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脑微出血与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雅星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12(9):675-677
通过T2^ 加权梯度回波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测到的脑微出血可反映微血管病变的出血倾向。研究表明,微出血是脑出血显著而独立的危险因素,对脑出血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同时,一些卒中相关因素对微出血及其与脑出血的关系也具一定影响。对脑微出血认识的不断加深,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脑血管病的机制并可能改进目前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脑微出血与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雅星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4,12(9):675-677
通过T2 加权梯度回波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测到的脑微出血可反映微血管病变的出血倾向。研究表明 ,微出血是脑出血显著而独立的危险因素 ,对脑出血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同时 ,一些卒中相关因素对微出血及其与脑出血的关系也具一定影响。对脑微出血认识的不断加深 ,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脑血管病的机制并可能改进目前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微出血与华法林相关性脑出血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选择34例在院外服用华法林后发生脑出血的患者作为脑出血组,54例同一时期服用华法林但未发生脑出血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一般资料、脑血管危险因素、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以及脑微出血的影像学检查情况.结果 脑出血组脑微出血检出率(82.4%对22.2%,P<0.001)和病灶数量(10.40±25.6对0.60±1.09,P<0.001)均显著高于和多于对照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国际标准化比率过高(OR 4.241,95%CI 1.421~12.198;P=0.012)和脑微出血(OR 79.827,95%CI 6.113~368.13;P=0.001)是华法林相关性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脑微出血是华法林相关性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患者在风险概率明确的条件下决策能力是否受损.方法 采用风险概率明确的骰子博弈测试(Game of Dice Test,GDT)对45例CMBs患者和45名非CMBs患者进行风险决策能力研究.结果 GDT表明,CMBs组受试者与非CM Bs组相比更偏爱选择风险选项[(9.64±3.22)次对(6.51 ±4.48)次;t=3.809,P<0.001].在4个选项中,CMBs组选择最多的是风险最高的选项即2个数字[(6.91 ±3.02)次对(4.71 ±2.95)次;t=3.494,P=0.001],而非CMBs组选择最多的是3个数字[(4.87±2.17)次对(7.71 ±2.71)次;t=-5.496,P<0.001].将整个GDT分为3个阶段,所有3个阶段CMBs组选择安全选项的次数均显著少于非CMBs组[第1阶段:(-0.27 ±3.00)次对(0.93±3.09)次;t=-1.867,P=0.065;第2阶段:(-0.62±2.55)次对(2.27±2.65)次;t=-5.268,P< 0.001;第3阶段:(-0.53±2.57)次对(2.89 ±3.12)次;t=-5.677,P<0.001];而且,随着实验选择次数的增加,非CMBs组选择安全选项逐渐增多(F=4.780,P=0.010),而CMBs组则不然(F=0.209,P=0.812).结论 CMBs患者在风险概率明确条件下存在明显的决策能力受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和分析健康老年人与老年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率、微出血的出血点数和位置。 方法 对 150例老年人行常规磁共振成像 (MRI)和梯度回波T2 加权成像 ,根据临床和MRI表现分为脑出血组 (2 1例 )、大动脉栓塞组 (19例 )、多发腔隙性梗死组 (3 2例 )、动脉硬化性脑病组 (2 5例 )和正常对照组 (53例 ) ,分别统计各组无症状脑微出血的发生率、微出血的出血点数和位置并进行分析。 结果 脑出血组、多发腔隙性梗死组和动脉硬化性脑病组的微出血发生率分别为 76.2 %、59.4%和 72 % ,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的 7.5% (P <0 .0 1) ;微出血出血点数也明显高于正常组。 3 4 %的微出血位于皮层下白质内 ,2 5.2 %位于基底节 ,18.5%位于丘脑 ,11.8%位于脑干 ,10 .4%位于小脑。 结论 卒中患者多发性微出血的存在表明颅内微血管病变有明显出血倾向 ,在病人的治疗和处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脑微出血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脑微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果12例患者中,11例为卒中患者,其中有高血压病史者9例,高脂血症5例,糖尿病3例;临床上缺乏与脑微出血相关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②CMB患者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分值为21.47±2.45,Barthel指数(BI)分值为64.68±16.21,表明均有认知功能障碍并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③在磁共振中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上CMB的分布:皮质-皮质下区的CMB病灶平均为9.45个;基底核区平均为5.34个;丘脑平均为4.67个;脑干平均为4.78个;小脑的CMB平均为3.45个。皮质-皮质下区CMB病灶的数量最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④CMB在磁共振成像(magnetie resonance imaging,MRI)中的SWI上均呈低信号。CMB在T1、T2加权像及SWI上均表现为斑点状、圆形或椭圆形的、性质均一的直径为2~5mm的低信号灶,边界清晰,周围无水肿带。结论CMB患者多数有高血压病和高脂血症,多为卒中发展而来;SWI作为一种新兴的MRI技术,能很好地显示CMB的存在,有助于指导临床CMB患者治疗计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9.
老年性脑微出血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性脑微出血(CMB)的检出率及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行头颅磁共振检查的老年受试者638例,按年龄分为602013年12月行头颅磁共振检查的老年受试者638例,按年龄分为6069岁357例,7069岁357例,7079岁244例和≥80岁37例。采用常规MRI扫描和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分别记录皮质及皮质下区、基底节、丘脑、小脑、脑干CMB的个数并进行分级。结果 638例中伴有CMB者195例,CMB检出率为30.6%,CMB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χ2=10.963,P=0.000),CMB分级与年龄呈正相关(r=0.153,P<0.01);与6079岁244例和≥80岁37例。采用常规MRI扫描和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分别记录皮质及皮质下区、基底节、丘脑、小脑、脑干CMB的个数并进行分级。结果 638例中伴有CMB者195例,CMB检出率为30.6%,CMB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χ2=10.963,P=0.000),CMB分级与年龄呈正相关(r=0.153,P<0.01);与6069岁和7069岁和7079岁比较,≥80岁患者脑干CMB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58%vs 15.42%和12.78%,P<0.05)。结论 CMB发生率及分级与年龄呈正相关,磁共振成像对老年人群CMB的检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微微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8)
<正>脑微出血(CMB)源自脑病理标本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所显示的出血后产生的含铁血黄素沉积。在神经影像学发达的21世纪,对既往发生的小血管完整性被破坏区域,应用高强度MRI或梯度-回波T2加权MRI(Gradient-echo T2-weighted,GRE)或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可发现针孔样的低信号,证实了病理学所见的出血后铁蛋白沉积,通常是因高血压小动脉病或脑淀粉样血管病(CAA)所致。越来越 相似文献
11.
老年脑梗死患者伴脑微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伴脑微出血(CMB)的危险因素及治疗预后。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2~3月的10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MRI检查分为CMB组23例和无CMB组77例,记录一般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组均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无CMB组口服拜阿司匹林,14 d后再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有效率的评价。结果与无CMB组比较,CMB组年龄更高,高血压和既往脑卒中患病率高,服抗血小板药物>3个月比例高(P<0.05)。CMB灶数目与腔隙性脑梗死灶数目及脑白质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治疗14 d后,无CMB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CMB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CMB组(P<0.05)。结论 CMB是由高龄、高血压及既往脑卒中等所致的血管壁病变。CMB可能在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出血的风险中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脑微出血(CMB)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发生率,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1年6月连续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MRI磁敏感加权成像上有无CMB分为2组,CMB组40例和无CMB组42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并进一步回归分析CMB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无CMB组比较,CMB组患者TC、TG、LDL-C明显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MB组脑卒中比例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CMB较常见,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是CM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脑微出血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CMB)患者后期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将10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CMB组38例和无CMB组71例,对其进行前瞻性研究,给予梯度回波T_2~*WI或磁敏感加权成像,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平均随访(9.5±3.7)个月。结果与无CMB组比较,CMB组脑梗死和脑出血两者兼有,单纯脑出血比例明显升高(7.9%vs 1.4%,P<0.05;10.5%vs 0,P<0.01)。CMB组共检出CMB 153个。在随访中,1 6例患者再发脑卒中,包括11例脑梗死,5例脑出血。5例脑出血患者中有3例服用阿司匹林,2例接受抗凝治疗。CMB组有2例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与CMB部位相同。结论 CMB是脑微小血管病变特征之一;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后期发生脑出血的危险因素之一;CMB对脑卒中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者抗凝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内微出血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内微出血(CBMs)的分布特点及其与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和脑白质改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47例,分析其MRI表现。根据有无CMBs将患者分为CMBs组(72例)和无CMBs组(175例)。记录CMBs的位置和个数、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个数和脑白质改变的严重程度。结果与无CMBs组患者比较,CMBs组患者年龄大、高血压、脑梗死病史、脑白质改变比例均高。CMBs组患者CMBs常见的部位依次为:基底节、皮质及皮质下区、丘脑、脑干及小脑。CMBs的分级与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及脑白质改变的严重程度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CMBs与脑微血管病变之间有密切关系,其可能是晚期脑微血管病变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脑微出血的临床及与磁共振梯度回波加权成像(GRE-T_2~*WI)的特点。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9例,将其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血栓性脑梗死,28例)、脑栓塞(29例)和腔隙性脑梗死(32例)3个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患者30例,正常对照(正常对照组)31例。所有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均进行常规MRI和GRE-T_2~*WI检查。结果脑微出血在GRE-T_2~*WI中表现为圆形点状低信号。脑微出血在急性脑梗死患者、TIA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发生率分别为38.2%、3.3%和6.5%。脑微出血在血栓性脑梗死和脑栓塞组患者中以轻、中度为主;腔隙性脑梗死组患者以中、重度为主;TIA组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皆为轻度。结论脑微出血在GRE-T_2~*WI中具有特征性,其检测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防治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头颅MRI检查在出血性腔隙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7例临床诊断为出血性腔隙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发病时症状轻微,体检未发现新的体征,部分病例发病后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均经头颅MRI证实为单发或多发,直径为0.2~15 mm的圆形或类圆形出血灶,病灶周围无明显水肿,无脑室受压及中线结构移位现象。结论出血性腔隙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隐匿,MRI检查对于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磁敏感加权成像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CMB)的分析,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对CMB诊断价值及CMB发生的相关因素,指导大面积脑梗死及其合并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大面积脑梗死患者32例,其中CMB组27例,无CMB组5例。对患者行常规T_1WI、T_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等序列检查。结果磁敏感加权成像对于大面积脑梗死CMB的识别明显优于常规MRI检查。CMB组既往脑梗死和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无CM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既往脑梗死和高血压与CMB存在相关性。结论与常规MRI检查序列比较,磁敏感加权成像对大面积脑梗死后CMB的显示有明显的优越性,为临床早期评价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有无继发CMB及严重程度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