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严重脑损伤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合理应用。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00N,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例)采用了早期鼻饲要素膳,对照组(50例)按常规方法实施鼻饲营养支持;实验组开始时间为伤后48h,对照组为伤后6~8d。结果患者对早期通过胃管滴注胃肠营养液有较好的耐受性,喂养计划切实可行。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获得较优的氮平衡,血清白蛋白、肌酐身高指数、体重等营养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早期鼻饲要素膳对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不同鼻饲法在重型颅脑损伤营养支持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鼻饲匀浆膳方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在神经外科住院的86例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间歇经鼻胃管滴注匀浆膳,隔2h滴一次,中间滴注口服补液盐水和温开水;对照组经鼻胃管每天分次予注射器推注匀浆膳。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鼻饲后的胃潴留、返流、误吸、腹胀及腹泻发生率和护理人员操作耗费时间。结果试验组鼻饲后的胃潴留、返流、误吸、腹胀及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每天护理人员操作的次数一样,均为6次,但是试验组每天操作耗费时间明显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经鼻胃管滴注匀浆膳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可降低并发症发生,节省护士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3.
三种喂养方式对极低出生体重儿预后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鼻饲喂养方法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耐受性及喂养效果的优劣性。方法将91例VLBW进行随机分组,A组:间歇鼻饲喂养,起始奶量1ml/kg.次,q2h,每天增加1ml/kg;B组:持续鼻饲喂养,起始奶量1ml/kg.h,每天增加泵速1ml/kg.h;C组:间歇持续鼻饲喂养,先用输液泵持续鼻饲喂养2h,奶量1ml/kgh,间歇2h后再继续交替进行,每天增加1ml/kg。所有的VLBW均同时进行部分静脉营养,直至达到完全肠道内营养。对比VLBW的喂养不耐受性、达到完全肠道喂养时间、停止静脉补液时间及黄疸持续时间。结果间歇持续鼻饲喂养组喂养不耐受例数最少,黄疸持续时间短,静脉补液时间短,达到完全肠道营养时间最短。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间歇持续鼻饲喂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最低,达到完全胃肠营养时间最短,有利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和胃肠功能完善。  相似文献   

4.
朋传喜  张彬 《安徽医药》2016,20(4):744-746
目的 探讨早期胃肠营养在神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实施早期持续滴注鼻饲喂入肠外营养,对照组42例按传统方法鼻饲流质,期间检测血常规、血生化及颅内压,同时观察各组在治疗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出院时GOS评分。结果 治疗组患者能较好适应早期胃肠道营养,并且治疗组患者在血常规、血生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出院GOS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胃肠营养对神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营养指标的稳定有积极的治疗作用,早期胃肠营养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持续滴注法与分次注食法在重症脑出血患者鼻饲时的优劣。方法将120例重症脑出血后不能自主进食的患者随机2组。观察组(60例)的鼻饲液给予方式是采用持续滴注法,对照组(60例)采用50ml注射器分次注食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胃储留及血糖不稳、呕吐、腹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重症脑出血患者鼻饲中的应用中,持续滴注法较分次注食法的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合并胃潴留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外科ICU病房中收治的通过鼻饲喂养的重症患者,分为胃潴留组以及非胃潴留组,探讨在此过程中影响胃潴留的因素。结果在临床上低血压、休克史、肠鸣音较弱、机械通气、亚低温以及低血钾均为影响患者出现胃潴留的相关因素。结论胃潴留是神经外科的实施肠内营养患者在临床上的常见并发症,和多种因素有关,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到减少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研究经皮刺激足三里穴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需呼吸机支持患者的肠功能影响.方法 选择住急诊ICU的64例COPD患者.单纯随机抽样分组原则分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胃管鼻饲肠内营养液,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电刺激双侧足三里,观察2组24 h胃喂养量、潴留量,连续6 d,观察2组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期间发生腹胀、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误吸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比较,试验组患者出现腹胀、呕吐及误吸、腹泻、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明显减少,鼻饲量和胃潴留量比较试验组患者在治疗第1~6天鼻饲量明显增加,胃潴留量明显减少.治疗6d后,试验组较对照组患者营养相关部分生化指标有所改善.结论 经皮刺激足三里穴可使COPD上呼吸机支持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返流及误吸等肠功能紊乱的几率降低,增加鼻饲量,减少胃潴留.从而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
刘军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9):1400-1400
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质量儿由于吸吮能力差,胃肠蠕动及觅食反射不健全,难以主动摄入足够的奶量.因此,有效的肠内营养治疗是早产儿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经鼻饲奶喂养是早产儿喂养的一种主要手段,但经胃鼻饲易引起胃食管反流、胃潴留,进而影响营养摄入.芦惠和薛辛东[1]比较鼻十二指肠喂养与鼻胃管喂养在呼吸暂停、吸入性肺炎、呕吐、残留、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认为鼻十二指肠喂养优于鼻胃管喂养.本科于2005年开始应用十二指肠喂养技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鼻饲患者不同鼻饲法与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鼻饲患者鼻饲方法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选择最佳鼻饲模式。方法将60例脑卒中鼻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泵,一次性营养泵管连接鼻胃管匀速滴注;对照组采用一次性50ml注射器缓慢注入,一次注入200—250ml,时间10—15min,注入前后均用温开水冲管,每天鼻饲4—5次。结果观察组恶心、呕吐、胃潴留、腹泻、食物反流误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泵连接一次性泵管后连接鼻胃管匀速滴注营养液可减少鼻饲并发症发生,且操作简单、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早期(伤后48h~3周)使用胃肠内营养乳剂胃肠内营养支持对降低低蛋白血症发生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120例需肠内营养护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以不平衡指数最小的方法分为实验组:胃肠内营养乳剂组和对照组:自制均浆膳组,于受伤48h内分别开始使用胃肠内营养乳剂(瑞高)胃管注入护理和自制均浆膳胃管注入一般常规营养治疗,两种不同营养治疗持续期限均为21d,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和血清总蛋白(TP)的动态变化。结果低蛋白血症实验组发生率3.4%,对照组发生率36.7%(χ2=54.2,P<0.01)。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ALB实验组为(38.1±6.77)g/L(t=4.05,P<0.01),对照组为(32.2±6.57)g/L(t=3.98,P<0.01),TP实验组为(71.8±8.28)g/L,对照组为(63.4±7.62)g/L,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预防和降低低蛋白血症的发生效果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可以显著降低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结论胃肠内营养乳剂早期应用对减少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低蛋白血症有明确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要素膳又名要素药,是近年来临床营养治疗中的重大进展。要素膳不但营养成份齐全,而且可经口服,胃内滴注,空肠造瘘管滴注等多途径供给,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是治疗各种营养不良患者及抢救危重病人必不可少的有效措施。要素膳的组成要素膳的基本组成成份是:蛋白质(以2/3氨基酸,1/3短肽形式存在);脂肪(基本为脂肪酸);碳水化合物(以单糖或双糖形式存在);各种必需的无机盐,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虽然各家要素膳营养成份的来源不同;但营养成份的含量基本接近人体生理需要。我国目前已有不少药厂生产多种定型的要素膳供临床应用。要素膳的特性要素膳有以下特牲:1.溶解于水,呈酸性。2.无粗蛋白,无致敏作用。3.含膳食纤维极少,据报道,5—6天方排便一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及非营养性吸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实施常规部分静脉营养,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常规鼻饲,起始奶量2ml/kg,用注射器抽取每次所需奶量,连接胃管,每2h将奶量1次性注到胃内,10~15min注完,每天递增奶量1ml/kg;观察组:起始奶量2ml/kg,以推注式电子输液泵泵入,泵入时间1h,每2h1次,每天递增奶量1ml/kg,同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即每次喂养期间吸吮安慰奶嘴3~5min。观察两组早产儿自行吸吮母乳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足量胃肠喂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自行吸吮母乳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足量胃肠喂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01),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也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01)。结论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及非营养性吸吮干预,可提高早产儿的喂养耐受性,帮助早产儿尽早从肠外营养过渡到经口喂养,促进早产儿体质量的规律性增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鼻饲给予匀浆膳和胃肠外营养的疗效异同护理方法。两周后观察两组生化指标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20例慢性呼吸衰竭病人实施两种形式的肠内营养支持,并进行疗效观察。方法:实验组经鼻饲管连续滴注能全力营养液(1kcal/ml),每天能量供给按25-30kcal/kg体重,氮0.16—0.25g/kg体重计算,对照组经鼻饲管分次推注常规管饲匀浆膳,两组营养支持时间均为18天以上。观察营养支持前后的体重、血白蛋白、前白蛋白,并观察呼吸专科指标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消化道症状。结果:经营养支持后实验组的血白蛋白、前白蛋白显高于对照组,呼吸专科方面: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改善优于对照组,二项均有显性差异。胃肠副作用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结论:用能全力对呼衰病人实施肠内营养支持(连续滴注法)能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促进肺功能恢复。呼衰病人只要胃肠道尚有功能就应首选肠内营养支持,其中经鼻饲管连续滴注法可提高病人的胃肠耐受性,减少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型脑挫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重型脑挫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于入院后48小时内进行鼻饲自制匀浆膳,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1周后置胃管进行鼻饲流质,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营养指标.结果 血糖、球蛋白(P<0.001),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P<0.01),白蛋白(P<0.05)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重型脑挫伤早期应用自制匀浆膳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能提高患者营养状况,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6.
张海峰  疏恒  韦红 《淮海医药》2014,(5):482-483
目的:观察比较持续鼻饲喂养和间歇鼻饲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 VLBWI )的喂养效果。方法将2009年6月-2013年6月我院NICU收住的52例VLBWI随机分为2组,均使用微量输液泵进行鼻饲喂养。 A组:持续鼻饲喂养,起始奶量1 ml· kg -1· h-1,每持续6 h停2 h,每天增加泵速1 ml· kg-1· h-1;B组:间歇鼻饲喂养,起始奶量1 ml· kg -1· h-1,持续2 h停1 h,再继续交替进行,每天增加泵速1 ml· kg-1· h-1。所有患儿均同时进行部分静脉营养,直至达到130 kcal· kg-1· d-1能量摄入。比较2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达到130 kcal· kg -1· d-1能量摄入的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结果间歇鼻饲喂养组较持续鼻饲喂养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黄疸持续时间及达到130 kcal· kg-1· d-1能量摄入的时间短,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VLBWI宜采用间歇鼻饲喂养,有利于胃肠道功能完善和喂养成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早期胃肠母乳微量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生长发育、胃肠耐受的影响,为VLBWI的早期微量喂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08年2月~2010年2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NICU住院的符合入选标准的65例VLBWI随机分为实验组(早期胃肠母乳微量喂养)及对照组(生后24h开始喂养),对两组患儿的生长发育与喂养耐受、并发症进行监测。结果:两组光疗时间、恢复完全胃肠营养时间、住院天数、对喂养耐受情况、并发症等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LBWE早期胃肠微量母乳喂养可促进胃肠和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并发症少,安全有效,适合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胃肠内营养液持续泵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将3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予胃肠内营养混悬液持续泵入,对照组予全流质鼻饲,2组均予相应的对症护理。观察2组胃食管反流、胃潴留、腹泻及应激性溃疡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胃食管反流、胃潴留、腹泻及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内营养液持续泵人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早产儿早期胃潴留量和出生质量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出生的早产儿126例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与胃潴留发生相关的因素。结果 126例早产儿出生之后胃潴留持续存在,在24 h~7 d内的最大胃潴留量的变化不大;体质量不同的早产儿喂养达到50~60 mL的时间、喂养达到100 kcal/kg的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胃潴留消失时间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早期胃潴留可能持续存在,且出生体质量越低持续的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20.
探讨严重烧伤后极早期胃肠喂养的作用及方法。对烧伤模型鼠伤后 2h开始喂养 ,并监测血浆蛋白 ,同时与正常大鼠及伤后禁食模型作对比。结果伤后 2h喂养组血浆球蛋白及总蛋白与禁食组相比 ,在伤后 7d有明显差别 (P <0 .0 5) ,胃肠粘膜病理变化减轻。结果表明烧伤后极早期喂养有减轻胃肠及全身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