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直性脊柱炎 (AS)是一种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的慢性炎性免疫性疾病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1] 。我们采用联合化疗治疗活动性AS 40例 ,取得较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 :1999年 3月~ 2 0 0 0年 8月我科收治住院的活动性AS患者 40例 ,均符合下列标准[1] :(1) 196 6年拟定的纽约标准 ;(2 )伴有典型的外周关节炎 ;(3)ESR >30mm/h ,C反应蛋白(CRP) >8mg/L。在用NSAID治疗的基础上 ,随机分为两组 ,联合化疗组 2 2例 ,男性 2 0例 ,女性 2例 ,年龄 17~ 47岁 ,平均年龄2 8.4岁 ,病程 1~ 17年 ,用甲氨喋呤 … 相似文献
2.
强直性脊柱炎 (AS)是一种以脊柱中轴关节和骶髂关节受累为主的慢性炎性病变。临床上常见于青年男性 ,男女之比为 10~ 4∶ 1。其病因不明 ,一般认为患者多有遗传易感因素 ,在外界环境因素 (如感染 )的触发下发病 [1 ] 。本病迄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综合手段治疗 AS持肯定态度 ,现将有关观点总结如下。1 合理应用抗生素 ,调整肠道菌群由于 AS患者肠道通透性增高 ,肠粘膜固有层抗原递呈细胞上白细胞分化抗原 80 (CD80 )表达升高 ,血清中 Ig A抗体水平显著升高 ,故认为其属于肠源免疫性疾病 [2、3、4]。目前 ,寻找特… 相似文献
3.
生物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风湿性疾病,以骶髂关节炎、肌腱端炎和脊柱炎为特点,是其他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ies.SpA)的原型,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功能丧失和残疾。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litis,RA)相比,用于AS治疗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较少,柳氮磺吡啶对部分外周关节炎有效,尤其对疾病早期病例有效,但该药物尚未证实对中轴关节有明确疗效。 相似文献
4.
强直性脊柱炎(AS)是1种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韧带、肌腱及外周关节,并可侵犯人体多个组织器官.发病人群主要为15 ~ 20岁的青壮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早期症状常为腰骶部不适并伴有晨僵,也可表现为交替性臀区痛或腹股沟区不适等,常在静止或休息时加重,活动后反而缓解.随病情进展逐渐向上发展至腰椎、胸椎、颈椎,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致残率高.临床常用非甾体抗炎药、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糖皮质激素来改善患者的炎性疼痛,但不能减轻AS的炎症及病理症状,也无法阻滞或缓解疾病的发展[1].生物制剂是以参与免疫反应或炎症过程的分子或受体为靶目标的单克隆抗体或天然抑制分子的重组产物[2].自2000年开始生物制剂在AS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能更好地阻止骨破坏,防止关节畸形,使疾病致残率大大下降.在2008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最新治疗指南中,将生物制剂作为一线药物,建议患者早期使用[3].临床实践证实,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类生物制剂对AS及脊柱关节炎具有很好的疗效,特别对AS早期炎症阶段疗效显著,能够降低炎性疼痛及肌肉僵硬度、改善功能、增加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我们对生物制剂在治疗As的临床研究进展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主要累及中轴关节,新骨的形成是其主要特征,可以导致韧带骨赘的形成、脊柱和骶髂关节的强直。超过9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与HLA-B27相关。骨质疏松(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疾病,可导致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致残性风湿病,早期诊断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骶髂关节炎。炎症性腰痛是早期诊断的重要线索。CT和MRI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骶髂关节病变。ESSG和Amor标准较纽约标准更有利于早期诊断。对治疗目前主张早期使用二线药,顽固性腰痛用NSAIDs无效者可考虑使用骶髂关节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7.
8.
20 0 0年 12月至 2 0 0 2年 8月 ,我们用云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10 7例 ,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89例 ,女 18例 ;年龄 13~ 70岁 ,平均2 7.8岁 ;病程 3个月至 2 0年不等。临床诊断按 1997年纽约诊断标准。患者首发症状为骶髂关节疼痛 92例 ,髋膝关节痛 15例 ,大多数有腰痛史。临床表现 :足跟痛 2 1例 ;踝关节肿胀 7例 ,膝关节肿胀 4 6例 ,活动受限 39例 ,强直 13例 ;髋关节痛5 1例 ,活动受限 4 7例 ,强直 16例 ;髋膝关节均强直 11例。合并有虹膜炎 19例 ,结膜炎 15例 ;有枕颈部痛 5例。患者 X线片均有骶髂关节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生物制剂改善病情抗风湿药(bDMARDs)对AS患者的长期疗效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风湿免疫科有至少5年完整病历记录的AS患者,选取其中全程单用bDMARDs或同时联合传统抗风湿药并且连续治疗时间至少3年的为治疗组,未治疗或治疗时间低于3个月的为对照组。收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髋关节液体松解术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活动度的改善及延缓关节间隙变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2003—2004年11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仅使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髋关节液体松解术。比较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髋关节疼痛评分(VAS评分)、髋关节病变CT分期、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血沉)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均<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髋关节病变CT分期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血沉)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髋关节液体松解术联合药物治疗在减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关节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方面优于单用药物治疗。对延缓髋关节变形的作用还需要观察。 相似文献
11.
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口服雷公藤多甙片20 mg3,次/d。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250 mg3,次/d开始;1周后改为500 mg3,次/d;2周后改为1 000 mg2,次/d。观察治疗4、8周病情改善达ASAS20、ASAS40的例数以评价疗效;治疗前及治疗48、周行总体评估(BAS-G)、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脊柱活动度(BASMI)、机体功能指数(BASFI)、脊柱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4、8周病情改善达ASAS20和ASAS40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4周BAS-G、BASDAI、BASFI、脊柱痛VAS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8周BAS-G、BASDAI、BASMI、BASFI、脊柱痛VAS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雷公藤多甙片治疗AS在短期内疗效优于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且在短期内应用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新探索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黄烽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7(7):385-387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spondylitis ,AS)是一种以累及脊柱和骶髂关节为特征的系统性炎性疾病。多数AS患者对疾病教育、功能锻炼、非甾体抗炎药物 (NSAIDs)以及病情缓解药等治疗措施反应良好。有顽固性髋与中轴关节疾病 ,或有严重关节外表现的AS患者 ,病情多难以控制 ,部分患者可致残。由于目前AS的治疗存在许多误区 ,往往使病人丧失信心。基础研究发现 ,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在免疫反应中具有介导炎症和免疫调节作用 ,其效应包括激活淋巴细胞、释放其他细胞因子 [如白细胞介素(IL) 1、IL 6 ]、前列腺素和金属蛋白酶 ;也可以促… 相似文献
13.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为特征的慢性炎性疾病,多表现为炎性腰背痛、僵硬与活动受限,部分可有外周关节炎、肌腱端病、眼炎及其他关节外表现。随着对AS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其诊断水平和治疗方法都在不断改进和提高,尤其是近年其治疗的新策略取得了较多的新经验,现就下面几方面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3—2005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符合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的门诊及住院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成来氟米特组(26例)和甲氨蝶呤组(36例)。来氟米特组按体重>50kg和<50kg,在治疗开始的3d分别给予负荷剂量50mg/d和40mg/d,在此之后的维持量分别是每周50mg和40mg。甲氨蝶呤组第1周口服5mg,第2周口服10mg,第3周及第3周以后每周口服15mg。2组均每日3次口服柳氮磺胺吡啶0·75g。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做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数(BASDAI)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BASMI)评分。同时测定血常规、血沉(ESR)、肝功能、肾功能及尿沉渣。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0个月、18个月做骶髂关节CT及其他受累关节的X线平片检查。结果来氟米特组共22例随访至18个月,甲氨蝶呤组有29例随访至18个月。从6个月开始来氟米特组BASDAI比甲氨蝶呤组明显好转(P<0·01)。2组BASMI及ESR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骶髂关节CT及X线平片对比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且各自与治疗前对比无加重。来氟米特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4/22),甲氨蝶呤组为31·03%(9/29)。2组均无肾脏异常及肺间质病。结论本研究提示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疗效与甲氨蝶呤相似,不良反应较甲氨蝶呤少。 相似文献
15.
16.
温针灸配合顽痹解毒散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脊柱为主要病变的慢性骨关节疾病,好发于男性青年。1995年4月至2004年10月,我们采用督脉腧穴为主的温针灸疗法配合顽痹解毒散治疗AS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5-01该科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2例(20髋)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骨性强直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患者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结果 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84个月,平均48.5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假体下沉、松动,1例(8.3%)发生脱位并发症,1例(8.3%)发生坐骨神经损伤并发症。5髋(25.0%)出现异位骨化,分别为Brooker分级Ⅰ级2髋,Ⅱ级2髋,Ⅲ级1髋。关节活动度由术前髋关节屈伸平均(12.9±5.6)°改善为(75.6±19.6)°,髋关节内收外展由术前平均(4.4±2.7)°改善为(24.5±8.6)°,Harris评分由术前(20.6±13.1)分改善为(71.9±9.3)分。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能显著改善髋关节功能,矫正髋关节畸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短期益赛普治疗难治性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08年6月我院门诊的强直性脊拄炎患者,均符合1984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条件,且正规用非甾体抗炎药和改善病情药物连续治疗1年以上,疗效差改用益赛普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腰背痛、关节肿痛缓解情况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下降情况。结果益赛普治疗难治性强直性脊柱炎总有效率迭90%,可有效减轻关节症状,降低炎性指标ESR、CRP。结论对于难治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短期应用益赛普控制病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0.
强直性脊柱炎的肺部表现吴洁文(综述)曾庆馀(审校)强直性脊柱炎(AS)肺部受累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自15%~30%不等〔1〕,但典型病变多见于疾病后期,Rosenow等〔2〕报告其发病率仅13%。临床上部分患者胸、肺X线检查病损已明显,但呼吸系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