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16蛋白和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16基因和PCNA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16蛋白和PCNA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正常内膜组织(P《0.05),而PCNA表达高于正常内膜组织(P《0.01),p16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淋巴转移相关(P《0.05,P《0.05),PCNA指数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转移相关.p16蛋白表达阴性者预后差.结论p16基因和PCNA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p16蛋白检测可做为子宫内膜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过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垂体瘤微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用携带VEGF165基因的腺病毒质粒转染垂体瘤MMQ细胞,并建立稳定的过表达VEGF165的MMQ细胞株。制备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模型(CAM),观察过表达VEGF165 MMQ细胞的上清液对CAM血管生成的影响。分别接种过表达VEGF165 MMQ细胞、空载体细胞和正常MMQ细胞于裸鼠皮下并形成皮下移植瘤。CD31免疫荧光法检测过表达VEGF基因对裸鼠皮下MMQ细胞移植瘤微血管密度的影响。结果大部分转染组细胞镜下呈现绿色荧光,RT-PCR和Western blot证实转染携带VEGF165基因的腺病毒质粒(Adv-GFP-VEGF165)的MMQ细胞中目的基因能够有效表达。VEGF过表达能够诱导CAM局部血管生成,并显著增加MMQ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微血管密度。结论 VEGF在垂体瘤血管生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Objective To study p53 expression in pituitary tumors. Methods We evaluated 24 non-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s, 13 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s and 3 primary pituitary carcinomas for their expression of the p53 protein,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s (microwave oven treated ABC technique). Results p53 expression was correlated with anaplasia of pituitary tumors: tumors with anaplasia had a higher expression of p53 than those without anapasia.The proportion of p53 positive cases among non-invasive adenomas, invasive adenomas and pituitary carcinomas was 0%, 23.8% and 100%, respectively (P<0.01).There wa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unctional subtypes of the pituitary tumors and p53 expression. Conclusions p53 mutation may play a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ituitary tumors, and detection of p53 expression may have significant value in the evaluation of malignancy as well as prognosis.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比较垂体腺瘤侵袭组与非侵袭组之间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PTTG)、细胞增生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来探讨它们和垂体腺瘤侵袭性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垂体腺瘤侵袭性判定及预后评估提供可能的生物学指标。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临床资料完整、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垂体腺瘤的肿瘤标本65例,分为侵袭组和非侵袭组,用实时定量反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TTG、PCNA、bFGF 3者mRNA表达水平,3者间两两比较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侵袭组与非侵袭组之间PTTG和PC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FGF的表达在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TG和bF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26,P=0.038)。结论 PTTG和PCNA和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长有密切关系,可能作为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的重要标志物;PTTG和bFGF的互相诱导表达可能促进了人垂体腺瘤的形成、发展,并参与侵袭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原癌基因C-erbB-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涎腺肿瘤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的生物学特征及临床病理间关系。方法:(1)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及图像分析系统对37例涎腺恶性肿瘤、31例涎腺多形性腺瘤、20例涎腺非肿瘤组织中C-erbB-2及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阳性细胞进行图像分析定量测定。(2)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涎腺良、恶性肿瘤及非肿瘤组织中HPV16、18型DNA。结果:涎腺恶性肿瘤组HPV16、18型DNA阳性率为27.0%,多形性腺瘤组阳性率为9.7%,而涎腺非肿瘤组织无1例阳性,3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形性腺瘤中C-erbB-2及PCNA阳性率均低于涎腺恶性肿瘤,但仅C-erbB-2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rbB-2的过度表达可能在涎腺组织良性病变的恶性转化过程中起关键性的作用。PCNA的异常表达在涎腺良、恶性病变存在一定差别,虽无统计学意义,却能反映其变化特点,有待增加更多病例加以证实。HPV16、18型感染与某些涎腺肿瘤的发生有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垂体腺瘤细胞增殖、凋亡与侵袭性生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群  张宏  刘伟国  张建民  吕世亭 《浙江医学》2002,24(10):584-585,588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与侵袭性生长的关系。 方法 对37例侵袭性垂体腺瘤及30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GNA)、B细胞淋巴瘤(Bcl-2)及相关基因(Bax)蛋白产物的表达。 结果 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比较 ,PCNA、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 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长与PCNA、Bcl-2和Bax的异常表达有关 ,是肿瘤细胞不断增殖和凋亡抑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复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来探讨它与垂体腺瘤侵袭和增殖能力及复发的关系。方法收集垂体腺瘤标本60例,其中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分别为30例和25例,复发性垂体腺瘤(非侵袭性)5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CNA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结果PCNA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PCNA表达阳性率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分别为50%和16%,复发性与非复发性垂体腺瘤分别为80%和34.6%,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PCNA与垂体腺瘤侵袭、增殖能力及术后复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p53 expression and histopathology in non-invasive and 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s and carcinomas@刘冬戈 @杨重庆 @孙肇武 @满开泉 @臧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肌动蛋白细丝桥梁蛋白(Girdin)在垂体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泌乳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和无功能垂体瘤样本各2例,以及正常垂体样本1例.分别提取各样本组织蛋白,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样本中Girdin的表达水平,并用免疫荧光实验进一步验证.通过过表达和RNA干扰Girdin分别构建Girdin过表达和敲低的大鼠垂体瘤细胞系GH3细胞模型.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Girdin过表达或敲低的GH3细胞中的Girdin和Akt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和凋亡实验研究Girdin在垂体瘤中的功能和生物学行为.结果 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显示Girdin在无功能垂体瘤中表达最高,生长激素腺瘤次之;免疫荧光实验也验证了Girdin在无功能垂体瘤中的高表达.过表达和RNA干扰实验分别提高和敲低了GH3细胞中Girdin的表达水平,Akt的磷酸化水平也发生同样变化.此外,Girdin的过表达能够促进GH3细胞增殖.结论 Girdin在无功能垂体瘤中高表达,并通过调控Akt磷酸化水平促进垂体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
p16,CDK4和PCNA蛋白在滋养细胞肿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SP法检测滋养细胞肿瘤,葡萄胎和正常绒毛中p16蛋白,CDK4及PCNA的表达,发现:(1)p16蛋白在肿瘤表达低于绒毛中(P〈0.05),p16蛋白阳性标本的PCNA表达率低于p16阴性者(P〈0.05)。(2)CDK4表达在滋养细胞肿瘤,葡萄胎和绒毛三者间及与PCNA表达间无差异(P〉0.05)。(3)p16阳性肿瘤患者3年存活率较高,提示p16基因突变可能是滋养细胞癌变的重要原因,检测p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肠镜活检标本中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检检测110例肠知检组织P53及PCNA表达,其中20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组织再行P53及PCNA染色。结果 正常粘膜P53表达阴性。腺及腺癌中P53表达率分别为10%和51.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腺癌中PCNA强阳性率高于腺瘤组(P〈0.05)。腺癌中PCNA强阳性率高于腺瘤组(PC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 ,及其与bcl 2和p5 3表达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酶连接法 (SP法 ) ,检测survivin、bcl 2、p5 3基因表达蛋白在 8例正常垂体组织及 3 8例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基因表达蛋白在正常垂体中无表达 ,3 8例垂体腺瘤中 ,2 3例表达阳性 ,占 60 5 %病理分型中PRL型、GH型、混合型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2 /17、7/13、4/8三者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垂体腺瘤bcl 2表达蛋白的阳性与阴性中 ,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15 /17、8/2 1。两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p5 3表达蛋白的阳性和阴性中 ,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2 /6,2 2 /2 3 ,两者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survivin基因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与垂体腺瘤组织中的bcl 2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与p5 3蛋白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survivin蛋白表达的异常而引起细胞凋亡抑制 ,在垂体腺瘤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其过度表达提示垂体腺瘤增生极度活跃 ,survivin蛋白表达与垂体腺瘤中bcl 2蛋白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深入了解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生物学特性,提高其诊断、治疗水平。方法 对54例患者(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31例,侵袭性垂体腺瘤组23例)的临床、病理、细胞增殖动力学三方面资料作差异显著性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临床方面,两组在病程、肿瘤大小、肿瘤组织坏死、卒中、囊变发生率、手术全切除率、术后复发率等方而有显著差异(P<0.05)。病理学研究,两组在微血管定量方而有显著差异(P<0.05)。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数PCNA指数和Ki-67指数),侵袭性腺瘤显著大于非侵袭性腺瘤(P<0.01)。 结论 侵袭性垂体腺瘤进展快,多为大腺瘤,肿瘤组织坏死、囊变、卒中发生率高,手术全切除率低,术后易复发,肿瘤血供较为丰富,肿瘤细胞增殖较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中细胞增殖核抗原 (PCNA)表达与肿瘤发生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对 6 0例垂体腺瘤患者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细胞增殖核抗原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结果 :PCNA的表达在侵袭性腺瘤组明显高于非侵袭性腺瘤组 ,复发组明显高于非复发组。临床方面 ,侵袭性腺瘤组和非侵袭性腺瘤组在肿瘤大小、瘤内出血坏死、囊变发生率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 :PCNA的高表达与垂体腺瘤的发生及生物学行为改变密切相关 ,可做为反映瘤侵袭性的参考指标。侵袭性垂体腺瘤多为大腺瘤 ,肿瘤出血、坏死、囊变发生率高 ,肿瘤增殖能力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组织中p16的表达及表达缺失的原因。方法 :取尸体解剖正常垂体标本 6例 ,临床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标本 40例 ,采用蛋白杂交技术检测P16蛋白的表达 ;核酸杂交分析p16基因的纯和性缺失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筛选p16基因突变 ;甲基化分析检测无纯和性缺失和突变的 30例肿瘤组织p16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结果 :40例垂体腺瘤组织中P16蛋白表达缺失。核酸杂交 40例标本 10例出现p16基因的纯和性缺失 ,该 10例MRI表现为侵袭性垂体腺瘤。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 ,30例无p16纯合性缺失标本血与肿瘤DNA配对扩增电泳筛选p16第一和第二外显子碱基突变 ,未发现p16的主要编码区第一、第二外显子存在突变。对无p16纯合性缺失和突变的 30例进行甲基化分析发现p16基因启动子存在甲基化。结论 :垂体腺瘤的发生与p16的表达缺失有关 ,其缺失的原因包括p16基因的纯和性缺失和启动子的甲基化 ,p16基因的纯和性缺失是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分子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ras、p53、p16与nm23基因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ABC免疫组化技术对50例卵巢肿瘤石蜡包埋组织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ras、p53、nm23基因及PCNA的阳性表达率在卵巢恶性肿瘤中较交界性肿瘤中及良性肿瘤中高(P<0.05),而p16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在卵巢恶性肿瘤中较交界性肿瘤中及良性肿瘤中低(P<0.05)。结论癌基因及PCNA的表达产物有助于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和鉴别,且可用于判断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16和PCNA表达产物在宫颈上皮瘤样病变及宫颈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对正常宫颈鳞状上皮、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组织共9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宫颈癌变过程中p16和PCNA蛋白进行研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16蛋白在CIN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P<0.0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也高于正常宫颈上皮(P<0.01);PCNA蛋白在CIN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P<0.0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也高于正常宫颈上皮(P<0.01)。p16和PCNA两种蛋白在CIN和宫颈癌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p16和PCNA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提示这两种蛋白有可能成为高危人群早期筛查的一种免疫组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
Growth hormone (GH) is essential for quality of life in both children and adults, but it is also believed to enhance the growth of various neoplasms. However, the role of GH in the brain, particularly in brain tumors, has yet to be established. To clarify these probl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or expression, we examined GH receptor (GHR) expression in brain tumors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GHR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features. Surgical specimens obtained from patients with brain tumors (106 pituitary adenomas, 12 craniopharyngiomas, 13 germ cell tumors, 6 medulloblastomas, and 12 malignant gliomas) were examined immunohistochemically for GHR expression. The GHR positive rate was lower in malignant tumors than in benign tumors (59% in pituitary adenomas, 73% in craniopharyngiomas, 23% in germ cell tumors, and 0% in medulloblastomas and gliomas). GHR staining in pituitary adenomas was weaker than that in normal pituitary gland. Among the GH-producing pituitary adenoma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size between GHR-positive and -negative tumors. However, among the non-GH-producing adenomas, GHR-positive tumors were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us, immunohistochemical GHR expression may have, at least in part, a negative impact on tumor growth potential in brain tumor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 PCNA和 EGFR在肺鳞癌、腺癌中的表达及与癌组织分型、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 S- P法分别对 44例分化相近肺癌组织、1 6例正常肺组织 PCNA和EGFR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肺癌组织 PCNA和 EGFR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鳞癌与腺癌比较 ,PCNA和 EGFR表达无统计学差别 ( P>0 .0 5)。淋巴结转移阳性癌组织 PCNA和 EGF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阴性癌组织比较 ,无统计学差别 ( P>0 .0 5)。结论 :PCNA和 EGFR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 ,在肺癌中表达有一定相关性。二者与鳞癌、腺癌分型无关 ,与淋巴结转移与否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大肠肿瘤组织中Bmi-1、P16蛋白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Bmi-1、p16蛋白在60例大肠癌、30例大肠腺瘤及20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Bmi-1及p16蛋白在大肠癌中表达明显高于腺瘤组及正常组(P<0.05);采用卡方检验显示,Bmi-1蛋白高表达与有无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1),与TNM分期有关(P<0.05),而p16蛋白表达与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Bmi-1蛋白高表达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而p16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生存率与p16蛋白表达阴性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1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估大肠癌预后的参考指标;p16蛋白表达可能与大肠癌发生有一定关系,但与肿瘤转移及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