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动力髋螺钉DHS、Gamma钉、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手术治疗效果的观察和探讨。方法:对7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DHS、Gamma钉、PFN内固定治疗结果经术后随访12个月~2年,平均18个月。结果:在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动力髋螺钉组91.4%,Gamma钉组94.1%,PFN组94.4%。结论:各种固定有其自身特点,PFN是治疗粗隆间骨折最牢固的髓内固定方式,尤其适用于不稳定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2.
3.
选用中空螺钉、130°角钢板、Richard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09例,经6月~2年随访,优良率90.9%。认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应根据骨折类型、粉碎程度、劳动工种而选用不同内固定方式,以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动力髋螺钉DHS、Gamma钉、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手术治疗效果的观察和探讨。方法:对7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DHS、Gamma钉、PFN内固定治疗结果经术后随访12个月~2年,平均18个月。结果:在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动力髋螺钉组91.4%,Gamma钉组94.1%,PFN组94.4%。结论:各种固定有其自身特点,PFN是治疗粗隆间骨折最牢固的髓内固定方式,尤其适用于不稳定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5.
,差3例,优良率81.8%.结论 DHS是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2000/2003年应用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1(男32,女19)例,年龄61~85(平均73.6)岁.根据AO Muller分类法[2],分为A1型5例,A2型40例,A3型6例,应用DHS内固定治疗40(A1型5,A2型33,A3型2)例,应用Gamma钉治疗11(A2型7,A3型4)例.患者均于入院后即刻行血常规化验及心电图、肺部X片检查等,即刻手术治疗39例,入院后3~5 d手术治疗12例.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均仰卧位、牵引床固定,C型臂X光机引导下闭合复位,复位满意后再行皮肤切口.DHS内固定均采用135°3~4孔动力髋螺钉,2例手术近端加用1枚松质骨螺钉;Gamma钉内固定治疗均采用扩髓型,远端应用1枚锁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和股骨近端髓内固定(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差异。方法:将81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人工关节置换组38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89±8)分,优良率为94.74%;均明显高于PFNA内固定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行走时间短均明显少于PFNA内固定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负重行走时间短,H 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方法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固定术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问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人工关节置换术组(PR)和内固定(IF)两组。PR组为行人工股骨头置换者,IF组为行骨折内固定者。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开始下地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功能恢复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卧床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等优点,较内固定术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种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新方法。方法 对79~88岁的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结果 本组32例无1例术中及术后死亡,切口一期愈合,经半年~1年零10个月随访:功能评定结合中国人民解放军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优18例占56.25%,良8例占25%,中6例占18.75%。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满意,术前准备麻醉和术中监护是手术成功及保证生命的关键,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是患者平稳渡过围手术期和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从1998年1月~2007年6月,我科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固定、解剖钢板固定、DHS、Gamma、PFN及人工假体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80例,其中男76例,女104例;年龄20~92岁,平均56岁。结果随访3个月~4年(平均2.5年),六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均确切,但各有优缺点。结论早期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使患者早期活动,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12.
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常见于老年人,非手术治疗并发症较多,近年来随着手术方法的改进,骨科内固定材料及器械的应用,手术创伤明显减小。我院应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9例,疗效优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人工关节置换与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I组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II组实施PFNA内固定治疗术。结果 II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I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I组,并发症明显高于I组,卧床时间明显长于I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而言,人工关节置换以及PFNA内固定在临床上各具优缺点,因此需要合理选择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2013年10月,对具有完整资料且接受内固定或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220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内固定组122例,人工关节置换组98例,对这两种治疗方法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站立时间、术后并发症、髋关节功能、住院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内固定组随访6~36个月,人工关节置换组随访6~30个月,两组术后在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关节置换组在住院费用方面均明显高于内固定组(P<0.05),而在术后站立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则优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有明显优点,疗效好,缺点为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5.
叶起新 《中外医疗》2010,29(11):84-84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类型情况下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6例患者采用空心钉,动力髋钉板,外固定架,股骨近端解剖板、交销髓内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随访36个月,根据(Harris)髓关功能标准,优良率的90%。结论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及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以便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国产股骨重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3月-2006年6月采用股骨重建钉治疗30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根据Evan’s分型:Ⅱ型3例、Ⅲ型23例、Ⅳ型4例。其中27例伴有各种并存症。随访其疗效。结果 30例经过12~39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1例拉力螺钉退出,1例出现髋内翻,未发生其他并发症,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国产重建钉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7例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Ⅰ~Ⅴ型骨折,对术后并发症、Harris髋关节评分随访。结果:4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0个月(5~39个月),骨折骨性愈合44例,平均愈合时间3.2个月(2~5个月),内固定失效畸形愈合3例。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定疗效,优27例,良12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82.9%。结论:DHS是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17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3种内固定方法手术治疗,其中加压螺纹钉98例,角状钢板29例,动力髋螺钉(DHS)50例。术后平均随访22个月。住院期间无死亡。术后并发症有肺部感染7例,髋内翻6例,伤口感染,肠道感染及断钉各2例,脑血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螺钉穿出股骨头各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4%。认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宜手术治疗,但要注意老年患者并发症多,积极准备、选择合理内固定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DHS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2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应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DHS内固定治疗。术前于病房行骨折手法闭合复位,持续骨牵引制动,完善各项术前检查,评估手术风险;术中争取骨折解剖复位,髋螺钉放置位置满意;术后卧床休息,行功能锻炼。结果:22例患者都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后患者能独立行走,生活自理。结论: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内固定结合术后功能锻炼,能使骨折愈合满意,并恢复下肢功能,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优缺点,并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高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45例,其中19例接受人工关节置换,26例接受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手术前、后行FRS评分及Harris评分。结果:人工关节置换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内固定组(P〈0.05);人工关节置换组的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FRS评分及Harri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在明确适应证的前提下,人工关节置换比内固定在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上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