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费建平  罗新民 《光明中医》2006,21(10):67-68
《内经》云:"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素体阴虚,或壮年耗损过度,至老年出现真阴亏乏,阳失潜藏,心肾失交,或阴虚火旺,灼液成痰,痰阻血瘀,因而出现心悸、眩晕、痴呆等症.笔者以黄连阿胶汤加减,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或佐化痰,或佐活血,使心肾交而水火济,肝得养而五脏安,获得较满意的疗效,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任建丽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90-1891
郭文勤教授提出“心病表现于心,根源于肾”的理论,而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亦应本着这一理论作为指导,只要抓住“心肾阳虚”这一发病本质,以“温补心肾”治之,佐以豁痰化湿或化瘀通络或豁痰化瘀之品,必能取得卓效。  相似文献   

3.
郭文勤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特色摭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建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90-1891
郭文勤教授提出"心病表现于心,根源于肾"的理论,而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亦应本着这一理论作为指导,只要抓住"心肾阳虚"这一发病本质,以"温补心肾"治之,佐以豁痰化湿或化瘀通络或豁痰化瘀之品,必能取得卓效.  相似文献   

4.
单发明  刘影 《吉林中医药》2011,31(8):709-711
心肾不交临床上可见于惊悸、怔忡、不寐、健忘、遗精、郁证、癫狂、哮喘等多种病证中,其治疗以交通心肾为基本原则。而调理脾胃在这类病证中的治疗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发作时以交通心肾为主,佐以调脾胃,而在间歇期都应以调脾胃为主,因脾胃为心肾交通的枢纽,如心肾失交的癫狂、哮喘证,在间歇期都应以健脾祛痰为治。  相似文献   

5.
1 火发于心肝 痰生于脾肾徐福松教授在其所著《男性病治疗》中总括男科诸证分虚实 2证 ,“发于肝、心者 ,以实证居多 ;发于肾、脾者 ,以虚证居多。”并归纳为“实则治心肝为主 ,虚则治脾肾为主”的 2个治疗规律。脾为痰之源 ,肾为痰之本 ,此为常理。五脏皆可生痰 ,而徐教授独重脾肾 2脏 ,认为不但生痰 ,且易化痰火。常在临证中指出 :现代人生活较安逸 ,少动久坐 ,气行迟滞 ,或酒酪甘浓 ,过饱饮食 ,斫伤脾胃 ,聚浊成痰 ;或放荡形骸 ,施精过度 ,不知保全 ,肾阴亏损于下 ,虚火泛于上 ,炼精 (津 )为痰。心有妄思不得 ,为外所惑 ,心火独盛 ;或…  相似文献   

6.
交泰丸的临床与药理研究近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交泰丸方由黄连、肉桂二药组成,明代韩愗的《韩氏医通》最早记载了“黄连……生用为君,佐官桂少许,煎百沸,入蜜,空心服。能使心肾交于顷刻。”指出了其用法及功用,但未具交泰丸之方名及用量。及至清代王士雄的《四科简效方》一书,始见交泰丸之名。乃后世医家据《周易》六十四卦泰卦“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之论,在“天地交泰”理论基础上,引申出“交通心肾”之说。此方中黄连伍肉桂具交通心肾之功,故名之曰“交泰丸”。是书规定用量“生川连五钱,肉桂心一分”,规定了其具体用量比例为10∶1,主治心肾不交所致不寐。后世医家因此…  相似文献   

7.
徐福松教授从痰火辨治男科病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双纶 《新中医》2000,32(3):6-6
徐福松教授在其所著《男性病治疗》中总括男科诸证分虚实两型 :“发于肝、心者 ,以实证居多 ;发于肾、脾者 ,以虚证居多。”并归纳为 :“实则治心肝为主 ,虚则治脾肾为主”的两个治疗规律。今介绍如下 ,以飨同道。1 火发于心肝 ,痰生于脾肾脾为痰之源 ,肾为痰之本 ,虽然五脏皆可生痰 ,但徐教授认为脾肾二脏 ,既能生痰 ,也可化痰火。因现代人生活较安逸 ,少动久坐 ,气行迟滞 ,或酒酪甘浓 ,过饱饮食 ,斫伤脾胃 ,聚浊成痰 ;或放荡形骸 ,施精过度 ,不知保全 ,肾阴亏损于下 ,虚火泛炎于上 ,炼精 (津 )为痰 ;心有妄思 ,为外所惑 ,心火独盛 ,或情…  相似文献   

8.
文双纶 《河南中医》2000,20(1):16-17
徐福松教授在其所著《男性病治疗仲总括男科诸证,分为虚实二型:”‘发于肝、心者,以实证居多没于肾、脾者.以虚证居多。”并归纳为:“实则治心肝为主,虚则治脾肾为主”这两个治疗规律。亚火发于心肝,痰生于脾肾脾为痰之源,肾为痰之本,此为常理。五脏皆可生痰,而徐教授独重脾肾二脏,不但生痰,亦可化痰火。现代人生活较安逸,少动久坐,气行迟滞,或酒酪甘浓,过饱饮食,研伤脾胃,聚浊成痰;或放荡形骸,施精过度,不知保全,肾阴亏损于下,虚火炎于上,炼精(津)为痰。心有妄思不得,为外所惑,心火独盛;或清志不遂,肝气都迫…  相似文献   

9.
肺胀为病多因久病致使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痰浊潴留,痰瘀交阻,每因再感外邪而诱使病情发作加剧,出现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上气,干咳少痰或痰多,烦躁,心慌等症状。其病多缠绵难愈,时轻时重,反复发作,日久则可见病及于心,可出现喘脱等危重症候。对于肺胀的治疗,临床多遵从仲景与丹溪之法,治标多以宣肺化痰,  相似文献   

10.
房室传导阻滞是难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医病机为本虚标实,心肾阳虚为本,寒、痰、瘀为标。主要病位在心,常涉及肾、脾。心肾阳虚证辨治以温补心肾;寒凝血瘀证辨治以温阳通脉;痰瘀痹阻证辨治以祛痰化瘀;另据病情佐以益气养心阴等法。  相似文献   

11.
李德新教授认为情志失调可反复诱发和加重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病位责之于肝,与肾关系密切,由肝郁气滞,津液凝聚成痰,痰气交阻,瘀血内停,痰瘀互结而成,辨证分为肝气郁结、痰气交阻、心肝火旺和肝肾阴虚,治疗从痰入手,不忘养阴;补益肝肾,注重调护。  相似文献   

12.
正北京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是传统的中药急救品,其处方来源于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在他所著的《温病条辨》卷一中记载,安宫牛黄丸"芳香化秽浊而利诸窍,咸寒保肾水而安心体,苦寒通火腑而泻心用"。此药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的功效显著,称得上是"救急症于即时,挽垂危于顷刻"之品。现代中医常将安宫牛黄丸用于各种外感热病极期出现高热神昏者,还广泛用于高血压危象或痰热型中风伴有高热、昏迷、躁  相似文献   

13.
宋勉 《光明中医》2002,17(6):21-22
肺心病是临床常见的难治之病。中医认为肺心病主要病位在于肺、心、脾、肾四脏。其病理与痰瘀互结有着密切关系 ,通过肺心病其四脏及舌、脉象与痰瘀关系的探讨 ,认为肺心病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病机是“痰瘀”。在治疗上以活血化痰、豁痰为基础 ,或佐补虚、清热、利水等法则 ,方可见效。  相似文献   

14.
心力衰竭虽病位在心,但与肾密切相关。体现于病本虚在肾,病程久而及肾,心肾失交、人之肾气虚时易患之。心衰时心君失养,心阳虚弱,脉络不利,血脉受阻,加之肾虚致脏腑功能疲惫,或脏腑虚寒致风冷邪气逆乘于心,胸阳失展,均导致瘀血内生。心衰源于肾阳虚弱,益肾还在温肾,益肾治本,温肾振奋心阳,荡涤浊阴。心衰时瘀血在内可变生痰浊水饮,当温通化瘀、疏滞调达,温肾同时化瘀活血,通补并用,如此则心阳得煦,瘀血痰水之阴邪得以廓清,心衰诸症得以祛除。  相似文献   

15.
不寐的病因多端,但总属于心神不宁。神之所以不宁,或心脾两虚;或阴虚火旺,亦有痰热内扰,心肾不交所致者。不寐和胆之关系虽报导不多,然余验证于临床,确有关连。《医学入门·脏腑总论》注引《五脏穿凿论》所说:“心与胆相通。”即此之谓也,故胆有病变则波及于心,神不内守而致不寐。  相似文献   

16.
小儿哮喘往往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对其病因通常多责于肺、脾、肾的功能不足,痰气交阻所致,而略于瘀血证因。临床观察小儿哮喘的发生不仅与气虚痰壅、痰气交阻有关,同时与营血郁滞、络脉瘀阻亦有密切关系。在治疗上佐以活血化瘀之药能提高治  相似文献   

17.
这一步的主要要求是心肾常交;主要功法是“二意法”和大、小周天。心气和肾气变则生,分则死。这个道理,道家用阴阳五行学说予以阐明。例如,《性命圭旨》说:“坎离交则生,分则死。”(坎离即心肾)。《伍柳》也说:“肾属水,心属火,火入水中,则水火交媾。”“水火交媾”又叫“水火既济”。第一步意守下丹田等窍位即属“火入水中”。第二步的功法就是要使心气和肾气进一步混合、接交,而产生一气,即和气。正如丹经所说“心肾常交,气则和,和则寿。”相反,如果心气和肾气分而不交,即所谓“水火未济”,则心气如火而上炎,会造成“…  相似文献   

18.
不寐以睡眠时间或者深度不足为特征。不寐病机总归于阴阳失交,邪扰心神。中医学认为,不寐病位在心,与脾肾肝胃胆等脏腑相关。发病多与思虑劳倦或情志因素有关。病机为气血、脏腑功能失调。肝胆气机郁结,思虑劳倦伤脾,气机不畅,脾运失常,水湿酿生痰饮。寒痰或痰热积滞,扰心而致不寐。从痰论治不寐,需分清寒热,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9.
痰浊水饮阻络是心悸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当代中青年人群良性心律失常疾患大多表现为痰浊水饮阻络的病理过程,其引起心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外感湿邪、劳倦内伤、过食肥甘厚味及心脾肾等脏阳气虚衰,均可导致痰浊水饮上乘,心络痹阻,或心本脏气血阴阳不足,心失所养而出现心悸怔忡等症.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以心气血阴阳不足为本,痰浊水饮...  相似文献   

20.
潜阳入阴治失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又称不寐,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其病因多端,病机各异。历来,有《类证治裁》所说“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之心脾气血两虚证;有徐东皋所述“有因肾水不足,真阴不升,而心火独亢,不能成眠者”之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证;有《沈氏尊生书》所说:“心胆俱怯,触事易惊,睡梦纷坛,虚烦不寐”之心胆气虚证;有《张氏医通》所述“脉滑数有力不成眠者,中有宿滞痰火,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胃中不和证。证型不同,理法方药各异。 笔者临床治疗失眠多例,体会到失眠的原因虽多,但以阳盛阴衰,阴阳失交者为多。盖从人寐的机理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