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袁晓斌  刘志琴  程燕子 《今日药学》2011,21(11):693-696
目的了解珠海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科营养支持药物的应用情况,探讨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PN)、肠内肠外营养(EN+PN)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药物利用分析方法对珠海市人民医院2010-09~2011-08重症监护科营养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分析;并选取此期间该科患者119例,分别按EN组32例、EN+PN组55例、PN组32例进行回顾性调查,考察其营养支持前后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sALB)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DDDs排序前3位的药品分别是人血白蛋白(5 g)、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全力)、5%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3组患者的Hb及sALB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N组降低最多。PN组与EN组、PN组与EN+PN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EN组与EN+PN组间比较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用药时机基本与指南相符。结论本院重症监护科营养支持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EN或EN+PN的营养治疗效果优于PN,重症监护患者应积极采用EN。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在ICU危重患者中的效果影响。方法将57例危重患者按营养支持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肠内肠外联合营养组(PN+EN)29例和肠内营养组(EN)28例,对比观察两组营养支持治疗前后各营养指标(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和住院天数的不同。结果 PN+EN组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高于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对于危重患者,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是危重患者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住院时间及营养支持费用的影响.方法 6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PN)肠内营养1组(EN)和肠内营养2组(EN2).手术前后检测营养和免疫指标,统计住院天数及营养支持费用.结果 术后8天,EN组免疫指标恢复与PN组无显著性差异,而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PN组;EN组住院天数显著少于PN组,营养支持费用显著少于PN组;EN1组和EN2组两者住院天数无显著差别,EN1组营养支持费用显著少于EN2组.结论 EN能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EN1可作为第一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营养支持治疗对急性重症脑卒中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186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按照1∶1的设计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疗法组(EN组)与肠外营养疗法组(PN组),比较入住当天和第8天的各项营养参数。结果第8天,EN组体重指数、上臂肌围、淋巴细胞计数、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明显高于PN组,平均血糖低于PN组(P<0.05)。结论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肠内联合肠外营养(EN+PN)支持在危重症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将60例有部分或全部胃肠功能的危重症病例随机分为肠内联合肠外营养(EN+PN)支持组、完全肠内营养(TEN)支持组和完全肠外营养(TPN)支持组,每组20例,对比观察营养支持前1d及营养支持后d7患者的体重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计数,且每天观察并发症情况. 结果:营养指标比较:经EN+PN支持后,血清前白蛋白明显升高(P<0.01),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计数亦有升高(P<0.05);而TEN和TPN支持后,各指标结果无显著差异.三组对比,EN+PN支持组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EN组和PN组(P<0.05),体重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无显著差异.并发症比较:EN+PN支持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EN组和PN组(P<0.05).结论:EN+PN支持更符合生理状态,有更好的代谢效应,能改善危重症病例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有部分或全部胃肠功能的危重症病例,应尽量早期采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NRS)用于评估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态的意义,比较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对该类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67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根据营养风险筛查2002版[2002年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推荐的成人营养风险筛查方法,NRS 2002]进行营养评估,并根据营养支持类型分为3组,包括肠内营养(EN)组、肠外营养(PN)组和联合营养(EN+PN)组,通过比较使用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对各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比较患者入院第1天与第10天的营养状况、肝肾功能及并发症情况,发现EN组、EN+PN组相对用药前的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有显著性提高(P<0.05),且EN组肝肾功能指标变化较小,合并感染的发生率为16.67%。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患者感染及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重症患者进行肠内营养(EN)或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比较营养代谢状况、留住ICU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探讨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ICU)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重症患者按照1∶1的设计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疗法组(EN组)与肠外营养疗法组(PN组),两组皆于入住后第1天开始给予EN或PN支持治疗。于入住当天及第8天分别检测记录各项营养状态指标。同时对患者留住ICU的时间及临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入住第8天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体质量指数皆较入住当天下降(P<0.05),EN组入住第8天的前白蛋白较入住当天有明显升高(P<0.05),PN组入住第8天的前白蛋白与入住当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N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及体质量指数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PN组(P<0.05);EN组留住ICU时间明显低于PN组(P<0.05);EN组留住ICU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N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能更加有效地改善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ICU留住时间,降低其留住ICU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邵仁德  鲁厚清 《安徽医药》2011,15(9):1137-1138
目的评价早期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该院近3年来收治的25例SAP患者,12例早期接受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肠外营养(EN+PN)治疗,13例接受全肠外营养(TPN)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腹胀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感染率的差异。结果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组(EN+PN)与全肠外营养(TPN)支持组腹胀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感染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经鼻空肠管EN+PN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改善全身情况,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营养状态的临床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556例AECOP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肠内营养(EN)组36例、肠内联合肠外营养(EN PN)组45例、肠外营养(PN)组201例、对照组2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营养支持组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免疫、肝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1)营养及免疫状态:治疗后各营养支持组患者总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N组白蛋白、淋巴细胞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PN组血红蛋白较EN组升高(p<0.05);治疗后EN组、EN PN组总蛋白均较PN组升高(p<0.05)。(2)肝肾功能:治疗后PN组ALT、AST和CR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EN PN组CR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各营养组BUN较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AECOPD患者的营养状态,肠外营养对患者肝肾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目的 比较肠内及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临床效果,了解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方法 回顾分析近2年中我院收治的52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接受EN分成EN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22例),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后第7、14天的营养状况、突出生化指标.结果 给予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血、尿淀粉酶和血糖明显降低,血钙明显升高(P<0.05).与PN组比较,EN组血清白蛋白显著升高,血白细胞明显降低(P<0.05);肝功能损害EN组均低于PN组.结论 EN支持是SAP重要治疗手段,在无绝对禁忌证的情况下,对SAP患者尽早给予EN是安全和有效的,较PN能够获得较好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08 - 2010年海军总医院肠内、肠外营养药物用药情况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至2010年肠内、肠外营养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用药科室及患者用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肠内、肠外营养药物用药品种、金额、DDDs逐年上升.肠内营养药物DDDs排序稳定,不同品种的肠外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药物经济学对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制剂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价,分析经济成本效果,进而促进优选方案的形成,提高医药资源使用的总体效率。方法:提取该院2017年期间使用肠外营养药物的患者的病案号,并从中随机抽取2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再从中抽取符合入选标准的病历63例,并运用经济学评价方法进行分析,为规范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肠外营养制剂提供参考。结果:在63例中,有63.5%只接受肠外营养(PN),有36.5%接受肠外和肠内联合营养(PN+EN);接受PN的人均营养费用为2 375.92元,接受PN+EN的人均营养费用为2 067.90元;PN的成本效果比为2 500.9,PN+EN的成本效果比为2 160.8,PN+EN的成本效果比较低,敏感度分析结果与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一致。结论:PN与PN+EN均有较好的疗效,但PN+EN是比较经济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肠内营养支持在中晚期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效果及肠内、肠外营养的优缺点。方法将4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各20例,分别给予不同方式的营养支持。结果EN和PN均改善了机体的营养状况,短期应用效果近似,但EN在促进肠道功能与体力的恢复、保护肠黏膜屏障、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减少对肝功能损害、降低住院费用方面优于PN。结论两种营养方式对改善营养状况、降低蛋白质分解均有作用,与PN比较,EN可明显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具有符合生理、安全、有效、价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不同营养方式在胃癌根治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全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ition,TPN)、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联合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对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58例,随机分成TPN组和PN+EN组,各29例。2组患者手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肠外营养或者肠内营养支持。于手术前ld和手术后第8天检测体质量、白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术后体质量、白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N+EN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少于TPN组(P〈0.05),感染发生率少于TPN组(P〈0.05)。结论2组营养支持均可改善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营养状态,但是,EN与PN相比,对患者肠道的康复和减少感染发生率有好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应用自制非要素膳进行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99例行食管、贲门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自制非要素膳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组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两组均于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营养支持或静脉营养,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8天测定营养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营养支持费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等临床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第8天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在营养支持后均升高,EN组升高较PN组更为显著 (P<0.05);肠外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也高于肠内营养组(P<0.05).营养支持费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等比较,肠内营养组均优于静脉营养组(P<0.05).结论 食管、贲门癌术后自制非要素膳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可行、有效、经济的,较PN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效果及肠内、肠外营养的优缺点.方法 将4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各20例,分别给予不同方式的营养支持.结果 EN和PN均改善了机体的营养状况,短期应用效果近似,但EN在促进肠道功能与体力的恢复、保护肠黏膜屏障、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减少对肝功能损害、降低住院费用方面优于PN.结论 两种营养方式对改善营养状况、降低蛋白质分解均有作用,与PN比较,EN可明显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具有符合生理、安全、有效、价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程玉慧  任波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1):2949-2951
目的探讨结肠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3例结肠癌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EN组(57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36例),EN组于结肠癌术后24h内开始经空肠营养管滴人肠内营养制剂并逐步减少静脉营养支持,PN组于结肠癌术后每日行完全肠外静脉营养支持,直到经口进食。观察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营养状况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营养状态指标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分别为(52.9±17.6)h和(67.2±9.3)h,与PN组的(71.4±13.8)h和(83.6±10.1)h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8、3.56,均P〈O.05);术后7dEN组C-反应蛋白水平(19.3±2.2)mg/L明显低于PN组的(27.8±2.3)mg/L(t=4.12,P〈0.05)。结论早期EN能降低结肠癌术后应激反应,促进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