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肘关节外伤后功能障碍早期康复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肘关节创伤后及时康复与延迟康复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创伤后7~30d行康复治疗的患者26例为及时康复组,创伤30d后行康复治疗的患者20例为延迟康复组。于系统康复前后行Mayo肘关节评分及关节活动度(ROM)评定。结果及时康复组Mayo评分明显优于延迟康复组(P<0.01),ROM评测优于延迟康复组(P<0.05)。结论肘关节创伤后应及时进行系统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将加速康复(ERAS)理念运用于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的效果及对其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64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肘关节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ERAS理念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肘关节...  相似文献   

3.
肘关节骨折术后康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比较肘关节骨折术后早期与恢复期开始实施康复治疗的不同疗效。方法:2002年2月-2003年4月我院手术的28例肘关节骨折患者(早期组),术后1—3天开始康复治疗;另一组10例肘关节骨折术后3—6个月后因功能障碍来我科治疗的患者(恢复期组)。两组经系统康复治疗后进行Mayo肘关节评分及ROM评定。结果:早期组Mayo肘关节评分(P〈O.01)、ROM(P〈0.05)均优于恢复期绀,且疗程较短(P〈0.01)。结论:肘关节骨折术后早期系统的康复治疗可最大限度地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粘连,尽快恢复肢体功能,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和延迟康复护理在复杂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第七人民医院于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100例行复杂肘关节骨折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0例予以延迟康复护理,研究组50例予以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肘关节活动表(ROM)以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临床优良率(98.00%)较对照组(84.00%)显著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肘关节ROM各指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肘关节功能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肘关节功能各维度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在复杂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中应用可显著提高患者肘关节活动度,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疗效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图(sEMG)监测下动态关节松动术用于治疗骨折术后肘关节活动受限的效果。方法选取8例门诊就诊的单侧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肘关节活动受限,先行磁场疗法、中频电、超声波治疗及蜡疗,然后在sEMG监测下行动态关节松动术,最后冰敷冷疗,共治疗8周。均在治疗前后进行肘关节总活动度评估及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分别采集双侧肘关节屈曲及伸展至最大角度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平均振幅值(AEMG),且对患侧与健侧AEMG的比值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8例患者中7例肘关节总活动度221°~272°,1例190°;肘关节MaYo评分优1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87.5%。治疗后,肱二头肌及肱三头肌患侧与健侧AEMG的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结论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在sEMG监测下行动态关节松动术,对肘关节骨折术后导致的活动度受限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儿童开放性肘关节术后康复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45例肘关节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儿童(男30例,女1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治疗组应用远红外线热疗+上肢CPM+关节活动度练习的康复方法进行肘关节功能训练,对照组1应用CPM+关节活动度练习方法进行训练,对照组2应用远红外线+关节活动度练习进行肘关节功能训练,共治疗2周,每天在治疗前后进行患侧肘关节屈伸活动度的测量,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肘关节活动度每日平均增加为11.34°,对照组1为7.81°,对照组2为7.07°,三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肘关节活动度的提高是最有效的。结论:儿童开放性肘关节术后,进行热疗、持续被动活动和运动疗法的综合治疗是必要和最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8.
肘关节骨折后功能障碍的综合康复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远滨 《现代康复》2000,4(1):116-116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肘关节内骨折术后患者应用等速运动训练进行早期系统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30例肘关节内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随机选取15例于术后应用等速运动训练进行系统康复治疗,术后第4—5天,开始在无痛范围内行患肘等速持续被动运动,每天30min;术后第7—10天时,每天加做10—20min等速肌力训练;术后第12—14天,上午行30min等速持续被动运动改善关节活动度,下午行30min等速肌力训练,每周4d,2周1个疗程,共训练3个疗程。随机选取15例为对照组,术后在医师指导下行功能康复训练,术后第4—5天,在无痛范围内用手法行患肘被动活动,每天30min;术后第7—10天,加做10—20min渐进性阻力训练,术后第12—14天,上午行30min肘关节松动术,下午行30min渐进性阻力训练,每周4d,2周1疗程,共训练3个疗程,最终术后第6个月13例获得随访。结果:28例患者获得第6个月的随访;两组患者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明显增加(P<0.05)和肘关节屈、伸、旋前及旋后活动度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第4周、第8周,等速组Mayo评分及肘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6个月,两组康复治疗有效率均为100%;等速康复治疗组患者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骨折不愈合、废用性骨质疏松的征象。结论:肘关节内骨折术后患者应用等速运动装置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肘关节功能,加快康复进程;等速测试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可以提供客观、准确数据以供制定更合理、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模式;等速训练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对肢体功能恢复很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组对照探讨自制活动型或动力型肘关节矫形器对肱骨髁间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肱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者43例,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活动型或动力型肘关节支具进行持续被动屈肘和伸肘的交替运动。对照组石膏固定期间患肢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和患肢非固定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对两组患者肘关节功能评估、骨折愈合时间、疗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术后观察组肘关节屈曲关节活动度(ROM)平均为(107.76±16.69)°,伸ROM为(-17.48±9.00)°,对照组肘关节屈曲ROM为(98.09±8.02)°,伸为(-33.27±7.79)°,P<0.01。改良的Cassebaum评分观察组优11例,良8例,可3例;对照组优4例,良9例,可8例。结论利用活动型或动力型肘关节矫形器对肱骨髁间骨折患者进行保护性的早期活动和牵伸对骨折的愈合和肘关节的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术后早期分时康复干预的效果。方法对20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手术治疗的患者行早期分时康复干预,并进行6个月至5.4年的随访。结果患者骨折愈合,无关节僵硬,肱尺关节骨关节炎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时肘关节伸屈幅度达112°,旋转幅度达138°。HSS评分:优10例,良8例,一般2例。结论手术治疗可恢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的骨性解剖结构,修复关节囊及侧副韧带;术后辅以外固定支架,早期进行分时康复干预,恢复了上肢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避免了关节僵直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工伤患者肘关节创伤后异位骨化早期综合康复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肘关节创伤后异位骨化早期的工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消炎镇痛药物和中频电治疗,治疗组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理疗、中医传统康复治疗、病房康复和职前康复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分別评价两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ROM)、目测类比法(VAS)疼痛评分。结果治疗组经3个月治疗后ROM、VAS疼痛评分与入院时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治疗组39例患者重返原工作岗位,3例患者改变原工种。出院后1年随访,无1例行手术治疗。结论创伤后异位骨化早期经综合康复治疗,可缓解其临床症状,功能明显改善,使工伤患者重新走向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3.
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介入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同时接受早期康复治疗。2组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以Barthel指数(BI)评定ADL能力。结果:治疗1个月后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及BI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及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14.
持续被动活动在肘部骨折后关节功能康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passivemotion,CPM)在肘关节骨折后肘关节僵直预防和肘关节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对本院近4年来收治的术后采用和未采用CPM治疗的40例肘关节骨折病人,观察术后1个月和6个月后的关节活动范围、骨折愈合情况和屈肘肌力的恢复情况.结果采用CPM治疗的病人上述指标明显优于较未采用CPM治疗的一组病人.结论CPM能够明显提高肘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对肘关节功能的康复有很好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踝关节骨折术后进行个性化康复运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采取传统康复等常规治疗;试验组根据骨折患者早期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定量表制定个性化康复运动处方进行康复治疗。对其进行随访问卷调查.X线检查.并采用AOFAS踝关节功能评估系统分别评估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踝关节功能。结果试验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术后6、12个月分别为80.0%、8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75.0%(P〈0.05)。结论根据骨折患者早期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定量表制定个性化康复运动处方进行康复治疗对踝关节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股骨远端(DF)、胫骨近端(TP)和髌骨骨折(PF)致膝关节僵直(KS)的特点及康复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DF、TP和PF后膝关节僵直患者70例。结果康复前各组膝关节被动活动度比较:F=1.671,P=0.196;经8周康复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比较:F=19.264,P=0.000。组间LSD法比较:DF组 vs TP组、DF组 vs PF组均P=0.000, TP组 vs PF组P=0.114。结论康复治疗膝关节僵直的疗效受原始骨折部位的影响,股骨远端骨折康复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7.
袁秀蓉  黄怡  廖灯彬  江雪 《华西医学》2014,(8):1546-154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人工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6月42例行人工桡骨头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由患者及家属遵循医师查房指示自行实施常规康复治疗与护理,试验组在专业康复护士指导下实施系统、早期康复训练。结果试验组患肢肘关节关节活动范围大、疼痛程度低、肌力评分高,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关节稳定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桡骨头置换术后的肘关节的功能康复护理应从早期开始,可预防关节僵硬、关节粘连和肌肉废用性萎缩,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还给予早期康复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量表评定上下肢运动功能;改良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定痉挛情况;Lovett 6级分级法评价上下肢运动肌力。结果:康复组治疗后的Fugl-Meyer积分、MAS分级和肌力分级均优于治疗前,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在一定程度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肌痉挛和肌张力。  相似文献   

19.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护士早期积极介入于预组患者康复治疗与护理,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改良Barthel指数。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测。结果一般资料显示性别、脑梗死和脑出血比例等在治疗前,干预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末评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