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听神经瘤(acousticneuroma)又称雪旺细胞瘤或听神经鞘瘤,起源于听神经前庭支的Schwann细胞,少数可起源于蜗神经,是桥小脑角区常见良性肿瘤。约占该区肿瘤的80%~95%,约占颅内肿瘤的8%~10%,年发病率约为1/10万[1]。由于桥小脑区肿瘤解剖位置较深,周围存在复杂的神经血管结构,因此桥小脑区肿瘤是神经外科最复杂的手术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中面神经保留技术方法21例听神经瘤患者,采用枕下开颅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肿瘤。在面神经监护下,观察肿瘤与面神经的病理解剖关系,术后随访时间9~29个月。结果肿瘤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解剖保留20例,解剖未能保留成功2例,其中1例术中行面神经端-端吻合。结论面神经监测技术,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病理解剖知识对面神经保留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陈军  陈覃  郭秀元  司宪平 《江苏医药》2002,28(11):857-857
1995年 6月至 2 0 0 1年 1月 ,我院共行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 36例 ,效果良好。对象与方法本组男 17例 ,女 19例。年龄 18~ 6 1岁。病程 6个月~ 5年。患侧耳鸣、听力丧失者 36例 ,头晕 14例 ,面部麻木 12例 ,声嘶及吞咽发呛 8例。第Ⅴ颅神经受累 6例 ,Ⅵ、Ⅶ神经各 1例 ,Ⅷ神经 36例 ,Ⅸ~Ⅺ神经 8例。走路不稳 13例 ,同侧共济障碍征阳性 13例 ,双眼球震颤 36例。 12例椎体束征阳性。头痛 2 2例 ,恶心、呕吐 19例 ,双眼底视乳头水肿 19例。头颅CT扫描 2 1例 ,高密度 13例 ,混杂密度 8例 ,增强扫描阳性。MRI检查 36例 ,呈短T1长…  相似文献   

4.
听神经瘤是起源于第八对颅神经前庭颅内常见的良性肿,手术切除后可获痊愈,但面神经麻痹和听力丧失是听神经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争取全切肿瘤的同时面听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成为神经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我们于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41例大型听神经瘤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肿瘤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听神经瘤的临床疗效和面神经的有效保护方法.方法 对2009年8月至201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并手术切除的26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行肿瘤全切除23例(88.5%),次全切除3例(11.5%),其中肿瘤囊壁与面神经黏连紧密3例,囊壁与脑干黏连紧密3例.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24例(92.3%),面神经与肿瘤无明显分界、无法保留2例.术后出现三叉神经受损2例(7.7%),颅后窝血肿2例(5.2%),后组脑神经受损3例(7.9%),感染1例(2.6%).出院时面神经功能H-B分级:Ⅰ~Ⅱ级21例(81.8%),Ⅲ~Ⅳ级3例(11.5%),Ⅴ~Ⅵ级2例(7.7%);其中2例在切除肿瘤后行面神经吻合术,术后1.5年随访,H-B分级为Ⅲ~Ⅳ级.结论 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的疗效确切,能有效保护面神经的功能.术中应尽量吻合断裂的面神经,以便促进术后神经功能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6.
张勇  鲁艾林  傅震  耿晓增  胡卫星  刘宁 《江苏医药》2007,33(12):1257-1259,F0003
目的 探讨在听神经瘤分型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手术策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 将232例听神经瘤分为三叉神经型、脑干型、小脑型、乳突型及原位型5型.并根据各自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手术策略.结果 依据各种分型,采取合理的手术径路及方法后,减少了术中操作的盲目性和危险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使面神经解剖保留率达93.97%,功能保留率达84.91%.结论 近11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我科1995年提出的听神经瘤分型方法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根据其分型再制定相应的手术策略,可显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36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方法,探讨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技巧及面神经功能保护的疗效。方法分析2001.1—2006.1收治36例患者临床资料,手术全部采取枕下乙状窦后经内听道入路进行显微手术。结果听神经瘤全切33例(91.6%),次全切3例(8.4%),面神经解剖保留28例(77.8%),手术后一年面神经功能保留30例(83.3%)。结论熟练掌握显微手术操作技巧及对桥脑小脑角娴熟解剖,足够的耐心,可使肿瘤全切的同时避免损伤面神经,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听神经瘤的患者的临床瘤体生长分型和显微外科手术的相应策略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来本院就诊的102例听神经瘤临床确诊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瘤体生长分型情况进行研究,并根据不同分型采取相应的显微外科手术策略。结果经研究发现,该类患者的瘤体可以分为原位型、小脑型、脑干型、三叉神经型、乳突型等5种类型。治疗后患者病情显著改善。结论对不同类型的听神经瘤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可以使临床治疗的针对性更强,手术的效果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9.
听神经瘤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8%,由于肿瘤位于桥脑小脑角部位,位置深在,周围解剖关系复杂,所以手术摘除有一定难度,术中容易损伤面神经、听神经及脑干,术后并发症多。听神经瘤属于良性肿瘤,如能尽早摘除,患者可以治愈。听神经瘤的手术一直做为神经外:科的经典手术受到重视。近年来,随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的八路、面神经和听神经的保留及摘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34例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分析。方法:采用单侧枕下乙状窦后小骨窗及经内听道入路,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直径大于4cm肿瘤。结果:肿瘤镜下全切除28例(82%),次全切除6例(18%)。面神经解剖保留20例(60%),功能保留11例(32%)。术前尚存听力25例,术后听力保存3例(12%),无手术死亡。结论:大型听神经瘤的治疗,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及内听道入路,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是提高肿瘤切除率,保留面听神经功能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显微手术中面神经的保留。方法对59例听神经瘤病人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例经迷路入路,开颅进行显微手术治疗,肿瘤最大径6.2cm×6.0cm,术中注意肿瘤与蛛网膜边界,并沿该边界分离并分块切除肿瘤,锐性分离面神经与肿瘤的界面;磨开内听道,神经内镜辅助下切除内听道内肿瘤。注意保护面神经的滋养血管,如面神经与肿瘤包膜粘连紧密,则不强求全切除肿瘤;同时注意保护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岩静脉、后组颅神经及脑干。结果肿瘤全切除57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83.3%,手术死亡1例。术后一周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1]:Ⅳ级31例,Ⅲ级19例,Ⅱ级9例,Ⅰ级1例。术后一年随访,肿瘤均无复发。结论显微外科技术能有效地全切除肿瘤,大大提高了面神经的保全率,做到微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患者经显微外科手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的规律,以及肿瘤大小对术后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House等面神经功能分级(HB分级)方法,对经乙状窦后入路保留面神经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的89例听神经瘤患者进行观察、电话随访和回顾性分析。以术后即刻、术后15天内、术后45天、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超过12个月为时间点,探索面神经功能的恢复规律。并根据肿瘤最大直径<30mm,30-40mm ,≥40mm分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术后早期(15天内)和远期(超过12个月)的面神经功能情况。结果 本组89例患者,听神经瘤术后15天内面神经功能最差(优秀率为52.81%),术后3个月内大部分逐渐恢复(优秀率达到80.90%),术后12个月内绝大部分可恢复到优秀水平(术后12个月优秀率达91.01%),术后1年以后面神经恢复较平稳。肿瘤最大直径<30mm的患者术后早期(15天内)和远期(>12个月)优秀率较好为82.61%和100%。肿瘤大小对术后早期(χ2=23.34,P=0.003,P<0.05)和远期(χ2=14.46,P=0.025,P<0.05)面神经功能状态有显著影响,且具有相关性,分别为早期(r=0.476,P=0.000,P<0.05)、远期(r=0.379,P=0.000,P<0.05),肿瘤越大术后早期和远期面神经功能越差。 结论 经乙状窦后入路保留面神经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的听神经瘤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早期(15天内)可能出现面神经功能恶化,但大部分可于术后3个月内恢复,几乎均可以于术后12个月内恢复。听神经瘤瘤体的大小与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密切相关,是影响术后早期和远期面神经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14.
面神经损伤后功能性重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面神经损伤修复后,神经生理功能的恢复和运动终板的重建。方法:应用诱发肌电图(EMG)动态地了解神经生理功能的恢复及应用胆碱脂酶染色对运动终板重建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术后4周,EMG未引出;12周后可见EMG,但波形不规则,潜伏期长,振幅小;24周后,EMG波形接近正常,潜伏期短,振幅大,胆碱脂酶(AchE)染色显示,术后4周,运动终板在消失中;12周,运动终板数量增多,平均每个切面2-4个,AchE活性为( - ),24周终板数量接近正常,每个切面4-6个,AchE活性为(+++-++++).结论:神经生理功能恢复发生在术后12周,功能性重建取决于运动终板的重建,即数量,形态及活性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沿下颌缘支逆向分离面神经方法切除腮腺肿瘤的手术效果。方法:统计2003年1月~2008年1月腮腺肿瘤手术57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手术时采用沿下颌缘支逆向分离面神经的方法。结果:全组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例并发涎瘘,3例面神经损伤。结论:沿下颌缘支逆向分离面神经的腮腺手术方法从浅到深分离,操作方便、术野清晰、创伤极小、出血较少、优点明显、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徐明耀  寿卫东  陈菲 《江苏医药》2005,31(11):825-826,F0002
目的 探讨面神经损伤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19例面神经损伤的患者手术治疗,手术切口采用腮腺手术进路,术中按循分支找总于的原则,找到损伤面神经残端,将神经两断端置于医用硅橡胶管内并固定之。结果 术后2个月,面神经功能开始恢复,术后6个月面瘫基本消失,术后1年面瘫完全消失。肌电图检查结果同临床症状恢复一致。结论 套管法是一种简单、实用且疗效佳的神经修复法。术前肌电图仪检查有助于确定神经损伤的性质及部位,可辅以神经探测器寻找神经残端,神经必须至少固定在管内5mm以上,修复时机越早越好,不宜超过3个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外科手术治疗由化脓性中耳炎、外伤、颞骨肿瘤引起的面神经瘫痪的疗效.方法 对29例面神经瘫痪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其中化脓性中耳炎所致面瘫18例,外伤性面瘫9例,颞骨肿瘤所致面瘫2例.面神经水平段或垂直段减压术8例,面神经膝状神经节至茎乳孔减压术19例,全程面神经减压2例,其中面神经端一端吻合1例,神经移植2例.结果 随访6~18个月,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分级标准)由术前的Ⅱ级6.9%、Ⅲ级17.2%、Ⅳ级34.5%、Ⅴ级31.0%、Ⅵ级10.3%恢复到Ⅰ级6.9%、Ⅱ级27.6%、Ⅲ级27.6%、Ⅳ级24.1%、Ⅴ级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面神经减压术和神经移植仍是治疗面瘫的有效手段.化脓性中耳炎所致面瘫和外伤性面瘫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