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背景:SL-Plus非骨水泥柄在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中已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SLR-Plus?柄在翻修术特别是感染病例翻修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仍有待观察。目的:观察以Zweymül er SLR-Plus非骨水泥柄行髋关节翻修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7年11月至2013年5月以SLR-Plus股骨柄行人工髋关节翻修的39例(41髋)患者进行了随访,其中男26髋,女15髋;年龄34-73岁,平均53岁;翻修骨水泥柄36髋,非骨水泥柄5髋。随访X射线片上的假体变化情况;根据Brooker分类进行异位骨化分级,记录异位骨化发生部位及发生率;对髋关节行Harris功能评定并分析假体生存率。结果与结论:31例33髋获得随访,随访1-16年。患者的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4分(13-64分)增加到末次随访时的85分(55-94分)。32髋(97%)假体获得良好稳定性;1髋出现1 mm透亮线但无任何症状;1髋出现骨溶解并股骨假体远端穿出股骨皮质而需再翻修;9髋发生异位骨化,其中Brooker 1级2髋,2级4髋,3级3髋;未见术后感染复发。以影像学证明假体松动作为失败标准,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计算假体随访期间存活率为92%。提示SLR-Plus ?股骨柄具有良好的即刻稳定性及远期稳定性,用于髋关节翻修术中能达到令人较满意的中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背景:国外研究调查显示,在全膝关节置换中有95-2%采用骨水泥进行假体固定,但是也有专家学者认为使用骨水泥固定假体风险高。目的:应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膝关节置换中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假体置换的效果差异。方法:检索Medtine(1996年1月至2011年8月1、Embase(1960年1月至2011年8月1、Cochranelibrary(2011年8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90年1月至2011年8月)及相关参考文献,收集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的方法学评价文献质量,应用RevMan5.1.2进行Meta分析。比较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假体在术后生存率、稳定性、相关并发症、翻修率、异位骨化的差异。并使用GRADEproversion3.2.2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证据评级。结果与结论: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381例患者,实验组(骨水泥组)676例,对照组(非骨水泥组)705例。4个研究比较了骨水泥组和非骨水泥组假体置换后≤5年组的膝关节生存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置换后≤5年骨水泥组生存率高。4个研究比较了置换后〉5年组膝关节生存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置换后〉5年组骨水泥假体组生存率高。3个研究在不同随访时间比较了置换后假体稳定性,结果显示两组间在假体稳定性上差异无显著性。4个研究在不同随访时间比较了置换后假体相关的并发症,两组问在假体相关并发症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5个研究在不同随访时间比较了置换后翻修率,两组间在假体翻修率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个研究在不同随访时间比较了置换后假体异位骨化,两组间在置换后假体异位骨化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置换后疗效均较术前明显提高,组间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论是≤5年组还是〉5年组,均是骨水泥型假体生存率均高于非骨水泥型假体生存率,两组在稳定性、相关并发症、翻修率、异位骨化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相似文献   

3.
背景:随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随访时间的延长,需行翻修者逐渐增多.而人工关节出现机械性松动前常已发现假体周围骨溶解,它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重,不断加重的骨溶解会引起人工关节松动,最终导致关节翻修.目的:观察非骨水泥假体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翻修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4/2009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人工关节置换后患者41例(41髋)进行了翻修,再置换关节为北京普鲁士钢研外科植入物有限公司提供的旋入式全髋关节及美国史塞克有限公司生产的非骨水泥压配式全髋关节.41个髋臼中无髋臼骨缺损8髋,Gustillo Ⅰ-Ⅱ型髋臼松动17髋,Ⅲ型髋臼松动8髋,对上述患者直接用纯钛螺旋臼成型或髋臼底加用颗粒植骨;Ⅳ型髋臼松动骨缺损8髋,采用颗粒植骨,钛网重建髋臼,骨水泥髋臼假体成型.取出假体柄后试情况置入非骨水泥普通假体柄或加长柄,根据试骨缺损情况进行假体周围植骨,必要时捆绑带固定.结果与结论:髋臼侧进行了钛网重建植骨的8例患者翻修后3 d可以下地非负重拄拐行走,其余患者均可以于翻修后3 d下地负重行功能练习.翻修后随访6-66个月,无假体移位下沉等不稳迹象,无需要再重新翻修的病例,Harris评分由翻修前的平均32.6分增加到翻修后的平均88.1分.随访X射线片显示部分患者骨质改建,密度增加,未发现假体周围有新出现亮带的患者.结果提示,采用非骨水泥假体对髋关节进行翻修后,近期可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远期效果有待随访.  相似文献   

4.
袁美娟  周高玲 《天津护理》2002,10(3):115-116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与首次髋关节置换术相比,手术更为复杂、困难。通过对11例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患者的护理,指出术前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术后低血压、引流管的有效处置及对神经损伤、假体脱位的预防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背景: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出现感染、假体松动、假体磨损断裂、骨溶解、复发性脱位等并发症的数量逐渐增多,最终导致行全髋关节翻修。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进行翻修的原因和治疗措施。 方法:对33例患者全髋关节翻修的原因、假体选择、骨缺损处理及康复进行分析研究。其中髋臼有21例行普通金属杯加内衬置换、8例行大头臼杯置换、4例行聚乙烯臼杯置换。股骨柄有15例行普通柄(11例应用骨水泥固定)置换、18例行加长柄置换(9例应用骨水泥、6例为组合型柄)。 结果与结论:33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翻修后随访24-60个月,平均随访36.5个月;翻修后伤口愈合良好,假体固定可靠,未再次出现感染脱位患者;髋关节功能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Harris评分:翻修前平均为37.1分,翻修后平均为91.3分。中短期临床随访结果示,若翻修手术指征正确,骨缺损处理得当,翻修假体选择正确,行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翻修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失败人工髋关节假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科官  张波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2):3398-3398
  相似文献   

7.
目的:骨水泥和非骨水泥股骨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中临床应用。方法回顾2005年3月至2010年6月,23例以非骨水泥假体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患者,22例以骨水泥假体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患者。只纳入了股骨骨缺损PaproskyⅠ、Ⅱ型。临床结果评估Harris髋关节评分(HHS)和VAPS评分和大腿疼痛的发生率。同时评估并发症的发生率。影像学评估再次股骨柄下沉以及股骨柄稳定性。结果骨水泥组术后HSS的平均值为79.2(范围32~100),非骨水泥组术后HSS的平均值为83.9(范围61~100)。骨水泥组术后VAPS评分平均为0.7(范围0~4)、非骨水泥组术后VAPS平均值0.5(范围0~3)。术后大腿疼痛骨水泥组发生1例(4%),非骨水泥组发生1例(9%)。并发症骨水泥组发生4例(19%),非骨水泥组发生5例(22%)。假体再次下沉松动骨水泥组发生3例(14%),非骨水泥组发生2例(9%)。两组评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髋关节翻修术中,骨水泥股骨假体和非骨水泥股骨假体均适用于股骨骨缺损PaproskyⅠ、Ⅱ型。规范的骨水泥使用技术和匹配的假体选择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背景:股骨侧轻中度缺损翻修处理目前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法。目的:评价非骨水泥型广泛涂层长柄假体在股骨轻中度缺损的髋关节翻修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11例非感染性股骨侧轻中度骨缺损患者单髋初次翻修,均采用非骨水泥型广泛涂层长柄假体,其中8例患者行干燥同种异体颗粒植骨,3例患者未植骨。结果与结论:11例均获随访,最短随访时间10个月,最长随访60个月。翻修后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好于翻修前(P<0.01)。翻修后2年1例股骨假体周围出现3mm透亮带,无明显临床症状,未作处理。患者均未见骨溶解,干燥同种异体颗粒骨融合时间3~9个月,平均5个月。提示,采用非骨水泥型广泛涂层长柄假体对股骨轻中度缺损进行髋关节翻修,可实现假体初始稳定与固定,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背景:股骨侧轻中度缺损翻修处理目前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法。目的:评价非骨水泥型广泛涂层长柄假体在股骨轻中度缺损的髋关节翻修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11例非感染性股骨侧轻中度骨缺损患者单髋初次翻修,均采用非骨水泥型广泛涂层长柄假体,其中8例患者行干燥同种异体颗粒植骨,3例患者未植骨。结果与结论:11例均获随访,最短随访时间10个月,最长随访60个月。翻修后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好于翻修前(P〈0.01)。翻修后2年1例股骨假体周围出现3mm透亮带,无明显临床症状,未作处理。患者均未见骨溶解,干燥同种异体颗粒骨融合时间3~9个月,平均5个月。提示,采用非骨水泥型广泛涂层长柄假体对股骨轻中度缺损进行髋关节翻修,可实现假体初始稳定与固定,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背景:人工关节置换者最关心的是人工假体寿命。目的:回顾性方法综合评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骨水泥和无骨水泥假体术后疗效,以期为延长人工关节的寿命提供经验。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骨肿瘤研究所、全军骨科中心。对象: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1993-03/2004-03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56例,获得通讯联系的298例,获得随访105例(108髋),均自愿回访,性别不限,假体类型2000年以前为国产假体,使用国产骨水泥,2000年以后使用美国STRIKER公司的假体,骨水泥由该公司提供。骨水泥中均加有钡剂。患者手术全部由经考核进入人工关节组的医生进行。方法:参照1982年中华外科髋关节人工置换座谈纪要及Mayo人工髋关节疗效评价表,自行设计随访信,对105例(108髋)患者进行随访,其中骨水泥组62例(63髋),无骨水泥组43例(45髋),并对术后患者在疼痛、功能、关节活动范围及X-ray片进行综合性评价和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患者术后疼痛程度。②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情况。③患者术后关节活动范围。④患者假体周围透亮线、假体水平或垂直移位的距离。⑤患者假体异位骨化的范围。⑥患者股骨近端骨溶解程度。结果:①随访期股前外侧疼痛两组差别不显著[骨水泥组24髋(38.5%),无骨水泥组18髋(40.0%)]。②随访期两组均有跛行。③随访期患者髋关节活动范围160°以上两组无显著差异(骨水泥组62髋,无骨水泥组44髋)。④股骨假体的下沉和髋臼假体的水平、垂直移位两组患者中差别不显著。⑤随访期骨水泥组股骨近端骨密度相对值57.4(9~118),无骨水泥组股骨近端骨密度相对值72.8(14~130),差别不显著。⑥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假体可能生存率,股骨近端广泛骨溶解无显著差异。结论:无论骨水泥假体还是无骨水泥假体患者术后疗效相似,假体都没有达到理想固定的效果。假体类型的选择并不影响假体的寿命,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及是否还要行翻修术来决定假体类型;骨溶解与患者年龄、性别、假体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11.
背景:目前普遍认为非骨水泥型假体适用于年龄< 65岁的患者,骨水泥假体适用高龄、骨质情况欠佳的患者.但没有明确证据表明非骨水泥假体不适用于年龄> 70岁、既往身体健康、日常活动量满意、无骨质疏松或有轻度骨质疏松的患者.目的:观察非骨水泥型髋关节假体用于老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效果.方法:纳入行非骨水泥假体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年龄> 70岁的老龄患者57例65髋,平均年龄86.3岁;其中股骨颈骨折33例33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8例25髋,髋关节发育不良6例7髋.记录置换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置换后初次下床活动的时间、置换前及置换后3,6,12,24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X射线片结果、置换后并发症.结果与结论:随访6~40个月,平均19.6个月.53例完成随访,4例失访,未发现假体松动和需翻修手术病例.Harris评分由置换前的平均(40.7±18.9)分提高到置换后的(89.2±5.5)分,优良率为93.7%.置换后并发症包括术口血肿1例、脑血管意外1例几泌尿系感染1例.提示老龄患者用非骨水泥型髋关节假体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能达到满意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选择1999-03/2007-1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髋关节假体置换失败需进行翻修治疗75例患者.对全髋置换后不久脱位的以原假体翻修6例,脱位时间较长的则更换假体翻修15例.对半髋置换失败的病例,无论何种原因,均改全髋假体翻修.翻修过程中2例患者出现骨水泥反应综合征.翻修后第2天复查血常规,患者白细胞计数普遍升高在(10.5-11.0)×109/L,术后第7~10人恢复正常.血沉轻度升高(2130~ mm/h)52例,中度升高(31~45 mm/h)23例,其中71例在2~4周恢复正常,4例6周恢复正常.2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肢体轻中度肿胀,经处理恢复正常.在3~72个月随访期内,X射线片复查关节假体末见金属腐蚀现象,髋臼聚乙烯假体无降解,3例出现假体松动.疗效评估标准选择美国骨科学会1968年公布的5级评定方法:以原假体翻修的6例.近期疗效优5例,良1例.更换假体翻修的69例,近期疗效优59例,良8例,差2例.翻修总优良率为97.3%.  相似文献   

13.
王光耀  吴恒烜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4):2239-2240
目的:分析近年笔者处理的15例髋关节假体置换失败的原因,为翻修术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方法:对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需行翻修的原因进行归类分析,并通过采用相应的方法(翻修术)处理评估这些策略的可行性。结果:15例髋关节假体失败原因归为两大类,一类为医源性,其中包括手术安装不妥致不可复位性脱位3例、顽固性脱位2例;假体选择不当致假体松动、下沉以及髋臼严重磨损4例。另一类为非医源性,其中包括术后感染2例,骨质疏松性假体松动2例,术后患髋意外骨折致假体折断1例,难耐性髋痛1例。应对措施及疗效,以原假体(全髋)翻修6例,近期疗效优5例;更换假体(包括全髋、半髋更换全髋)9例,近期疗效优7例。结论:髋关节假体置换失败多是医源性因素导致,早期以原全髋假体翻修与后期的更换假体翻修在近期疗效上无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Zweymuller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Zweymuller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的有效性。方法 :应用Zweymuller非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对 47例 ( 5 2个髋关节 )行置换手术。结果 :所有病例切口一期愈合 ,5 0个髋关节获得 5~ 72个月随访 ,无 1例出现假体脱位、松动等并发症 ,术后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 48 5分增至术后的平均 88 5分 ,髋关节功能优良率 94%。结论 :Zweymuller非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假体的临床初期稳定性及初期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大转子延长截骨结合生物型加长柄翻修人工髋关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在髋关节翻修过程中移除固定良好的生物型假体柄及骨水泥柄很困难,应用大转子延长截骨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结合生物型加长柄能降低翻修后并发症。 目的:回顾性分析大转子延长截骨结合生物型加长柄翻修人工髋关节的近期效果。 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骨病科进行人工髋关节翻修的25例患者,其中17例应用单切口双入路行大转子延长截骨,术中股骨重建均采用生物型翻修加长柄。随访12-60个月,记录翻修前后Harris髋关节评分、翻修后并发症,记录截骨长度、假体柄在股骨髓腔内远端固定的长度和截骨处远端至假体末端的长度。 结果与结论:17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截骨长度17 cm(15-23 cm),平均假体柄和髓腔接触面长度为6.4 cm (4-11 cm),截骨处远端至假体末端的平均长度为11.5 cm(8-18.5 cm)。至随访结束,患者髋关节Hariss评分从治疗前(39.0±13.6)分提高到治疗后(75.0±14.9)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例患者发生假体柄下沉,17例患者大转子延长截骨处均固定良好。提示大转子延长截骨结合生物型加长柄翻修人工髋关节过程中,单切口双入路法松解髋关节周围瘢痕并使髋关节前脱位能保护后关节囊和外旋肌,加强髋关节后侧稳定性,减少翻修后脱位率,近期效果满意,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松动髋关节假体翻修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病例70例,7例单纯髋臼松动,9例单纯股骨假体松动,松动原因为无菌性松动和感染.分别进行关节清理和一、二期翻修.单纯髋臼松动者翻修髋臼并更换股骨头.单纯股骨柄松动者翻修股骨柄并更换聚乙烯内衬.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髋关节翻修16例无感染和影像学松动现象,疗效满意.Harris评分由术前45分(25~60分)提高至术后85分(75~90分).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可出现部分假体松动;仅翻修时松动假体可减少创伤、降低手术难度,短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用骨水泥假体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进行翻修术的效果。方法1997年11月~2006年12月,收治7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以疼痛、血沉和C反应蛋白为主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作为感染的诊断依据。男3例,女4例,平均年龄58岁(36—73岁),平均体重指数21(18~25),左侧4例,右侧3例。初次行骨水泥型全髋关节1例,混合型全髋2例,非骨水泥型全髋3例,骨水泥型双板股骨头1例。术后3个月内感染1例,3个月~2年感染3例,2年后感染3例。所有病例均以非骨水泥假体进行翻修,其中4例行全髋关节翻修,2例仅翻修髋臼假体,l例仅更换股骨柄。术中采集脓液或关节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组织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细菌培养提示6例阳性,其中3例为表皮葡萄球菌,1例为科氏葡萄球菌,1例为阴沟肠杆菌,1例为梭状芽孢杆菌。按感染程度的不同,7例患者中行Ⅰ期翻修4例,Ⅱ期翻修3例。术后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使用,直至3次复查血沉和C反应蛋白基本正常。随访时对患者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观察X线变化并检测患者血沉和C反应蛋白。结果7例患者平均随访3.6年(1.5—10.6年),患者的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5分(18~63分1增加到末次随访时的89分(60—99分)。无1例术后感染复发;1例患者股骨假体远端穿出股骨皮质而需翻修,但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5例疼痛消失,2例活动时偶有隐痛;末次随访时2例无跛行,5例仍有轻度跛行;1髋发生Brooker 2级异位骨化;聚乙烯内衬磨损率为0.08mm/年。无1例出现症状性深静脉血栓或神经损伤。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查正常,局部软组织无肿胀和压痛。结论以非骨水泥假体翻修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根据个体感染情况选择Ⅰ期或Ⅱ期翻修可取得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病人的护理。[方法]71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同时加强术前准备及术后病情观察、负压引流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心理护理及防止伤口感染等。[结果]71例病人均顺利手术,住院16d~32d(20.0d±10.5d);出院后随访6个月~12个月,发生假体松动1例,因其他疾病死亡1例,其他病人均得到良好的恢复。[结论]加强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病人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背景:虽然活动平台人工膝关节假体具有理论上的设计先进性以及体外运动学和磨损方面的优势,但临床效果是否优于固定平台假体目前尚不明确。目的:评估国人活动平台假体人工膝关节置换后的中期临床效果,为人工膝关节置换假体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纳入2006年12月至2009年6月于北京同仁医院采用旋转平台假体(PFC sigma RP)进行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的膝关节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比观察患者置换前及置换后末次随访 KSS 评分、KSS功能评分、髌骨评分、膝前痛评、膝关节活动度、最大屈伸膝角度。记录患者置换后包括感染、髌骨弹响、聚乙烯垫片脱位、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情况。拍摄置换后标准的膝关节前后位、侧位及 Merchant 位 X 射线片,观察假体的力线、假体周围透亮区、髌骨脱位情况。将本组活动平台假体的随访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固定平台假体人工膝关节置换的中期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最终共有31例45膝纳入试验,患者年龄(64.56±10.33)岁,随访时间3.9-7.6年。置换后末次随访时的各项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最大屈伸膝角度均较置换前明显改善,但与文献报道的固定平台置换后中期随访结果相当。未发现透亮线、假体松动、聚乙烯垫片脱出;虽然仅做了有限的髌外侧松解,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髌骨脱位或半脱位;2例患者(2膝)出现髌骨弹响。提示活动平台膝关节置换后的中期临床效果满意。虽然仅做了有限的髌外侧松解,但没有发现髌骨脱位和半脱位,这可能是旋转平台设计上髌股关节方面优势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性分析39例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男13例,女26例;年龄70~87岁。观察骨水泥注入中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注入后随访情况。注入骨水泥即刻,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剧烈,维持5~7min在较低水平,在10min恢复正常;注入3min时,心率变化最快,10~15min恢复正常;注入3min时,血氧饱和度略有下降,其余时刻变化不大。术后1年患者Harris评分,优14例,良15例,中10例。结果表明,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