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胡领  姚金成  张毕奎  赵绪元  李焕德 《中国药房》2005,16(15):1160-1161
目的:评价头孢克罗胶囊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头孢克罗胶囊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后不同时刻的血药浓度。Cmax、tmax采用实测值,AUC用梯形面积法计算,用双单侧t检验评价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AUC0~4分别为(13.44±3.06)、(14.19±3.28)(μg·h)/ml;AUC0~∞分别为(13.80±3.08)、(14.62±3.33)(μg·h)/ml;Cmax分别为(11.65±2.39)、(12.37±2.41)μg/ml;tmax分别为(0.57±0.24)h、(0.66±0.19)h;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62±13.51)%。结论: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2.
盐酸二甲双胍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盐酸二甲双胍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 :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随机、交叉口服盐酸二甲双胍参比制剂或受试制剂1000mg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结果 :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Cmax 分别为 (2 59±0 62)、(2 60±0 62) μg/ml,Tmax 分别为 (2 0±0 5)、(1 9±0 5)h ,T1/2 分别为 (3 01±0 54)、(2 90±0 50)h ,AUC0~12 分别为(13 21±3 28)、(12 99±2 98) (μg·h)/ml,AUC0~∞分别为 (14 29±3 44)、(13 91±3 23) (μg·h)/ml。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1 6±7 9) %。结论 :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3.
奈韦拉平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帆  徐贵丽  尚北城  雷勇  吴承堂 《中国药房》2005,16(16):1243-1245
目的:研究国产奈韦拉平胶囊与进口奈韦拉平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4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国产奈韦拉平胶囊)或参比制剂(进口奈韦拉平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Cmax分别为(2.516±0.446)、(2.798±0.394)μg/ml;tmax分别为(7.5±10.7)、(3.6±2.1)h,t1/2分别为(51.4±25.3)、(46.4±9.8)h;AUC0~168分别为(160.540±38.007)、(167.459±30.629)(μg·h)/ml;AUC0~∞分别为(180.064±51.005)、(183.052±36.828)(μg·h)/ml;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368±22.99)%。结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种双氯芬酸钾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药-时曲线符合一房室模型,AUC0~8分别为(2.27±0.66)、(2.16±0.58)(μg·h)/ml,Cmax分别为(1.27±0.40)、(1.38±0.58)μg/ml,tmax分别为(0.9±0.7)、(1.0±0.7)h;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4.9±12.8)%。结论:2种双氯芬酸钾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5.
苦参素分散片和苦参素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苦参素分散片和苦参素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苦参素分散片和苦参素胶囊各300 mg,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血药浓度。用DAS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考察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苦参素分散片和参比苦参素胶囊的tmax分别为(2.4±s 0.9)h和(2.2±0.7)h;cmax分别为(268±187)μg·L-1和(265±173)μg·L-1;AUC0~10分别为(866±751)μg·L-1·h和(796±557)μg·L-1·h;AUC0-∞分别为(925±770)μg·L-1·h和(847±563)μg·L-1·h。以AUC0~10。计算,受试苦参素分散片和参比苦参素胶囊比较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7±35)%。结论:受试制剂苦参素分散片和参比制剂苦参素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6.
刘江  杨鸿  邝翠仪  刘志林 《中国药房》2006,17(10):761-763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胶囊正常人体相对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单剂量随机交叉口服替米沙坦胶囊(受试制剂)或替米沙坦片(参比制剂)80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以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在体内血药浓度均呈二室模型,tmax分别为(2.08±1.64)、(2.02±0.86)h,Cmax分别为(2.10±1.36)、(1.95±1.08)μg/ml,AUC0~t分别为(116.25±55.97)、(123.94±65.66)(μg·h)/ml,t1/2β分别为(74.23±25.11)、(79.18±23.27)h。经配对t检验,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93.80±12.24)%。结论: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阿克他利片和阿克他利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 方法  采用随机双交叉试验 ,志愿者口服单剂量阿克他利胶囊或阿克他利片 10 0mg ,测定阿克他利经时血浓度 ,计算阿克他利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 结果  阿克他利胶囊和阿克他利片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 / 2 分别为 1 34± 0 2 5h和 1 2 9± 0 2 6h ,Tpeak分别为 1 0 6± 0 16h和 0 97± 0 12h ,Cmax 分别为 5 86± 2 4 8μg/ml和 5 87± 1 32 μg/ml,AUC0~ 1 0 分别为 9 85± 1 84 μg·h/ml和 9 2 1± 2 16 μg·h/ml,AUC0~∞ 分别为 9 89± 1 83μg·h/ml和 9 2 5±2 17μg·h/ml。受试制剂阿克他利胶囊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 10 2 6 5 %± 11 83%。 结论  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为生物等效性制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达那唑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与药动学。方法  18名健康女性志愿者单剂量随机交叉口服达那唑胶囊的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 2 0 0mg ,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达那唑浓度。结果 口服达那唑胶囊的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 :t1/ 2 (消除半衰期 )分别为 (8 73± 3 33)h和 (8 0 4± 4 19)h ;达峰时间分别为 (3 5± 1 3)h和 (3 7± 1 7)h ;达峰浓度分别为 (112 4 0± 6 7 34)ng·ml 1和 (12 4 79± 73 91)ng·ml 1;AUC0 2 4分别为 (976 5 4± 6 33 6 )ng·h·ml 1和 (94 6 6 4± 6 0 5 85 )ng·h·ml 1;AUC0 ∞ 分别为 (1189 2 2± 6 92 75 )ng·h·ml 1和 (1118 5± 6 37 11)ng·h·ml 1;达那唑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0 4 4± 17 9) %。对参数经统计学处理 ,两种制剂的药代动学参数相近。结论 两种达那唑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国产丙硫氧嘧啶肠溶胶囊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改进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100mg丙硫氧嘧啶肠溶胶囊 (受试制剂 )和进口的丙硫氧嘧啶片 (参比制剂 )后的血药浓度 ,应用CRFB生物利用度统计程序对数据进行拟合。结果 :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AUC0~t 分别为 (9 13±1 53)、(8 80±1 37) (μg·h)/ml,Cmax 分别为(3 02±0 71)、(3 03±0 66) μg/ml ,tmax 分别为 (4 51±0 24)、(1 13±0 44)h。两组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 (P>0 05) ,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4 37±12 16) %。结论 :国产丙硫氧嘧啶肠溶胶囊与进口丙硫氧嘧啶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氟伐他汀片剂与胶囊在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4例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给药,单剂量口服40 mg受试制剂氟伐他汀片剂和参比制剂氟伐他汀胶囊,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氟伐他汀的体内血药浓度。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分别为(2.6±s 1.5)和(2.9±0.8)h,cmax分别为(390±116)和(397±134)μg·L-1,tmax分别为(1.1±0.4)和(1.0±0.4)h, AUC0-12分别为(639±175)和(658±147)μg·h·L-1,AUC0-∞分别为(652±177)和(680±150)μg·h·L-1。经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显示,主要药动学参数无显著差异;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1%。结论:2种氟伐他汀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异福酰胺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2名健康志愿受试者单剂量服用异福酰胺胶囊(受试制剂)或卫非特片(参比制剂)后的利福平、异烟肼和吡嗪酰胺血药浓度,药动学参数用3p97程序处理。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利福平AUC0~t 分别为(70. 69±36. 32)、(70. 77±32. 26) (μg·h)/ml,tmax 分别为(1 82±0 28)、(1 79±0 25)h ,Cmax 分别为(12 .83±4 .98)、(12 84±3 95) μg/ml;异烟肼AUC0~t 分别为(14. 30±8.25)、(13 .76±6 .16) (μg·h)/ml,tmax 分别为(1 54±0 36)、(1 58±0 38)h ,Cmax 分别为(5 .42±2 .52)、(5. 46±2 .46) μg/ml;吡嗪酰胺AUC0~T 分别为(243 .56±128. 98)、(238 .07±11. 63) (μg·h)/ml,tmax 分别为(1. 58±0. 64)、(1. 69±0 .55)h ,Cmax 分别为(29.45±12 .45)、(27 .46±11 .02) μg/ml。受试制剂中利福平、异烟肼和吡嗪酰胺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9. 88±12. 92) %、(103 .84±24. 10) %、(102. 57±12. 31) %。结论: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梅巍  杨永革  许雪廷  刘静  邸晓辉 《中国药房》2005,16(19):1479-1481
目的:评价国产与进口氨酚羟考酮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氨酚羟考酮片国产制剂或进口制剂1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分别测定血清中羟考酮和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结果:国产与进口羟考酮片的Cmax分别为(10.4±2.2)、(11.1±3.3)μg/L,tmax分别为(1.05±0.35)、(0.92±0.40)h,t1/2ke分别为(5.36±0.91)、(5.53±1.25)h,AUC0~t分别为(44.2±7.9)、(44.5±8.3)(μg·h)/L,AUC0~∞分别为(49.3±9.4)、(51.0±11.6)(μg·h)/L,国产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8±27.4)%;对乙酰氨基酚的Cmax分别为(4612±696)、(4592±825)μg/L,tmax分别为(0.94±0.28)、(0.96±0.23)h,t1/2ke分别为(3.99±0.77)、(4.05±0.83)h,AUC0~t分别为(15732±3450)、(16265±3858)(μg·h)/L,AUC0~∞分别为(16618±3545)、(17205±4194)(μg·h)/L,国产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6±10.3)%。结论: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侯飞燕  黄平  谭志荣  李智 《中国药房》2006,17(4):282-284
目的:研究国产与进口替米沙坦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80mg)口服受试制剂(国产)或参比制剂(进口),采用色谱-质谱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Cmax分别为(534·2±314·3)、(540·7±314·1)μg/L,tmax分别为(1·3±0·8)h、(1·3±0·6)h,AUC0~96分别为(3038·1±1997·9)、(3138·1±2124·7)(μg·h)/L,t1/2分别为(20·7±5·3)h、(21·3±6·6)h;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0±13·9)%。结论:国产与进口替米沙坦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克拉霉素胶囊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舟  蒙华  王宁  何海霞  周远大  杨辉 《中国药房》2004,15(7):419-421
目的 :评价两厂家克拉霉素胶囊 (CLMC1、CLMC2)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20名男性健康志愿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CLMC1 或CLMC2,采用微生物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 ,经3p97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计算程序对数据进行拟合。结果 :CLMC1 、CLMC2 体内药 -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 ,两者Cmax 分别为 (2 23±0 83)、(2 14±0 70) μg/ml,Tmax 分别为 (1 95±0 39)h、(1 78±0 41)h ,AUC(0~T ) 分别为 (9 50±2 52)、(9 35±2 54) ( μg·h)/ml;CLMC1 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1 60±9 35) %。结论 :经方差分析和单双测t检验 ,表明CLMC1 与CLMC2 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塞克硝唑人体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燕文  李新春  石全  兰聪贤  蒋伟哲  陈丽 《中国药房》2005,16(24):1882-1884
目的:评价国产塞克硝唑片、塞克硝唑胶囊与进口塞克硝唑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将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口服国产塞克硝唑片、塞克硝唑胶囊和进口塞克硝唑片1g,采用交叉自身对照方法,3次给药的间隔清洗期为14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人血浆中塞克硝唑的药物浓度。结果:国产片剂、国产胶囊、进口片剂的tmax分别为(2.00±1.93)、(2.67±2.14)、(1.54±1.53)h,t1/2分别为(28.56±4.98)、(29.69±6.81)、(27.16±5.06)h,Cmax分别为(25.50±2.74)、(24.27±3.76)、(25.64±4.10)μg/ml,AUC0~t分别为(736.03±73.20)、(704.78±88.51)、(737.77±76.02)(μg·h)/ml,AUC0~∞分别为(886.36±114.50)、(864.57±172.27)、(870.64±100.21)(μg·h)/ml;相对生物利用度国产片剂为(100.02±6.73)%,国产胶囊为(95.91±10.66)%。结论:3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