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10例白细胞减少和11例正常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服泼尼松1mg·kg~(-1)·d~(-1),观察服药前后白细胞变化。结果两组服药前白细胞分别为(2.59±0.85)×10~9/L和(6.23±1.91)×10~9/L,服药后1周时均明显升高,第3周到达高峰,分别为(8.84±1.66)×10~9/L和(15.94±2.73)×10~9/L。但A组上升不如B组上升明显。说明SLE伴白细胞减少者骨髓抑制,代偿功能降低和服用激素后血管边缘池、骨髓贮备池白细胞减少,易引起感染,一旦感染难以控制。  相似文献   

2.
男,52岁。主诉发现白细胞增高3年。患者1990年化验发现外周白细胞增高为15×10~9/L,并见散在幼稚细胞。因无任何不适未进一步诊治,近2年多次化验外周白细胞波动于15×10~9/L~30×10~9/L之间。先  相似文献   

3.
病例:男性,63岁,汉族。1980年出现头晕、乏力,在某医院诊断为贫血,经叶酸、维生素 B_(12)、铁剂治疗无效,间断输AB 型血1200ml,无输血反应。1990年9月24日因贫血而入院。体检:重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2cm,脾肋下10cm。实验室检查:Hb37g/L,RBC1.0×10~(12)/L,网织红细胞30×10~9/L,WBC1.3×10~9/L,血小板16×10~9/L,骨髓象诊断: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治疗经过:入院次日输 AB 型血300ml,  相似文献   

4.
本文调查700例学龄前3~6岁健康儿童的血小板参考值: 男355例171±46.16×10~9/L,范围90~302×10~9/L。女345例176±47.78×10~9/L,范围89~320×10~9/L 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故确定其参考值范围为89~320×10~9/L。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45岁,因上呼吸道感染自服螺旋霉素片4片(0.1/片),几分钟后,全身发冷,继之高热。即给地塞米松针10mg肌注,体温下降。当夜(约服药后4小时)出现全身疱疹,初为鲜红色或紫红色,以口腔、唇周、肢端和下身为甚,迅速融成松弛性大疱,大者如一元硬币大小,肛周破溃流水。次晨住当地医院急诊科,查白细胞20×10~9/L,红细胞3.0×10~(12)/L,血小板300×10~9/L,血红蛋白480g/L(平素  相似文献   

6.
男性,30岁。1987年9月劳累后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热,发现斑丘疹,右下肺叶浸润、肝脾肿大和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嗜酸粒细胞(E_0)20×10~9/L。口服强的松40mg/d降至E_00.9×10~9/L,强的松减量后又复发上升。1988年5月血红蛋白(Hb)91g/L,白细胞(WBC)36.7×10~9/L,E_013.2×10~9/L,血小板(BPC)57×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7岁,农民,因停经3个月伴不规则阴道流血25天。于1989年12月6日步行入院。12月14日行清宫术为小葡萄,子宫明显大于停经月份,于1989年12月19日开始5-Fu预防性化疗一个疗程(静脉点滴,gd×10天),12月25日开始出现腹泻水样便每日5—6次,轻微的腹痛、恶心、呕吐、纳差,27日诉咽喉部痛,口腔及舌粘膜均有多处小溃疡,吞咽困难,泻黑色水样便,但血象正常化疗继续至28日结束。12月29日开始补液纠酸,12月30日查肝肾功能,GPT0.624法定单位(Reitman法),BUN27.13mmol/L,WBC4.4×10~9/L,BPC142×10~9/L。12月31日10/45pm发现患者面色苍白,脉搏扪不清,H/R140次/分,R40次/分,呈张口呼吸,PO,1990年1月1日WBC为0.85×10~9/L、N1%、L99%、BPC38×10~9/L,Fib(纤维蛋白原)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减少症的概念白细胞减少症(简称白减)是指周周血中的白细胞低于4×10~9/L(多数在2×10~9/L~3×10~9/L),分类基本正常,或显示粒细胞比例略低的状态,预后良好。粒减是指血液中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8×10~9/L,儿童低于1.5×10~9/L,婴儿低于1×10~9/L。当白细胞在2  相似文献   

9.
例一,患者,男,47岁。因皮肤紫瘢2天就医。查体:四肢皮呋散在出血点和紫斑,表浅淋巴结不大,心肺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化验: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5.4×10~9/L,血小板35×10~9/L,肝肾功能正常,血小板相关抗体阴性。给予强的松30mg,每日一次,半个月出血点消失。查血小板120×10~9/L,第28天皮肤又出现散在出血点,复查血小板40×10~9/L,出血不严重未服任何药物,第二次出现出血点的第22天血小板110×10~9/L,第29天出血点又增多且伴  相似文献   

10.
作者报道1例不宜作骨髓移植的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长期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的效果。患者男性,69岁,因全血细胞减少于1991年8月入院。病前无病毒感染和用药史。血红蛋白50g/L,红细胞1.29×10~(12)/L,自细胞3.2×109/L,中性0.34,淋巴0.54,血小板14×10~9/L,网织红细胞16.8×10~9/L。血清红细胞生成素15500  相似文献   

11.
血友病临床常见,然血友病致假性骨肿瘤罕见,极易造成误诊,现报告两例。例1:男,15岁。因步态蹒跚,右膝关节肿胀畸形,于1987年2月9日入院。无外伤史。查体:心、肺、肝、脾无异常。右膝关节肿大,周径达47cm,关节屈伸不灵,局部挛缩。Hb100g/L;WBC9.8×10~9/L,N0.75,L0.25;BPC100×10~9/L,BT2~(?),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66岁。发现脾大5 d 于2003年9月15日入院。起病时无伴发症状。查体:肝肋缘下未及;脾肋缘下6cm,质硬、轻压痛、表面光滑。血常规:WBC 3.4×10~9/L,Hb88g/L,BPC 102×10~9/L。血黏度增高。球蛋白:83.10g/L;IgM 68.5g/L。血清蛋白电泳:γ+M 44.2%;尿蛋白电泳:蛋白定量1.32g/L,相对分子质量为25×10~3者占33.4%,50×10~3者占28.9%,70×10~3者占37.7%。扁骨 X 线摄片:未  相似文献   

13.
患者郭××,女,62岁,解柏油样大便,呕咖啡色液体一日,于2001年4月19日入我院急诊科治疗。临床表现:头昏乏力,全身病。入院查体:T 37.5℃,P 88次/分,R 23次/分,BP 100/70mmHg,神清,面色苍白,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全身有散在瘀癍,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罗音,心脏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WBC8.0×10~9/L,L 0.124M 0.043,N 0.833,RBC 2.51×10~12/ B88g/L,PLT 51×10~9/L,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临床经输血,使用止血药及输血小板10U后仍出血,贫血进行性加重,发热,(T38.5℃左右),23日急诊血象:RBC1.4×10~12/L,Hb 43g/L,WBC 14.3×10~9/L,N 0.697,L 0.175,M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溴代十六烷基三甲氨作溶血剂,观察了WBC在正常范围和增高时对Hb测定的影响。取WBC正常者43例,WBC在10~300×10~9/L42例,其中10~50×10~9/L 14例,50~100×10~9/L5例,100~200×10~9/L 12例,200~300×10~9/L 11例。共5组,均采耳血20μl,加入10ml Hb白细胞稀  相似文献   

15.
两院10年中行脾切除术876例,术后62例(7.1%)有继发性血小板增多(>500×10~9/L)。男44例,女18例;血吸虫肝硬变41例,其他原因所致之门脉性肝硬变21例。56例术前血小板<100×10~9/L。术后血小板升高峰值至500~599×10~9/L者19例,平均在术后15天出现;升高达600~999×10~9/L者37例,平均10.5天出现;升高>1000×10~9/L者6例,平均5.4天出现;可见峰值越高者出现越早。从血小板开始上升至达到峰值的时间平均为16天。在血小板>1000×10~9/L的6例中,4  相似文献   

16.
立止血引起过敏性休克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拥军 《天津护理》2002,10(5):255-255
立止血为促进凝血酶形成,激活血小板功能的一种止血药,其毒副作用未见报导。我院曾发生1例过敏性休克。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0岁,因发热、头晕、乏力伴右腹股沟溃烂1个月,血象示:WBC 2.3×10~9/L,RBc 2.14×10~(12)/L,Hb 63g/L,Pt 27×10~9/L。骨髓示:呈再生障碍性贫血改变。于2001年3月6日入住我院血液科。曾有药物接触,但无过敏史。入院后予以抗炎、刺激骨髓造血及对症支持治疗。于3月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性,35岁,工人,以发热伴腹泻6天于1991年8月13日入院。病程中腹痛不著,无里急后重,每日解稀糊状便1~2次。门诊查WBC 10.6×10~9/L,N0.88,L 0.12,E 0.022×10~9/L。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36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皮肤紫癜伴牙龈出血一周,于2002年10月22日入院。查体:贫血貌,全身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听诊正常,肝、脾肋下均可及2cm。血常规:RBC3.6×10~(12)/L,Hb100g/L,WBC11.5×10~9/L,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34岁。因少语、被害感、易激惹15年,于1991年7月5日入院。入院检查:内科及神经系统未发现异常,精神检查有幻听,被害妄想、情绪低、有自杀观念。入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入院时白细胞为3.35×10~9/L,多核0.69,带核0.06,淋巴0.24、单核0.01。给予氯丙嗪150mg/日合并电休克治疗,精神症状无明显改善,于入院后第十天改服氯氮平治疗,始量25mg每日两次,逐渐加量至250mg/日,治疗四月后幻觉、妄想消失,情绪改善,除流涎外无其他不适。氯氮平治疗期间复查白细胞在4.5×10~9/L~6.5×10~9/L  相似文献   

20.
患儿,男.2岁。因全身皮肤发黄一年余,于1991年11月5日入院。PE:T37℃,发育正常,营养欠佳,精神差,慢性病容,中度贫血貌,无皮疹及出血点,双肺可闻及干罗音,腹部膨隆,肝右肋下7cm.剑下10cm,边锐,质中等硬,表面光滑。脾左肋下12cm,质硬无压痛。实验室检查:Hb93g/L,RBC3.1×12~(12)/L,WBC5.8×10~9/L,血小板58×10~9/L,初诊1.支气管炎;2.贫血原因待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