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伴脾亢的介入治疗(附31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 (PS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意义及方法。方法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 3 1例 ,采用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和PSE治疗 ,治疗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 ,CT观察肝脏肿瘤及脾脏大小改变。结果 PSE术后 2 4h、1周、4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均较栓塞前明显升高 (Ρ <0 .0 1)。 2 8例脾栓塞面积在 40 %~70 % ,2例 80 % ,1例 <40 %。术后 1月CT复查肝脏肿瘤缩小 2 2例 ,占 70 .97% (2 2 / 3 1)。脾脏有所缩小 ,内可见均一低密度梗死区。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及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是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健脾疏肝汤联合肝脾动脉双栓塞法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肝脾动脉双栓塞术及肝动脉灌注化疗术。治疗组同时给予中药健脾疏肝汤口服,观察患者肝功能、血常规、AFP测量门静脉、脾静脉直径及肿瘤大小。结果: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AFP低于对照组(P<0.05)、门静脉及脾静脉直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健脾疏肝汤联合肝脾动脉双栓塞法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能改善肝功能,降低门脉压力,延缓肿瘤进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脾动脉部分栓塞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肝癌病人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过程中进行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观察病人血液中自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肝功能的变化,判断疗效。结果:治疗后所有病人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升高,恢复正常的时间为术后2—4周,49例肝功能改善,原有牙龈出血和鼻衄等症状大多消失,伴门脉癌栓76%(16/21)术后近期腹水减少或消失,肝功能恢复较快,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肝癌介入化疗栓塞同时行脾动脉部分栓塞可以有效改善肝功能,缓解脾功能亢进,促进血液中自细胞、血小板升高,减轻门脉压力增高,提高免疫力,对肝癌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部分脾栓塞在肝癌伴脾亢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原发性肝癌伴腺功能亢进(脾亢)患者行部分脾栓塞,使其血细胞恢复正常,以便能进一步行肝动脉化疗。方法:对46例不能行手术切除,且血细胞明显低于正常的肝癌伴脾亢的患者行部分脾栓塞,栓塞面积控制在50%-70%,栓塞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并作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脾栓术后24h、48h、72h、1周、2周、4周的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均较栓塞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部分脾栓塞能治疗脾功能亢进,提高血细胞数量,使肝癌伴脾亢患者的肝动脉化疗能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脾双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28例,均有乙肝病史15~20年,有肝硬化,脾大;其中17例为巨块型肝癌,11例为结节型;肝癌临床分期22例为Ⅱ期,6例为Ⅲ期;肝功能分级A级19例,B级9例;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行化疗栓塞术(TACE),对合并门静脉高压,脾大,PLA及WBC均低下的脾亢患者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对比术前及术后3,7,14 d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术前和术后30 d的肝功能;对比术前和术后1个月肝癌和脾脏的缩小情况。结果术后3 d WBC为(14.4±2.2)×109/L,PLA为(52±6)×109/L,术后7 d WBC为(9.2±1.6)×109/L,PLA为(93±5)×109/L,术后14 d WBC为(5.3±1.8)×109/L,PLA为(90±3)×109/L,WBC和PLA计算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复查B超、CT:肝癌缩小约30%,脾脏缩小约20%;肝功能术后与术前比较,有所改善。结论双介入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具有确切的疗效,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肝内动脉热灌注化疗栓塞及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临床应用。方法:研究组和对照组按肝癌分型随机分组,行肝内动脉热灌注化疗栓塞及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比较两组病例治疗疗效差异。结果:研究组经栓塞后WBC、PLT变化均有显著差异,治疗后生存率均有明显提高。结论:经肝内动脉热灌注化疗栓塞及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选择性脾动脉栓塞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研究和分析对脾动脉不同部位的栓塞治疗不同疾病的临床效果和方法,方法:选择23例患者,肝硬化合并肝癌6例,单纯肝硬化门脉高压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13例,脾功能亢进4例,男19例,女4例,对19例患者采取脾动脉主干栓塞,而后4例患者作部分性脾实质栓塞(即对部分脾段动脉进行栓塞)。结果:13例肝硬化门脉高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于脾动脉主干栓塞后,出血立即停止,除1例栓塞1月后再次出血,1例历肾功能衰竭于栓塞术后48h死亡外,其余11例一年内未再次出血;6例肝癌行脾动脉主干栓塞后进行了肝癌的灌注栓塞(TACE)治疗,未发生术后上消化道出血;4例脾亢患者行脾段动脉栓塞后,第3天白细胞及血小板有明显升高,除左上腹疼痛及发热较明显外,无其他并发症,所有栓塞治疗比较安全,结论:通过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术,可以治疗脾亢及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且保留了脾脏功能,所有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伴门脉高压的肝脾联合栓塞对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分析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及部分脾栓塞术 (PSE)联合治疗对原发性肝癌 (HCC)患者的肝功能影响。方法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患者 85例 ,4 5例经TACE及PSE联合治疗 ,4 0例单纯行TACE治疗。治疗前后观察肝功能指标及Child Pugh评分变化。结果 术前 ,A、B两组患者的TBIL、ALT、ALB及Child Pugh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术后 1周与术前比较 ,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P <0 .0 1) ;长期观察 ,TACE加PSE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较单纯TACE组明显。结论 TACE联合PSE是治疗肝癌合并门脉高压及脾亢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瘤栓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瘤栓的患者预后较差 ,其介入治疗是否进行栓塞多有争议 ,现就我院 2 3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瘤栓肝动脉单纯灌注化疗(以下简称灌注化疗 )和灌注化疗加栓塞 (以下简称化疗 +栓塞 )两种方法的疗效作回顾性分析对比 ,给以评价。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瘤栓 2 3例 ,全部病例均由B超及CT检查明确诊断。其中男 2 2例 ,女 1例。年龄 4 2~ 68岁。灌注化疗 11例 ,化疗 +栓塞12例 ,灌注化疗药用顺铂、氟脲嘧啶、阿霉素三联 ,栓塞用阿霉素碘化油乳剂 ,其中 6例加用明胶海绵颗粒。肝内癌灶以一叶为主 ,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肝癌患者TACE术的相关问题.方法 收集5例艾滋病合并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例合并脾功能亢进.5例患者TACE术前均行肝脏CT扫描,经肝动脉注入低于常规剂量的化疗药和栓塞剂进行化疗栓塞术,并对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脾栓塞术(脾脏栓塞约60%).术后1周及1个月复查CD4T淋巴细胞、肝功能及血常...  相似文献   

11.
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肝癌患者脾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和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肝癌患者脾功能亢进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脉高压患者 110例 ,经导管动脉栓塞 (TACE)同时行部分性脾栓塞 ,分 1~ 3次达到控制目的。脾栓塞采用 35 5~ 5 0 0 μmPVA微粒 ,脾下极动脉超选部分性脾栓塞。采集每次脾栓塞术前、术后资料 ,包括症状、体征、外周血象、增强CT ,上消化道内镜所见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共行部分性脾栓塞 172例次。栓塞范围 30 %~ 6 0 %。栓塞后有 134例次出现发热 ,持续 3~ 30d ,12 6例次出现腹痛 ,其中 2 7例次需用强效止痛药物。少量胸腔积液 6例次 ,保守治疗后消失。未出现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术后 2 4h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 (BPC)开始升高 (P <0 .0 5 ) ,末次栓塞后 3个月白细胞维持在正常值为 6 7例 ,BPC维持在正常值为 82例。术后食欲、体能以及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均有所改善。结论 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能有效改善血象 ,提高机体免疫力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脾动脉栓塞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脾动脉栓塞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中晚期肝癌病人在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同时进行脾动脉栓塞治疗,观察病人血液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肝功能的变化情况和术后反应,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人治疗后血液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升高,肝功能恢复快,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脾动脉栓塞应用于治疗肝癌可改善病人肝功能,控制脾功能亢进,促进血液白细胞、血小板升高,有助于病人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何智明  肖虹 《航空航天医药》2013,24(9):1108-1109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6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观察术后肝功能变化.结果:16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安全顺利出院.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如果术前肝功能未处于C级或处于可控的C级,在必要的抗病毒和保肝等治疗的基础之上,若术前证实门静脉周围有丰富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下,对于此类患者进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12例患,2例经肝动脉灌注化疗(TAC),10例加用栓塞(TACE)。结果 除1例于治疗后3天死于肝昏迷外,其余11例治疗后血糖、尿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生存期超过1年7例,2年3例,3年1例。结论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的疗效。方法对3例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先行化疗灌注,再用明胶海绵颗粒及明胶海绵条进行栓塞。结果3例肝右叶巨块型肝癌破裂均一次性栓塞成功,其中1例加用超液化碘油已带瘤生存20个月。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急诊止血效果显著,可达到止血和治疗肿瘤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6.
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脾亢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在治疗脾功能亢进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02.12到05.4间采用部分性脾栓塞治疗的19例肝炎后肝硬化所致的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材料,方法均采用明胶海绵颗粒加用庆大霉素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脾动脉栓塞。结果: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后,患者血小板和白细胞在近期有明显升高,其中血小板较为持久和显著。结论: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亢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Seld 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及行部分脾动脉药物及明胶海棉栓塞。结果29例患者,完全缓解(CR)17例,部分缓解(PR)8例,总有效率达86.2%,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及部分脾动脉栓塞是治疗肝癌并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属于一种恶性肿瘤,在我国较为常见。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临床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肝动脉栓塞术后肝功能损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受到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1]。本研究观察了肝动脉栓塞术后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的CT灌注成像特点。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肝外血供的血管造影分析及介入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肝外血供的血管造影表现及其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 本组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常规腹腔动脉造影及肝外血供探查,并对其行超选择性插管及化疗栓塞治疗(TACE).结果 32例患者共见37支肝外营养血管,分别为肠系膜上动脉12支,右膈下动脉9支,左膈下动脉1支,胃左动脉6支,胰十二指肠动脉弓2支,胃网膜动脉2条,胃十二指肠动脉2支,右胸廓内动脉1支,右肋间动脉1支,脾动脉1支.大多数肝外血供为肠系膜上动脉和右膈下动脉;4支肝外营养血管因未能成功行超选择性插管而只予化疗药灌注治疗,其余33支肝外血供均行超选择性插管和化疗栓塞治疗.结论 原发性肝癌的肝外血供较为常见和多变,对肝外血供的化疗栓塞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严重并发症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7月,57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1 252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术后针对发生的并发症,给予积极治疗,同时结合生化及影像学检查,探讨严重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 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3例、急性肝功能衰竭6例(死亡1例)、肺栓塞1例、胆汁瘤2例、胆囊炎4例、胃穿孔并死亡1例.结论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与术前肝功能较差、门静脉高压、化疗栓塞药物剂量过大、药物反流及异位栓塞等有关.重视TACE术时机的选择,采用规范化的介入治疗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