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壁合并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方法对22例前壁合并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本组患者22例,男21例,女1例。合并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糖尿病分别为72.7%、31.8%和18.2%。有吸烟史占22.7%。典型胸痛、不典型胸痛及无胸痛分别为54.5%、22.7%和22.7%。胸片、心脏超声、心电图及肾功能异常分别为72.7%、100%、100%和18.2%。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脉为右优势分布14例,占63.6%,左优势分布3例,占13.6%;均衡型分布5例,占22.7%。病变累及冠脉66支共76处,单支病变22.7%、二支病变27.3%、多支病变50.0%,受累的前降支(LAD)、右冠状动脉(RCA)、左回旋支(LCX)及左主干(LM)分别为100%、54.5%、72.7%和9.1%。A型病变累及冠脉17支22处(25.8%)、B型病变累及冠脉26支30处(39.4%)、C型病变累及冠脉23支24处(34.8%),重度以上狭窄占80.3%。16例(72.7%)有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3例AAMI+AIMI中,2例罪犯血管为单支病变,均为LAD,1例为多支病变,累及LAD、LCX及RCA。结论前壁合并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多合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复杂,临床检查多有异常,冠脉分布以右优势型居多,冠脉病变以二支及多支病变为主,B型及C型病变占大多数、冠脉狭窄程度较严重,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AAMI+AIMI中,罪犯血管多为LAD,且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心前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AIMI)时前壁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 6 8例首发AIMI患者的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AIMI伴前壁导联ST段压低组 (B组 )的血清肌酸激酶峰值为 ( 2 6 1.17± 4 2 .58)U L高于AIMI不伴前壁导联ST段压低组 (A组 ) ( 183.2 6± 4 1.37)U L(P <0 .0 5) ,左室射血分数B组 ( 49± 8) %低于A组 ( 58± 7) % ,(P <0 .0 5)。两组病变血管多涉及右侧冠状动脉 (RCA)。结论AIMI伴前壁导联ST段压低提示和多支血管病变有关 ,其梗死面积较大 ,射血分数较低  相似文献   

3.
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急症,右冠状动脉(RCA)或左回旋支动脉(LCX)闭塞均可表现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但不同梗死相关动脉(IRA)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是不同的。我们通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施行了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观察不同梗死相关血管下壁AMI患者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研究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 将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两组:76例为右冠状动脉(RCA)闭塞(A组),24例为左回旋支冠状动脉(LCX)闭塞(B组). 结果 心电图ST段抬高STⅢ>STⅡ及ST段压低STAVL>ST I A组显著高于B组(均P<0.05);ST段抬高STⅢ0.1 mV A组显著高于B组(P<0.05);胸前导联V1~6ST段压低患者中,合并左前降支冠状动脉(LAD)病变的患者显著高于胸前导联V1~6ST段无压低者(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A组[(51±14)%]显著低于B组[(57±10)%](P<0.05);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A组显著高于B组(P<0.05);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总的住院病死率6%,均为A组,但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及住院病死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者中心源性休克占83.3%. 结论 心电图Ⅲ、Ⅱ、I、AVL、及V4R导联ST段变化能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血管,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提示LAD病变,RCA闭塞所致下壁心肌梗死LVEF低于LCX闭塞者,心源性休克为死亡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硬化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相应区域心肌的坏死。下壁心肌梗死的短期预后较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为好,但如果合并右心室梗死则预后与前壁心肌梗死无大差异。急性下壁心肌梗死20%~50%的患者可累及右心室。单纯右心室心肌梗死极少见,多数与左心室下壁或后壁心肌梗死同时发生,其临床表现也易受到这些因素的干扰而被忽视,甚至漏诊。为此,本文比较分析下壁心肌梗死伴与不伴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的相关资料,并探讨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在诊断右心室心肌梗死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梗死相关血管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梗死相关血管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分2组,A组76例为右冠状动脉(RCA)闭塞,B组24例为左回旋支冠状动脉(LCX)闭塞,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电图ST段抬高STⅢ>STⅡA组显著高于B组(P<0.05);ST段抬高STⅢ0.1mVA组显著高于B组(P<0.05);合并左前降支冠状动脉(LAD)病变的患者数在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患者中显著多于无胸前导联ST段压低患者(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A组显著低于B组[(51±14)%vs(57±10)%,P<0.05];合并右室心肌梗死A组显著高于B组(P<0.05);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住院死亡率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Ⅲ、Ⅱ及V4R导联ST段变化能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提示LAD病变,RCA闭塞所致下壁心肌梗死LVEF低于LCX闭塞者,但临床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胸前导联抬高的同时可出现下壁导联ST段压低改变,这种改变的意义近年来常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36例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分析和临床观察,旨在探讨下壁导联ST段压低对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分析101例下壁心肌梗死的体表心电图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相关梗死血管的特点,探讨二者之间的变化规律,不仅有助于广大医务工作者能够利用心电图判断下壁心肌梗死相关血管,而且对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冠状动脉造影 ,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前壁或侧壁导联上ST段压低的临床义意。方法  31例患者发病后第 1天标准 12导联心电图记录 ,前壁导联范围为V1 ~V4 ,侧壁导联范围为I、AVL、V5、V6 。患者均进行冠脉造影 ,2 5例 (80 % )自发病后 1个月内接受检查 ,6例于发病后2个月内接受冠脉造影 ,冠脉狭窄≥ 5 0 %被视为异常。结果 冠脉双支或双支以上病变者 ,特别是左旋支存在病变者 ,易发生侧壁导联ST段压低 ,P <0 0 5。前壁导联ST段低压者中 ,也以双支或双支以上病变为多。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 ,出现前侧壁导联的ST段压低 ,为心肌缺血扩展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急性左主干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分析急性左主干(LM)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表现,总结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从1995年1月至2006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共完成1793例AMI患者的急诊经皮介入治疗(PCI),其中共有15例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为左主干。1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3—85)(60.6±10.4)岁。回顾性分析这15位患者的临床资料、造影和介入治疗情况、以及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1例患者表现为aVR导联以外的广泛导联ST段压低,其余14例均表现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0例(66.7%)患者术前存在严重心源性休克,所有患者均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接受急诊PCI治疗。急性期死亡9例(60.0%),存活的6例患者均完成3个月随访,其中1例于术后4年猝死。对比分析的结果,提示术前存在良好的侧支循环可能是影响此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 LM急性闭塞所致的AMI患者病情凶险,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急性期死亡率高。IABP支持下急诊PCI治疗可以挽救部分病人的生命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下壁导联(Ⅱ、Ⅲ、aVF) ST段改变情况,探讨下壁导联ST段改变与左前降支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 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8例,发病12 h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前降支单支血管病变.根据入院时心电图下壁导联ST段改变情况进行分组,3个导联中至少2个...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镜面"导联ST段改变对梗死相关血管的判定价值。方法:分析132例首次发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某些心电图的特征改变,对比患者入院时的冠脉造影资料。结果: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伴下列1项或以上者对预测梗死相关血管为左前降支近段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有下壁导联ST↓;2伴STI/aVL↑;3STIII↓STII↓;4STV10及STV6≤0,其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伴STIII↓STII↓时预测梗死相关血管为左前降支近段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如伴下列1项或以上者对预测梗死相关血管为左主干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STII、III、avF↓伴STavR↑STavL↑;2STV4~V6↓伴STaVR↑STV1↑。结论:分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镜面"导联ST段某些特征的改变判定急性前壁心梗梗死相关血管部位有比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剂量依那普利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24小时之内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入院病人,除外收缩压(SBP)<100mmHg,肾功能不全,心脏传导阻滞等,首次(第一日)1.25mg依那普利口服,1次/d,次日2.5mg,1次/d,随后5-10mg(最大量不超过10mg),1次/d,疗程1年,观察总死亡率及临床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3月,6月及1年LVDs,ESV逐渐减小,EF值逐渐增加,总死亡率7.9%,心衰发生率15.8%,再梗死5.26%,心痛发生率15.8%,与已报道的国内外大型试验相仿,结论:小剂量依那普利早期用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疗效肯定,顺从性好。  相似文献   

14.
李朝辉  史前进  董平栓 《临床荟萃》2001,16(20):935-936
正确地判断下壁急性心肌梗死的梗死相关动脉 (infarctrelatedartery ,IRA )和动脉阻塞部位 ,有利于选择积极的治疗策略。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广泛开展 ,使了解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和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成为可能。我们通过对 1998~ 2 0 0 0年住院的 3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早期心电图和冠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前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6例首次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 ,男 2 6例 ,女 10例 ,年龄 38~ 78岁 ,平均年龄 ( 5 4± 8)岁。所有病例均符合WHO急…  相似文献   

15.
老年患者累及右室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老年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中,右室受累不少见,但在临床工作中并未受到足够重视。为更好地了解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治疗水平、改善预后,笔者对累及右室的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与未累及右室者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以探讨其临床特点。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1999年3月至2004年8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和前壁合并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心电图对冠状动脉造影所示病变之间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48例前壁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入院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按心电图下壁导联 ST 段变化将其分为:急性前壁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下壁导联ST 段抬高组(ASTEMI + Ie)和急性前壁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下壁导联 ST 段压低组(ASTEMI + Id);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血管病变(SLAD)和多支血管病变(MAD)。结果心电图表现为 ASTEMI + Ie 者78例(31.5%), ASTEMI + Id 者170例(68.5%)。冠状动脉造影有132例(53.2%)。ASTEMI + Ie 与 ASTEMI + Id 组中 SLAD、MAD 比率无显著差异(χ2=0.033,P >0.05)。ASTEMI + Id 患者中,aVL、V6导联出现 ST 段压低累及 MVD 情况均明显多于SLAD(χ2=17.015,χ2=21.147,P <0.01)。累及 LAD 的 MVD 患者中,aVL、V4、V5、V6导联 ST 段压低的比率明显多于SLAD 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当 ASTEMI 患者入院心电图下壁导联有对应性变化,前侧壁导联ST 段压低,则提示可能为 MVD 病变。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旨在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胸导联U波倒置,与左室功能及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关系以及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998年1月~2001年2月,本院收治的初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35例,根据体表心电图有无胸导联U波倒置分观察组:(U波倒置)55例,其中男40例,女15例;年龄45~75岁.对照组:(无U波倒置)80例,其中男55例,女25例;年龄50~70岁.两组年龄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的原因。方法:对4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的17例中,累及右冠状动脉和/或左回旋支者为76.2%,多支冠脉病变者为52.9%,与不伴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在统计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可能与多支冠状病变导致下壁心肌缺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以下简称LAMI)患者出现胸导ST段异常这一现象引起普遍重视,并非传统心电图导联“镜像”变化的观点,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收集我院1980年3月~2003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胸导ST段变化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