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早产儿的出生给一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早产儿母亲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从而影响 母乳喂养,因此针对早产儿需要加强护理。在早产儿出院之后,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方法对早产 儿母亲进行心理疏导和必要的护理措施教育,可以保证母婴身心健康。本文主要分析家庭参与护 理对早产儿母婴身心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早产儿的环境护理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建伟  李静  孙静 《护理研究》2007,21(6):479-480
介绍了对早产儿实施环境护理支持的意义和方法。认为环境护理支持可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以及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生儿医学的发展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措施的不断完善,早产儿存活率及其存活质量逐渐提高,其中发育支持护理(Development Supportive Care,DSC)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DSC是一种针对早产儿所采取的人性化、个体化的护理措施,通过改变环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睡眠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于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收治的早产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发育支持护理,对比2组早产儿生长发育指标、睡眠相关指标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早产儿体质量、身长、头围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早产儿体质量、身长、头围均高于对照组早产儿,每日平均睡眠时间和单次入睡最长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早产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均分为(85.40±3.5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0.36±2.71)分(t=5.006,P<0.05)。结论:对早产儿开展发育支持护理有助于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改善其睡眠质量,同时可以提高早产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及病重儿的影响.方法 将NICU住院的120例早产儿按收住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制订照顾计划、优化治疗环境、减轻疼痛、鸟巢式护理和袋鼠式护理、实施非营养性吸吮,并比较两组早产儿在体质量、进奶量、平均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龙琼芳 《当代护士》2015,(12):59-60
目的 探讨发育支持护理在早产儿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年1月-2010年12月出院的66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2013年1月-2013年12月出院的62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在早产儿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给予发育支持护理,针对每个患儿具体情况情况,给予患儿及家属进行相应的指导。比较2组患儿的短期内生病再次入院情况、体重增长情况以及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再次入院率明显下降,体重增长基本正常,未发生死亡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育支持护理在早产儿生长发育过程中有着积极作用,可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发育支持护理,观察两组早产儿摄奶量、体重、神经行为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早产儿14 d时摄奶量、体重、神经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育支持护理模式改变了病房环境和照顾方式,促进了早产儿的发育,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发育支持护理,观察两组早产儿摄奶量、体重、神经行为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早产儿14d时摄奶量、体重、神经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育支持护理模式改变了病房环境和照顾方式.促进了早产儿的发育,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1.
12.
熊英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17):2309-2312
目的:分析改良支持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干预中的构建及应用优势。方法收集本院儿科NICU于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早产儿120例,根据早产儿的出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早产护理模式,实验组构建改良支持护理干预模式并应用,对两组早产儿的纠正胎龄40周时NBNA评分、满1周岁时婴儿智能发育量表( CDCC)评分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评价。结果在纠正胎龄40周时,实验组早产儿的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一般反应等神经行为NBN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满1周岁时,实验组智能、运动发育评分分别为(107.81±9.72)分、(109.32±10.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智能、运动发育评分(100.98±16.89)分、(98.59±11.15)分,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产儿护理干预中实施改良支持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神经行为能力,促进患儿智能与运动发育,近期、远期预后效果显著,不失为一种安全、可靠且有效的护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居家延续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出院后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出院的230例早产儿为对照组,2015年1月至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出院的312例早产儿为观察组,对照组出院前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居家延续护理服务,包括成立早产儿出院后居家延续护理小组、设置居家延续护理内容和实施居家延续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在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的身长、体质量和头围均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早产儿出院后7 d及30 d的门诊再就诊率和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居家延续护理能促进早产儿出院后生长发育,减少出院后再次就诊率和再入院率,提高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综述了国外早产儿连续护理社会支持系统、实践形式及内容和测评工具,国外早产儿连续护理实践形式包括多学科团队连续护理模式、医护-家长合作模式、居家护理模式、远程医疗管理模式、高危儿门诊随访模式,并针对我国现状提出了相应建议,包括完善相关制度和法规、完善早产儿连续护理内容与工作模式、组建多学科连续护理团队、构造开放式的NICU环境、完善早产儿连续护理相关测评工具,以期为我国开展早产儿连续护理的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及应用时的护理方法。方法将46例动力性胃肠功能紊乱早产儿按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治疗组26例。两组均给予早期合理喂养、对症处理、胃肠外营养等处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红霉素[3~5mg/(kg·d)]进行干预。结果治疗组在开奶时间、生理性体质量下降恢复时间、出院时间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剂量红霉素可以显著改善早产儿胃肠动力不足,使早产儿及早行胃肠内营养,促进体质量增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发育支持性护理在早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66例早产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早产儿出生后提供发育支持性护理,对照组早产儿按常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在进奶量、体重、胎粪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早产儿在进奶量、体重、胎粪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发育支持性护理可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王惠良  肖海鸟  王莉聪  卢赛丹 《护理研究》2007,21(32):2964-2965
[目的]探讨发育支持性护理在早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66例早产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早产儿出生后提供发育支持性护理,对照组早产儿按常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在进奶量、体重、胎粪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早产儿在进奶量、体重、胎粪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发育支持性护理可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信息支持对减轻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产后焦虑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信息支持对减轻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产后焦虑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早产儿母亲86例,便利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实施医院常规护理,干预组43例在接受医院常规护理基础上,从产后第一天开始接受研究者提供的信息支持。使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比较两组产后1d、产后3周、产后6周状态焦虑评分。结果干预组产后3周状态焦虑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9,P=0.262);干预组产后6周状态焦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3.213,P=0.002)。结论信息支持可有效减轻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产后6周焦虑,但对减轻产后3周焦虑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
产妇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影响产妇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I100例产妇产后的抑郁心理状态和影响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7.4%。影响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分别为:家庭关系(56.4%)、产妇问题(27.1%)和小儿问题(16.5%)。结论有效的产前健康教育、产时心理护理和社区护理干预可减轻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