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对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方法,治疗组采用双腔球囊乳胶管,用灌肠吊筒控制注药速度,球囊内注气防止药液外溢,来进行保留灌肠,并进行腹部按摩。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提高。结论: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可减少药液外溢,解除肠道平滑肌痉挛,扩张肠壁,加快药物吸附速度,延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从而提高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经结肠途径治疗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美林 《海南医学》2004,15(9):68-69
目的 探讨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结肠炎的可行性。方法 对 80例结肠炎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吸痰管代替肛管行保留灌肠方法 ,治疗组采用结肠途径治疗机洗出粪便 ,将药物缓慢注入结肠内。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 ,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 ,总有效率明显增高。结论 应用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可清洁肠道 ,使药物充分接触炎症部位 ,减少药物外溢 ,延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 ,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采用改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以延长中药液在肠内的存留时间,减少药液外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需要中药保留灌肠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40例,传统组40例。传统组采用一次性灌肠袋盛装中药液连接12号肛管,按传统要求插入肠内15cm-20cm进行保留灌肠;改良组采用注射器抽取中药液后连接12号吸痰管插入肠内30cm进行保留灌肠。观察记录2组灌肠后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药液外溢情况,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传统组比较,改良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延长(P〈0.01),灌肠药液外溢减少(P〈0.01),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能够使中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延长,药液外溢减少,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点式中药保留灌肠法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将80例需要中药保留灌肠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方法,实验组采用静点式保留灌肠法,观察2组患者灌肠液保留时间、患者满意度及药液是否外溢和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灌肠液保留时间长(P<0.05)、灌肠液外溢明显减少(P<0.05)。结论静点式保留灌肠法可以提高灌肠效果,减轻患者灌肠中的不适,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点滴式保留灌肠法用于放射性肠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60例放射性肠炎且需保留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实验组采用点滴式保留灌肠法,观察两组患者灌肠液保留时间、灌肠液是否外溢、临床疗效及灌肠过程中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灌肠液保留时间长(P<0.01),灌肠液外溢明显减少(P<0.01),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点滴保留灌肠法可以提高灌肠效果,减轻患者在灌肠中的不适,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物的肠内保留时间,提高治疗及护理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9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传统的中药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于每晚灌肠前先用开塞露排便,再用注射器接吸痰管(代肛管)方法,灌肠后不断改变体位,观察其疗效及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延长(P<0.01),灌肠药液外溢减少(P<0.01),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慢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体位改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进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按住院单双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全身治疗加保留灌肠,实验组采用旋转体位式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左侧卧位保留灌肠。结果实验组灌肠液保留时间(10.21±2.75)h、灌肠液外溢发生率7.5%(3/40),对照组分别为(6.73±1.37)h、40.0%(16/4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旋转体位保留灌肠可以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闽,利于药液与溃疡面的接触,提高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改良后的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方法随机将在我院接受的改良后保留灌肠法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6例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38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药液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未发生药液外溢,对照组药液外溢率10.5%,两组比较,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接受改良后保留灌肠法治疗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更快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9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传统的中药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于每晚灌肠前先用开塞露排便,再用注射器接吸痰管(代肛管)方法,灌肠后不断改变体位,观察其疗效及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延长(P〈0.01),灌肠药液外溢减少(P〈0.01),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叶红 《中外医疗》2011,30(23):54-54
目的提高患者保留灌肠的成功率,延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方法将60例保留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导尿管连接输液器的灌肠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次性灌肠袋灌肠。比较2组病人的灌肠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病人药液保留时间延长,疼痛程度低,病人满意度高。结论一次性导尿管连接输液器的灌肠方法 ,明显优于灌肠袋灌肠的方法。P〈0.05。  相似文献   

11.
郭银娥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9):935-936
目的探讨慢性结肠炎患者药物保留灌肠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5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改进后的药物保留灌肠法治疗,并进行护理观察,总结临床护理体会。结果药物保留灌肠法,使药物在结肠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有利于肠黏膜吸收药液,有效地发挥药物疗效,从而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药物保留灌肠法无特殊禁忌证,用物为一次性,取材方便,减少消毒环节,预防交叉感染。灌肠护理整个系统衔接紧密,无药液外溢,患者无便意,保留时间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结肠途径治疗仪重要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药物在肠道的保留时间及疗效.方法 将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结肠途径治疗仪进行灌肠治疗,对照组按传统保留灌肠方法 进行治疗,两组所用灌肠中药相同.每日1次,连续14 d为一疗程.观察两组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1%和72.5%.结论 经结肠途径治疗仪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延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肠途径治疗仪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及疗效。方法:将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结肠途经治疗仪进行灌肠治疗,对照组按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所用灌肠中药相同。每日一次,连续14天为一疗程。观察两组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别为94.1%和72.5%。结论:经结肠途径治疗仪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延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次性肠道冲洗袋和一次性吸痰管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中药保留灌肠的效果。方法:选择20例无其他并发症的SAP患者,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传统法(常规灌肠法)和改良法(改进后方法)灌肠。结果:改良法肛管插入不适、注入药液时不适、灌肠后腹部不适、灌肠后明显便意感、药液保留时间〉2小时等评价指标与传统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肠道冲洗袋和一次性吸痰管改良后中药保留灌肠法可以提高灌肠效果,减轻患者灌肠中的不适,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提高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保留灌肠延时拔管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盆腔炎中药保留灌肠患者按灌肠治疗先后顺号,奇数为实验组,采用延长拔管时间方法;偶数为传统组,采用传统拔管方法。观察两组保留灌肠后药液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患者产生便意感程度和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3~6h和>6h的例数明显多于传统组(P<0.05),灌肠后产生便意感程度较传统组轻(P<0.05),疗效较传统组显著(P<0.05)。结论保留灌肠延长拔管时间能使药液保留时间延长,减轻便意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保留灌肠延长拔管时间对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保留灌肠后延长拔管时间的效果。方法:将80例保留灌肠患者按灌肠治疗先后顺号,奇数为实验组,采用延长拔管时间。方法:偶数为传统组,采用传统拔管方法。观察两组保留灌肠后药液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患者产生便意感程度和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平均时间较传统组长(P<0.05),灌肠后产生便意感程度较传统组轻(P<0.05),疗效较传统组显著(P<0.05)。结论:保留灌肠延长拔管时间能使药液保留时间延长,减轻便意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两种保留灌肠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保留灌肠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保留灌肠法,实验组应用输液式保留灌肠法。结果: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药液外溢高于实验组;实验组满意度、治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液式保留灌肠法,能够使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延长,药液外溢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临床效果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次性吊桶在小儿直肠滴注法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直肠滴注法灌肠治疗的患儿11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4例,观察组患儿采用一次性吊桶进行灌肠,对照组采用一次性灌肠袋进行灌肠。观察2组患儿灌肠过程中药液外溢情况及灌肠结束后药液保留时间。结果采用一次性吊桶进行直肠滴注法,灌肠过程中药液外溢少,保留时间长。结论在小儿直肠滴注法中使用一次性吊桶可有效减少灌肠过程中药液外溢,增加药液保留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两种保留灌肠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保留灌肠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保留灌肠法,实验组应用输液式保留灌肠法比较两组灌肠后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药物外溢情况、患者满意度、临床效果。结果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药液外溢:对照组高于实验组;患者满意度:实验组100%,对照组60%;治愈率:实验组80%,对照组16.7%。结论输液式中药保留灌肠法,能够使中药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延长,药液外溢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临床效果较高。  相似文献   

20.
中药直肠滴入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的改进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别采用改进的中药直肠滴入法50例作为观察组、传统保留灌肠法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能延长中药液在肠腔内的保留时间,提高治疗效果。结论中药直肠滴入法药物对肠壁刺激小,保留时间长,治疗效果明显,操作简单,病人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