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细胞疗法是近年来医学发展的一大进步,目前,不少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干细胞的应用,包括肿瘤治疗、组织再生修复、器官移植等疾病治疗领域。但是由于干细胞在外源性因素下会异常分化,因此有必要对干细胞进行标记,并对移植后的干细胞实现实时示踪及监控,从而有利地揭示干细胞移植后的存活、滞留、分化、迁移等生物学行为规律。目前干细胞示踪技术种类繁多,其中分子影像学发展迅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具体选用哪一种影像示踪技术示踪、监视干细胞还需要我们依据其优缺点进行选择。本文将对主要的干细胞影像示踪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比其示踪成像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兔耳脂肪移植模型,观察兔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复合脂肪颗粒(adipose granule,AG)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移植后的形态学变化,为临床脂肪干细胞移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健康新西兰家兔为实验动物,共取24只,随机分成4组(n=6):A组 移植物为AG;B组 AG+PRF;C组 AG+ADSCs;D组 AG+PRF+ADSCs。在术后1、3、6个月,用B超、游标卡尺测量移植脂肪后的体积变化。透射光活体观察各时间点新生血管的形成及HE染色分析其形态学改变。结果:术后1、3、6个月在脂肪存活率、免疫组化、透光观察等方面D组与A、B、C三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DSCs复合PRF、AG能够显著提高移植脂肪组织的成活率,可为临床脂肪干细胞移植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TI571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急变期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CML急变期患者接受STI571治疗,然后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同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3例CML急变期患者均获得临床血液学缓解,STI571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造血恢复无影响。结论:STI571对CML急变期有治疗作用,可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治疗,二者结合有可能使患者生存期延长。  相似文献   

4.
自1985年首例成功地进行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BSC)后,此种移植造血干细胞的新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增长很快,因为其显示有某些优点:造血恢复的快;移植后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廉。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指征现在也较好的定下来了,虽然由于缺乏对照的研究,限制了其临床资料的应用。尽管有些方面尚不能最后肯定,如周围血造血干细胞的本质,其长期植活的能力,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植入(PBSC)定量的检测,或谓它比采  相似文献   

5.
荚德水  姚明 《肿瘤》2008,28(4):363-366
体内生物发光成像(in vivo bioluminescence imaging)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能够非侵入性、定量及实时动态监测活体动物体内的生物学过程。一个完整的生物发光成像过程,包括构建荧光素酶(luciferase)报告基因,建立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细胞,再将此细胞移植到动物体内,进而可以在体外通过敏感的光学检测系统检测到动物体内特定部位所发出的光。生物发光成像能够示踪特定细胞(肿瘤细胞、免疫细胞、干细胞和细菌等)在体内的迁移,反映特定基因的时空特异性表达以及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等。本文主要就生物发光成像的原理、特点及其在肿瘤转移相关研究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自1985年首例成功地进行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BSCT)后,此种移植造血干细胞的新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增长很快,因为其显示有某些优点:造血恢复的快;移植后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廉。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指征现在也较好的定下来了,虽然由于缺乏对照的研究,限制了其临床资料的应用。尽管有些方面尚不能最后肯定.如周围血造血干细胞的本质,其长期植活的能力,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植入(PBSC)定量的检测,或谓它比采集骨髓中含有较少的恶性细胞。近来实骑研究了用造血刺激因子来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现在也在实验中。  相似文献   

7.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策略之一,成功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需要具有快速血液重建能力和造血能力持久恢复,若能合理改善影响造血重建因素,将会加速移植后造血重建,从而避免潜在的移植相关并发症出现和减少治疗所需费用。本文综述了影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液重建的最新进展,以期对临床工作及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干细胞的成活、分化、增殖及造血功能的恢复,影响治疗的效果,移植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诸多问题。如造血微环境的破坏,干细胞归巢问题及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均影响移植成败。近年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为造血微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能够促进造血,加速干细胞归巢,还能参与免疫反应,降低T淋巴细胞反应。而MSC的这些特性恰好可以减少HSC中的以上问题。因此,国内外已将HSC与MSC共移植治疗恶性肿瘤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脐血移植作为骨髓移植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有力补充,目前已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从临床应用的角度对脐血移植的现状以及包括扩增后的脐血移植、双份脐血移植和非清髓脐血移植等在内的脐血移植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整理单中心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移植患者术后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特征、影响因素及生存情况,探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症代谢综合征对移植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22年9月于本中心进行allo-HSCT的73例血液病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allo-HSCT术后1月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影响因素及生存情况。结果:73例allo-HSCT患者术后1月出现代谢综合征患者为32例,临床特征为高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血糖。单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空腹血糖、移植后胆红素水平对代谢综合征发生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后胆红素水平对代谢综合征发生有影响。生存分析显示有无移植后代谢综合征对患者总生存期无影响。结论:本研究发现移植患者术后1月代谢综合征发病率为43.84%,移植后胆红素水平是HSCT-MS的影响因素。临床上应加强对HSCT患者代谢相关因素的筛查和防治,以期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干细胞的成活、分化、增殖及造血功能的恢复,影响治疗的效果,移植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诸多问题。如造血微环境的破坏,干细胞归巢问题及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均影响移植成败。近年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为造血微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能够促进造血,加速干细胞归巢,还能参与免疫反应,降低T淋巴细胞反应。而MSC的这些特性恰好可以减少HSC中的以上问题。因此,国内外已将HSC与MSC共移植治疗恶性肿瘤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Tian H  Zhou SY 《癌症》2003,22(12):1325-1329
背景与目的:应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CSF)等动员剂从健康供者中动员和获取造血干细胞用于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peripheralbloodstemcelltransplantation,allo-PBSCT)已在临床广泛开展,但在其作用机理、给药剂量和给药方案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单一剂量的G-CSF(250μg/d)用于allo-PBSCT的外周血干细胞(peripheralbloodstemcell,PBSC)动员以及移植后造血恢复的安全性和有效  相似文献   

13.
可移植性人脑胶质瘤组织裸小鼠脑内移植及其MR显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i RJ  Diao Y  Huang Q  Shen JK  Lan Q 《癌症》2007,26(9):937-941
背景与目的:文献报道的胶质瘤动物原位移植模型,大多数是将细胞悬液立体定向接种于鼠脑内,操作繁杂,耗时长,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批量实验.本研究接种可移植性人脑胶质瘤组织于裸小鼠脑内,探讨建立人脑胶质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及其MR活体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在套管针内,置入位于裸小鼠皮下生长的可移植性人脑胶质瘤组织2 mm3,经微型颅钻钻颅孔后经套管针推入裸小鼠右尾状核内,第30天在配有小鼠专用micro-23微线圈的1.5T MR机上进行头颅扫描和专用软件测量显像的肿瘤体积.继而取全脑作连续冰冻切片,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病理特征,在体视显微镜目镜下用测微尺测量肿瘤.然后将上述两种方法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荷瘤鼠活体MR显像计算肿瘤体积的可行性.结果:经MR扫描的15只颅内接种肿瘤的小鼠,有14只的尾状核区域见到肿瘤显像;在脑切片上,与MR像相同部位见到了肿瘤组织.经脑切片测得的肿瘤体积[(23.19±10.18)mm3]和经MRI测得的肿瘤体积[(23.45±11.64)mm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模型制作成功率为93%(14/15),肿瘤模型MR显像成功率为100%(14/14).结论:经套管针定量植入胶质瘤组织于裸小鼠尾状核,制作可移植性裸小鼠人脑胶质瘤原位模型,具有操作便捷、省时、便于批量制作、致瘤率高等优点.配有小鼠专用微型线圈的1.5T MR机可用于荷瘤裸小鼠的头颅成像、在活体上对移植瘤进行定位和体积测量等研究.  相似文献   

14.
间充质干细胞在移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类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组织干细胞,易于在体外扩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及其他系统的移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详细阐述了MSC支持造血、促进植入,调节免疫及减轻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方面的功能及机制,并对其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提出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7例对常规化疗无效的晚期实体瘤疗效。方法:对晚期实体瘤17例患者,应用rhG-CSF联合化疗进行干细胞动员采集、冻存,然后应用大剂量化疗进行治疗,48小时后进行干细胞回输,严密观察干细胞移植指标、患者临床反应,然后按WHO抗肿瘤药物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7例患者干细胞移植全部获得成功。17例中16例有效,有效率为94%,其中CR8例为47.0%,PR8例  相似文献   

16.
成体干细胞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成体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其“可塑性”的特性在组织和器官损伤修复的临床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梗死安全而有效,自体骨骼肌来源的干细胞心肌内注射治疗心肌梗死也有较好疗效;外伤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采用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治疗,术后症状均有改善;对于眼表面疾病患者来说,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简单而有效的重建角膜表面和明显提高有效视力的治疗方法;来源于骨髓的成骨祖细胞,在体外生物陶瓷支架上生长扩增后移植于骨损伤部位能显著提高大段骨损伤的治疗效果。有证据显示皮肤和人吸脂术后的脂肪组织内有类似于MSC的多功能干细胞,具有临床应用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7.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动态监测供受者嵌合状态,对于疾病转归、提高移植成功率,减少疾病复发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应用不同分子遗传学标记结合定量PCR检测嵌合体,尤其是对系列特异细胞嵌合体进行动态定量分析研究,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对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方法的认识.方法 对1例24岁男性HGBL患者行PET-CT、鼻咽部及骨髓活组织检查等,观察高强度化疗后进行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URD-HSCT)及移植后应用地西他滨维持治疗的效果.结果 鼻咽部活组织检查及基因检测表明该患者为伴p53突变的HGBL非特指型(HGBL-NOS),给予R-hyperCVAD、R-CODOX-M、R-IVAC、R-CODOX-M方案共4个疗程化疗,后进行URD-HSCT,移植后应用地西他滨维持治疗,移植1年内多次复查PET-CT及骨髓提示缓解,p53突变转阴.结论 伴有p53突变的HGBL-NOS需与其他侵袭性淋巴瘤鉴别,预后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作为治疗选择,移植后应用地西他滨维持治疗的效果有待进一步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常规细胞遗传学在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方面的价值。方法:应用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定期检测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常染色体、性染色体情况。结果:4例移植成功患者其中异性别3例性染色体表现为供者性染色体,原有异常消失;术后复发患者原有异常重现。结论:染色体可以作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与否的标志和评价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aplo-HSCT)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发生率,减少移植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脐血联合haplo-HSCT已逐渐在国内外部分中心开展,其可以克服haplo-HSCT和脐血干细胞移植的局限性,并保留单倍型移植物抗白血病的作用,在加速造血重建、降低GVHD发生率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的疗效和应用前景,并且可取得与人类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全相合移植类似的疗效。本文就该移植方案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并对移植后病毒感染、免疫重建、造血嵌合状态等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