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野生鼓槌石斛引种和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德英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5):1297-1298
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Lindl为兰科石斛属附生植物,以鲜茎或干燥茎入药,是我国民间习用药用石斛种类之一。鼓槌石斛除了具有生津益胃、清热养阴之功效外,传统上还用于治疗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阴伤目暗等。鼓槌石斛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南部至西南部。附生在海拨500~1 700 m的中海拨地区疏林中大树上或岩石上。随着鼓槌石斛的药用需求量增大,国内野生资源日趋减少。为防止重蹈像兰科石斛属其他植物,如流苏石斛....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丹寨县野生见血青种质资源现状,为野生见血青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及品种驯化育种栽培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丹寨县龙泉镇、兴仁镇、排调镇、扬武镇、南皋乡、雅灰乡6个乡镇24个样地进行实地调查,并对不同产地的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分析野生见血青种质资源的分布、植物学性状及药用现状。结果:野生见血清在丹寨县境内均有分布,主要生长于有坡度的杉木林和混交林下,且品质优良,未发现见血青病虫害现象。结论:对丹寨县野生见血青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为丹寨县野生见血青的合理开发利用及林下种植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付开聪 《中草药》2009,40(Z1):259-262
目的 寻找鼓槌石斛快繁育苗的有效途径。方法 采用组织培养和野生自然栖息的鼓槌石斛诱导高位腋芽萌发等途径进行探索。结果 在组织培养中,改良1/2MS培养基对原球茎形成效果最好,调整不同浓度的N、P、K及外源激素对诱导鼓槌石斛原球增殖、生根壮苗极为明显;外源激素对诱导鼓槌石斛的高位腋芽萌发无明显效果,高位芽萌发与茎株生理年龄和营养状况有关。结论 人工种植鼓槌石斛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组培和腋芽繁殖是目前快繁育苗的最有效途径,不仅育苗量大、周期短,且生长快、成活率高,两条途径对于鼓槌石斛的产业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资源调查与收集,观察和测量了铁皮石斛栽培种质9个省份38个居群共392份植物样本的茎高、茎直径、茎节数等共14个性状,选取Ward联接法和平方Euclidean距离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以遗传距离为2.77为阈值,38个居群被分为6组。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叶形、茎形、节距和叶颜色等性状对铁皮石斛居群的分类鉴别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为进行铁皮石斛种质资源评价、核心种质构建以及种源追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山西省范围内酸枣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和整理,为酸枣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从查阅文献入手,采用走访调查、实地调查相结合,整理调查数据,综合分析山西省内酸枣种质资源状况,并收集部分种质资源。结果:了解了酸枣分布的生态环境及生长特性,山西省内酸枣资源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地区,尤其以夏季气温较高的山地丘陵区域分布更为普遍。结论:山西省内酸枣野生资源丰富,应采取合理科学的采收方式,加强酸枣野生抚育,为保持山西酸枣资源可持续利用及酸枣资源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安徽省野生铁皮石斛资源分布状况,了解并分析其生态特点,为安徽省发展石斛产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历史考证、资料收集、访问调查以及实地调查的方式,调查其资源分布;并以安徽省部分野生铁皮石斛生长地为代表,分析其生态环境特点。结果:安徽野生铁皮石斛资源仅在个别地方有零星分布,并且生长环境条件苛刻。结论:安徽野生铁皮石斛资源分布区域正在迅速减少,野生资源已面临濒危的局面,建议加强保护,在环境适宜地区进行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7.
丁晴  毕志明  王峥涛  徐珞珊 《中草药》2008,39(4):610-611
目的 测定不同种及不同产地的石斛样品中鼓槌石斛素和鼓槌联苄的量,为石斛的资源开发和质量标准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Shim-pack CLC-ODS柱,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7 nm.结果 测定了15个石斛样品中鼓槌石斛素和鼓槌联苄的量.结论 这2种酚类成分在石斛中分布很不均匀.其中,含鼓槌石斛素量最高的为云南产的流苏石斛样品.其量为0.027%;含鼓槌联苄量最高的为贵州产的流苏石斛样品,为0.028%.  相似文献   

8.
知母野生资源调查及其种质分析收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知母进行野外调查、制作腊叶标本及植株活体采集,从我国北方各地收集20余个种质,建立知母的种质资源圃。经调查发现,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野生知母蕴藏量降低,栽培面积有所增加。认为合理有效收集野生种质、建立资源圃是保护种质资源及分析研究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石斛不同种、不同药用部位中多糖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测定不同种石斛及金钗石斛、马鞭石斛、叠鞘石斛、鼓槌石斛的不同药用部位中多糖的含量.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结果 不同种石斛茎中多糖含量为:球花石斛18.96 %,马鞭石斛24.89 %,金钗石斛20.49 %,报春石斛15.83 %,肿节石斛8.27 %,叠鞘石斛16.32 %,鼓槌石斛15.33 %,美花石斛28.28 %,兜唇石斛9.26 %;4种石斛不同药用部位多糖的含量:金钗石斛根15.36 %,茎20.49 %,叶22.30 %;马鞭石斛根17.56%,茎24.89 %,叶20.88 %;叠鞘石斛根9.48 %,茎16.32 %,叶17.42 %;鼓槌石斛根10.06 %,茎15.33 %,叶19.81 %.结论 该实验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各种石斛及其根茎叶中多糖含量均比较高,从资源的综合和可持续利用的角度考虑,建议可以全草入药;美花石斛、球花石斛、报春石斛、叠鞘石斛、鼓槌石斛、肿节石斛茎在进行药效研究的提前下,确认是否可以替代当前<中国药典>品种入药.  相似文献   

10.
鼓槌石斛特异性PCR分子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郑司浩  黄林芳  陈士林 《中草药》2013,44(6):744-748
目的 研究能够特异性鉴别鼓槌石斛的PCR引物,并优化PCR检测体系,确立一种快速、准确鉴别鼓槌石斛的方法.方法 从GenBank数据库中下载石斛属rDNA ITS序列170余条,运用MEGA 5.0对所有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找出各变异位点,在非保守区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对35份石斛属植物DNA模板进行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显示阳性者为鼓槌石斛.结果 将退火温度升至58℃时,鼓槌石斛能被该引物特异性地扩增出来,而其他石斛属植物均为阴性,且该引物的灵敏度可达到0.69 ng/μL.结论 建立一种特异性鉴别鼓槌石斛的方法,运用该特异性引物可实现从同源物种中快速、准确地鉴定出鼓槌石斛,具有特异性好,操作简便、高效、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薯蓣属植物种质资源形态变异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不同来源地区的薯蓣属种质资源的植物学性状观测、统计和分析,为薯蓣种质资源的鉴定、分类和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田栽培的方法,对薯蓣植株的24个性状分别进行定性观察或定量测定,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薯蓣种质的遗传形态变异进行研究.结果:94份薯蓣种质在24个测定的性状上变异非常丰富,叶片大小和根茎变异均较大.24个性状中前7个性状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达80.957%.聚类分析把94份薯蓣属植物分为4个类群,分别属于薯蓣、褐苞薯蓣、山薯和参薯.结论:薯蓣种质间存在较大的形态变异.种质鉴定要重点关注叶片大小和根茎的性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地广金钱草药材质量变异及遗传多样性,为合理利用广金钱草种质资源及优良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18个种源地广金钱草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NTSYSpc-2.11F软件计算并分析广金钱草种质间的相似度,构建遗传系统进化树;采用HPLC测定药材夏佛塔苷含量,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通过筛选得到8对AFL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844个DNA条带,多态性条带为717个,多态性位点平均为84.27%;通过聚类分析,将18个种源地的广金钱草种质分为3大类.种源间广金钱草药材夏佛塔苷含量差异显著,海南三亚种源夏佛塔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种源地药材夏佛塔苷含量.结论:不同种源广金钱草药材质量差异显著,遗传多样性丰富,蕴藏着优质的种质资源,可以进行综合开发及优良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3.
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是中药大黄的重要基原,然而,由于多年的过度采挖其野生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该文在查阅唐古特大黄相关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走访调查和现地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特别是采用了本课题组提出的线路样方法和植被+土壤类型图面积估算法对青海、甘肃和四川3 省区15个县的野生和5个县的栽培唐古特大黄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我国野生唐古特大黄分布范围与历史记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只是种群的密集程度发生了较大改变,很多地区野生唐古特大黄药材的蕴藏量严重下降,部分地区的野生资源面临枯竭。根据调查估算当前全国野生唐古特大黄药材蕴藏量不足5 000 t,栽培唐古特大黄蓄积量约为1 607 t。可见唐古特大黄野生资源以近枯竭,建议将唐古特大黄列入保护植物的名录;栽培唐古特大黄日后必将成为其药材资源的主要来源。因此,保护唐古特大黄种质资源,收集并建立种质资源圃和种子库,在此基础上开展唐古特大黄的良种选育研究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不同菘蓝种质活性成分动态积累及其药材品质进行分析比较,以期为菘蓝规范化种植及其系统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定期采样,并对不同菘蓝种质活性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菘蓝种质活性成分动态积累基本趋于一致;不同菘蓝种质中活性成分含量存在差异。结论:在安徽阜阳菘蓝规范化种植区内,来自甘肃陇西的菘蓝种质表现出优质丰产特性,可在实际生产中加以改良利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川麦冬野生种质资源的HPLC及GC特征图谱,并对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麦冬质量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建立不同来源川产麦冬野生种质资源的色谱指纹图谱,并综合利用图谱信息,使用SPSS17.0软件对不同来源川麦冬样品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16批野生川麦冬样品共有28个HPLC特征峰,13个GC特征峰,各样品图谱与所建立的特征图谱间的相似度均达到90%以上,不同批次麦冬样品被聚为不同层次的5类。结论:不同批次麦冬样品的色谱特征图谱具有相似性,且重现性良好,其样品处理方法简单、快速、可连续使用,色谱方法简便、准确,结果可靠,特征图谱直观明确,特征明显,可作为麦冬质量评价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药用菊花种质资源形态变异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药用菊花种质资源的植物学性状观测、统计和分析,以期为药用菊花的遗传改良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对药用菊花的26个形态性状进行测定,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药用菊花种质资源的形态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在调查的26个形态学性状中有17个性状变异系数大于20%,前6个主成分对变异的贡献率达77.14%,通过聚类分析将29份药用菊花种质资源分为2类.结论:药用菊花种质资源间存在较大的形态分化.  相似文献   

17.
忍冬不同种质花蕾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分析鉴定山东产忍冬不同种质花蕾.方法:采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法(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以及二维相关谱)对不同种质忍冬花蕾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一维图谱上不同种质间相似度较大,均有3371 cm-1处的O-H伸缩振动峰,2924,2853 cm-1处的-CH2处的伸缩振动峰,1735 cm-1处的C=O伸缩振动峰,1637 cm-1处的烯醚双键伸缩振动峰,1051cm-1处的C-O伸缩振动峰,说明其主体成分相似;二阶导数红外图谱上,不同种质间在1 800~1 300 cm-1处差异明显;二维相关光谱中,不同种质间其峰强、峰形、峰位等均有较大差异.结论: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技术可以鉴别不同种质来源的金银花药材.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南方薏苡种质资源对黑粉病的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常规田间鉴定方法,从不同来源的薏苡种质资源中筛选优良抗病种质,同时探讨室内快速生化鉴定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田间人工接种试验,对来自云南、浙江、福建等7个省市的19份南方生态型栽培及野生薏苡种质进行黑粉病的抗性鉴定,并通过室内种苗接种试验,观察田间表现抗性不同的种质在接种病原菌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田间接种的19份薏苡种质中,有1份免疫种质,发病率在20%以下的抗病种质1份,发病率在20%~40%的6份,40%以上的感病种质11份;表现不同抗性的种质其种苗接种黑粉菌孢子后12~48 h,PAL的变化有明显差异,抗病性强的种质PAL活性高峰出现较早,酶活相对较强。结论:所收集的大部分薏苡种质抗病性较弱;室内接种黑粉菌孢子后,薏苡种苗的PAL活性高峰期出现的时间及活性高低,可以作为薏苡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9.
川续断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定川续断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方法:对来自不同居群的川续断成熟种子进行千粒重、含水量、发芽率、生活力、单粒大小、净度等指标的测定和外观形态的观察,使用SPSS统计软件,通过聚类分析制定川续断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结果:Ⅰ级川续断种子的发芽率不低于85%,千粒重不低于3.94 g,净度不低于90.95%,含水量不高于9.08%;Ⅱ级川续断种子的发芽率不低于64%,千粒重不低于3.57 g,净度不低于83.66%,含水量不高于10.23%;Ⅲ级川续断种子的发芽率不低于35%,千粒重不低于3.04 g,净度不低于75.51%,含水量不高于11.37%。结论:千粒重和发芽率是川续断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的主要指标,净度和含水量是质量分级标准的重要参考指标。该方法制定的质量分级标准科学、可行,可作为川续断种子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