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女性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24 h动态血压变异特点及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方法:100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ACS的女性患者,按年龄分为早发组(年龄≤65岁)50例和晚发组(年龄>65岁)50例,对两组各时段血压平均水平、各时段血压标准差、各时段血压变异系数、临床生化指标等比较,探讨女性早发AC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两组在空腹血糖、部分时段血压平均水平、部分时段血压标准差、部分时段血压变异系数等早发组高于晚发组,有显著差异(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示:空腹血糖、白昼平均动脉压标准差、夜间平均动脉压标准差是女性早发ACS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空腹血糖、白昼平均动脉压标准差、夜间平均动脉压标准差是女性早发ACS的独立预测因素,积极控制血糖和血压波动性可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过程,预防女性早发ACS。  相似文献   

2.
1.临床评估 ACS个体的临床评估相当重要,既可以帮助我们明确诊断,也可帮助我们了解冠脉血管床内在的缺血触发因素,这些内在因素的持续存在和进展还会加重心肌缺血,因而需要我们去认真对待,病史和体格检查能给我们提供最有价值的危险预示因子,也直接与ACS患者的临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3.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1,6,10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庆斌  刘艳  祝家庆  马爱群  王燕妮 《医学争鸣》2003,24(15):1400-1401
目的 :观察血清中炎症性细胞因子白介素 (IL) 1 β,IL 6及抗炎细胞因子IL 1 0含量在急性冠脉事件、稳定性冠脉事件及健康对照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 1 0 0例及我院健康志愿者 1 2 0例作为观察对象 ,ACS患者症状稳定 4mo后对其进行随访 .血清IL 1 β,IL 6及IL 1 0含量测定用免疫测定法 .结果 :血清IL 1 β浓度在ACS患者发病时和稳定期高于健康对照 (1 6 0± 2 7vs 84± 2 5ng·L -1 ,P <0 .0 5 ;1 2 4± 2 9vs 84±2 5ng·L -1 ,P <0 .0 5 ) ;血清IL 6浓度在ACS患者发病时和自身稳定期及健康对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血清IL 1 0浓度在ACS患者发病时低于自身稳定期和健康对照组 (1 4± 6vs2 5± 8ng·L -1 ,P <0 .0 5 ;1 4± 6vs 2 9± 7ng·L -1 ,P <0 .0 5 ) .结论 :IL 1 β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IL 1 0对于AS斑块稳定性起保护作用 ,且其血清中低浓度表达可作为斑块不稳定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尿酸升高的相关因素。方法:将ACS患者78例按照血尿酸水平分为A组(血尿酸<350μmmol/L)46例、B组(血尿酸≥350μmmol/L)32例,并在门诊体检人群中选取未患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高尿酸志愿者(血尿酸≥350μmmol/L)30例作为C组,记录各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等指标。结果:A、B两组吸烟史、Cr、BUN、TG、LVEF、CHO、HDL、LDL存在显著差异(P<0.05);B、C两组患者LVEF、CHO、HDL、LDL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吸烟史以及Cr、BUN、TG水平升高可能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尿酸升高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莱文征结合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危险评分(TIMI 危险评分)与单独运用 TIMI 危险评分比较,探讨两种方法在急性胸痛患者筛选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71例胸痛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81例(TIMI 危险评分+莱文征阳性)与对照组90例(TIMI 危险评分),根据患者的 TIMI 危险评分值,将其分成低分组(0~2分)、中分组(3~4分)与高分组(5~7分),在3个分值段内分别比较单独应用 TIMI 危险评分与 TIMI危险评分联合莱文征阳性对 ACS 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TIMI 危险评分低分组中,用试验组方法13例,3例诊断为 ACS,筛查率为23.08%,用对照组方法11例,2例诊断为 ACS,筛查率为18.18%。两者进行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IMI 危险评分高分组患者中,用试验组方法41例,33例诊断为 ACS,筛查率为80.49%,用对照组方法46例,35例诊断为 ACS,筛查率为76.09%,进行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 TIMI危险评分中分组(3~4分)患者中,用试验组方法27例,20例诊断为 ACS,筛查率为74.07%。用对照组方法33例,17例诊断为 ACS,筛查率为51.52%。两者进行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中分组中,运用TIMI 危险评分联合莱文征与冠脉造影术这一金指标进一步比较后,发现运用 TIMI 危险评分联合莱文征诊断ACS 的敏感性为86.84%,特异性为90.91%,诊断符合率为88.33%(P <0.001)。结论TIMI 危险评分结合莱文征后,在中分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率比单独运用 TIMI 危险评分的发生率高,与单独运用 TIMI 危险评分系统相比,可以更好地预测 ACS 的发生,可以作为在急性胸痛患者筛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项简单、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6.
孙军萍  韩耀光 《海南医学》2009,20(4):163-164
1病例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56岁,海南三亚人,因胸闷胸痛2h人科,无心前区压榨感,无恶心呕吐,无后背放射痛,无头晕头痛,无腹痛腹胀。既往有糖尿病病史7年,平时予饮食控制及二甲双胍0.5tid及阿卡波糖50mgtid降糖。否认高血压病史。有冠心病病史2年。有吸烟史30余年,每日约20支;无饮酒嗜好。体格检查:血压135/86mmHg(1mmHg=0.133kPa),BMI25.9kg/m^2,神志清,精神差,痛苦面容,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哕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不大,  相似文献   

7.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威胁老年人生命最常见的疾病.美国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病人,超过65岁的老年人>60%,其死亡率>80%.老年ACS病变较复杂,危险因素多,首发症状常不典型,因此要掌握老年ACS的临床特点,正确诊断,合理治疗,积极改善老年ACS的预后.我院自2002-2007年收治了72例老年ACS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我院137例ACS患者采用独立因素与多因素对其死亡事件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36例患者中死亡21例(15.33%),室:速/室颤30例(21.90%),心力衰竭18例(13.14%),再梗3例(2.19%),梗死后心绞痛9例(6.57%)。性别、年龄、糖尿病史、梗死部位、室速/室颤、心脏泵功能及TnT各项间相互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年龄、糖尿病史、梗死部位、室速/室颤、心脏泵功能、TnT是ACS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江苏省苏南地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危险因素的分布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中位数来计算苏南地区ACS患者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危险因素个数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苏南地区ACS患者危险因素个数的中位数为5;在单个危险因素亚组中,年龄>5岁、高密度脂蛋白(HDL)<40 mg·dl-1(男性)或<50 mg·dl-1(女性)、高血压病、糖尿病、甘油三酯(TG)>150 mg·dl-1、前驱糖尿病的患者较无此类因素者危险因素个数的中位数之比为6∶5;而低密度脂蛋白(LDL) >70 mg·dl-1亚组中位数之比为5∶4;男性、早发冠心病家族史亚组中位数之比分别为6∶4、7∶5;吸烟、肥胖、CRP>2 mg·L-1亚组中位数之比为5∶5.所有患者危险因素个数从2-8,随着危险因素个数的增加,患者中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从19.3%增加到38.6%.结论:在本次调查的苏南地区人群中,男性、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将导致该患者总体危险因素个数增多,而年龄> 65岁、HDL<40 mg·dl-1(男性)或<50 mg·dl-1(女性)、LDL>70 mg·dl-1、高血压病、糖尿病、TG>150mg·dl-1、前驱糖尿病亦是危险因素增加的重要因素;同时随着危险因素个数的增加,患者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0.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血清IL -1β,6,8,18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03年6月~2004年1月入选心脏科门诊和住院患者88例 ,其中冠心病患者70例 ,非冠心病者18例 ,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及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平衡竞争法检测血清IL -1β,6,8 ,采用ELISA法测定IL -18。结果 :血清IL -1β,6,8,18在ACS组 (AMI和UAP组 )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 ,并且分别与EF进行相关性分析均呈显著负相关(IL -1β,r= -0.549,P<0.01 ;IL -6 ,r= -0.707,P<0.01 ;IL -8,r= -0.612,P<0.01 ;IL -18 ,r= -0.717,P<0.01)。结论 :ACS患者血清IL -1β,6,8,18水平明显升高 ,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严重程度和稳定性状态 ,可作为冠心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踝臂指数(ABI)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了解ABI预测ACS发病危险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8月-2010年8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昆明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和河南黄河三门峡医院心内科共22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诊断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非ACS和ACS组;根据冠状动脉受累的主要支数分为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组3个亚组.结果 非ACS和ACS组A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98,P<0.001).3个亚组A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3,P=0.0035),其中,三支组低于单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1578,P<0.05);三支组低于双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9208,P<0.01).ABI≤0.9组Gensini积分高于ABI>0.9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779,P=0.0001).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ABI呈负相关(r=-0.311,P=0.001).ABI≤0.9预测ACS的敏感性为30.2%,特异性为90.1%.结论 ABI是较好地反映动脉硬化的无创检查参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ABI降低可能是ACS有价值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因其发病急、进展快及预后差等临床特点,使其成为引起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ACS的诊断及治疗手段日益成熟,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冠脉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使ACS患者的住院病死率明显下降,然而,ACS患者仍具有很高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根据对ACS患者的临床预后的准确预断以指导冠脉介入、冠脉搭桥等诊疗策略的制定越来越为临床医师所重视,也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影响ACS患者临床预后的因素进行系统的综述,以期为ACS的诊治及临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监测小动脉弹性指数(C2)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性纳入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期间所收治新发病的ACS患者,并以同样方式纳入同期入院的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SA)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各项危险因素之间的差异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模型建立回归分析,进一步筛查其中独立、敏感的影响指标。经由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测定各项敏感指标与C2水平之间的关联性。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显示,共有C2等11项危险因素存在显著差异。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验证,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脂联素(APN)、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超敏肌钙蛋白I (c-TNI)及C2是ACS患者的独立敏感因素。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C2水平时FIB及HDL-C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TNI、LDL-C、APN的组间资料比较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述三项指标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LDL-C与C2呈显著负相关(回归系数=-1.566,Pearson相关系数=0.591,P=0.018),APN与C2呈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0.075,Pearson相关系数=0.507,P=0.043),c-TNI与C2呈非线性相关(P>0.05)。结论 C2水平可作为ACS患者的高危风险因子用于指导临床诊疗,亦可动态评估ACS的病情进展,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廖序东  张秀兰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5):1803-1804
目的:探讨可溶性CD40L(sCD40L)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ACS组(4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2例)、正常对照组(40例)3组患者血清sCD40L及MMP-9水平.结果:ACS组患者血清sCD40L及MMP-9水平显著高于SA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ACS患者血清sCD40L及MMP-9水平升高,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冯庚  郭志红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8):1557-155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如何发生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msis,AS)是一种人人都有的生命老化现象,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弥漫性、多系统的动脉血管内膜炎性疾病。动脉内膜内逐渐发生粥样斑块,使血管内径不断变小,从而发生堵塞。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方向大致有三,即冠心病、脑血管病和周围血管病,多数情况下可以合并存在。动脉硬化是一个发展-消退-再发展的漫长过程,往往要经过20年以上才出现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高血压或冠心病患者在正规治疗期间,突发血压升高或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时血脂异常变化情况。方法:从本院门忽诊156例高血压或/和冠心病患者的病历中收集所需病史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56例高血压或/和冠心病患者在发生血压升高或急性冠脉综合征情况时(排除精神、应激事件、吸烟、糖尿病等直接诱发因素)的血脂变化与发病前进行比较,高胆固醇血症约36.4%,动脉粥样硬化脂质紊乱综合征(ADLS)约28.5%,混合存在约16.2%,血脂无明显变化约18.9%。发现发病前后血脂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脂异常是心血管事件中的首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马晓林  胥勇  韩明华 《吉林医学》2013,34(2):323-324
<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一大类具有不同病史,呈现不同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最终导致不同临床后果的冠心病患者。临床上根据心电图ST段的变化和心肌损伤标记物是否异常可将ACS分为非ST段抬高的ACS及ST段抬高的ACS。对于这些患者,早期进行危险分层,参照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高低,为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不但可以保证高危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可以避免低危患者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并探讨其与ACS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1例ACS患者(包括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和1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及16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血清IL-18水平.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SAP组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IL-18水平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可作为预测ACS发生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第4部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1.硝酸酯类(Nitrates,NTG) NTG可降低心肌氧耗量的同时又可增加氧的供应.NTG为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剂,对周围血管与冠状血管均有扩张作用.通过扩张容量血管(静脉床),降低心脏前负荷,因而使心室壁张力下降,而心室壁张力是氧耗量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生活方式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的关系。方法对84例ACS患者与50例健康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史、饮酒史、健身活动、盐摄入与ACS有关。饮食、工作时间、睡眠时间与ACS发病无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健身活动与ACS发病明显相关。结论吸烟是ACS的危险因素,而健身活动是其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