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很高,目前缺乏真正有效的治疗措施和药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微环境诱导下具有向多种细胞分化的潜能,而且已在不同微环境条件下将其成功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心肌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等,为脑出血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脑梗死后遗症是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一种顽固性疾病,对脑梗死后遗症的病人,临床治疗应用中药治疗、针灸、理疗等,疗效甚微.随着干细胞临床应用技术的研究,通过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给脑梗死的治疗带来了突破性进展.本文重点研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经腰穿移植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8例脑梗死患者于手术室无菌操作下双侧髂前上棘骨髓穿刺提取自体骨髓液,于无菌实验室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腰穿或神经介入导管回输体内.术后1年对患者定期随访,评价疗效.结果 8例患者语言或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心肌梗死可引起心肌细胞的丢失,进而引起心脏功能的下降,是心力衰竭最主要的病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是一类具有横向分化为各系统器官和组织能力的干细胞,能补充丢失的心肌细胞并通过旁分泌等机制增强心功能,为心肌梗死提供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极具发展潜力。本文对BM—MSCs的分离培养、诱导因素、移植以及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介入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6例PD病人,经导管将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悬液移植入大脑后动脉及小脑上动脉,在移植前后行统一PD评分量表(UPDRS)Ⅱ与Ⅲ评分,观察其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UPDRSⅡ与Ⅲ评分在移植前为15.5±6.3、22.6±7.1,移植1个月后为12.6±2.4、18.6±4.7,移植3个月后为10.6±1.5;16.1±1.8,均较移植前降低(P<0.05)。移植后肝肾功能无变化。病人无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体BMSCs移植治疗PD可明显改善PD患者的日常活动和运动功能,无副作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谢姜  仲健  龚伟  王继明  任贺  韩忠朝 《山东医药》2010,50(40):31-33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出血后大鼠脑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胶原酶VII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实验组采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通过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出血损伤后3 d和7 d大鼠脑内IL-1β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脑出血损伤后3 d和7 d脑内IL-1β含量均减少。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减少大鼠脑出血后脑内IL-1β的含量,进而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类自我更新能力强、细胞特性稳定、具有多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广泛存在于人骨髓、肝、脾、肺等多种组织和器官中.本文综述了MSC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应用前景,并着重阐述肺部MSC的特点,对近年来MSC与各类常见肺部疾病的相关研究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8.
间充质干细胞存在于骨髓、脂肪等多种成熟组织,易于体外分离培养。很多临床前及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其可以通过分化为心肌样细胞、促血管生成、旁分泌等作用参与心肌梗死后组织修复,改善心脏功能。间充质干细胞是理想的心肌再生治疗的细胞来源,现就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骨关节炎(OA) 是一种以软骨变性为主的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社会带来巨大 的经济损失。间充质干细胞(MSC) 作为成体干细胞,成为目前OA 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随着细胞和 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不同来源的MSC,如骨髓MSC、脂肪MSC、滑膜MSC 等被应用于关节软骨修复。关节腔内 注射MSC 可以显著改善OA 患者的疼痛及运动功能,并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MSC 治疗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 效果,但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及真实世界研究进行评估和优化。  相似文献   

10.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时机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不同时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44例首次急性ST段抬高型AMI患者,在急诊成功开通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后随机分为AMI后第1周移植组(A组,10例)、AMI后第2、第3周移植组(B组,10例)、AMI后第4至6周移植组(C组,11例)和对照组(仅行PCI术,不进行骨髓穿刺或冠状动脉内输注,13例).各组于AMI后3 d、6个月行经胸超声心动图,采用99MTc-MIBI核素的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进行心肌灌注显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组和B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心肌灌注缺损指数明显下降.A组与B组间未见明显差异,而C组与对照组相比亦未见明显差异.A组、B组、C组均未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和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AMI急诊介入术后行BMSCs移植是安全的.AMI后前3周行BMSCs移植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治疗后多数病人都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包括深浅感觉障碍、肢体功能障碍以及言语功能缺失等,甚至长期昏迷呈植物状态.目前康复治疗是改善恢复期后遗症的主要手段,但并不理想.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了神经干细胞移植,并且在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一些成果.为了证实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细胞的体外定向诱导分化,本文拟探讨自体BMSCs经蛛网膜下腔移植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正>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干细胞家族的重要成员,具有多向分化、造血支持、免疫调控等特点。近期大量研究关注MSCs的归巢能力、旁分泌机制及抗炎作用,其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作用的报道也较多,可以改善心脏功能、提高预后。本文结合近期相关研究,对其机制和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强 《心脏杂志》2008,20(4):498-500
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心肌梗死治疗方法的进展,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其中有临床应用前景的细胞之一。本文通过介绍BMSCs向心肌样细胞的分化;BMSCs的促血管新生作用;BMSCs对心肌细胞保护和抗凋亡作用;改善心室重构等总结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正>衰老是机体随着年龄增长,器官功能逐步退化的过程,也是生命的自然规律。衰老生物学及衰老相关疾病的干预是当前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干细胞衰老学说认为成体干细胞的衰老枯竭是组织器官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的重要诱因,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可在中胚层衍生物(软骨细胞、骨细胞、脂肪细胞)之间分化的成体干细胞亚群,在维持其器官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缓解衰老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属于中胚层的多功能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在特定条件下,MSCs可分化为肝细胞、胰岛样细胞、骨细胞、软骨细胞、心肌细胞、平滑肌细胞、肌腱细胞、成纤维细胞、骨髓基质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及造血系统等。因此,MSCs已成为细胞替代治疗中的主要选择细胞,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细胞治疗。本文就MSCs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可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并对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文章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作用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在脑梗死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阿霉素诱导的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取8周龄F344大鼠的股骨和胫骨,获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体外纯化、扩增后,用5-溴-2’脱氧尿苷(BrdU)进行标记,然后注射到心力衰竭模型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大鼠的心肌组织内,细胞移植后4周,采用生理记录仪测量3组大鼠的心功能,处死动物,心脏切片行免疫组化了解移植细胞在受体心脏的存活情况。结果细胞移植后4周,细胞移植组大鼠死亡率为6.2%,明显低于假细胞移植组12.5%(P<0.01);在受体大鼠的心脏切片上有BrdU标记的移植细胞存活。心功能测定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移植组最大左室收缩末压(LVSP)、心率(HR)、左室内压最大(最小)变化速率(LV±dp/dtmax)均明显下降(P<0.01),而左室舒张末压(LVDP)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移植组大鼠的LVSP、HR、LV±dp/dtmax均有明显升高(P<0.01),而LVDP明显降低(P<0.01);与假移植组相比,细胞移植组大鼠的HR、LV±dp/dtmax仍有明显下降(P<0.01),而LVDP明显升高(P<0.01)。结论MSCs移植可有效改善阿霉素诱导的扩张型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减少心力衰竭大鼠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存在于骨髓中的一种具有跨胚层分化潜能的干细胞。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存活并能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在体外也可通过诱导向神经细胞转化,并对脑缺血、脑外伤等疾病的神经功能的缺损有改善作用。其取材方便、体外扩增迅速且能以多种途径移植包括静脉移植、脑内移植。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研究的深入,利用BMSC移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在BMSC的作用机制、移植时间、移植途径、特异性标记物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大争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阿霉素诱导的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无菌条件下取8周龄F344大鼠的股骨和胫骨,获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体外纯化、扩增后 ,用5-溴-2'脱氧尿苷(BrdU)进行标记,然后注射到心力衰竭模型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大鼠的心肌组织内,细胞移植后4周,采用生理记录仪测量3组大鼠的心功能 ,处死动物,心脏切片行免疫组化了解移植细胞在受体心脏的存活情况.结果 细胞移植后4周,细胞移植组大鼠死亡率为6.2%,明显低于假细胞移植组12.5%(P<0.01);在受体大鼠的心脏切片上有BrdU标记的移植细胞存活.心功能测定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移植组最大左室收缩末压(LVSP)、心率(HR)、左室内压最大(最小)变化速率(LV±dp/dtmax)均明显下降(P<0.01),而左室舒张末压(LVDP)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移植组大鼠的LVSP、HR、LV±dp/dtmax均有明显升高(P<0.01),而LVDP明显降低(P<0.01);与假移植组相比,细胞移植组大鼠的HR、 LV±dp/dtmax仍有明显下降(P<0.01),而LVDP明显升高(P<0.01).结论 MSCs移植可有效改善阿霉素诱导的扩张型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减少心力衰竭大鼠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