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傅晓华  元刚  刘怡  林婉贞  任斌 《今日药学》2011,(10):649-651
目的 分析63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时血药浓度监测数据,作为个体化用药的参考.方法 在用药后24、30、48、72、96 h取血,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患儿的血药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女患儿中毒可能性相同;机体对甲氨蝶呤处置存在性别差异;各监测时间点都出现中毒个例.结论 有必要监测甲氨蝶...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患儿甲氨蝶呤(MTX)的血药浓度,并对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2005年4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21例ALL患儿接受85例次大剂量MTX治疗,MTX的剂量为5 s/(m2·次).MTX应用后42 h用甲酰四氢叶酸钙解救.在大荆量MTX应用后的44 h、72 h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MTX的血药浓度.结果:44 h、72 h MTX的血药浓度分别为(0.82±0.95)gmol/L、(0.091±0.062)μmol/L.结论:MTX在体内处置个体差异大,可以根据血药浓度测定结果作为调整甲酰四氢叶酸钙用量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小冬 《中国药业》2013,(12):34-35
目的回顾性分析对医院7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大剂量使用甲氨蝶呤化学治疗的血药浓度数据。方法大剂量用药后分别于24,36,48,72 h时对患者进行采血并测定血药浓度。结果不同测定时间点均出现中毒患者;患者机体对甲氨蝶呤的代谢存在性别差异。结论临床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大剂量使用甲氨蝶呤时,要严密监测治疗72 h内的血药浓度,指导临床调整甲酰四氢叶酸钙的用量,从而确保毒副作用减轻及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中甲氨蝶呤(MTX)消除的个体差异性,为临床制订合理的解救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81例ALL患儿行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339次,MTX剂量为3~5 g.m-2,24 h持续静脉滴注。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用药后24,48,72 h血清中MTX浓度。统计各时间点浓度值,并计算变异系数(CV)。用Spearman相关分析考察48,72 h MTX血药浓度的相关性。结果 48,72 h MTX血药浓度变异系数较大,血药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MTX在ALL患儿体内的消除情况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性,有必要通过血药浓度监测来指导亚叶酸钙(CF)的解救次数和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了解其不良反应及血药浓度监测的意义.方法: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标危患儿120例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观察并总结其不良反应发生的种类及相应血药浓度结果.结果: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口腔溃疡是大剂量甲氨蝶呤常见的不良反应.48 h血清浓度>0.25umol/L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监测甲氨蝶呤血清浓度,充分水化、碱化,适当给予甲酰四氢叶酸钙解救,是保证大剂量使用甲氨蝶呤临床安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叶丽  虞国慧  丁美琪  郭峰  潘民  何靓 《中国医药》2012,7(12):1558-1559
目的通过甲氨蝶呤血药浓度测定指导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大剂量甲氨蝶呤化学治疗(化疗)和解救方案,保证用药有效、安全。方法20例ALL患者共接受30例次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按应用甲氨蝶呤剂量不同分组,每组15例次,I组3g/m2,Ⅱ组5g/m2。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甲氨蝶呤静脉滴注结束后0、20、44h的血药浓度,指导亚叶酸钙解救,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于0、20和44h时,1组血药浓度分别为(50.45±25.78)、(1.02±0.68)和(0.09±0.05)μmol/L,Ⅱ组分别为(80.34±42.38)、(1.26±0.85)和(0.11±0.06)Ixmol/L。20例患者根据血药浓度及时调整亚叶酸钙解救,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I组和Ⅱ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3.3%(8/15)和80.0%(12/15),皮肤黏膜糜烂及溃疡发生率分别为40.0%(6/15)和73.3%(11/15),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53.3%(8/15)和86.7%(13/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组和Ⅱ组皮肤过敏、肝功能异常、感染和肾损害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监测可提高治疗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7.
王磊  赵颖  孙文利  卢光泽  刘瑞  刘红星 《中国药师》2022,(11):1969-1975
摘要:目的:探索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血药浓度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儿童ALL病例109例,依据ALL患儿甲氨蝶呤静滴结束后不同时间点血药浓度结果,分为甲氨蝶呤用药结束后0 h血药浓度(A组)、24 h血药浓度(B组)、48 h血药浓度(C组)及72 h血药浓度(D组),分析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后4周内不同血药浓度与骨髓抑制、肝肾损伤及其他不良反应,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甲氨蝶呤用药后不同时间血药浓度在预测其不良反应是否发生中的价值。结果:ROC分析显示,停药后48 h血药浓度对于肾脏损伤的发生具有预警作用,最佳警戒值为0.13μmol?L-1,曲线下面积为0.735(95%CI:0.601,0.869,P<0.05);停药后72 h血药浓度对于肝损伤具有预警作用,最佳警戒值为0.02μmol?L-1,曲线下面积为0.717(95%CI:0.389,1.000,P>0.05);停药后72 h血药浓度对于患者是否发生骨髓抑制毒性具有提示作用,辅助参考浓度为0.02μmol?L-1,曲线下面积为0.635(95%CI:0.346,0.924,P>0.05)。甲氨蝶呤血药浓度检测对患者是否发生毒性反应具有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886(95%CI:0.813,0.958,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ALL,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对是否发生毒性反应具有预测价值,及时准确进行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监测可较好地指导ALL患儿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祝文兵 《医药导报》2008,27(2):237-237
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已成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联合化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和治疗髓外白血病的重要手段。其主要不良反应有消化道反应、黏膜损害、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及神经毒性等[1]。我院自开展此种方法以来共治疗儿童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上百人次,其中1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导致血药浓度异常升高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帮助。方法: 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查阅患者各项诊疗、检查及用药资料,根据相关指南和诊疗规范对1例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药浓度异常升高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该患者甲氨蝶呤血药浓度超过正常值10天,可能与化疗方案的选择、亚叶酸钙的解救、水化碱化、合并用药等因素相关。结论:临床医生应关注影响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的多种因素,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药师有必要参与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MTX)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72位患儿血药浓度,结合临床不良反应观察,采用χ2检验分析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发生的关系。结果血清MTX C24 h≥40μmol.L-1的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血清MTX C24 h〈40μmol.L-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MTX C48 h≥1.0μmol.L-1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血清MTX C48 h〈1.0μmol.L-1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MTX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直接取决于MTX血药浓度的高低和持续时间的长短。  相似文献   

11.
舒文莹  周新科  梁敏  何璐 《中国药物警戒》2013,(10):577-579,582
目的研究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MTX)化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MTX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MTX给药后24h、48h、72h血药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ABCC24240C〉T和4568A〉C基因型,多重线性回归逐步筛选变量法分析血药浓度与年龄、基因型等因素的关系。结果MTX给药剂量、基因型(ABCC24240C〉T和4568A〉C)~够影响MTX48h和72h血药浓度,MTX用药次数与MTX的48h浓度成正比。结论MTX血药浓度监测与ABCC24240C〉T和4568A〉C基因型检测对MTX的个体化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1994年至2010年国内报道关于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良反应的病例,对甲氨蝶呤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的30例患者中,男性20名,女性8名,不良反应发生以皮肤黏膜损害最多,其次是骨髓抑制、肾功能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结论 甲氨蝶呤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早期发现给予对症治疗,规范亚叶酸钙解救时间和剂量,将不良反应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建立内标法测定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并应用于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的监测中,以考察血药浓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用甲硝唑作内标测定甲氨蝶呤血药浓度。色谱柱为SHIMADZU VP-ODS C18(250mm×4.6mm,5m),流动相为甲醇-pH3.5醋酸钠缓冲液(109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06nm,室温为25℃。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的患者在开始静脉滴注后1.5~2h内抽血测定血药浓度并随访跟踪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线性范围是20~1000μg/L(r=0.9992,n=8),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中,发生不良反应组的甲氨蝶呤血药浓度显著高于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组。结论本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在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中应监测其血药浓度,实施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静脉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稀疏点血药浓度数据库,估算群体药动学参数,结合Bayesian反馈法,估算个体药动学参数。方法132例ALL患儿接受HDMTX(3g·m^-2)静脉滴注后,不同时间点采血样,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MTX的血浆浓度,收集24—68h左右稀疏血药浓度数据510个。用NONMEM软件进行模型拟合和PPK参数的估算,并定量分析患儿年龄、性别、体重、身高、ALT、AST、CREA、UA等固定效应参数对甲氨蝶呤PPK参数的影响,得到最终拟合药动学模型。结果PPK模型为:中央室清除率CLli(L·h^-1·kg^-1)=5.84×10^0.017·(age-9.2)+0.0150×WT^10685×e^CLli,周边室清除率CL2i(L·h^-1·k^-1)=0.265×10^0.029*(age-10)+0.00067×WT^1.178×e^CLli,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Vli(L·kg^-1)=2.42×10(WT-1.47)+15.45×10^0.0046*(age-4.8×e^VIi,外周室表观分布容积V2i(L·kg^-1)=1.85×10^0.063*(148-Height)+0.042×10(WT+0.32×e^V2i;其中建模型组CL1、V1、CL2、V2的群体间标准值(个体问RSD)分别为6.272L·h^-1·kg^-1(17.62%),1.136L/kg(7.39%),0.28L·h^-1·kg^-1(7.5%),3.453L/kg(25.98%);年龄、体重对CL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MTX达到0.1μmol/L的时间是46.85h,个体间标准差(RSD)为5.19%。结论本实验模型拟合情况较好,该模型可用于临床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静脉滴注联合甲酰四氢叶酸钙解救方案治疗时甲氨蝶呤的药动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6例ALL患儿使用甲氨蝶呤后不同时间点血清药物浓度,所得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DAS软件拟合,优化药动学房室模型,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大剂量甲氨蝶呤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体内的经时过程符合二房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α=(1.61±0.43)h,t1/2β=(11.05±3.54)h,V1=(18.552±5.902)L·m-2,Cl=(4.525±1.181)L.h-1.m-2,k10=(0.254±0.053)h-1,k12=(0.194±0.043)h-1,k21=(0.074±0.025)h-1,AUC(0-t)=(1064.0±258.6)μmol.h.L-1,AUC(0-∞)=(1433.6±485.2)μmol·h·L-1,tmax=24h,Cmax=(40.1±10.3)μmol·L-1。结论大剂量甲氨蝶呤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体内的药动学符合二房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有较明显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符合甲氨蝶呤延迟消除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群体药动学模型,以定量探寻导致延迟消除的危险因素,取得模型群体特征。方法 纳入147例甲氨蝶呤延迟消除的患儿,收集不同时间共606个稀疏血药浓度数据和临床资料,随机分成模型组和验证组。采用NLME软件进行模型拟合和群体参数的计算,考察协变量对甲氨蝶呤药动学相关参数的影响。采用拟合优度、Bootstrap内部验证及外部验证对最终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最终模型采用二房室模型拟合,患儿是否呕吐以及合并使用肾毒性药物显著影响外周室表观分布容积,而碱化量显著影响中央室清除率,水化量显著影响外周室清除率。中央室和外周室表观分布容积分别为51.16 L·m-2(RSE=3.87%)和18.63 L·m-2(RSE=5.73%),中央室和外周室清除率的群体典型值分别为9.62 L·m-2·h-1(RSE=3.38%)和0.75 L·m-2·h-1(RSE=2.54%)。结论 所建立的甲氨蝶呤延迟消除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群体药动学模型,可以较好地体现该特殊群体的群体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 ( methotrexate,MTX)预防小儿神经系统白血病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  以荧光偏振免疫法( FPIA)检测一定时间下的血清和脑脊液中 MTX的浓度。 结果   MTX总剂量为 3 g· m2 ,先予总量的 1/3 3 0 min内鞘内滴入 ,余量 2 3 h匀速静脉滴注 ;3 6h后予以亚叶酸钙 ( calcium folinate,CF )解救。 0 .5、2 4、3 6、48、72 h MTX血清浓度分别为 :79.89、2 2 .5 4、0 .92、0 .3 9、0 .0 95μ mol·L- 1 ,0 .5 h脑脊液浓度为 :0 .3 5 μ mol· L- 1。结论  治疗药物监测为 HDMTX-CF治疗法提供客观有效的数据 ,对临床应用 HDMTX预防 CNSL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