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目的检测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中miR-1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的表达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7例VD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度组25例,中度组39例,重度组23例,同期选取体检的健康者6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测(MMSE)量表对受试者进行评分;采用实时荧光PCR(qRT-PCR)法检测血清中miR-17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VEGF水平;分析miR-17和VEGF在VD患者血清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MMS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VD患者血清miR-17和VEGF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miR-17和VEGF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中度组患者血清miR-17和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轻度组(P<0.05)。血清miR-17和VEGF水平均与VD患者MMSE评分呈正相关(P<0.05)。VD患者血清中miR-17与VEGF水平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miR-17和VEGF在VD患者血清中明显低表达,二者可能与VD疾病的发生和病情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早期老年性痴呆(AD)、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脑脊液Tau蛋白与β-淀粉样蛋白浓度的变化,为早期诊断AD、VD及相互间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例早期AD患者,20例早期VD患者及对照组正常人20例血清及脑脊液中的Tau蛋白和Aβ1-42的浓度。结果早期AD组患者脑脊液中的Aβ1-42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而Tau蛋白浓度分别高于早期VD组(P<0.05)和对照组(P<0.01),早期AD组患者静脉血Aβ1-42浓度显著升高,分别高于早期VD组(P<0.01)和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液、脑脊液Tau蛋白和Aβ1-42可提高早期AD与早期VD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S100B蛋白(S100B)、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3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关注其临床价值。方法 5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经体检成年人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中S100B、Galectin-3和NSE的表达。结果观察组血清中S100B、Galectin-3和NSE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中S100B、Galectin-3和NSE的表达量与梗死灶的体积及病变严重程度相关。相关分析显示S100B和NSE具有正相关性,而S100B和Galectin-3、Galectin-3和NSE的表达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S100B、Galectin-3和NSE的表达升高,三者不仅可以促进疾病的形成,还对疾病的进展起一定作用。S100B和NSE可能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S100B蛋白(S100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量,关注其相关性及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差异。方法观察组为68例脑卒中后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标本,对照组为30例脑卒中后无癫痫的老年患者血清标本,正常对照组为30例无明显器质性疾病及神经系统病史的成年人血清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3组血清中BDNF、S100B和NSE表达量。结果 3组中BDNF、S100B和NSE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BDNF、S100B和NSE的表达量均与病变类型有关,S100B表达与脑卒中类型有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BDNF和NSE表达呈负相关,其他指标间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脑卒中后癫痫患者血清中存在明显的BDNF、S100B和NSE的异常表达,BDNF和NSE呈负相关,其对病变的进展可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衰老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体外用含有10%胎牛血清(FBS)的DMEM培养基培养HUVEC 48 h,随机分为对照组、Ang(1-7)组(1 μmol/L)、AngⅡ组(1 μmol/L)和AngⅡ+Ang(1-7)组。通过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试剂盒检测各组衰老细胞数量(光学显微镜观察),通过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测定各组细胞活性氧(ROS)的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53和动力蛋白相关蛋白1(Drp1)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01),细胞ROS水平增加(P<0.001),p53及Drp1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与AngⅡ组比较,AngⅡ+Ang(1-7)组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率(P<0.01)、细胞ROS水平(P<0.001)、p53及Drp1蛋白表达量(P<0.05)均降低。结论 Ang(1-7)可能通过影响p53/Drp1通路,抑制HUVEC内ROS生成,减轻AngⅡ诱导的HUVEC衰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清与脑脊液中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检测在小儿不同病因颅内感染中的含量变化。方法选取62例颅内感染患儿,其中细菌性脑膜炎(化脑组) 30例,病毒性脑炎(病脑组) 32例,设同期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3例为对照组。测定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PCT和NSE含量,并分析其与脑脊液糖及蛋白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化脑组血清与脑脊液中PCT均高于病脑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病脑组血清与脑脊液NSE含量显著高于化脑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化脑组脑脊液糖降低、蛋白水平升高,与病脑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血清PCT、NSE与脑脊液中PCT、NSE含量均呈极强正相关(P 0. 001)。血清和脑脊液PCT与脑脊液蛋白升高呈正相关性(P 0. 001),血清和脑脊液PCT与脑脊液糖降低呈负相关性(P 0. 001)。结论检测血清和脑脊液PCT和NSE含量变化均有助于颅内感染类型及脑损伤程度的判断。检测血清PCT和NSE的含量较脑脊液检测更加简单、更易操作及快捷,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相关性及其对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28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PDGF、血清IGF-Ⅰ、血浆AngⅡ和66例EH患者血清PDGF、血清IGF-Ⅰ、血浆AngⅡ及早晨尿微量白蛋白(mALB);同时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其血清TGF-β;根据EH患者尿mALB量分为EH伴mALB异常组31例(mALB≥8.68mg/L)和EH伴mALB正常组35例(mALB<8.68mg/L)。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H伴mALB正常组血浆AngⅡ、血清TGF-β、PDGF及IGF-Ⅰ均增高(P<0.05),EH伴mALB异常组增高显著(P<0.01);相关分析显示EH患者AngⅡ与TGF-β、PDGF及IGF-Ⅰ成正相关;mALB与AngⅡ、TGF-β成正相关,与PDGF、IGF-Ⅰ无相关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AngⅡ是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血清生长因子参与原发性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的发病机制,AngⅡ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探讨二者的临床意义。方法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标本58例为观察组,24例体检证实为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成人血清标本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Caspase-3和NSE的表达。结果观察组发病12 h能检测到血清中Caspase-3的表达,24 h达高峰,之后血清中的浓度逐渐下降,第10天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在发病后12 h能检测到血清中NSE的表达,48 h达高峰,后逐渐下降,第10天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第24小时血清中Caspase-3的表达与梗死灶大小差异显著,观察组48 h血清中NSE的表达与梗死灶大小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Caspase-3和NSE有动态变化,参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二者在高峰期的表达与梗死灶的体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的关系。方法 30例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成人血清作为对照组,106例脑梗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 CA)评分情况将观察组分为认知障碍组76例和非认知障碍组30例,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BDNF和NSE的表达。结果认知障碍组血清BDNF的表达明显低于非认知障碍组,血清NSE的表达明显高于非认知障碍组(均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认知障碍评分与BDNF和NSE的表达有一定相关性。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中BDNF和NSE的表达异常,部分患者存在认知障碍,其与BDNF和NSE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急性脑梗死(AC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ACI组),检测患者入院第2天和治疗14 d后血清NSE,并与健康体检对照组40名清晨检测的NSE进行比较。结果 ACI组治疗前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灶大、病情重者NSE水平显著升高(P0.01)。ACI组治疗后NSE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 ACI患者血清NSE水平明显升高,对梗死灶大小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继发癫痫患者血清NSE,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对病情的预测价值。方法:检测脑出血继发癫痫组,单纯脑出血组和健康对照组各31例对象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β(IL-1β),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并同步采用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结果:组间脑出血继发癫痫组和单纯脑出血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有非常显著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与NSE及NIHSS有线性关系,NSE是NIHSS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脑出血急性期继发癫痫的病理机制是炎症细胞因子进一步表达导致神经元再次受损,NSE升高,检测血清中NSE浓度对患者的病情预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抑郁症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B蛋白(S-100B)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方法确诊为抑郁症患者的血清标本82例为观察组,16例体检证实为健康成人血清标本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BDNF、NSE和S-100B的表达。结果两组血清中BDNF、NSE和S-100B的表达差别显著(P<0.05)。观察组BDNF、NSE和S-100B的表达与病程有关,BDNF的表达与首发抑郁症有关。三者均与性别和年龄无相关性。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BDNF和S-100B正相关。结论抑郁症患者血清中BDNF低表达、NSE和S-100B高表达与病变的形成和进程有关,BDNF和S-100B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奥美沙坦酯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exilin、血管紧张素(Ang)Ⅱ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加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观察组加用奥美沙坦酯片,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 w,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Nexilin、AngⅡ水平,并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exilin、AngⅡ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奥美沙坦酯片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Nexilin、AngⅡ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Rho/Rho激酶信号通路中Rho激酶和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p-MLC)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分4组:对照组;AngⅡ组;阻断剂组(Rho激酶阻断剂Y-27632);阿托伐他汀组。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p-MLC蛋白定位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Rho激酶和p-MLC蛋白定量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NO含量显著减少(P<0.01);阻断剂组和阿托伐他汀组NO含量较AngⅡ组显著升高(P<0.01)。AngⅡ组细胞质内出现大量棕色颗粒积聚、浓染;阻断剂组和阿托伐他汀组细胞质中仅有少量棕色淡染颗。与AngⅡ组比较,阻断剂组和阿托伐他汀组Rho激酶及p-MLC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2组间蛋白表达仍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对AngⅡ诱导的HUVEC保护作用,是通过抑制Rho/Rho激酶信号通路中Rho激酶及其下游的p-MLC蛋白表达,减弱AngⅡ对内皮细胞骨架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病人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病人50例,依据是否发生VD分为VD组(20例)和无VD组(30例),选取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人员50名作为健康组。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MGB1、NSE水平,分析血清HMGB1、NSE水平与VD的关系。结果 VD组血清HMGB1、NSE水平明显高于无VD组,无VD组血清HMGB1、NSE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VD组MMSE得分明显低于无VD组、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病情中度者6例(30.00%),轻度者14例(70.00%),中度者血清HMGB1、NSE水平明显高于轻度者,中度者MMSE得分明显低于轻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MGB1、NSE水平与MMSE得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病人血清HMGB1、NSE水平与VD的发生发展有关,提示二者可作为评估病人VD病情转归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脑炎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苏传生  姜勇  李季春 《山东医药》2008,48(34):82-83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急性期、慢性期病毒性脑炎患者(观察组)及无神经系统疾病而需外科手术的腰麻患者(对照组)的血液及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结果病毒性脑炎急性期患者血液和脑脊液NSE含量显著高于恢复期(P<0.01);轻、中、重度脑电图异常患者脑脊液NSE含量均高于血液,重度、中度异常脑电图患者高于轻度(P均<0.05).提示脑脊液或血液NSE含量可反映神经胶质细胞损害程度,与脑电图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VE)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免疫球蛋白以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检测对VE患儿病情评估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将118例VE患者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各59例,另选择30例同时期的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和脑脊液心肌酶谱、免疫球蛋白和NSE水平的变化。结果重症组、轻症组和对照组比较,重症组血清和脑脊液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和乳酸盐脱氢酶(LDH)水平较轻症组和对照组显著升高,轻症组略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4. 35~522. 87,P 0. 05)。重症组、轻症组和对照组比较,重症组血清和脑脊液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和NSE水平较轻症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 39~518. 09,P 0. 05);轻症组Ig A、Ig M和NSE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血清和脑脊液Ig G水平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2. 00~122. 00,P 0. 05)。重症组心肌酶谱、免疫球蛋白和NSE指标的异常率均显著高于轻症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血清和脑脊液心肌酶谱、免疫球蛋白和NSE在VE的诊断、评估和判断病情轻重、治疗效果及预后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五聚素(PTX)-3和甲壳质酶蛋白(YKL)-40的表达,关注二者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 6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25例经体检证实为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成年人血清标本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PTX-3和YKL-40表达,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观察组血清中PTX-3和YKL-40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PTX-3和YKL-40表达量与缺血区体积及病变严重程度相关。观察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35.82%,异常心电图组PTX-3和YKL-40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心电图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PTX-3和YKL-40呈正相关。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PTX-3和YKL-40表达升高且具有正向协同作用,二者表达与病变程度有关,也与心电图异常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丹参抗肝损伤、肝纤维化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阳性对照组、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各50例。观察患者肝功能、纤维化指标及血清AngⅡ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和AngⅡ的水平降低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对肝损伤和肝纤维化有防治作用;丹参注射液能够降低肝病患者血清AngⅡ水平,可能是其减轻肝损害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水平在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免疫学技术对TBM患者、无菌性脑膜炎患者及非中枢神经系统病患者脑脊液中的ADA、NSE含量及血清NSE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TBM患者脑脊液中ADA含量明显高于无菌性脑膜炎组及对照组(P〈0.01),无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A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变化(P〉0.05)。TBM组脑脊液/血清NSE比值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脑脊液ADA含量测定有助于TBM的诊断。脑脊液/血清NSE比值比可能成为一个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