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生活压力的日益加剧,心身疾病屡见不鲜,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以"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阴阳平衡观为依托,分别从生理、病理、治疗、预防、体会5个方面探讨了这一观点与心理调适的关系及其对于心理调适的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睡眠已成为人们关注的健康问题。从失眠门诊的登记可以看出,存在失眠障碍的人群日益增多,从中轻年女性、私营业主、老年人、到领导干部,他们在工作生活、升学就业等长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精神紧张,思虚过度,劳逸失调,饮食不节,导致心神不宁,痰热内扰心神所致,而这些人又不善于自我调适心理,找不到适当的心理疏导方法,更重要的给予心理疏导、生活起居等方面的指导,就会收到满意之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盆底肌训练(PFMT)联合生物电刺激(BS)对子宫全切患者病耻感、心理调适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南阳市正骨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治疗的120例子宫全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与C组,每组40例。A组患者行PFMT,B组患者行PFMT联合BS,C组患者行常规干预,比较三组患者干预前后病耻感、心理调适及性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干预后,三组患者病耻感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B组患者病耻感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A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三组患者情绪状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压力状态、女性性生活指数(FSF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B组患者情绪状态评分均低于A组、C组,压力状态、FSFI评分均高于A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FMT联合BS可有效降低子宫全切患者病耻感,提高其心理调适水平及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及医保政策的制定,肿瘤病人的住院时间缩短,出院后的护理主要出家庭成员完成。家中的护理是提高病人的生存能力,改善病人的心理调适能力,社会功能及自我生活能力的重要环节。家庭护理中亲人的心理及照顾技巧等也直接影响病人的情绪及康复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长寿老人的心理优势医学心理学认为:长寿老人大多具有超于一般人的心理优势,主要是:情绪稳定长寿老人注重自己的情绪调适,使中枢神经处于相对稳定的良好状态,进而使机体的生理功能协调。资料表明,95%以上的长寿老人情绪安定,适应能力强,经受得起生活环境中的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傣族南传佛教与中医在心理调适方法上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田野调查、文献研究整理提炼出傣族南传佛教中蕴含的心理调适方法,与中医心理调适方法进行对比,探讨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傣族南传佛教蕴含着丰富的心理调适方法,在心理病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着显著作用。结论:傣族南传佛教与中医在情志病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诸多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7.
妇科肿瘤患者围化疗期出现不同程度的躯体症状以及心理障碍,躯体不适会加重患者的心理反应,心理社会紧张刺激可以降低和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加快死亡.因此,护理工作者应加强护理干预,教会患者化疗副反应的管理、自我心理调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徐德 《养生月刊》2005,26(5):413-415
我是退休教师。退休近14年来,身体好,精神好,生活好。不少门生友人见了我,都说看上去还不到70岁,比较“年轻”。他们问我养生之道,简言之,乃20字经,即“转变观念,调适心理,寻找快乐,适量运动,增加营养”。  相似文献   

9.
岁月可以在额头留下深深的皱纹,心理调适却能使我们永远年轻力壮.这就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10.
军校新入学学员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军校阶段,是每个学员的生理和心理趋向成熟、迅速发展的阶段。青年学员从高中步入军校,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发生改变,再加上其年龄段特有的活跃心理活动,容易产生困惑、迷茫,甚至出现心理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正确认识青年学员的心理问题,把握青年学员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进行积极有效的调适疏导,对提高学员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高素质军事医学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凡见哮喘、咳嗽、痰、饱胀、喘息和四肢水肿等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小青龙汤。临证应用时注意:①寒邪不必拘泥外感;②"三水"的变化要审清;③但见寒饮,有无表证均可用此方;④注意痰饮在临床上的变化;⑤临床见喘未必治喘,要临证辨别。用此方,要抓住以下临床指征:①面色:"三水"之面色--黧黑之色;②脉象:弦脉或浮紧;③舌象:舌苔多水滑;④痰涎:咳痰较爽,痰涎清稀,泡沫状。以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有效之后,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13.
探析神阙穴与气及脏腑经络关系及现代医学对脐中的认识,介绍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病证关系,分析了“病”与“证”的内涵,认为疾病是决定证候的内在稳定的因素,而证候是疾病的外在综合表现。辨证论治以证候处方用药,会产生病证重合与分离两种情况,病证重合时疗效就肯定,而病证分离时则疗效就会远离预期目标,这就是辨证论治疗效重复性差的客观原因。为了提高病证的重合,避免病证的分离,应该重视方药与疾病的联系,不能只讲“方”与“证”的联系。笔者认为,方药对疾病的疗效是根本的,而方药对证候的疗效是附属的,疾病与疾病证候具有不同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田琦  汤旗  陈钧  WONG LISOO  刘立丽  吕正兵  鲍康德 《中草药》2024,55(6):2101-2112
传统中医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现代社会因饮食不节、嗜烟好酒、作息无序及工作和生活压力等诸多因素,造成“脾失健运”。中医药学研究结果显示,健脾开胃的食品疗法因其耐受性及依从性好,被中医医家及患者广泛接受。通过对健脾开胃中药成方制剂、食药同源中药材及饮片和国内外食药同源政策进行综述,以促进食药物质在普通食品领域的开发,为健脾开胃类保健食品、特医食品等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眩晕的主要病理不外虚实两端,虚者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清空。分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湿中阻、瘀血阻窍五型。  相似文献   

17.
郭振球 《天津中医药》2008,25(6):441-444
用中医药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控制过度炎症反应.微观证治学.脏腑、神经、激素、免疫和代谢调节病机链.分析过度炎症反应.从过度炎症反应分始动、放大和损伤3个阶段,提供了证治方药.创新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微观证治学的理法方药.  相似文献   

18.
郑莉  郑林 《天津中医药》2003,20(3):78-79
论述了非典发病与传播的特点。阐述遵循科学控制疫情、总结经验中西合治、心身调节防病健身在论治非典的系统性。从科学严谨的手段、积极努力的态度、正确的应对措施、适宜的心身调节等方面,说明防治的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19.
建立冬凌草乙素药物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研究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情况以分析冬凌草乙素的血清蛋白结合机制。采用超滤法结合LC-MS/MS测定冬凌草乙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蛋白结合率及相关结合常数,以Scatchard方程计算冬凌草乙素与BSA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并对冬凌草乙素与BSA的结合机制进行分析探究。结果显示冬凌草乙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平均结合率为57.2%,且结合类型主要为一类强结合,相关参数为结合常数2.54×104L·μg~(-1),结合位点的数目为n=0.75。冬凌草乙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在考察浓度范围内无浓度依赖。该研究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操作简单,能够满足分析要求,结合常数的求算为临床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动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从中医精气神辨识角度认识虚劳病,总结虚劳病病因病机。通过观察面容、形态、神色、五官、舌象、脉象等辨识精气神状态,确立虚劳病精气神调治原则。在精气神辨识理论指导下,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相关条文、方药进行解析,总结虚劳病相关治则治法。根据精气神调养原则,为虚劳病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