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沈艳芳  雷锐 《医学综述》2013,(2):360-361
目的探讨过敏性疾病患者发病与过敏原的关系,寻找该疾病常见的过敏原,为患者的脱敏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德国摩拉生物共振仪对过敏性疾病(荨麻疹、湿疹、哮喘、紫癜、鼻炎)患者234例进行过敏原检测,回顾性分析常见过敏性疾病患者中各类过敏原阳性率及其分布差异。结果过敏性疾病常见的过敏原有螨虫、环境化学、花粉、真菌、食品添加剂、动物等,食入类过敏原中阳性率最高是鱼类,湿疹阳性率为65.22%,荨麻疹为62.07%;吸入类过敏原以支气管哮喘花粉阳性率最高,为89.74%,昆虫螨虫为79.49%;接触类过敏原以鼻炎的霉菌检出率最高,为77.78%,环境化学物质为66.67%。与部分其他地区相比,恩施地区花粉、尘螨的检出率较高,与本地区植被及气候特点有一定关系。结论摩拉生物系统可用于过敏性疾病病因的检测,过敏原种类全。大多数过敏性疾病患者能找到过敏原,且以螨虫、环境化学、花粉、真菌等为主。  相似文献   

2.
BICOM-2000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BICOM-2000生物共振治疗仪对过敏性鼻炎疗效。方法:将1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6例,对照组44例,实验组采用BICOM-2000生物共振系统检测过敏原及脱敏治疗;对照组采用阿罗格试剂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检测过敏原及行脱敏剂治疗。结果:BICOM-2000生物共振治疗系统脱敏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9%,阿罗格试剂总有效率72·7%,P<0·05,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治疗过敏性鼻炎,BICOM-2000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具有较高的疗效,且无痛苦,无创伤,无不良反应,治疗时间短。  相似文献   

3.
潍坊地区荨麻疹、湿疹患者的过敏原检测结果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荨麻疹、湿疹患者发病与过敏原的关系,寻找本地区该类疾病常见的过敏原,为患者的脱敏治疗及预防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使用生物共振检测技术对978例荨麻疹、湿疹患者进行491种过敏原检测.结果 常见的过敏原有鱼类、奶类、蛋类、螨虫类、真菌类、花粉香草类、食物添加剂、动物皮毛、金属类、家用或工业毒物等.结论 过敏原检测对患者的脱敏治疗及预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点刺试验在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阳性情况,为临床预防、治疗和护理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对26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18种过敏原检测及护理指导,观察这些过敏原的反应及患者的配合情况。结果在26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的变态反应试验中,粉尘螨呈阳性者占主要部分占94.7%,其它过敏原如蟑螂、花粉、海蟹、带鱼、羽毛等呈阳性者占少数,大部分患者都能很好地配合操作,只有少数年幼患者需家属配合。结论皮肤点刺试验操作简单快速、反应明显、几乎无疼痛、特异性高、局部副作用易消退,几乎无全身作用,能有针对性地找到过敏原,为临床预防、治疗和护理过敏性鼻炎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5年4月应用德国BICOM(百康)生物共振检测治疗系统对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皮肤病、鼻炎和哮喘)进行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其中完成疗程且随访满3个月者82例,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检测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江龙 《吉林医学》2010,31(14):1966-1967
目的:了解吸入性过敏原在过敏性皮肤病中的意义,为临床提供病因学诊断及今后临床上脱敏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VT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对234例患者进行吸入性过敏原IgE检测。结果:过敏性皮肤病屋尘的阳性率最高为38%,其次是尘螨为20%,再次为霉菌和花粉。结论:过敏原与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检测患者的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可及时发现可疑的过敏原,有利于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陈宗鑫  何薇  何莉 《河北医学》2011,17(8):1028-1031
目的:CPT在幼儿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治疗过程中,其操作简便,不适感轻微,容易为儿童所接受.本研究旨在评估CPT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诊断中的适宜性.方法:对使用螨过敏原提取液脱敏治疗的患儿检测CPT,进行血清特异性SIgE、SPT及BPT检测.结果:CPT在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的诊断中优于血清特异性SIgE、SPT及BPT检测,...  相似文献   

8.
应用混合脱敏液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应用特异性脱敏疗法治疗过敏性疾病已越来越广泛。然而,诱发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往往十分复杂,不同过敏性疾病可由同一过敏原所致,同一病人又可对多种过敏原敏感。因而在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时,对过敏原的选择十分重要。为探讨混合脱敏液对不同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我们在过敏原皮试检测的基础上,选择了134例对多种过敏原敏感的患者用混合脱敏液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有效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通过对我院耳鼻喉科门诊收治250例过敏性患者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有效地护理干预使大部分过敏性鼻炎患者大大减轻其过敏症状的发生。结论借助过敏原检测仪器的开展,更准确为患者检测出致敏原,通过有效的脱敏及健康教育对其康复起到很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使用百康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对105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和脱敏治疗。方法:将患者过敏原检出,并将过敏原生物波采集、逆转、放大后回输到患者体内进行脱敏治疗。结果:生物共振治疗仪脱敏治疗有效率96.4%,痊愈率89.1%。结论: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过敏性紫癜有特效,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石家庄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种类和分布特点.方法 对石家庄地区的42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观察患者对16种标准化吸入性变应原的过敏反应情况.结果 422例鼻炎患者中的368例患者至少对1种以上的变应原呈阳性反应,阳性率87.20%,其中屋尘螨、粉尘螨、艾蒿花粉、大豚草花粉阳性率排在前4位.变应原分布无性别差异,儿童对尘螨及夏秋花粉的阳性程度显著高于成人.结论 尘螨和花粉是石家庄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主要的变应原,为石家庄地区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Ninety five patients with perennial rhinitis were examined clinically and various investigations were done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common allergens and to assess the value of various tests in perennial rhinitis. In this study group 94% of cases were proven to be cases of allergic rhinitis. Cat fur was found to be the commonest allergen. Grass pollen which is a common allergen in European countries was found in only 18% of cases in the present study. X-ray of the paranasal sinuses as a routine investigation was not found to be of much use in perennial rhinitis. There wa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results for allergens tested by enzyme immunoassay and skin prick test.  相似文献   

13.
上海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分析疑似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过敏原的特征与发病季节分布。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就诊于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有典型AR症状并行变应原测试的患者1570例,分析变应原检测结果及季节分布。结果 有1182例(75.3%)检测出至少一种变应原阳性;单纯血清总IgE阳性者为143例(9.1%);检测出单一过敏原的AR患者为491例(31.3%),两种及以上过敏原AR患者为691(44.0%),其中尘螨(包括屋尘螨和粉尘螨)为最常见的过敏原,共有715例约占所有变应原阳性AR患者的60.5%,其次为青霉素为239例(20.2%);在每年的4~6月、8~11月为AR患者就诊高发期。17-39岁人群占比最高。结论 尘螨为上海地区部分AR患者的主要过敏原,AR发作有时间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铜陵地区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变应原谱特征,为本地区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患有儿童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等患儿50例,男性3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6.32±3.13)岁。所有对象均选用20种变应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以组胺作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结果铜陵地区吸入性变应原以粉尘螨的阳性率最高为84%,其次是户尘螨阳性率82%、猫毛和狗上皮阳性率54%。食入性过敏原以海虾的阳性率最高62%,其次为牛肉和鸡蛋黄阳性率58%、花生阳性率56%。儿童哮喘、变应性鼻炎、特应性皮炎患儿均以尘螨类过敏最为常见。结论过敏性因素是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铜陵地区最常见的变应原是尘螨类、狗猫皮毛类和海虾、牛肉,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明确过敏原,有助于对儿童常见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肺热型变应性鼻炎过敏原的帕累托分析,探讨其规律,寻找肺热型变应性鼻炎发作的主要诱因,为肺热型变应性鼻炎的防治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137例耳鼻喉科门诊肺热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阳性率、食物组及吸入组过敏原测定,并运用帕累托图分析找出最重要的过敏原。【结果】肺热型变应性鼻炎血清特异性IgE总阳性率为94.2%,主要过敏原食物组为鸡蛋(48.1%)、牛奶(24.8%)和虾(15.3%),吸入组为螨(40.9%),男性患者肺热型变应性鼻炎吸入组过敏原和女性患者肺热型变应性鼻炎吸入组过敏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食物组过敏原鸡蛋阳性率(58.8%)显著高于男性(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牛奶和虾过敏男女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总体而言,肺热型变应性鼻炎的主要过敏原是尘螨和鸡蛋,次要过敏原是牛奶和虾,血清特异性IgE是诊断变应性鼻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变应原数量及IgE水平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肺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应用UNI—CAP100变应原测定仪检测6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特异性IgE值及应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吸入物变应原,同时测定其肺通气功能。对变应性鼻炎患者中有肺功能改变的患者与无肺功能改变的患者进行变应原种类、IgE水平方面的比较。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中肺功能改变在变应原数量及特异性IgE水平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肺功能改变与其过敏原数量的的多少及特异性IgE水平的高低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的分布情况,并分析皮试结果。方法:采用北京协和医院变应原生产研制中心提供的标准变应原皮试液对疑似变应性鼻炎症状和体征的385例患者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并对阳性患者进行分析。结果:385例患者中变应原阳性反应者278例,阳性率72.2%。12种变应原中以螨类阳性例数为最多,包括屋尘螨、粉尘螨,分别占总阳性例数的80.2%和76.2%;其余为狗毛、猫毛、法桐花粉等。结论:尘螨是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变应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深圳特区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螨和蟑螂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的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该院1998~2010年就诊于耳鼻咽喉科门诊的1 935例患者进行血清过敏原体外检测。结果在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对尘螨过敏的具有极高的阳性率,蟑螂过敏也有较强的阳性率,血清中的sIgE值尘螨显著高于蟑螂(P<0.01)。结论尘螨和蟑螂均为引起变应性鼻炎最主要的过敏原之一,尤其是尘螨,预防和治疗研究工作的重点应当是这些过敏原。  相似文献   

19.
过敏原皮肤点刺法在诊断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过敏原皮肤点刺法在诊断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方法:将10种常见的过敏原皮试液和阴、阳性对照液滴在前臂皮肤上,用特制的点刺针刺破表皮,观察皮肤反应。结果:拟诊为变应性鼻炎400例中,362例出现阳性反应,阳性率为90.5%,344例出现2种以上过敏原阳性反应。结论:过敏原皮肤点刺法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辅助诊断变应性鼻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