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磊 《天津药学》2001,13(2):31-32
目的:观察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组,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果糖二磷酸钠250mg/kg,静脉滴注,每日2次,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具有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新生儿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治疗后评定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肌肌钙蛋白Ⅰ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果糖二磷酸钠辅助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5.
周鸿 《上海医药》1996,(12):11-12
果糖二磷酸钠是临床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新药,我院观察了50例冠心病患者应用该药治疗的效果。治疗后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消失率为77.4%,心功能改善率为71.5%。通过临床实践认为该药在改善冠心病临床症状、体征,纠正心功能和抗心律失常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且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柴凤云 《黑龙江医药》2014,(6):1398-1400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98例患儿随机分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分别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临床疗效及后遗症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恢复至正常所需要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长期预后来看,观察组治疗后后遗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对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新生儿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治疗后评定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肌肌钙蛋白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果糖二磷酸钠辅助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果糖二磷酸钠对动物缺氧及急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口服果糖二磷酸钠(FDP)对动物缺氧及急性脑缺血的作用。方法:采用密闭、断头、结扎双侧带迷走神经颈总动脉等方法,观察FDP对缺氧及急性脑缺血小鼠的影响;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观察FDP对急性脑缺血大鼠的影响。结果:FDP可显著延长密闭、断头、结扎双侧带迷走神经颈总动脉后小鼠的死亡时间;可明显抑制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大鼠的脑指数、脑含水量和血清磷酸肌酸激酶的增高,对脑血管通透性和血清乳酸脱氢酶的增高有抑制趋势,但作用不明显。结论:口服FDP对动物缺氧及急性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果糖二磷酸钠(FDP)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确诊为冠心病且有心绞痛反复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硝酸甘油、阿司匹林、倍他乐克及辛伐他汀等治疗,治疗组给予同时静脉点滴FDP10g,连用10d。结果:治疗组32例有效,8例无效,无不良反应;对照组28例有效,12例无效。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DP对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TE)的预防。方法对45例HIE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窒息时问越长,HIE发病率越高,加强围生期保健,迅速纠止新生儿的缺氧状态,能有效降低HIE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生产1,6—二磷酸果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嗜热脂肪芽胞杆菌发酵生产1,6-二磷酸果糖(FDP)的工艺条件和工艺特点,采用活化培养工艺,改变菌体细胞透性和生理状态,获得高产率的FDP发酵液(产量为60mg/ml)。本法生产FDP具有副产物少,转化率高,发酵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果糖-1,6-二磷酸钙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了一种简易,便于工业生产的分离精制果糖二磷酸钙(Ca2FPD)的新方法,本法主要改进之处是发酵液先采用调节pH生成沉淀步骤除去大量杂质,Ca2FOP粗品又经酸碱沉淀步骤除去剩余杂质;由以上二个缓和简便的固液分离操作,能除去难分离的己糖磷酸酯、磷酸盐、多糖等杂质,由本法获得的CaFOP不仅在FDP含量、杂质限量等主要质量控制指标上达到药用标准,而且为制备FDP类新衍生物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纳洛酮防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纳洛酮防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2000年1月~2002年9月收治的窒息复苏后新生儿及窒息复苏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5例为治疗组 ,将1997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同种患儿96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患儿均采用吸氧纠正酸中毒、止惊、抗感染、脱水降颅压、抗氧化剂、脑活素、胞二磷胆碱、能量合剂辅以高压氧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 ,剂量0 2mg加入10 %葡萄糖30ml,以10ml/h的滴速静滴 ,每日1次 ,连用5日。结果 :治疗组显效30例 ,有效24例 ,无效11例。对照组显效31例 ,有效33例 ,无效30例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u=2.205 ,P<0 05)。结论 :纳洛酮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疗效显著 ,无毒副作用之优点 ,可作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防治的常规药物  相似文献   

14.
二磷酸果糖的纯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磷酸果糖反应液经钙盐沉淀、H^ 型阳离子树脂脱钙,于pH 2.0上Amberlite IR-400CI^-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柱,pH2.0的0.01mol/L NaCI洗杂,以无机磷的洗脱与消失监测除杂效果,在此条件下可获得高纯度产品。  相似文献   

15.
1,6-二磷酸果糖的国内研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使用游离酵母细胞法和固定化酵母细胞法生产1,6-二磷酸果糖的概况。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结晶体系得到的 1,6 -二磷酸果糖三钠盐· 8H2 O结晶的化学稳定性 ,结果发现用酒精 -醋酸钠体系结晶的产品稳定性优于传统的酒精 -低温体系结晶的产品。试验结果还表明本品的热分解反应在 5 0°C和 6 0°C时呈零级反应 ,在 70°C时呈一级反应。因此其粉针剂的 T2 5°C0 .9不能用 Arrhenius公式计算 ,应留样观察确定产品的有效期。  相似文献   

17.
1 病案介绍 患儿,男,新生儿(30 min),因颜面及全身皮肤青紫30 min于2011年1月11日转入儿科.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因"胎儿宫内窘迫,脐绕颈2圈,羊水Ⅱ度污染"于入院前30 min在我院妇产科剖宫产分娩,胎头取出顺利,胎盘完整,无羊水呛入,生后无自主呼吸及心跳,颜面及全身皮肤青紫,肌张力差,插鼻管尚有反应,经心肺复苏,约3 min后心跳恢复,10 min后建立自主呼吸,但呼吸不规则,继续气囊加压给氧辅助呼吸至30 min,自主呼吸明显好转,皮肤青紫有所缓解,拔除气管插管后,患儿未出现呼吸暂停,急转入儿科治疗.其母孕期健康,无特殊服药史,父亲体健,非近亲婚配,无传染病史,无家族性遗传及代谢病史.  相似文献   

18.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评价高压氧 (HBO)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确切疗效 ,尤其是远期效果。方法  140例 HIE患儿随机分为 HBO治疗组 78例 (简称治疗组 )和对照组 6 2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 ,治疗组加用 HBO治疗。存活病例随访至 1~ 4岁。采用国内 CDCC量表测定智商。同时进行体格发育和神经系统、视力及听力检查。结果 中、重度患儿 ,治疗组神经系统症状消失平均天数短于对照组 3d以上 (t=5 .78,P<0 .0 1)。治疗组随访 72例 ,康复 6 3例 ,后遗症 8例 ,死亡 1例。对照组随访 5 5例 ,康复 42例 ,后遗症 10例 ,死亡 3例。两组轻度患儿均无死亡及后遗症。结论  HBO可缩短中、重度 HIE患儿疗程 ;早期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减少后遗症 ;晚期治疗 ,近期疗效明显 ,但重症不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胞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胞磷胆碱加对症治疗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80例(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龄为生后24h内)给予胞磷胆碱0.125g,iv,dripqd,共用7~10d。同时应用吸氧、碳酸氢钠、补液、止惊、能量合剂等对症治疗,对照组为同样病人60例(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同治疗组)只应用上述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有总有效率68%,P<0.01。结论:胞磷胆碱加对症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较单纯对症治疗为优。  相似文献   

20.
1,6二磷酸果糖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功能及内啡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急性缺血后.引起血液、垂体、部分脑区和心肌组织中β—内啡肽含量的显著上升.并伴有心功能的抑制.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给于1.6二磷酸果糖后.可减少β—内啡肽含量的增高.改善心功能.提示1.6二磷酸果糖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可能不仅通过改善能量代谢.心肌缺血、缺氧的直接作用.而且还可能通过减少β—内啡肽的过度释放.从而减弱对心功能的抑制.间接地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