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虹 《四川中医》2009,(12):29-32
笔者选择胃镜检查资料420例,将镜下的胃黏膜相与中医宏观辨证相结合,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微观辨证分型,归纳为虚证和实证两类,具体分为阳虚、阴虚、热证、寒证、湿证、痰证、瘀证、积证、郁证9个证型,确立了祛邪和扶正两大治则,举出了以微观辨证为依据的遣方用药,对胃黏膜相的微观辨证在脾胃病中的应用研究,提出了创新的观点,把镜下的胃黏膜相融入了中医学理论和思维模式,成为符合中医特色的胃黏膜相,以指导临床辨治,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随着纤维胃镜技术的广泛应用,胃粘膜相已引入到中医的辨证施治领域,为辨证和治疗提供了新的依据。针对慢性胃炎胃粘膜病理改变的微观认识与中医辨证的临床有机结合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慢性胃炎的胃黏膜像表现与中医辨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调查表收集396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镜下胃黏膜像表现,同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经数据统计分析进行评价.结果 脾胃湿热证在胆汁反流、黏液池状态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脾胃湿热证较其他型易出现胆汁反流、黏液池呈黄绿色;脾胃虚弱(含虚寒)证与病变部位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全胃炎多发生于脾胃虚弱(含虚寒)证中;胃络瘀阻证在黏膜色泽及胃镜下诊断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胃络瘀阻证在黏膜以自相为主,镜下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等方面较其他型多见;与其他各型比较,胃络瘀阻证黏膜糜烂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胃络瘀阻证出现黏膜糜烂者明显多于其他证型(P<0.01);证型与黏膜血管网改变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胃络瘀阻(27.1%)及胃阴不足(24.6%)两证黏膜血管网改变的比例较高(P<0.05).结论 部分胃黏膜像与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可为临床中医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62例慢性胃炎胃黏膜病变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的胃黏膜病变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为临床观察慢性胃炎病情变化、判断疗效以及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慢性胃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西医发病机制等理论,通过对262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镜下胃黏膜改变和病理组织学改变的观察,比较不同证型之间各种胃黏膜病变的构成比和发生率。结果肝胃气滞证和脾胃虚寒证占慢性胃炎的大部分(66.8%);肝胃气滞证和胃热炽盛证以浅表性胃炎为主(P<0.01),脾胃虚寒证和胃阴亏虚证以萎缩性胃炎为主(P<0.01)。伴有肠上皮化生的胃炎多见于胃阴亏虚证(P<0.01),出现胆汁反流的胃炎中绝大部分见于肝胃气滞证(P<0.0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在各证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慢性胃炎的不同证型与胃黏膜病变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参考辨证分型评估胃黏膜病变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的胃黏膜像表现与中医辨证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寻简明实用的微观辨证方法。方法通过调查表收集396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镜下胃黏膜像表现,同时行中医辨证分型,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脾胃湿热型较其他型易出现胆汁反流,黏液池呈黄绿色;全胃炎多发生于脾胃虚弱(含虚寒)型;胃络瘀阻型在黏膜以白相为主、镜下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等方面较其他型多见,出现黏膜糜烂者也明显多于其他证型;胃络瘀阻型及胃阴不足型黏膜血管网改变的比例较高。据此可建立据胃黏膜像辨证流程图。结论部分胃黏膜像与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据此建立的胃黏膜像辨证流程图简明实用,可为临床中医诊治提供参考帮助。  相似文献   

6.
慢性胃炎大多属中医“痞证”范畴 ,但因其主证的不同 ,某些慢性胃炎可以从“胃痛”、“嘈杂”等证来进行论治。慢性胃炎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占首位 ,约占门诊胃镜检查患者的80 %左右。笔者根据临床症状与胃镜检查对慢性胃炎进行辨证施治 ,具有直观、客观化 ,定性、定位准确 ,易于辨证用药等优点 ,现介绍如下。1 红白相间、以红为主的慢性胃炎1 1 临床表现 大多具有反复发作的慢性消化不良的症状 ,如胃脘痞胀不舒、嗳气、食后饱胀、纳呆、腹泻或便秘、恶心、呕吐等。中医辨证可分为饮食积滞和胃气壅滞 2型。1 2 胃镜检查 慢性浅表性胃炎…  相似文献   

7.
慢性胃炎与微观辨证分型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郑嘉岗  卢林耿  段艳霞 《中医杂志》2000,41(8):490-491,493
通过电子胃镜技术,着重观察分析慢性胃炎与男粘膜微观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结果:⑴GLM分析和DUNCAN法两两比较,脾胃虚弱型年龄明显大于腺胃湿热型(P〈0.05),后者又明显小于胃络瘀血型(P〈0.05)。提示慢性胃炎微观辨证分型与年龄增长有明显相关性。⑵对应分析及散点图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与微观辨证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有关;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或肠化生与脾胃虚弱型、胃络瘀血型或胃阴不足型有  相似文献   

8.
笔者对2006年12月至2007年3月328例慢性胃炎的内镜资料及辨证分型,并对慢性胃炎内镜分类与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做初步研究。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328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例。其中,男207例,女121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42.6岁;病程最长达30年,最短者3个月,平均  相似文献   

9.
10.
11.
推拿辨证治疗慢性胃炎77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慢性胃炎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笔者自1996年以来使用推拿方法,辨证治疗慢性胃炎77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围 ,传统的“四诊”方法 ,仅能提供宏观的辨证诊断 ,如何利用现代内窥镜诊断技术及现代中药药理学理论拓展中医对“胃脘痛”的微观辨治思路 ,是发展中医学术理论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已证实。幽门螺杆菌 (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 ,根治幽门螺杆菌 ,胃粘膜的慢性炎症亦会随之消退。目前治疗HP的抗生素虽然有多种 ,但在临床上应用过多 ,过滥会产生耐药性及或导致菌群失调 ,由此产生的副作用在临床上日显突出。中医辨证治疗HP相关性胃炎 ,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且有安全、副作用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慢性胃炎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中医的”胃痞”、”胃脘痛”、”嘈杂”、”反酸”范畴。临床以胃脘疼痛、痞满、嘈杂、纳呆、暖气、泛酸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一种胃黏膜慢性炎症,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实践证明,多数胃痛是由情志不遂,肝郁失疏引起的。其病在胃,其本在肝。故治胃痛,首先应着眼于调肝。胃痛调肝法,常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4.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可由急性胃炎演变而来,凡能引起急性单纯胃炎的因素,亦可导致慢性胃炎。如:幽门扩约肌失调所致的十二指肠液,包括胆汁经常返流入胃;烟、酒、浓咖啡及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消炎药。此外胃酸缺乏、营养不良、心力衰竭、门脉高压,自身免疫性疾病,幽门螺杆菌等因素,也与本病发病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慢性胃炎患者均采用中药辨证治疗。结果:临床总有效率86.95%,病理改变总有效率83.69%。结论: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400例慢性胃炎分为巴达干、希日,赫依、希日,巴达干、赫依和出斯、希日4个证型,研究探讨其与蒙医辨证、内镜相结合诊断的关系。结果表明:巴达干、希日型,多见于混合性胃炎,胃粘膜红白相间,以红相为主,分泌物多而粘稠,伴糜烂、出血点;赫依、希日型,多见于红斑渗出性胃炎,粘膜点状充血,少量分泌物;巴达干、赫依型,多见于混合性胃炎,粘膜红白相间,以白相为主,分泌物多而稀薄,皱襞增粗;出斯、希日型,多见于隆起或平坦糜烂性胃炎,粘膜充血、糜烂较重,伴出血点。各证型在临床、内镜下表现的特点可作为蒙医对慢性胃炎辨证分型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5%,观察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能够缓解病人临床症状,起到恢复胃动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建辉 《光明中医》2006,21(6):56-56
目的:对慢性胃炎进行辨证施治.方法:采用辨证分型与辨病相结合,对病证进行辨证分析与组方治疗.结果:从脾胃虚寒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亏虚型、气滞血瘀型辨治,从而提高治愈率.结论:验证了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内镜治疗是切除胃息肉的最常用方法,针对内镜治疗术后不同阶段的病理过程,在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指导下,运用中医药进行诊治,起到减少术后急性穿孔、出血等并发症,预防胃息肉复发甚至恶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微观辨证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证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我们通常采用望、闻、问、切等常用的整体辨证方法,尤其注重对舌象及舌下静脉的观察,我们称之为宏观辨证。随着电子胃镜的广泛应用及血液检验的深入研究,利用电子胃镜下胃黏膜相及血液检验结果,把中医的望诊延伸到胃黏膜、血夜等的微观观察,进行微观相辨证分析,称之为微观辨证。为了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诊治效果,目前采取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的方法,这样能补充整体辨证的不足,有时更能说明病变的本质。1胃黏膜相与辨证分析通过对100余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的观察,以中医宏观辨证为主,结合电子胃镜下胃黏膜相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