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预测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并发脑出血的作用。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溶栓组60例(A组),给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非溶栓组40例(B组),仅给与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脑出血发生率、各时间点MMP-9水平以及并发脑出血与未并发脑出血患者MMP-9水平。结果溶栓组脑出血发生率(11.7%)高于非溶栓组(2.5%),但无统计学意义。发病后5 d溶栓组血浆MMP-9水平明显低于非溶栓组(P<0.05),其余各时间点两组MMP-9水平均无明显差别。发病后6 h血浆MMP-9水平与梗死面积呈正相关(P<0.01),梗死灶越大MMP-9水平越高。并发出血患者入院时MMP-9水平明显高于未并发出血患者(P<0.05);以入院时MMP-9水平>195μg/L为标准,其后并发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明显(P<0.01)。结论血浆MMP-9水平>195μg/L可以做为早期(<6 h)预测脑梗死并发脑出血的指标(7例/8例,阳性预测值87.5%;81例/92例,阴性预测值88.0%),对脑梗死溶栓治疗后并发脑出血提前进行预警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0例ACI患者设为ACI组,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Hcy、MMP-9、VEGF水平,分析其与ACI患者脑梗死面积及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关系,研究血清Hcy、MMP-9及VEGF检测对ACI的诊断价值。结果 ACI组患者血清Hcy、MMP-9及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CI患者血清Hey、MMP-9、VEGF水平及NIHSS评分随着梗死面积增大而显著提高(P<0.05)。ACI患者血清Hcy、MMP-9、VEGF与NIHSS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根据ROC曲线得出,分别以Hcy>12.62μmol/L、MMP-9>207.96μg/L和VEGF>379.22ng/L为临界值,三者对ACI诊断的敏感性为79.0%、64.0%、53.0%,特异性为90.0%、91.0%、95.0%。结论 ACI患者血清Hcy、MMP-9、VEGF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及神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对其进行检测有助于ACI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9,MMP-9)在预测中度神经功能损伤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14天预后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河北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港口医院救治的中度神经功能损伤ACI患者9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以及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MMP-9表达水平等,依据患者14d时NIHSS评分变化进行预后判定。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中度神经功能损伤ACI患者预后的常见影响因素,并分析MMP-9在预测预后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在纳入的90例患者中,最终预后判定为良好的共65例,预后判定为不良的共25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第2天MMP-9水平与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及入院NIHSS评分共同成为影响中度神经功能损伤ACI患者预后的四项独立性因素;MMP-9预测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是0.739,而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是72.0%、58.5%,截断值是171.34ng/ml。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是中度神经功能损伤ACI 14天预后不良的独立性预测因素,且预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水平的变化,进一步了解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0例冠心病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0例)、30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的水平.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及对照组(P<0.01),而血清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水平低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及对照组(P<0.01).稳定性心绞痛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治疗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低于治疗前,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增高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水平降低与粥样斑块破裂相关,可作为判断粥样斑块不稳定的血清学指标.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增高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水平降低有助于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及冠心痛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介素-18(IL—18)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意义。方法心内科住院患者79例,根据临床表现及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2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预测3l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4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其股动脉血清IL—18及MMP-9水平。结果IL—18水平,对照组较UAP组显著降低(P〈0.01),UAP组较AMI组显著降低(P〈0.01);MMP-9水平,对照组较UAP组显著降低(P〈0.01),UAP组较AMI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IL—18及MMP-9在正常人中表达,在ACS患者中显著升高,可作为ACS重要预测指标,并可能成为ACS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介素6(IL-6)的关系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1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ELISA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脑梗死发作期和脑梗死康复期血中MMP-9、IL-6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中MMP-9、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MP-9、IL-6血清水平在脑梗死发作期显著高于脑梗死康复期(P〈0.01)。结论 MMP-9、IL-6水平升高与急性脑梗死密切相关;MMP-9、IL-6血清水平在脑梗死发作期显著高于脑梗死康复期。除积极治疗外,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对防止进一步梗死、预防各种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白介素-18(IL-18)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发病24 h内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d口服,连用14 d.于治疗前、治疗后3、7、14 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MMP-9和IL-18的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欧洲卒中评分(ESS)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的变化.另选同期36例体格检查健康者作为健康组.结果:急性脑梗、患者发病后血清MMP-9和IL-18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01).治疗组在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后3、7和14 d,血清MMP-9和IL-18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和P<0.05),而ESS和BI评分则在治疗7 d和14 d后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和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和IL-18水平,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变化的分析,探讨其在脑梗死预测、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62例急性脑梗死的病例作为患者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循环酶法测定血清MMP-9和Hcy的浓度。根据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规定的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NFDS)对脑梗死患者于入院时及入院后3周的状态进行评分,且患者均进行CT检查确诊。应用SSP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其水平与梗死灶体积及患者预后有显著相关性。患者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和Hcy水平明显升高,且MMP-9的增高程度可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程度提供信息,作为预后评估及药物治疗的重要依据。而血清Hcy水平是导致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急性脑梗死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变化,并观察缬沙坦对其干预的影响.方法 选AM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缬沙坦组,选健康体检者60名为正常对照组,AMI患者于入选时和服药1、4、12周后检测MMP-9,测定超声心动图指标,正常对照组入选后测定MMP-9.结果 ①基线值比较:AMI患者MMP-9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正常对照组为(295.8±135.4)pg/L,常规治疗组和缬沙坦组分别为(885.6±178.1)、(896.1±169.2)pg/L,P<0.05];②用药1周时,缬沙坦组MMP-9水平较常规治疗组低[常规治疗组:(551.8 4-127.2)pg/L,缬沙坦组:(363.5±115.3)pg/L,P<0.05];③用药4周时,2组MMP-9值均减小,接近正常对照组,此时,2组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虽已有变化,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④12周后,缬沙坦组LVESV、LVEDV较常规治疗组降低[LVESV:常规治疗组(87.6±29.4)ml,缬沙坦组(55.6±12.0)ml;LVEDV:常规治疗组(161.3±28.7)ml,缬沙坦组(134.8±25.1)ml],LVEF值缬沙坦组较常规治疗组升高[分别为(58.7±7.8)%、(45.6±11.6)%,P<0.05].结论 缬沙坦能降低AMI患者MMP-9的表达,降低心室重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与急性脑梗死(ACI)颈动脉斑块及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ACI患者126例,经颈动脉行彩超诊断分为无斑块(NCP)组40例、稳定斑块(SCP)组44例及不稳定斑块(UCP)组42例,采用ELISA测定血清中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浆中内皮颗粒,RT-PCR测定MMP-9 m RNA、VEGF m RNA表达,Logistic回归分析MMP-9与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性。结果:ACI患者在住院后第2天和第15天的血清中MMP-9、TIMP-1、VEGF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SCP组、UCP组的MMP-9、TIMP-1、VEGF与N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P组中CD31+/CD42-阳性率为12.34%,SCP组、UCP组分别为28.22%、43.17%,与NC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P组与U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P组的MMP-9 m RNA、VEGF m RNA均明显高于NCP组、SCP组。结论:脑梗死患者MMP-9的表达与VEGF表达呈现协同关系,其表达量随着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增加出现明显的升高趋势,其表达量与内皮细胞受损程度呈现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three-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 ASL)磁共振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评价急性脑梗死溶栓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急诊溶栓治疗的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溶栓前发病10 h内行常规MRI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3D ASL检查,溶栓后1~7 d复查常规MRI平扫、DWI和3D ASL检查。测量溶栓术前及术后脑梗死区与正常对照区的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值。结果 2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DWI检查均可见弥散受限高信号区,表现为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降低;3D ASL检查均发现与临床症状对应的脑组织低灌注区,表现为CBF值降低。ASL显示低灌注区域的体积均较DWI显示范围大。溶栓术后18例低灌注区范围不同程度缩小,2例低灌注区扩大,10例出现局部高灌注改变。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溶栓治疗后多数患者脑灌注情况明显改善,缺血区CBF均与溶栓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一项无创性磁共振灌注成像新技术,3D ASL能够显示脑梗死溶栓术后低灌注向高灌注的转换,为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溶栓疗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从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到本院诊治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9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NIHS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12%低于对照组(χ2=13.295,P<0.05);观察组溶栓后6h NIHSS评分为(12.33±2.62)分低于对照组(t=8.469,P<0.05),溶栓后24h为(8.42±1.25)分低于对照组(t=9.738,P<0.05),溶栓后7d为(7.05±1.11)分低于对照组(t=8.517,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避免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溶栓后NIHSS评分,恢复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梗死的血管内介入溶栓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患者选择,治疗与并发症,方法:采用股动脉插管, 超选动脉注射尿激酶溶栓。结果:9例患者,7例恢复正常,1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满意。结论:血管内介入,动脉尿激酶溶栓治疗,为急性脑梗死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67例,其中有10例患者未溶栓成功,其余57例患者溶栓成功,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栓塞部位是血管末端、用药总量>150 mg及完全梗阻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期间尽量减少影响因素对溶栓治疗的影响,有利于神经功能快速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前后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6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8例,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各19例)。溶栓组采用rtPA(0.8mg/kg)静脉溶栓,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活血化瘀营养脑细胞控制并发症治疗。进行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d.3d、5d、7d的血浆FG测定,治疗前,治疗后2h、7d、14d、21d、90d欧洲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ESS),以及治疗前,治疗后,7d、14d、21d、90d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结果随访90d,溶栓组血浆FG水平下降明显,E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使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G水平明显下降,神经功能缺损早期恢复,改善90d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脑灌注成像(CTP)评价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9例,全部患者发病12 h内行颅脑CT及CTP检查,入院后29例患者均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治疗后1周内复查脑CT,两次CT检查图像均通过后期图像处理,去除颅骨、脑脊液影响,定义血管,减少噪声,得脑灌注参数图,测量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并进行前后定量比较。结果溶栓治疗前,CT检查发现12例存在脑梗死灶,CTP发现全部患者存在脑灌注异常区域,CBF、CBV减低。治疗后CT检查显示,缺血边缘区脑血流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中心区脑血流量与血容量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脑灌注成像可以较好地显示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脑缺血病灶血流情况,为评价治疗效果提供准确依据,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徐继宾  桑圣刚 《检验医学》2007,22(3):295-298
目的 探讨白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电化学发光法及比浊法检测30例AMI患者与30名正常人血浆肌钙蛋白(Tn)、循环白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MMP-9的含量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白细胞中MMP-9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AMI患者SOD的含量在6 h[(23±5)ng/mL]及1周内[(71±11)ng/mL]较正常人[(124±8)ng/mL]显著降低(P<0.001),Tn[6 h(173±24)μg/L,1周(126±13)μg/L]、MDA[6 h(523±87)μg/L,1周(341±78)μg/L]、MMP-9[6 h(697±143)μg/L,1周(597±102)μg/L]较正常人[Tn(45±8)μg/L,MDA(87±9)μg/L,MMP-9(342±165)μg/L]显著增高(P<0.05).MMP-9与MDA的变化水平呈正相关(r=0.73,P<0.05),与SOD的含量呈负相关(r=-0.79,P<0.01).AMI患者循环白细胞MMP-9 mRNA表达显著增强.结论 AMI患者循环白细胞处于炎性状态,MMP-9 mRNA表达增强,并可能由此导致血浆MMP-9水平增高.监测血浆MMP-9的水平有可能成为了解AMI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及比浊法检测30例AMI患者与30名正常人血浆肌钙蛋白(Tn)、循环白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MMP-9的含量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白细胞中MMP-9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AMI患者SOD的含量在6 h[(23±5)ng/mL]及1周内[(71±11)ng/mL]较正常人[(124±8)ng/mL]显著降低(P<0.001),Tn[6 h:(173±24)μg/L,1周:(126±13)μg/L]、MDA[6 h:(523±87)μg/L,1周:(341±78)μg/L]、MMP-9[6 h:(697±143)μg/L,1周:(597±102)μg/L]较正常人[Tn:(45±8)μg/L,MDA:(87±9)μg/L,MMP-9:(342±165)μg/L]显著增高(P<0.05)。MMP-9与MDA的变化水平呈正相关(r=0.73,P<0.05),与SOD的含量呈负相关(r=-0.79,P<0.01)。AMI患者循环白细胞MMP-9 mRNA表达显著增强。结论AMI患者循环白细胞处于炎性状态,MMP-9 mRNA表达增强,并可能由此导致血浆MMP-9水平增高。监测血浆MMP-9的水平有可能成为了解AMI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检测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及40例正常人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Hcy水平与梗死灶面积呈正相关(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关,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以作为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阶段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85例急性脑梗死且进行溶栓治疗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超早期(<6 h)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训练以患者意愿为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待病情稳定后进行分阶段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康复效果以及随访3个月脑血管事件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护理3个月后,两组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精力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康复护理有助于减轻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