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肺癌组织血管X线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发性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二十年呈上升趋势,病情发展快,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绝大多数已失去手术机会.在临床工作中肺肿瘤的介人治疗是其中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分支学科.本课题通过肺癌组织血管X线解剖学系列基础研究,阐明了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双重介人治疗效果比原有的外周静脉化疗和单纯实施支气管动脉介人治疗疗效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血管密度与肝癌血管介入治疗的预后关系.方法:收集50例肝动脉造影资料,对其肝右叶肿瘤介入治疗前后进行观察.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对其中43例肿瘤内外血管密度和肿瘤相对分布面积,进行X线解剖学测量.结果:介入治疗前肝动脉造影显示肝癌肿瘤区血管网增生/显著增生.介入治疗后肝癌癌肿区血管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以弥漫型癌肿减少更显著(P<0.01);肿瘤的相对面积缩小,弥漫型缩小的比率明显大于肿块型(P<0.05).结论:肝癌组织内血管密度值代表肝癌组织供血量的大小;对中晚期肝癌开展合理的介入治疗是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 muhislice spiral compute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 DCE MSCTA),以及肝内血管系统重建并与肝癌病灶进行整合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对16例肝癌患者采用上腹部3D DCE MSCTA扫描技术采集影像资料,经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和表面遮盖(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法重建肝内血管及肝癌病灶,并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dis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 DSA)对照。结果:肝内血管与肿块关系:肝内血管系统主分支未见异常5例,由肝动脉发出供血动脉11例,肝内血管主干受压移位10例,其中门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3例。MIP法在显示重建血管级数方面高于SSD法,VR法显示图像的立体感优于MIP法和SSD法,3D DSA显示肝动脉及门静脉优于VR、MIP和SSD。结论:肝脏血管系统和肝癌病灶三维重建与整合技术可以较好的显示血管和病灶的立体解剖关系,有助于临床医生确定能否手术及手术的方式、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直肠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变化及其对癌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72例手术切除直肠癌组织标本进行微血管标记;在光学显微镜下测定其MVD。将所有患者的临床及追踪随访资料与其手术标本的MVD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转移直肠癌组织的MVD高于无转移者(106.12±32.18vs84.26±27.1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直肠癌组织的MVD增加对诊断癌转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肺癌支气管动脉树X线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肺癌肿瘤组织内支气管动脉树X线解剖学类型。方法:对61例肺癌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BAG)检查,按照瘤体内供血动脉的形态进行分型研究;根据分型结果选择不同介入方法进行介入治疗。结果:肿瘤组织内支气管动脉树X线解剖学形态可分为四种类型,即树干树枝型(10例,占16.4%)、树干树叶型(33例,占54.1%)、树枝树叶型(15例,占24.6%)、悬铃木树型(3例,占4.9%):四种不同的解剖学类型采用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显效率分别为30%、57.6%、86.7%、33.3%,总有效率75.4%。结论:根据支气管动脉树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介入治疗术式,其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埃兹蛋白(Ezrin)和血管抑制蛋白1(vasohibin-1,VASH-1)的表达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经手术切除的110例NSCL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作为NSCLC组。选取同期肺良性病变组织标本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基本资料、Ezrin、VASH-1表达及MVD,并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NSCLC组Ezrin、VASH-1阳性表达率(51. 8%、70.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0%、16.3%)(P<0.05)。Ezrin和VASH-1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直径均无关(P>0. 05),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5)。MVD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zrin、VASH-1及Ezrin+VASH-1阳性表达组的MVD值均明显高于Ezrin、VASH-1及Ezrin+VASH-1阴性表达组(P <0. 05),且以Ezrin+VASH-1均阳性表达组的MVD值最高(P <0.05)。经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Ezrin、VASH-1阳性表达与NSCLC患者MVD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 Ezrin、VASH-1可能参与NSCLC患者肿瘤血管的形成机制,进而促进肺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尿病小鼠肾小球微血管密度(MVD)变化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 链脲佐菌素诱导小鼠糖尿病6周,定期测量对照组与模型组小鼠体重与血糖变化;常规HE染色观察肾脏形态学变化,采用组织细胞病理分析软件测量肾小球直径、周长及面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34及VEGF在肾小球的表达,计算MVD值及VEGF表达指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糖明显升高(P<0.01),体重显著降低(P<0.01),肾小球直径、周长及面积明显增大(P<0.05);肾小球CD34及VEGF表达明显增强(P<0.01),肾小球MVD显著增高且与VEGF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9979,P<0.05)。结论: VEGF可促进糖尿病小鼠肾小球新生血管生成,VEGF表达上调与糖尿病肾脏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岛叶区域的影像解剖,为熟悉掌握岛叶解剖特点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健康汉族成人志愿者200例(400侧),按年龄分为5组,每组40例,每组内男女各20例.对每位志愿者用1.5T MRI扫描仪进行扫描,应用Aquariusws软件手动勾画出各个解剖值,软件自动测算出其解剖参数值.结果 左、右侧前环岛沟测量均值(24...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癌的CT与US表现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比术前甲状腺癌的CT与超声 (Ultrasound ,US)表现 ,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3例同期兼作CT与US检查的甲状腺癌的影像学表现 ,主要对原发病灶和颈部淋巴结转移进行对比分析 ,并与临床手术及病理对照 .结果  2 3例甲状腺癌 ,CT与US两种检查方法在显示肿瘤病灶、形状不规则、密度 /回声不均匀和边缘不清楚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US对肿瘤囊性、实性及混合性显示率高于CT ;CT显示有6例肿瘤出现瘤周“半岛状”瘤结节、4例瘤周“残圈”征 ;CT检查 6例肿瘤出现细颗粒状钙化 ,US检查 4例出现细颗粒状钙化 ;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 ,CT检查显示率 (6 0 % )略低于US检查 (70 % ) .结论 超声成像应作为甲状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 ,尤其在评价原发病灶及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方面 ;CT在肿瘤定性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特征性 .两种检查手段结合起来 ,可提高甲状腺癌术前评估和诊断的准确性 .  相似文献   

10.
秦媛  陈楠  郭玉林  李坤成 《解剖学报》2013,44(5):661-664
目的 探讨正常汉族成人内囊的影像解剖。方法 选择健康汉族成人1000名(2000侧),按年龄18~30、31~40、41~50、51~60、61~80岁分为5组,每组男、女各100名。所有受试者均行三维(3D)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T1WI,应用3D分析软件(Midobl)手工勾画出各个解剖值,软件自动计算出其解剖参数值。
结果 左、右侧内囊前肢前后径测量值为(16.93±1.67)mm和(16.60±1.72)mm,左、右侧内囊后肢前后径测量值为(28.42±1.92)mm和(27.68±1.81)mm。 左、右侧内囊前肢左右径测量值分别为(11.25±1.52)mm及(11.10±1.53)mm,左、右侧内囊后肢左右径测量值分别为(20.10±2.33)mm及(19.44±2.17)mm。 标准轴面上,左、右侧内囊前后肢之间夹角分别为(125.66±2.38)°及(126.01±34.11)°。 结论 高分辨率MRI能提供较为精确的内囊图像及测量数据,本实验提供了中国汉族正常成人内囊的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三阴乳腺癌(TNB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和微淋巴管密度(MLV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8例TNBC癌组织EGFR表达及MVD和MLVD,分析EGFR的表达程度与MVD和MLVD的相关性。结果:TNBC患者癌组织中的EGFR阳性表达率为66.67%(32/48),其中(+)和(++)者各4例(8.33%),(+++)者9例(18.75%),(++++)者15例(31.25%),EGFR阳性表达与其MVD和MLVD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TNBC癌组织高表达EGFR及高MVD和高MLVD,从而影响肿瘤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抗EGFR靶向治疗可能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人阻力动脉重构和微血管功能障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阻力动脉重构及其微血管整合功能。方法对EH病人30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上肢节段性血压、Doppler超声、激光Doppler血流仪等无创性检查方法,评估阻力动脉结构、功能和微循环变化。结果①EH病人阻力动脉段向上延伸(P〈0.05),包括微动脉和小动脉;②阻力动脉重构特征:小动脉管壁增厚(P〈0.01)、壁/腔比值增大(P〈0.01),腔径轻度减少(P〉0.05);管壁僵硬度增加,脉波传导速度增快(P〈0.001);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障碍和收缩作用减弱。③同时,皮肤毛细血管压升高(P〈0.01),这与阻力动脉重构引起微循环“调节机制储备”受损和上游高血压跨壁传输作用的两种机制有关。结论高血压病人阻力动脉段向上延伸,伴存动脉结构、机械特性和血管舒缩运动异常,并导致微血管系统整合功能障碍。测定这些改变的相关指标.有助于评估微血管病变程度和降压治疗的外周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