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32岁,因“发热、咳嗽、心悸7天,意识不清伴呕吐1天”,于2006年7月5日入院。患者7天前受凉后发热37.8℃,咳嗽、咳黄痰伴心悸,当地医院按照“肺部感染”抗感染治疗后,体温仍高,1天后出现呕吐伴意识不清,来本院就诊。既往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史。半年前发现甲亢,不规则口服甲巯咪唑。体检:体温39.5℃,呼吸25次/分,血压140/60mmHg。神志模糊,查体不配合。皮肤潮红,大汗淋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光反射迟钝。颈软,甲状腺Ⅱ度肿大,质地韧未及结节,双上极有血管杂音。双肺可闻及湿哕音。心率140础分,心律规整。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相似文献   

2.
1病例简介患者,男,65岁,主因发热1周,伴胸闷、心悸、腹泻4d,意识障碍1d于2007年3月26日入院。患者住院前1周受凉后自觉发热,体温升高为38~39.6℃,伴食欲下降,偶咳嗽、咯白痰,无咯血。就诊于当地医院,查WBC6.3×109/L,对症治疗2d无好转,后住院输注“头孢西丁”,体温未见明显下降。住院前4d患者出现胸闷、心悸,腹痛、腹胀,腹泻5~6次/日,为黄稀便,每次量约100~200ml,伴全身酸痛、乏力,无恶心、呕吐,无呕血及黑便。患者仍高热,体温39.6℃,出现意识模糊、谵妄,遂由当地医院转入我院急诊抢救室。既往史:发现心律失常1年余,间断服用丹参滴丸治疗…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6岁。因持续性发热,头痛、咳嗽,胸痛。住当地医院诊为“肺炎”治疗后高热不退,心悸、呕吐胃内容2次。于1994年7月17日诊断为“肺炎”、“恙虫病”住我科诊治。 体检:体温39.5℃,血压8.5/5kPa.呼吸26次/分。急性病容。皮肤巩膜中等黄染,无瘀斑,左侧腹股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8岁,因反复咳嗽、咯痰、发热2月,加重伴胸痛、气短10天,于2002年12月1日入院。患者于2002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咯痰,为白色泡沫样,偶有痰中带血丝,发热(体温未测),在当地医院就诊,未明确诊断,曾给予抗感染治疗。入院前10天,咳嗽、咯痰症状加重,发热、胸痛、心悸、气短。  相似文献   

5.
患者原某,男,45岁,农民,因心前区疼痛1d于1998年4月9日入院。入院前一天出现头痛,继之有心前区疼痛,疼痛呈持续性钝痛,无放射痛,也无心悸、气促,偶有咳嗽,无痰,咳嗽时疼痛加剧,无发冷、发热,曾在当地医院疑为“感冒”,经治疗无好转而入院。  入院检查:体温37.4℃、血压...  相似文献   

6.
例1:男,22个月,因发热1个月,周身红斑20天干2002年1月29日入院。该患儿1个月前无显著诱因发热,体温38.5℃-39℃,伴咳嗽,当地医院诊断为“肺内感染”。给予”先锋Ⅵ”O.5日1次静脉点滴抗感染,共治疗6天.热退后停药。2天后,再次出现无诱因发热,体温高达39℃,伴抽搐,浅表淋巴结可触及肿大,诊断不清,当地医院给予“先锋必”(用量不详)静点,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28岁,以“发热伴阵发性心悸1月”为主诉入院。4个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畏寒(未测体温)、无盗汗、乏力等症状,在当地诊所诊为“支气管炎”,静脉点滴抗生素1周后症状缓解。3个月前,出现右上腹隐痛伴食欲不振,无反酸、胃灼热、恶心等症状,按“胃炎”治疗数日后好转;偶有畏寒(仍未测体温),返回祖籍河南汝州。1个月前,自测体温约37.5℃,继之出现阵发性心悸、胸闷、  相似文献   

8.
误诊为急性期间质性肺炎的艾滋病1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患者 ,女性 ,2 5岁 ,河北省宁晋县人 ,主因间断发热 2个月 ,胸闷 1个月 ,咳嗽、咳痰 5天 ,于 2 0 0 2年 3月 3日入院。患者入院前 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 ,体温波动在 38~39℃。伴有发冷无寒战 ,病后曾在广州某医院用抗生素治疗(药物应用不详 )效果不佳 ,6周前出现胸闷、心悸 ,在当地县医院诊为“心肌炎”予以抗病毒、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营养心肌药物治疗 ,效果不显著。 5天前出现咳嗽 ,咳白色黏液痰 ,伴气短、呼吸困难、发绀。胸片及胸部CT示“双肺炎症、右肺下叶实变”。既往因外伤行“脾切除术” ,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过敏史。生…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53岁,农民,住院号1245。因反复心悸胸闷、气促8年,发热咳嗽9天于1984年8月14日入院。8年来患者常感心悸、胸闷、气促,当地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给予地高辛、利尿剂等药物治疗。入院前9天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咳嗽、气促,不能平卧,经抗感染治疗无效而转入我院。体检:体温35℃,呼吸24次/分,脉搏80次/分,血压80/60mmHg。慢性病容,消瘦。口唇微绀,颈静脉无怒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告 患儿男,1.5岁,因“间断咳喘4个月,加重3天”于2005年4月人院。患儿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成串咳嗽及喘息,无痰,伴有发热,体温37~38℃。曾在当地医院抗炎平喘治疗1周(具体情况不详),咳嗽、发热好转出院。此后患儿每隔1个月左右以同样咳嗽及喘息症状发作1次,  相似文献   

11.
脾结核1例     
吴涛  林锋  邱平  贾杰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2):2182-2182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0岁。因“发热伴左上腹痛4个月”于2008年5月30日入院。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在38℃以上,最高达39.5℃。发热多以午后出现,可自行下降至正常,伴咳嗽、咳少许白色泡沫痰,乏力、纳差,体重下降约5kg。无盗汗,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关节疼痛等。当地医院行肺CT提示“肺内多发小结节”,腹部CT提示“脾大”,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54岁,以心悸、胸闷2年,下肢水肿1年为主诉入院。2年前因受凉,感冒后心悸、胸闷,休息后稍有好转,到当地医院检查,心电图表现为心肌缺血性改变,诊断为“冠心病”,经治疗病情无明显变化,1年前出现下肢水肿,乏力,吞咽有轻度阻挡感,当地医院摄胸片,发现心包积液,诊断为“心包炎”、“甲状腺炎”应用利尿剂治疗,病情时好时坏,转本院,门诊以心包积液收入院。病后食欲不振,体重较前下降约5kg。既往无肺结核病史,近3年手指端皮温低,有雷诺现象。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病例 男性,31岁,河南汝南县农民,汉族。因HBsAg阳性7年,乏力、纳差4月前来就诊。患者2004年2月劳累后出现乏力、纳差,在当地医院经对症治疗症状无改善,4月10日因牙痛,发热,体温38℃,使用“头孢哌酮”治疗6d。14日使用“地塞米松”5mg/d共5d,出现咳嗽,咳黄白色脓痰,4月20日来我院就诊。检查:体温38.5℃,呼吸18/min,面色晦暗,皮肤、巩膜高度黄染,肝掌阳性,前胸可见2枚蜘蛛痣。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及湿啰音。  相似文献   

14.
无反应性结核病1例报告肖耀来,岳兰,黄春香(第一教学医院)患者男,20岁。1990年3月10日受凉后发热,体温在38℃~40℃之间波动,伴有咳嗽,咯少量白痰、心悸、胸闷,在当地医院按"心肌炎"经地塞米松、极化液、抗生素治疗2个月,症状逐渐加重,且出现...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资料 患者 男,11岁,30d前因“重症肌无力胸腺瘤”在当地医院行“胸腺切除术”。术后7d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并有胸痛、咳嗽、咯白粘痰。当地医院一直予以抗炎治疗,效果不佳。术后10d撑开皮肤  相似文献   

16.
患者 女性,18岁,因间断性气短、心悸5年,加重1周于2011年8月5 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年劳动后出现气短、心悸,并伴有口唇发绀、多汗、胸闷、易饥、乏力,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给予治疗后症状缓解.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曾就诊于多家医院,具体用药均不详.  相似文献   

17.
晏彪  沈世茉  陈振云 《浙江医学》2011,33(8):1242-1242
患者男,49岁。因“全身皮肤黄染2周”人院。患者入院前2周开始出现全身皮肤黄染,在当地卫生院查肝功能示:总胆红素(TBIL)147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83μmol/L、谷丙转氨酶(ALT)182U/L、谷草转氨酶(AST)941U/L,予甘利欣、茵栀黄等护肝、退黄治疗后效果欠佳而转入宁波市解放军第113医院。入院时查体:消瘦病容,皮肤、巩膜中度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阴性。  相似文献   

18.
病历摘要患者男,29岁,因咳嗽1年余,加重伴发热5个月于2009年2月收住我院呼吸科.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许白痰,无发热;5个月前咳嗽、咳痰加重,少许血丝痰,出现高热,伴有乏力、盗汗、体重下降.当地医院CT检查提示右肺中、下叶轻度感染、右上肺小结节,行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为12 mm× 12 mm,诊断“肺结核”,予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联抗结核治疗25 d,体温无明显下降,遂转入我院予以头孢哌酮舒巴坦、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等抗感染治疗,但体温仍有反复.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65岁。因咳嗽、憋喘加重二月伴心悸发热一周,于1988年3月5日住院。患者于一月份因受凉,咳,喘加重,时有发热,体温一般在38℃以下,曾多次到当地医院诊治,用过多种抗生素(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故来我院。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肺  相似文献   

20.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44岁,农民。因“发热伴活动后气促近2个月”于2007年10月22日入院。患者2007年8月底因受凉出现发热,体温在39℃左右波动,发热前无畏寒、寒战,无明显的关节疼痛、皮疹,伴活动后气促,夜间可平卧休息,轻微咳嗽,无痰,无明显的胸痛、咯血等症状,在家自服药物无好转。到当地医院拍胸片提示“支气管炎可能”(图1),给予“青霉素,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病毒唑”等抗感染治疗2周。患者体温在37~39℃之间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