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2月资料完整的10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定期X线及临床效果随访,采用Friedman - Vyman系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股骨颈骨折于术后2.5 ~4个月骨折愈合,平均3个月;股骨干骨折于术后4~9个月愈合,平均6个月.采用Friedman - Vyman系统评价结果:优0例,良8例,一般2例,差0例,优良率80%,未见股骨头坏死或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 结论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可选方案且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兔创伤性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血流的改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三相~~(99)Tcm-亚甲基二磷酸盐(MDP)骨显像评价创伤性股骨颈骨折后各时期股骨头血流灌注的变化。方法24只左侧股骨颈骨折的新西兰大白兔,分别与骨折前、骨折后即刻、1,3个月行三相骨显像,评价股骨头血流改变,计算左右两侧放射性计数比(头-头比)。结果骨折前双侧股骨头血流分布对称,左右头头比为1.01±0.04,骨折后即刻、1,3个月左侧股骨头血流灌注表现为正常、低血供、高血供倾向,静态相左右头-头比分别为1.08±0.36,0.83±0.26,3.68±0.21。结论创伤性股骨颈骨折后即刻,供应股骨头血流的血管可能并未受到损伤,早期或后期的继发性因素致使血管损伤、股骨头的血供和代谢受到影响;骨折造成血管直接损伤机制可能并非创伤性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原因,可能还存在其他的多种机制。  相似文献   

3.
核素骨显像在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在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骨显像结果、手术治疗方式及术后股骨头坏死等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两侧股骨头放射性比值、股骨头与股骨干比值及股骨头与髂前上棘比值,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术前股骨头无缺血组施行内固定术治疗的比率高于缺血组,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比率低于缺血组,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几率明显低于缺血组;股骨头缺血组的定量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股骨颈骨折后术前早期骨显像对选择手术治疗方式和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加长螺旋刀片股骨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及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 - 2009年通过加长PFNA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16例随访患者的资料.致伤原因均为高能量损伤,其中交通伤11例,高处坠落伤5例.股骨颈骨折按照Garden分型:Ⅰ型7例,Ⅱ型6例,Ⅲ型3例.股骨干骨折包括上段6例,中段9例,下段1例.Winquist分型:Ⅰ型2例,Ⅱ型4例,Ⅲ型6例,Ⅳ型4例.开放性骨折2例,均为Gustilo - Anderson Ⅰ型.术后末次随访时通过Harris髋部评分评估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随访时间1~4年,平均2.4年.股骨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2个月(3~6个月),股骨干骨折平均愈合时间5.1个月(3~8个月).4例股骨颈骨折延迟诊断,2例股骨干骨折出现延迟愈合,1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患肢增长3 cm,伴膝关节活动痛4个月余.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7例,良6例,中3例,优良率为82%.结论 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相对较少,股骨颈骨折的漏诊率较高,对于高能量损伤患者应提高警惕.加长PFNA符合生物学固定的特点,手术时间短且固定可靠,对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测量移位型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的空间移位程度并进行三维重建,为临床评估移位型股骨颈骨折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80例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GardenⅢ型40例,GardenⅣ型40例)双侧股骨近端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数据(DICOM格式),导入三维重建软件生成双侧股骨近端三维模型.通过软件的三维测量技术计算股骨头空间移位参数,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结果 GardenⅢ型、Ⅳ型股骨头小凹最深点的移位分别为(23.7±10.0)mm和(30.2±9.0) mm(P< 0.05);GardenⅢ型、Ⅳ型股骨头中心的移位分别为(14.4 ±5.6)mm和(18.8 ±5.5)mm(P <0.05);GardenⅢ型、Ⅳ型股骨头空间位移的角度分别为(29.2±15.7).和(39.1±17.1).(P<0.05).GardenⅣ型组中13% (5/40)为粉碎性骨折,而GardenⅢ型组无粉碎性骨折. 结论 三维重建能更全面、准确地评价股骨颈骨折类型及移位程度.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Garden分型对于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认识存在一定局限性,临床医师需重新认识并制订更适宜的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应用皮质支撑原理固定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根据皮质支撑的方法 ,探讨应用空心螺钉固定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 选择8具成人防腐股骨标本,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具,制成股骨颈骨折的模型.实验侧3枚空心螺钉采用皮质支撑方法 固定,对照侧采用非皮质支撑方法 固定.两组标本分别进行抗压试验和抗扭转试验. 结果 在抗压试验中,当压力为600 N和800 N时,皮质支撑组股骨头的位移分别为(0.677±0.135)mm和(0.907±0.132)mm,非皮质支撑组分别为(0.899±0.160)mm和(1.202±0.152)mm(P<0.05).内固定失败时,皮质支撑组承受的最大载荷为(2782±228)N,非皮质支撑组为(1950±281)N(P<0.01).在抗扭转试验中,扭转4°和6°时,皮质支撑组的扭矩分别为(10.406±1.515)Nm和(15.328±1.471)Nm,非皮质支撑组的扭矩分别为(6.628±1.163)Nm和(9.072±1.570)N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固定失败时,皮质支撑组和非皮质支撑组的最大扭矩分别为(25.437±5.213)Nm和(13.235±3.012)Nm(P<0.01).结论 根据皮质支撑理论使用空心螺钉固定股骨颈骨折能明显提高内固定的抗压和抗旋转能力.  相似文献   

7.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Meta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国外有关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评价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能.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和Ovid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1991年至2007年有关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文献资料.比较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病死率、脱位、关节翻修率、关节功能.对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用Meta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估计其综合比值比(odds ratio,OR值)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95%CI). 结果 共纳入10篇相关的、以半髋和全髋关节置换对照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文献.研究结果提示,两者的病死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脱位率和翻修率之间Q值分别为4.03和2.78(P>0.1),不存在异质性,总体效应的P<0.01,全髋关节的脱位率高,但是翻修率低于半髋关节置换;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的Q值分别为23.94(P<0.1),存在异质性,总体效应的P<0.01,相对危险度(RR)为0.79,OR为0.35,95%CI为0.23~0.53,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 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在选择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时候,尽量全髋置换.对于不能耐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和预期寿命低于5年的患者,则采用半髋关节置换.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股骨重建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并探讨相关注意事项。方法应用该方法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15例。结果 15例患者平均随访16个月,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股骨颈骨折5个月,股骨干骨折6个月。无髓内钉及锁钉断裂、股骨头坏死、感染及脂肪栓塞,关节功能活动正常。结论采用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股骨重建钉固定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可减少对骨折端血运的破坏,减少出血,减少对患者的损伤,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AO股骨钉旁交锁髓内钉治疗同侧股骨颈、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AO股骨钉旁交锁髓内钉(UFN)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探讨同侧股骨颈、干骨折的损伤机制、特点及应用UFN治疗同侧股骨颈、干骨折的优越性、手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2001年1月-2003年12月使用UFN治疗11例同侧股骨颈、干骨折患者,手术使用骨科牵引床、C形臂X线机,采用闭合或小切口切开复位、锁定技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36个月,平均15个月。1例股骨颈骨折为Grarden Ⅳ型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术后8个月出现股骨头坏死,1例股骨干C,型骨折术后7个月发现骨折延迟愈合,经拔除远端锁钉改为动力固定5个月后骨折愈合,其余均Ⅰ期临床愈合,Ⅰ期愈合率为82%。股骨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5.1个月;股骨干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6,9个月。患肢关节功能优良。结论UFN治疗同侧股骨颈、干骨折具有手术创伤轻、切口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的优点,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是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伴同侧股骨颈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骨密度、骨形态计量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微结构和骨转换的某些特点及其与骨折的关系。方法 对20例60岁以上、因轻中度创伤所致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股骨近端BMD及Ward三角骨形态计量多项参数进行研究。结果 39%(7/18)的患者BMD的降低值〈2.5s(标准差数)。形态计量学结果显示:(1)骨小梁之间连接少。(2)与正常参考值相比,在BMD降低值〈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微创动力髋螺钉(MTDHS)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颈基底部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将8具新鲜成人尸体股骨标本截骨,造成股骨颈基底部骨折,分别以MTDHS(实验组)和DHS(对照组)进行骨折固定,在实验机上测试两种器械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MTDHS组在股骨头的位移变化、骨折固定强度和刚度、股骨头的扭转强度和刚度,股骨的极限力学性能等方面均明显优于DHS组(P〈0.01)。结论MTDHS治疗股骨颈基底部骨折比DHS更具生物力学优势,固定更加坚强,是当前一种理想的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固定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术式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1999年6月收治的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74例,其中A组(内固定组)29例,B组(人工髋关节组)45例。两组的年龄,骨折分型,术前全身状况相仿。随访25-65个月,平均37.3个月。结果 A组平均住院日及手术持续时间均较短,出血量少,费用低,骨折愈合率93.1%(27/29),股骨头坏死率27.6%(8/29),需再次手术行髋关节置换术9例,再手术率为31.0%。B组需翻修手术的5例,再手术率为11.1%,关节功能优于A组[优良率A组62.1%(18/29)。B组84.4%(38/45)]。结论 GardenⅠ、Ⅱ、Ⅲ型的70岁以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在优良复位的前提下可先予坚强的内固定治疗,Ⅰ期髋关节置换术适合于高龄及移位严重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2064例股骨颈骨折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7年就诊的所有股骨颈骨折患者,将其按年龄分为儿童组(16岁以下)、青壮年组(16~60岁)和老年组(60岁以上).所有股骨颈骨折根据AO分型,分为31-B1型、31-B2型和31-B3型.对全部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敛伤原因等进行综合性分析. 结果共统计股骨颈骨折2064例,男性971例,女性1093例.2003年356例,2004年381例,2005年397例,2006年454例,2007年476例.儿童组股骨颈骨折74例(3.59%),青壮年组979例(47.43%),老年组1 011例(48.98%).31-B1型960例(46.51%),31-B2型860例(41.67%),31-B3型244例(11.82%). 结论股骨颈骨折逐年上升,老年人所占比例最高,青壮年男性比例高于女性,老年人女性高于男性.儿童组、青壮年组股骨颈骨折AO分型以31-B2型最多,而老年组以31-B1型最多.  相似文献   

14.
中空加压螺丝钉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212例   总被引:114,自引:1,他引:114  
对应用中空加压螺丝钉治疗的212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期了解中空加压螺丝钉治疗后骨折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及晚期塌陷的情况。方法将病人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情况与肌骨头缺血坏死及晚期塌陷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空加压螺丝钉内固定后股骨颈骨折愈合率达95%。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内骨细胞凋亡及Bcl- 2蛋白的表达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光镜观察 (HE)和免疫组织化学 (PV - 90 0 0法 )及原位末端标记法对 6 0例 (分为早、中、晚期组 )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股骨头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Bcl - 2蛋白及细胞凋亡检测。 结果 6 0例标本中均可见到不同程度的空骨陷窝化 ,并可见骨细胞凋亡。中期组Bcl- 2表达较早晚期组强 ,晚期组细胞凋亡较中期组显著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Bcl- 2表达可使骨细胞的存活时间延长 ,保持骨细胞的稳定性。在股骨颈骨折后的 10~ 2 0d内 ,可有Bcl- 2蛋白的高表达抑制骨细胞的凋亡。若在此阶段采取恰当的临床治疗 ,则有可能对股骨颈骨折的愈合起到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骨水泥固定的国产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根据Harris评分法和X线资料评定其疗效。结果本组63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无切口感染和关节脱位,无围术期死亡。术后随访10~42(15.3±2.1)个月。术后合并肺部感染6例,泌尿系感染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2例,脑梗死1例。X线片检查显示髋关节间隙变窄11例,假体轻度内翻5例,出现假体下沉3例,骨水泥周围<2 mm的透亮带2例。根据Harris评分法评定,优22例,良26例,中12例,差3例,优良率76.19%。结论应用骨水泥固定的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儿童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儿童股骨颈骨折治疗效果及降低其并发症。方法 在 2 1例儿童股骨颈骨折病例中 ,对无移位者采用髋人字石膏固定 ,对移位者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多枚克氏针内固定 ,对手法复位失败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 ,空心螺丝钉内固定 ,对伤后 36小时入院者均行髋关节减压。结果 本组 17例经 1~ 13年的随访 ,其中 ,骨折无移位者无明显并发症 ;骨折有移位者中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2例 ,髋内翻 2例 ,股骨颈缩短大粗隆明显上移 2例。行关节穿刺减压后再行固定治疗的 5例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儿童股骨颈骨折较少见 ,但并发症发生率高 ,采用早期关节穿刺减压 ,及时准确复位 ,坚强的内外固定 ,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空松质骨螺钉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及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6具国人儿童新鲜股骨标本,分别采用3枚中空松质骨螺钉“品”字形固定,3枚克氏针“品”字形固定,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临床应用经皮中空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15例。结果 中空松质骨螺钉固定使股骨颈在抗压、抗扭等生物力学性能上较克氏针优越(P〈0.05)。随访1~2年,平均1.3年,15例患者均愈合,其中1例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变扁坏死。功能评价:优12例(80%),良3例(20%)。结论 中空松质骨螺钉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比克氏针固定更具有生物力学优势,而且使骨折断端嵌插紧密,能加速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是治疗少儿股骨颈骨折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术后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置换在治疗老年人移位性股骨颈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对1998—2003年收治的89例65岁以上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了随访研究,比较闭合复位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置换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年和2年的功能评价、并发症以及二次手术率方面的差异。结果闭合复位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问、失血量、住院时间均为最低(P〈0.05),但卧床时间最长,并发症和手术翻修率最高,术后2年随访功能最差。全髋置换术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和手术翻修率低,术后髋关节功能最好,但手术创伤较大,对患者身体一般状况要求较高。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手术创伤比全髋置换稍小,但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翻修率较高,术后功能比全髋置换差。结论全髋置换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特别是活动能力要求较高、期望寿命较长和身体一般状况好的老年患者,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Fibrous dysplasia of the femur is usually observed in the intertrochanteric region. It is rarely confined to the femoral neck. We present four cases illustrating the radiographic appearance and spectrum of this condition which all showed the relatively lucent variety of fibrous dysplasia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expansion and surrounding sclerosis. The natural history of this condition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