入治疗急慢性腹泻患儿 5 0例 ,并与 5 5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中药组急性腹泻总有效率 (94.1% )与对照组 (85 .7% )比较 ,无明显差异 ,但腹泻痊愈时间 5 .4天明显比对照组 7.7天缩短 (P <0 .0 1) ;中药组迁延、慢性腹泻的总有效率 93.8%与对照组 6 5 .0 %比较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中药组腹泻痊愈平均 4.3天与对照组 9.2天比较 ,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中药经皮导入治疗急性腹泻可使病程缩短 ,对迁延、慢性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迄今已发现沙门氏菌菌型190个,自人体分离出的约97个.1987年6月15日,我们从肠道门诊急性腹泻就诊的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出一株"C"群沙门氏菌,经系统鉴定,证实该菌为布洛克兰沙门氏菌,属省内首次报道.病历简介患者男,65岁,工人.恶心呕吐(4次/d)、腹痛、腹泻(3~4次/d)3天入院.入院前1天  相似文献   

20.
宋昕平 《海南医学》2010,21(9):51-51,59
目的总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诊治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16例临床使用抗生素引起腹泻的患者从年龄、合并疾病、抗生素的使用种类、时间、发病时间、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结果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多发于合并有长期慢性疾病、年龄大、体质差及抗生素长时间应用的老年患者。结论抗生素应用是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主要原因,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的老年患者出现腹泻现象时,首先应考虑是否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