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氯高铁血红素诱导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变化和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DCV模型,对照组注入等体积(0.3 ml)的生理盐水,氯高铁血红素诱导组每日通过腹腔注射氯高铁血红素(30 mg/kg)。监测各组基底动脉血管内径周长和血管壁厚,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基底动脉HO-1 mRNA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不同时相基底动脉中无HO-1 mRNA的表达,SAH后大鼠基底动脉有HO-1 mRNA的低表达,氯高铁血红素诱导组HO-1的表达增高,并能减轻DCV的发生。结论 HO-1表达增高能够拮抗SAH后DCV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血红素氧合酶-1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中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SAH后DCV模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基底动脉HO-1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注水对照组3、5、7d基底动脉内径周长分别为(996.20±43.25)μm、(1019.05±58.16)μm和(965.25±49.98)μm,血管壁厚分别为(9.82±0.57)μm、(9.65±0.65)μm和(10.11±0.48)μm;SAH组3、5、7d基底动脉内径周长分别为(705.65±66.57)μm、(738.70±42.19)μm和(665.31±49.85)μm,血管壁厚分别为(14.41±0.51)μm、(13.25±0.63)μm和(17.43±0.55)μm。注水对照组不同时相基底动脉中无HO-1mRNA表达;SAH组注血后3、5、7d,HO-1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1±0.042、0.55±0.039和0.48±0.052,以注血后3d表达水平最高。结论SAH后大鼠基底动脉有HO-1mRNA的低表达,但其不能拮抗SAH后DCV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内皮素-1在实验性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石玉秀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1,17(4):239-242
目的:探讨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在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及其信号传导机制。方法:在建立犬脑血管痉挛动物模型基础上应用免疫生化技术直接对脑基底动脉血管ET-1生物活性和血管平滑肌细胞PKC活性进行检测。同时,应用体外血管张力性研究方法进一步观察了ET-1以及ETA受体阻断剂BQ123和ETA/ETB受体阻断剂TAK044对血管张力的作用。结果:造影显示脑血管痉挛程度与PKC激活程度密切相关,基底动脉血管ET-1免疫生物活性仅仅在脑血管痉挛早期一过性增高,体外实验显示ET-1具有强烈的致血管痉挛和明显激活PKC作用,这种作用能被ET受体阻断剂BQ123和TAK044明显阻断。结论:ET-1仅仅在脑血管痉挛早期起致血管痉挛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ET受体启动、激活PKC而实现的,而在维持脑血管痉挛过程中ET-1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痉挛发病机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30%~70%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CVS),其中40%患者发生迟发性神经功能缺损,是SAH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近年研究发现CVS病因是多因素的,氧合血红蛋白(OxyHb)、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蛋白激酶C(PKC)、钾通道都参与CVS的发生,现就近年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内皮素ET是1988年首次由Yanagisawa等从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分离提纯的一种生物活性肽,包括3种异构形式ET1、ET2、ET3,研究最多的是ET1,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ET合成是先由203个氨基酸的内皮… 相似文献
5.
氧合血红蛋白与脑血管痉挛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痉挛 (cerebralvasospasm ,CVS)的原因是脑内动脉的一支或多支 ,由于动脉壁平滑肌的收缩或血管损伤引起其管腔形态学变化 ,从而在动脉造影时表现出管腔狭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aneurysmalsubarachnoidhemorrhage,aSAH)常引起脑血管痉挛 ,但很少在 3d内发生 ,在 4~ 7d时血管造影显示有 30 %~ 70 %的SAH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 ,其中只有 2 0 %~ 30 %出现临床症状。严重的脑血管痉挛是SAH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关于SAH后脑血管痉挛病因的研究已经持续数十年… 相似文献
6.
实验性脑血管痉挛时一氧化氮与超氧化物歧化酶对脑血流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分别及联合使用对大鼠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时脑血流(CBF)的作用。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A组:假手术+盐水,B组:SAH+盐水;C组:SAH+SOD;D组:SAH+NOC12;E组:SAH+SOD、NOC12。模拟制成48h后,通过Lase-Doppler血液仪观察各种药物持续静脉注射1h内C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是引起病人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近年来氧合血红蛋白(OxyHb)在其中的作用得到了愈来愈多的重视,被认为是引起脑血管痉挛的主要启动因素,本文就OxyHb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贾涛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2,29(5):413-416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对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预后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有扩血管药物缓释装置的应用,新的扩血管药物如内皮素转化酶抑制剂,纤溶酶原激活剂等的研究,以及对基因治疗和NO控释体等新方法的探索,对于彻底控制脑血管痉挛带来的危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血红素氧合酶 1(HO 1)及血红素氧合酶 2 (HO 2 )在局灶性脑缺血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脑缺血模型 ,对 6 6只大鼠脑缺血后不同时间点进行HO 1、HO 2免疫组化染色及病理学研究 ,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计算两者表达水平。结果 栓塞后 30min大鼠皮质及海马即有HO 1阳性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表达 ,且随着时间推移HO 1的表达逐渐增强 ,到栓塞后 12h达峰值 (P <0 0 1) ,以后逐渐下降 ,栓塞后 1周仍有HO 1表达。HO 2在正常大鼠及梗死大鼠脑组织内均有表达。栓塞后不同时间段 ,HO 2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但HO 2表达呈动态变化 ,2 4h时最高 (P <0 0 1) ,以后逐渐下降。结论 脑缺血时脑内HO 1、HO 2表达的不同变化 ,是脑组织对损伤恢复重要的机制之一。HO 1修复受损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而HO 2在于维护正常细胞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内皮素与脑血管痉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民辉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1994,(3)
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其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仍不十分明确。近年来,有关内皮素——一种由内皮细胞产生的、具有强烈缩血管作用的肽类物质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关系被引起广泛的注意。研究表明,内皮素在脑血管痉挛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简要介绍内皮素的基础上,着重阐述内皮素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E2)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型脑血管痉挛(DCV)的抑制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①空白组,②假穿刺组,③SAH组,④SAH+E2组,⑤SAH+安慰剂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内皮素-1(ET-1)含量,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脱氧尿嘧啶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颞叶神经元凋亡情况,通过测定基底动脉血管横截面积判断脑血管痉挛情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SAH后7 d SAH+E2组基底动脉横截面积与SAH组和SAH+安慰剂组相比明显变大(P<0.01);与SAH组和SAH+安慰剂组相比,SAH+E2组血浆ET-1浓度明显减少(P<0.01);TUNEL染色显示SAH+E2组颞叶皮质神经元凋亡程度较SAH组和SAH+安慰剂组显著性减轻。结论持续给予E2维持其生理浓度可以有效预防SAH后迟发型脑血管痉挛,部分可能与E2可以抑制ET-1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钙拮抗剂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DCVS)的疗效。方法 :对 6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患者将其分为钙拮抗剂治疗组 ( 32例 )和常规治疗对照组 ( 34例 )。结果 :32例治疗组中发生DCVS的 5例 ,34例对照组中发生DCVS2 1例 (P <0 0 5) ;死亡人数治疗组 4例 ,对照组 7例 ,无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钙拮抗剂在DCVS的防治中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胡椒碱对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研究胡椒碱对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动物仅做枕大池假穿刺假注血,其余受试动物采用经枕大池穿刺2次注入自体动脉血的方法制作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模型。自第1次注血始,生理盐水组动物经耳缘静脉注入生理盐水0.5ml/kg,依同样方法,胡椒碱溶媒组、胡椒碱组动物分别注入等量的胡椒碱溶媒、胡椒碱注射液20mg/kg,1次/d,直至第6天。各组受试动物在第7天时分两批处死,将脑组织连同基底动脉及其分支迅速取出,半数标本供组织学和TNF-α、IL-1β、IL-6等炎性细胞因子免疫组化观察,半数标本用RT-PCR的方法测定上述炎性细胞因子mRNA表达变化,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MSA)进行血管细胞核内NF.KB活性评价。结果 与假手术组动物基底动脉正常血管形态相比,生理盐水组和胡椒碱溶媒组动物均有明显血管痉挛,血管壁上NF-KB活性、TNF-α、IL-1β和IL-6表达明显增高;而胡椒碱组动物血管痉挛得到明显缓解,血管壁上NF-KB活性、TNF-α、IL-1β和IL-6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胡椒碱可能通过抑制血管壁上NF-KB活性、下调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而发挥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探讨盐酸法舒地尔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的缓解作用和神经保护作用,并与尼莫地平对比,观察疗效。方法通过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大鼠SAH模型,观察基底动脉和海马神经元形态变化,测量基底动脉管径和管壁厚度,计算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检测基底动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的表达。结果各组模型大鼠的基底动脉均出现血管痉挛,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多数神经元发生变性,基底动脉的eNOS表达明显减弱。但注射法舒地尔组与其他模型组相比能较大程度的缓解以上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优于尼莫地平。结论法舒地尔可以有效缓解SAH后的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缓解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作用和神经保护作用与动脉壁产生的一氧化氮(NO)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动脉中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变化,同时评价ICAM-1单克隆抗体和甲基强的松龙的防治效果。方法中国白兔48只,体重2~2.5kg,随机分为四组。A组:正常对照组(n=8),不做枕大池穿刺注血,Day0处死;B组:SAH组(n=24),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SAH模型,即在Day0和Day2第一、二次枕大池注血,并分别在Day4、Day7和Day14分三批处死,每批8只;C组:SAH+ICAM-1单克隆抗体和甲基强的松龙组(n=8),枕大池注射ICAM-1单克隆抗体10μg,耳缘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30mg/kg,并在Day7处死;D组:SAH+生理盐水组(n=8),用等量37℃生理盐水代替ICAM-1单克隆抗体和甲基强的松龙,第一次注血后Day7处死。结果A组动物基底动脉组织结构正常。B组动物基底动脉在Day4、Day7时出现血管痉挛,Day7时最严重,Day14时血管痉挛缓解。C组动物基底动脉痉挛明显缓解(P<0.05)。而D组动物基底动脉脑血管痉挛无缓解。B组动物基底动脉壁ICAM-1表达于day4开始增加,day7达到高峰,day14降至正常水平。C组ICAM-1表达明显减弱,与B组(day7)和D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兔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中ICAM-1表达变化与DCVS炎症反应时相一致。应用ICAM-1单克隆抗体和甲基强的松龙,可抑制炎症反应的启动和进展,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DCV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的发生和血管壁增殖之间的关系。方法SD大鼠78只,随机分为SAH组(A组,36只)、生理盐水组(B组,36只)和正常对照组(C组,6只)。A组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SAH模型,B组同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A、B组分别在首次注血(或生理盐水)后4、7、10、13、16、20d取基底动脉(BA)行HE染色后测量其内径周长、血管壁厚度,观察血管结构改变;免疫组化染色后检测B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结果B、C组BA血管结构正常、无DCV发生,A组第4天出现DCV,第7天达到高峰,高峰期持续至第10天,后逐渐缓解,20d基本恢复正常;A组除20d外,各时相有不同程度的内膜增厚皱折、平滑肌层增厚等改变。PCNA在B组及C组BA中无表达,A组各时相均有表达,第7天有较强表达(P<0.05)。结论SAH后DCV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与血管壁增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实验研究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VS).方法实验选取12只家犬,随机分成两组.采取"两次出血法"制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SAH前先做基底动脉造影,然后行枕大池穿刺,抽出脑脊液4ml后注入等量自体动脉血.第一次"SAH"后48小时再次注入自体动脉血4ml.第二次注血后6小时治疗组6只动物经枕大池穿刺注入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r-TPA)25mg;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7天后再次行基底动脉造影.结果动脉造影r-TPA治疗组基底动脉口径无明显变化(P>0.05);解剖除1例基底动脉外膜上可见数点凝血外,其余动物颅底均无血块.对照组两次动脉造影基底动脉缩小极为明显(P<0.01),有严重的血管痉挛.颅底充满血块,基底动脉被血块所包绕.结论r-TPA能充分地溶解未成熟的(SAH后48小时)蛛网膜下腔凝血块,从而有效的预防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症状性脑血管痉孪(symptomatic cerebral vasospasm,SCVS)是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寻找与SCVS相关的危险因素,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11例SAH患者临床资料,分别对年龄、性别、高血压等17项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1例SAH患者中,共出现SCVS患者81例;单因素分析,年龄、高血压史、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动脉瘤位置、发热情况和脑室内积血7项指标2组间有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1.027,95%CI 1.002~1.053,P<0.05)和改良Fisher分级(OR=2.985,95%CI 2.048~4.352,P<0.05)进入方程.结论 SCVS占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38.4%.蛛网膜下腔出血后SCVS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年龄和改良Fisher分级是SCV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